星期二, 12月 02, 2008

八至十一月 如果敵人來了


都說(或唱),我們總是在冒著敵人的炮火
前進、進
敵人到底是誰?

這裡徹底封塵了四個月
世界卻在我眼前迴旋、剝開、崩塌、開花
我在被工作壓扁至昏倒之前
在時間被污染之前
還是沒法把這些憤怒、感傷、悸動的碎片好好蒐集
一一寫下。

北方的火炬Spectacle。格魯吉亞。
那些從牛奶蔓延出去的,和奶粉所隱喻的這些那些。
兩個胡佳,兩種命運。
神七。海七。二六三零的七億。
倒下,救市。倒下、救市。倒下,救市。
二十年前《Wall Street》片中,Gordon Gekko說”Greed is good”。
華爾街還有這句話的回音嗎?
於是,親愛的
我們又再討論資本主義,新自由主義
淹埋中的黃金大樓
溶化中的假面和謊言 夾雜烹調中的冠冕堂皇
迷你債券。千元消費券。立法會入場券。
通通放進幸運裁員大信封。
有人折翼,有人的烏托邦陸沉。
Yes We Can –
萬眾一心 冒著敵人的炮火。

在失序的生活與失控的世界之間
我用放大鏡尋找我和誰搏鬥的線索

如果敵人來了
如果敵人來了

如果是自己*


*孫梓評,《如果敵人來了。》,2001,麥田出版。


圖片攝於2008台北詩歌節「牯嶺街書香創意市集」,EZ Studio攤位「拼詩塊 - 造詩方程式」


八至十一月看的新電影

Three Monkeys 三隻猴子 / Nuri Bilge Ceylan
The Magic Hour 黑幫有個荷里活 / 三谷幸喜
Happy-Go-Lucky 快樂小小姐 / Mike Leigh
Burn after reading CIA光碟離奇失竊案 / Coen Brothers
Om Shanti Om 如果愛在寶萊塢
Cyborg She 我的機械人女友 /郭在容
烈日當空 / 麥曦茵
海角七號 / 魏德聖
歌舞昇平 / 張經緯
十分鍾情

另看舊片一部:
Climates 氣候 / Nuri Bilge Ceylan

八至十一月聽的新專輯

929:《也許像星星》
陳建騏製作、蘇打綠、魏如萱等:《幾米向左走‧向右走》音樂劇原聲
陳珊妮:《如果有一件事是重要的》
黃耀明:《King of the Road》
五月天:《後。青春期的詩》
陳建騏:《給普拉斯》劇場音樂
周杰倫:《魔杰座》
1976:《這個星球》
卡巴卡:《Cabaca – CC Asia Band Album》
She & Him :《Volume One》
Neil Halstead:《Oh! Mighty Engine》
Mogwai: 《The Hawk is Howling》
Pelle Carlberg:《The Lilac Time》
Maximilian Hecker: 《One Day》
Brett Anderson:《Wilderness》
《Monkey: Journey to the West》
Carla Bruni:《 Comme Si De Rien N'Était》
Beck: 《Modern Guilt》
The Verve :《Forth》

八至十一月看的舞台演出

林憶蓮台北演唱會08
台北詩歌節 – 石佩玉、夏夏:「詩展演 - 光影詩篇《亂髮》」
台灣當代傳奇劇場/吳興國:《暴風雨》
劉索拉及德國現代室內樂團:《驚夢》
進念‧二十面體:《上帝來到中國》
黃詠詩:《破地獄與白菊花》
W創作社:《白雪先生灰先生》
前進進戲劇工作坊:《鯨魚背上的欲望》

星期日, 8月 03, 2008

七月 日與夜


半個七月都在下雨。
夜空總是不愁寂寞,雷電光臨,夜夜笙歌。
白天的空氣都像浸浴過久,霉得脫皮。
於是我們期待晴天。

然後,我們就有了酷熱的另外半個七月。
過熱的太陽把僅餘的熱情都蒸發掉。
鬧市無風,人心浮躁,長夜無夢。
空氣不動,時間卻總在動。
陰晴不定,日夜卻總有序。

什麼都可像恆生指數、像油價,
上上落落,時雨時晴,時日時夜。

躲在Michael Haneke陰冷的世界
《城堡》黑夜中的綿綿大雪
《第七洲》從日復日的鬱悶生活到不見天日的Power of Love
《機緣七十一面觀》羅馬尼亞男孩黑夜中想奔向陽光
新舊版本《Funny Games》從晴天到可怕深夜到下雨清晨
然後我就記起《巴黎怨曲》晴空下的鼓聲轟天,震撼而動人。

於是我回到許鞍華的天水圍
陽光和煦 人情暖暖
那麼 那些我們想像中的陰暗呢?
電影結尾客串演Miss Tsui的陳玉蓮
有一段略嫌說教的對白 可卻是很貼題
「人怎會沒困難呢……只是看你怎麼去看待和處理它吧……」(大意)

也許,日與夜,其實都不過在我們的腦袋中。


7月看的新電影

天水圍的日與夜 / 許鞍華
Funny Games U.S. (2007) / Michael Haneke
I Served the King of England 我曾侍候過英國國王 /Jirí Menzel
Wall·E 太空奇兵 威·E/ Andrew Stanton
The Dark Knight 蝙蝠俠 — 黑夜之神
Before the Devil Knows You Are Dead 賊兄弟連環劫
Ensemble 愛·住巴黎

Michael Haneke 回顧展
(除《第七洲》是第一次看以外,其他Haneke作品都是第二次在電影院看):

The Seventh Continent 第七洲(1989)
71 Fragments of a Chronology of Chance 機緣七十一面觀 (1994)
Funny Games 你玩得起,你玩唔起(1997)
The Castle 城堡 (1997)
Code Unknown 巴黎怨曲 (2000)

24 Realities per Second 一秒二十四個真相 (2004) / Nina Kusturia, Eva Testor

短片:
購物車男孩(侯季然); At the End of the Street; 回憶; Alva; Boys

七月聽的新專輯

陳奕迅:《不想放手》
自然捲:《破捲而出》
謝安琪:《Binary》
藍奕邦: 《藍》
魏如萱:《泡泡》
椎名林擒:《私と放電》
手嶌葵: 《The Rose ~ I love Cinema》

**照片攝於東京江之島

星期一, 7月 28, 2008

推介《字花》好文,兼酬答安東尼

都可謂望穿秋水。安東尼·邵博士的大作〈新酷兒論:憶蓮美學與黑人音樂〉終於出現在今期(十四期)《字花》。我從今年二月春雨之際已期待此文,等呀等,終於在七月天太陽的火傘下到手。八頁文字,一直讀下去,一步一哇。之前我一直以為邵君主要是用拉康(Lacan)理論來寫憶蓮聲音與歌迷心理之間的微妙關係,本已覺犀利,豈知原來此文海納百川,旁徵博引前後左右開弓,幾乎段段都天大地大,從沙特齊澤克菊靜Butler哇啦哇啦講到張小虹洛楓、從Billie Holiday、Keith Jarret、Whitney Houston、World’s End Girlfriend 哇啦哇啦數到關智斌關楚耀衛氏姊妹花,連賈平凹葉志偉都出場,這些那些,燒燒燒,火中的一個草原, 群星拱照耀憶蓮,嘆為觀止。蓮迷與非蓮迷也該細讀。

安東尼的文章,有points有情有骨有剌,真箇是鏗鏘玫瑰。洛楓在《禁色的蝴蝶: 張國榮的藝術形象》一書中自我定位為「戲迷學者」(fan-scholar),在此層面上,我想「蓮迷」安東尼·邵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我學術才藝未到家,細讀文章幾遍,縱有不解的疑惑、不盡同意之處,也暫且按下不表,鍛練多幾錢功夫後才向邵博士討教,免得被他凌厲的眼神藐到滴汗。

不過,最教我「身心都震撼」的,是安東尼竟然在這篇星光熠熠的群戲中,推我以路人甲的身份出場兼批我「扭曲了文化研究本身正是要擺脫社會學的表層分析」,言重言重,我就在此回應一下,再請邵兄賜教。

話說我去年寫的這篇關於at17的文章,今年年初正式發表兼在公開研討會中由邵博士負責評論。我自知功力未夠,現時回看也覺有頗多不足之處。但安東尼在他這篇「蓮文」中,批評我的文章「把at17玩電結他這行徑閱讀成一種男性化的現象」,又說「對於(at17論文中)masculinity 和femininity的討論感到很懊惱,因為這些研究方法都屬於早期社會學探討男女問題的切入點……未能運用更有創意的方法(如Deleuze, Lacan, Badiou, Agamben)作別開生面的剖析……」,就未免讓我也感到懊惱。

是的是的,我在這方面的學術根基未夠實淨,也未能像安東尼隨手拈來一大堆人物和理論。我承認我在這段中引用的Mavis Bayton是社會學出身,她的觀點容或是社會學觀點,但,不不不,我用了全文僅十分一的篇幅來談論at17的Ellen 彈結他,不是要將「玩電結他這行徑閱讀成一種男性化的現象」,也無意討論彈結他的人會否感覺masculine或feminine,重點其實是要指出各地社會普遍將電結他建構成「男性的玩意」、「男性的擅長」(論據詳見原文及參考書目),因此年輕女性(如Ellen)要堅持學習電結他,便難免要面對種種困難,需要打破社會標籤的規範,鬆動典型的性別身份建構。我在文章中想要做的,是將「女性彈電結他」置於脈絡中,點出Ellen從學習結他,到在男性主導的流行音樂工業中突圍,到結他技術廣受認同,這過程為我們提供了年輕女性突破標籤制約的反思空間

或者我,詞不達意。為免,講多錯多,我就此收筆。多謝。

(上文拋出一些憶蓮歌名及歌詞,有心者隨便數數。)

請閱:

邵志明 : 〈新酷兒論:憶蓮美學與黑人音樂〉,《字花》,第14期,2008年6至7月,頁97-104

星期四, 7月 17, 2008

向觀眾招手 與觀眾挽手 — 從2007年觀眾拓展的現象說起

在剛出版的《香港戲劇年鑑2007》(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出版)中,「專題論述」部份有我寫的一篇文章〈向觀眾招手 與觀眾挽手 — 從2007年觀眾拓展的現象說起〉, 先簡述「觀眾拓展」(audience development)的部份學術觀點,以此出發,討論2007年間香港在拓展戲劇觀眾方面的例子及現象,並試探未來的可行方案。全文請參閱《香港戲劇年鑑2007》(頁40-45)。選段節錄如下:

……一般來說,觀眾拓展是指吸引「新觀眾」或培養現有觀眾的看戲忠誠度(loyalty),換句話說是要提高觀眾的「量」(quantity) 和「質」(quality),而不單是游說他們買某一兩場節目的門票。所謂「新觀眾」 是指那些本來不大會看戲劇的人 (包括從未或甚少觀賞的、或流失的觀眾)。觀眾拓展活動的目的就是要讓更多人有機會接觸戲劇,拓闊觀眾層面,並維繫他們成為戲劇演出的長期捧場客,當中的重要手段是要去除那些讓觀眾卻步的障礙 — 包括地理、經濟、心理、社會等各種原因 。
然而,觀眾拓展不應只是從吸引戲劇消費者、增加票房的經濟角度著眼。借用 Kawashima (2000, 2006)的分析框架 ,我們可從四個不同模式去理解觀眾拓展,包括延伸行銷 (Extended Marketing)、品味培育(Taste Cultivation)、觀眾教育(audience education)及外展(Outreach)……
……本文藉2007年的部份案例,並引用前述Kawashima的理論為框架,試圖勾劃過去一年戲劇界在觀眾拓展方面的現象及趨勢 —「融入生活」、「遊走網絡」、「手牽音樂」、「呼朋喚友」、「談天說地」、「走進社區」……
……然而,很多老問題仍然普遍,仍需各方努力解決。關鍵其一是劇團需了解觀眾、了解社會環境和了解自己,認清劇團目標與定位,從而制訂適合劇團的觀眾拓展策略,並與觀眾持續對話,而劇團亦需掌握資訊 (例如市場調查數據),並就現行的觀眾拓展項目適時進行成效檢討及調校。其二是劇團之間應在拓展觀眾方面緊密聯繫,既可交流實踐經驗、分享知識,亦可組成群體(community)共同向觀眾推廣戲劇,培育觀眾欣賞不同風格。可是,知易行難,這建議向來是本地藝術圈的困局 。其三是劇團、戲劇圈與社會各界 — 政府、商界、教育、傳媒、社福機構、其他藝術組織等,應作長期而具策略性的多元互動協作,將戲劇滲入各階層的生活中。其四是政府該制定政策配合……

《香港戲劇年鑑2007》詳盡紀錄了全年戲劇演出及相關活動的資料,「專題論述」的作者還包括林克歡、周凡夫、張秉權、盧偉力、陳國慧、小西、祝雅研、梁偉詩、陳瑋鑫等。現己出版。

註:
Kawashima, N (2000) Beyond the Division of Attenders vs Non-attenders: A Study into Audience Development in Policy Practice. Coventry: Centre for Cultural Policy Studies, University of Warwick
----- (2006) ‘Audience Development and Social Inclusion in Brita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Policy, 12:1, 55-72

星期二, 7月 15, 2008

購物車男孩在InD Panda國際短片節

去年熊貓太多撞晒衫,今年另一邊換了其他奇珍異獸,正牌熊貓就繼續在夏天浩浩蕩蕩興高采烈。

說的當然是第四屆InDPanda國際短片節。去年我已講過,今年還是要再提,實在十分欣賞搞手Jonathan和Henry的魄力和堅持,一手一腳把這個短片節辦得愈來愈具規模,策展和文案依然見心思,主題多元又編排得有紋有路,百多部來自世界各地的短片創意紛呈。實在值得支持。

今年芸芸節目中,我自然要強力推介改編自好友孫梓評詩作、由侯季然執導的《購物車男孩》。去年六月我已在此介紹,等足一年多,終於能在香港看到。《購物車男孩》會在節目Q「生命中的不期而遇」放映,密切期待中。

其他較受注目的節目還有伊力盧馬五、六十年代的短片,安妮華達七二年的短片、朴贊郁和寧浩早期短片、08年柏林國際電影節得獎短片等。詳情請瀏覽官方網站

星期一, 7月 14, 2008

《我愛樹仔》和樹仔明信片



玩具、漫畫以至插畫向來都是我的弱項,我對這些範疇認識甚淺,對名人名作往往一無所知。所以當早陣子梓評問我認不認識香港插畫家Bubi Au Yeung 和她創作的Treeson,我就只能夠一臉茫然。真好,他們合作的《我愛樹仔》圖文書這個月終於出版了,今天他們還剛在台北玩具展有一場座談會和簽書會。如此盛事,自然要在本部落格推一推。

他們這次的合作比較有趣。Bubi在05年開始創作樹仔,後來被Crazy Label製作成公仔,在不少地方都廣受歡迎,「樹仔迷」遍佈全球。今年首度出書,出版社找來孫梓評合作配上文字,成了這本《我愛樹仔》,兼且還有公仔限量版套裝呢。有趣的是,《我愛樹仔》是中英對照的,那就是說,梓評的作品首度有英譯本! 鼓掌鼓掌!


書還未到手,所以未可置評。各位不妨瀏覽下面的連結,看看《我愛樹仔》相關的文字和圖片。另亦節錄梓評寫的一篇《樹仔,你今日拯救咗地球未呀》,可略感受一下詩人如何為一個插畫公仔書寫心情,代他從世界各地寄出一張張明信片。在這大雨下不停的七月香港,我們需要這些,願意相信正面的人。

(摘錄自 Lemon Nut: 《樹仔,你今日拯救咗地球未呀》)

......簡潔舒坦的筆觸、直白有力的故事,在摩天樓比肩競高的香港,bubi不著眼滿城繁華,反而給出最單純乾淨的世界。在「樹仔物語」裡,那些人與人的相遇,幾近傻氣的善意,此時此際是瀕臨絕種的美德了。而不可或缺的童話趣味,在幾則小樹仔的故事裡更為凝練。幾乎是最短的篇幅,bubi就已經用她的圖/話,製造出一個小宇宙:永恆的自我摸索、生活的態度與反省、彈性極佳的體貼。

使我驚豔的還更是「樹仔的朋友們」一輯,bubi不著痕跡地談及生死、創作、愛情、存在感、孤寂……這一類龐大且難以詮釋的命題,轉譯在其作品之中,保持著高度的均勻,深刻,且毫不做作,偶爾還逸出了哲學的氣味……

這世界從不缺乏負面能量,因此,願意相信正面的人,比如樹仔,比如bubi,比如那些與你我陌生擦肩(卻未被識破)的超人們,是多麼珍貴與堅強。

請瀏覽:

《我愛樹仔》官網 - 可下載MSN圖及桌布
《樹仔,你今日拯救咗地球未呀》
《我愛樹仔》內容物
樹仔明信片: (出發前)在香港緘寄
樹仔明信片: 寄自倫敦
樹仔明信片: 寄自日本沖繩(兩張)

以上圖片來自lemon nut

星期五, 7月 04, 2008

六月 ワンダフルワールド


從池袋駅坐上成田特急,我打開ipod裡的柚子,Wonderful World 。剛抵東京的時候沒察覺特急開這麼快,回程時一下子就離開了市區的繁華。久違了的陽光終於降落,而我即將要起飛。城市、小鎮、河流、綠田眨眼間擦身而過,那些剛熟習的日文招牌就此一一掠過。 風景有節奏地往後退,柚子唱得也那麼輕快。六天的行程就此結束。

我上次到訪東京,已是1992年。那時我是什麼模樣呢? 十六年的時光可以怎樣把一個人、一座城,易容變身? 然而,東京、鐮倉都還保留許多老店,數十年來總是堅持同樣的精緻手藝,不理風吹雨打,不為利欲所搖。 也許最美好的,是肯定自己所長,懷著一股痴狂的勇氣,專心致志,在最細微之處雕刻出參天銀杏。

在陌生的街道上踱步,每段街巷都充滿驚喜,從幾丁目到幾丁目,大店小店,各有性格,設計是外衣也是內涵,穩重佻皮,低調浮誇,適隨尊便。拐一個彎,迎來不一樣的鞠躬,不一樣的微笑。也許最美好的,不是一式一樣的商場,不是路標清晰筆直闊廣的路,而是那些迂迴曲折的里弄小徑, 織成那張一步一步走出來的私密地圖。

緣份為經,命運為緯, 路牌看不懂,廣播聽不懂,就讓我逐秒拍下風景 。柳暗花明,意料之外的風光才是最美麗的 — 如果有一顆看風景的心。

我反覆聽著柚子新專輯7分鐘的終曲ワンダフルワールド,北川和岩澤的聲音依然清脆動人,他們依然奏著木結他,背後卻有久石讓指揮的澎湃管弦樂,劃開了浩瀚的天地。我其實聽不懂他們唱什麼,只是一直聽到Wonderful World, Wonderful World,我的雙眼就一片模糊。

我獨自搭上ANA航班,飛機遠離東京,奔向香港的那一場八號風球。




六月看的新電影

《母親》 (母べえ/ Kabei – Our Mother) - 山田洋次
Sex and the City 色慾都市
文雀

六月聽的新專輯

Sigur Ros: 《Med Sud I Eyrum Vid Spilum Endalaust》
柚子:《Wonderful World》
Coldplay: 《Viva La Vida》
Yann Tiersen: 《Tabarly》
宇多田: 《Heart Station》
林一峰 X My Little Airport: 《為你含情》
林宥嘉: 《神秘嘉賓》
易桀齊:《有你真好》

六月看的舞台演出

表演工作坊: 《這一夜 women 說相聲》
三角關係: 《勁金歌曲》

星期二, 6月 17, 2008

城市畫報: 〈2008年中國100個最創新NGO項目〉


六月一號出版的209期《城市畫報》的主題是〈讓愛更有力量 — 2008年中國100個最創新NGO項目〉。主編李暉寫道,這個策劃已久的專題在這個特殊時期出版,只是一次暗合。

在災難的悲慟與忙亂過後,更需要我們切實地去思考的,也許就是公民社會該如何發展,讓民間組織在社區中持續地發揮力量。這個專題詳盡介紹了國內100個中小型NGO的創新項目,從四川走到雲南、新疆、貴州等地, 林林種種。或許它們都寂寂無名,但卻都在不容易的經濟/社會/政治環境下,為不同的弱勢社群、邊緣文化以及社區持續發展等而奔走,項目多元而且更有不少破舊立新的模式。從這一頁頁故事開始,我們可以思考與可以做的,其實很多,也可以很不一樣。(當然,另有說法認為中國的「NGO」其實都不太是外國廣泛所指的「NGO」,這需另作討論。)

此專輯還有三篇延伸訪問和「中國草根NGO集體抗震救災行動」的資料。《城市畫報》向來都是我最喜歡閱讀的內地雜誌之一,這一期則更具參考價值。特此推薦。(香港的朋友可向阿麥書房查詢, 不清楚還有沒有貨)

* 附圖來自《城市畫報》網頁, 插畫是王亮。

星期日, 6月 15, 2008

挑釁·陌生·恐懼 — 寫在Michael Haneke 回顧展前


7月BC/IFC將會有Michael Haneke (米高· 漢尼卡)回顧展,而且非常齊全,會放映Michael Haneke十部長片再加四部電視作品及一部紀錄片。數數看, 原來他的十部長片中,除了新片英語版《Funny Games US》 和首作《第七洲》 (The Seventh Continent)以外,其他8部我都曾經在電影院看過 (若干年前藝術中心也放映過他的頭幾部作品)。其實,我都可算是Michael Haneke的忠實擁躉。

回顧展稱他「挑釁大師」。嗯,這當然是對的,但對我來說,他「挑釁」的原因、對象和影響才是最重要的。他總是冷冽而精準,教人無所遁形,自以為安好的心理突然決堤,表面的鏡象一下子碎裂淌血,直視人心與社會深層的暗湧、恐懼、暴力。

最近回想起來,陌生人(strangers)的闖入原是Michael Haneke電影中的一個重要命題。「我們」與陌生人這「他者」之間的關係,我們如何面對陌生人與"strangeness",陌生人又如何折射我們自己的陰暗與壓抑,這些在Michael Haneke的電影中都有觸及,也是我今年重看時會特別留意的重點。在他的電影中,種族、性別、階級的角力與矛盾也處處可見,隱喻刺針十面埋伏。

第一次接觸Micahel Haneke電影是十多年前在電影節看《機緣七十一面體》,驚為天人,其後看德語版Funny Games《你玩得起·你玩唔起》時被殺個措手不及。《鋼琴教師》可能是他最有名的作品,我個人覺得《巴黎怨曲》的出色是被人低估的,而《偷拍》則是我心目中經典中的經典,每次回想起細節都仍覺震撼。請看我去年寫的長文

英語版Funny Games US幾乎逐格重拍他十年前的舊作,在美國落得劣評如潮。但無論如何,我還是期待的。(當然,也絕對需要同期重看原版Funny Games)

1997年德語版Funny Games Trailer



2007年英語版 Funny Games US Trailer (連trailer的鋪排都跟1997年版相近)

星期四, 6月 12, 2008

五月影音記錄

五月 春風吹又生


五月在電影院看的新電影

The Savages 沙煲兄妹日記 / Tamara Jenkins
Be Kind Rewind 低清老翻王 / Michel Gondry

五月在電影院看的舊片

青梅竹馬/ 楊德昌 (1985)
Wild Strawberries 野草莓 / Ingmar Bergman (1957)
Persona 假面 / Ingmar Bergman (1966)
Tout va Bien (Everything is Alright)一切安好 / Jean-Luc Godard (1972)
La Chinoise (The Chinese) 中國人 / Jean-Luc Godard (1967)

五月聽的新專輯

Jason Mraz: 《We Sing. We Dance. We Steal Things》
盧廣仲: 《100種生活》
《Yael Naim & David Donatien》
《Paranoid Park》 OST

五月看的舞台演出

Maximilian Hecker Live

五月 春風吹又生


伊朗導演阿巴斯·基阿魯斯達米1992年的電影And Life Goes On…(或稱 Life, and Nothing More),中文譯名是《春風吹又生》(港譯) 或《生生長流》(台譯) 。

電影的時空是1990年伊朗大地震後,傷亡枕籍。阿巴斯透過電影中「導演」這個角色,在災區四出尋找前作Where is the friend’s home 《踏破鐵鞋無覓處 (港譯)/ 何處是我朋友的家 (台譯)》的兩位小演員,想探問他們是否安好。這是一部半紀錄半劇情的電影,一路走來,滿目劫後餘生,但堅強的生命力無處不在,生生不息,風仍在吹。地動,人心不搖。

1999年台灣921大地震,其後台灣發行了這兩部電影的DVD套裝,裡面的小冊子刊有蔣勳寫的導讀《如同一面鏡子 探討「生命的現象」》,撮錄如下

…我們沒有看到阿巴斯「拍電影」的意圖,他不是導演,他只是要在眾多災民中擠回去,探望或者還生存著的那些兒童。他焦慮,憂傷,在土崩瓦解的大地上駛著一輛破車,經歷了土地和人民在巨大災難中的共同記憶。他不是關心「電影」而是關心「人」。

《生生長流》沒有腳本、沒有明星,沒有情節,它只是災難發生的瞬間一個人性的本能。如同我們在地動山搖的毀滅的頃刻,腦海中閃過的親人或朋友的面容,使我們知道那些人是自己的「同胞」,是有共同憂傷與喜悅的一群人……

在台灣經歷九二一大地震之後,我們借阿巴斯的《生生長流》或許可以再一次思考,對藝術工作者而言,什麼是「生命的現象」罷!

在村上春樹的短篇小說集《神的孩子都在跳舞》中 ,六篇故事都圍繞1995年阪神大地震。災難過後,悲傷沉澱,每一個人從此都不一樣了。地震的陰影在每個人心的角落裡徘徊,沉默地寄居。 如同廖偉棠這篇文章所言,雖然在我們生活中,還不曾遇上那樣的大災難,「……然而我們能因此掩飾我們心中一樣的空洞嗎……村上的災難創傷治療法,我想不但對災後的人們有意義,他更針對著在災前死守着自己的空洞的「非受難者」的我們。」

地震男打開了盒子在等候着我們。

一個月過去。默哀。祝福。

然後在哀慟沉澱以後,我們思索生命。然後思考自己,思考那些熟悉的與素未謀面的人,思考世界。

在大自然面前學懂謙卑。在生命面前學懂大愛。在人群之中學懂清醒。在喧囂之中學懂沉默。


五月影音記錄

星期五, 5月 09, 2008

四月 (L) 或 (U)

06年電影節放映過一部BBC製作的紀錄片《The Power of Nightmares: The Rise of the Politics of Fear》,提到當今政府統治順民的新手段就是製造恐懼 — 政府機器聯同傳媒攜手製造嚇人的影象和故事。影片抨擊美國(尤其布殊政府)如何設法尋找新的敵人,有時為符合需要不惜無中生有。

美國「妖魔化」共產政權、「恐怖主義」 、「邪惡軸心」 等,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傳媒有意無意傾情附和煽風點火,也是老早就有的。米高摩亞新片Sicko(《美國清一Sick檔案》)也描述了美國政府與傳媒多年來如何共謀妖魔化「社會主義醫療制度」,要國民相信美國的醫保制度比其他國家都要好,結果苦了人民,保險公司卻賺個盤滿砵滿。

Sicko電影中有一段英國政客的說話: “…… I think there are two ways in which people are controlled - first of all frighten people and secondly demoralize them……an educated, healthy and confident nation is harder to govern…”

向來就不能盡信傳媒和政府 (因為它們背後總有圖謀或立場)。向來就不能將政府和傳媒的說法和影像照單全收。我們向來就該學習如何在「真相不可知」與時間的限制下,搜索與消化四方八面的證供,沿著脈絡追尋線索,看清障礙,獨立判斷。這些都難學,更不易精,但既然做人不要太_ _ _ (可自行填上任何字母),那就更應多_ _ _。(可自行填上任何動詞)

“First of all frighten people and secondly demoralize them”。國家也好,公司也好,人也好,想你好好愛它/他/她,就先讓你感到威脅,感受到如臨大敵 (敵國/情敵/競爭對手),天天提醒你在冒著敵人的炮火。它/他/她們在破壞你們之間的愛,所以要仇之恨之懼之,要不就威逼利誘它/他/她們對你們,也有同一種,一式一樣的愛。

於是,把「敵人」喝罵、圍堵、攻擊、阻攔,聽不進任何說話,容不下其他形式的愛或恨,或忍受不了別人無愛無恨。

為什麼愛,必然要與仇恨和盲目糾纏? 為什麼仇恨,總要以愛的名義露臉?

當幾千萬顆紅心在網絡上相連,當所謂「愛」成了一種景觀,(L)或(U)、紅或橙都成了劍拔弩張的符號,冷戰思維,大概才是遊遍四海的火炬。

我不輕言愛或恨。要(L),我只能打上,(L)Peace and Freedom。我沒有搞反抗,除非你認為,這個國家,跟peace 與 freedom都無關。


四月在電影院看的新電影 (只限2006年或以後的電影)
(按個人主觀喜好次序排列)

Paranoid Park 迷幻公園 / Gus Van Sant
立春 / 顧長衛
The Banishment 婚姻休止符 / Andrey Zvagintsev
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 風吹麥動 / Ken Loach
The Counterfeiters 偽術大師 / Stefan Ruzowitzky
Sicko 美國清一Sick檔案 / Michael Moore
Angel 華麗安琪兒 / Francois Ozon
Once 一奏傾情
I’m not there 七個角色尋找卜戴倫 / Todd Haynes
Grandhotel 捷克有間大酒店
Romance of Astrea and Celadon 牧羊人之戀 / Eric Rohmer

四月在電影院看的舊片 (只限2005年或以前的電影)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 楊德昌 (1991)
恐怖份子 / 楊德昌 (1986)
海灘的一天 . 楊德昌 (1983)
The Silence 沉默 / Ingmar Bergman (1963)
Through a Glass Darkly 對鏡猜謎 / Ingmar Bergman (1960)
Divided we fall 笑看風雲過 / Jan Hrebejk (2000)
Mala Noche 夜未央 / Gus Van Sant (1985)
Killer of Sheep 宰羊人 / Charles Burnett (1977)

四月聽的新專輯

《甜蜜的負荷—吳晟 詩.歌》
林一峰: 《The Storyteller Concert 08》
Jason Mraz: 《We Sing. We Dance》
Portishead : 《Third》
Tinderstick : 《The Hungry Saw》
《I’m not there》 OST

四月看的舞台演出

劉美君大開色界演唱會
前進進: 《哈奈馬仙》

星期一, 4月 28, 2008

夜而日而夜無限多

上星期一位長輩請我午飯時到妙法寺吃素,順便在他的引領下參觀那座現代感十足的新大樓。建築物那如「紅館」的外形據說其實是蓮花,玻璃外牆如剔透的花瓣,陽光滲進佛殿,灑下和煦寧靜。

從佛殿步出平台,可以遠眺群山,那些我無以名之的山、樹、村、高樓、屋苑。可以望見屯門、元朗,甚至是內地。眼前有公路橫臥,也有西鐵線火車從左而右,從右而左疾馳。站在這六、七層樓高的平台,可以遠望靜止的山脈,可以俯視在路上聯群結隊走動著的中學生,也可回望殿內平靜的佛像。微風悠悠,空氣流動,時間流動。

從這個角度看的景象對於我來說是多麼的陌生。我想起,小時候我曾經常常乘車子經過眼前這段路,經過妙法寺。但都是廿多年前的事了。近年幾乎都不會經過這段路,畢竟公路和鐵路網一直在改變,而我的生活軌跡,也一直在改變。

總是在甚麼時候,甚麼地方,過去與現在就會接軌。風景上那些記得或不記得,知道或不知道的名字,我想像著把它們連連看,一點一點,連成一條線又一條線。穿透了時間,無關記憶,無關想像。

都說時間有限,但聽著憶蓮唱〈再不在乎〉中的那句「夜而日而夜無限多」,心裡就有一絲悸動。我想起董啟章在《時間繁史 啞瓷之光》中的嬰兒宇宙。如果將所有「可能世界」、那些「記憶」中的世界,真實與記憶糾纏不清的世界,全都加起來,那我能經歷的日日夜夜也許就更多。而夜,無限多。

Faces and Places。在可能世界中的。在過去的記憶與未來的記憶中的。在夢境世界中的。在我自以為「真實」的世界中的。我徘徊,牽著一串可能世界與記憶世界中的日與夜,想搭上蔡明亮《黑眼圈》中那艘飄流的床褥,在時間河中自在流動,從一個宇宙游到另一個宇宙。Faces and Places。

放下,自在。是與非也掠過,讓全部心事隨風掠過。那時候,當可觸到更遼闊的宇宙,極目而望,都是人間好風光。

蔡明亮在《洞》中寫,感激在世紀末仍有葛蘭的歌陪伴。這刻,我也感激在這十多年間,一直還有憶蓮的歌、蔡明亮的電影、董啟章的小說,一針一線織起我的記憶和情感,支撐著我的宇宙,不完美,但那一切,終究仍是美麗的。也感激所有人和事,守護我走過這些歲月。

我還在想學懂放下,也還未完全懂得不再在乎。我走過了菩提樹,步出妙法寺,在喧鬧的公路旁等巴士,心靜,微涼。

我繼續如常,一個人,揹起背包,向前面的歲月,隨風而行


再不在乎 – 林憶蓮
詞: 周禮茂

揭罷了一頁
餘下的總會完結
夜長漫長讀本
不必再像昨天 挑剔枝節

午夜似熄滅
紅日將緊貼 未迎接
夜而日而夜無限多
不必再為每天 空找終結

麻木了是告別
但我已不在乎
別了過去是曲是折
沒有再可在乎
別了過去是發是洩
問我會否在乎
別了過去道不道歉
自覺已不在乎

再沒有分別
明白這不算妥協
漫長漫長路中 多轉折
卻學會怎麼決裂
冷靜看酒熱
仍在酒精裡覓完結
夜長夜長夢多 羞怯
那夢裡諸多的假設
來為昨日踐別

但我已不在乎
別了過去是起是跌
問我會否在乎
別了過去是愛是切
沒有再可在乎
別了過去道不道歉
自覺已不在乎

但我已不在乎
別了過去是苦是澀
問我會否在乎
別了過去是挫是折
沒有再可在乎
別了過去道不道歉

自覺已不在乎
但我已不在乎
再不在乎
自覺已不在乎
但我已不在乎

星期三, 4月 23, 2008

《收視大騎劫》- 不如重拾腦袋


《收視大騎劫》導演Hans Weingartner前作《大教育家》(The Edukators)成績十分理想,三個「自己幹」(DIY) 的行動青年(activists)加一個肚滿腸肥的中年過來人,構成的劇本充滿張力,二男一女的愛情線也是隱喻,電影貫徹DIY與抗爭精神,也突顯了理想、革命、現實與人性的拉扯 (詳見本人兩年前寫的長文)

然而,新作《收視大騎劫》是頗令人失望的,即使導演的激情仍在、技法更熟練、娛樂性也許更豐富。《收視大騎劫》的論點仿如法蘭克福學派(Frankfurt School)批判電視(或流行文化工業)的ABC,雖然拍出來氣燄很盛,宣洩得讓人痛快,但劇本是頗粗疏的,往往無法自圓其說,只能泡製另一個「惡搞收視率」的景觀(spectacle)來批判「垃圾」電視節目充斥的景觀。電影侃侃而談觀眾都愚笨地被電視(甚至只是「收視率」這玩意)任意操弄,卻顯然過份忽略也無法駕馭觀眾、電視節目生產者、收視率使用者(例如廣告商)之間微妙、互動而扣連的關係。

幾位主要角色如同被操控的收視率一樣,按導演的需要變來變去。電影一時叫人關掉(甚至棄掉)電視跑出郊外與家人共渡好時光,一時又由這幾位「騎劫者」按個人瞬間喜好決定觀眾該看什麼不該看什麼 。而電視觀眾在電影裡就這樣被舞來舞去,服從收視率,什麼節目都可通通受落。

我明白導演良好的意圖,明白他對反智節目的憤慨,對觀眾鍾情無聊節目的痛心。然而,他只在電影裡構建了一個他心目中的童話世界,卻始終沒有深究問題的核心,只像一味自說自話,向天宣洩,這未免是可惜的。

但電影仍有多處是可取的。尤其是當主角那班來自社會底層的「騎劫團隊」出了亂子闖了大禍,一向自命不凡的主角埋怨不該跟這班「失敗者」合作,革命團隊即時出現「內部矛盾」。這大概是全片最好的一筆。

因為導演Hans Weingartner那份屬於當代的左翼革命思維,以及一直以來所貫徹的社會批判意識,他的電影仍是教我期待的 – 從本片結尾看來,下一部該是批判商品社會吧?

電影的英文片名叫”Reclaim Your Brain”,不期然讓人聯想起90年代Reclaim the streets 「重回街道」的社會運動。或許我們的腦袋都被電視殖民了,被垃圾資訊霸佔了,確實是時候要重拾腦袋 – 但本片只能是一個開路者,我們也還需要更多的知識和材料,去反思電視文化和工業的種種面貌。


收視大騎劫 Reclaim Your Brain / Free Rainer
導演Hans Weingartner
德國/奧地利

延伸閱讀: 從Edukators看DIY行動的理想與困難 – 誰「教育」了誰?

推薦閱讀: 《自己幹文化 – 派對與革命》- Gorge McKay 編/ 黃孫權譯 (破週報出版)

星期五, 4月 18, 2008

我嗅到了死亡 — 《幫幫我 愛神》


即使肉慾橫流是《幫幫我 愛神》最觸目的元素,但「死亡」卻是貫通整部電影的,死亡的氣味幾乎無處不在。是的,是氣味,那陣濃烈得讓我由始至終都嗅到的死亡氣味。食,色,性,愛,都是慾望,也全都沾上了死亡的氣味,嗆鼻,攻眼,沒有溫度。

李康生的第二部作品,比第一部《不見》的技巧更圓熟,花了很多心思去藉不同的「感官」,帶出死亡與各種慾望的關聯。慾望無從滿足 (寂寞、破產、得不到愛,得不到性),空氣也寂靜如死。

對比強烈的色彩(俗豔的檳榔西施色慾世界與灰暗的城市),巴奈蒼涼的歌聲,各種食物曖昧的味道,指尖撫弄他人皮膚、以至器官互相碰撞的觸感,大麻的氣味,在在都指向死亡(與快感) — 活魚與鴕鳥之死、自毀者在生死之間的反覆徘徊、接近死亡的性,接近死亡的愛。

李康生兩次唸聖經「麥子掉地」的章節,一次在嗅著大麻的氣味,一次在嗅著窗外的空氣,第一次是藉快感走近死亡,最後一次是懸在死亡邊緣呼吸最後一口氣,如同當天與女主角尹馨探頭出車頂做著V字手勢時吸的那口撲面的空氣。我感到窗外的那一陣寒風,那即將會把廢紙變成漫天飄雪的寒風。

然而電影並不完全絕望,而且,我們可以看到愛,看到尊重,雖然當中也有傷害。顯然導演是相信愛與愛情的,所以他與女F4們的性愛場面是有雜質的(那些投射在身體上的名牌商標)、是模糊幽黑的,但他與尹馨的肉帛相見卻是潔淨剔透的。他最耿耿於懷的是尹馨的告別,他們彼此都不能忘懷的,是汽車高速奔馳時拍下的那張快樂照片,那在高速奔馳的生死線中相依的快感。

電影中每個角色都陷入自己的困局,但他們都各自找到自己的依賴,被人救贖了,也救贖了別人,也傷害了別人。幫幫我幫幫我,無論是生命熱線輔導員、是檳榔西施,抑或愛神、抑或天使,抑或自己,幫人者也在等待被拯救。

李康生這次特別關注角色的身份,他們都是社會中被忽略的、或是失敗的、被訕笑的人 – 破產的男主角、一眾賣檳榔也賣色相的西施 (幾場被麻甩顧客欺凌的戲也夠痛心)、胖女。

導演大膽地設計多場詭異的仿A片女郎挑逗場面,以及讓人咋舌的性愛場面,配搭出色的美指、攝影與音樂(尤其是巴奈的歌聲),將毒品(所帶來的迷幻與死亡感)、性、寂寞、蒼涼連結起來。

李康生努力走出與蔡明亮不一樣的路線,雖然仍有個別場面讓人隱隱聯想起蔡導舊作,但他運用了不一樣的電影語言和節奏,即使在情感上或可挖得更深入,卻已能出色地處理劇本中各種元素和隱喻的對比與扣連,也多次掌握了真實與幻想並存的風格 (特別動人的是尹馨獨自在巴士上,電視卻浮現出巴奈淒滄的歌)。

愛神也許就在樓下,也許就在MSN的另一端。然而愛神總是會溜走的,如果你沒有珍惜。愛神,有時成了天使,有時折了翼。

〈但是又何奈〉
– 《幫幫我 愛神》插曲

巴奈演唱

(蔡明亮部落格試聽)

如果早知你對我不是真意
我就不會這樣輕易的愛上你
如果真有情為什麼悄然遠離去
事到如今只有自己怪自己

但是又何奈偏偏我還想念你
但是又何奈誰叫我喜歡你
但是又何奈只有把這一份情
悄悄收拾起 深深埋在我心底

從來就不會有人會輕易的愛上一個人
若非前世遺留的記憶
或是某個熟悉的身影

又怎麼會,在初見面的瞬間
有股悸動在心底被挑起


幫幫我 愛神
導演: 李康生
台灣

官方部落格

星期三, 4月 16, 2008

吶喊 —《儘管如此我沒做過》


《儘管如此我沒做過》片長143分鐘,褪去多餘的裝飾與味精,冷靜沉實,素顏也可輪廓分明也可情感剔透,密密麻麻的對白與細節織出強大的戲劇張力,山雨欲來,無數問號交纏互扣,一直教我屏息靜氣。末段將所有壓抑的情緒與控訴捲進漩渦,拉入深淵,剩下「儘管如此我沒做過」這句話,撞在潔白的牆上,回音不散。

我認為本片至少有四個層次可以深入閱讀。第一層固然是對日本司法制度的控訴,沒有陪審團、中途換法官的安排,以至司法向警察與檢控者傾斜等,都是電影批判的對象。

第二層超越了日本的司法制度,對法律展開了根本的反思,提出了基本的法律哲學問題。法律是否就能彰顯公義? 法律到底該寧濫莫枉還是寧縱莫濫? 警察、檢控者、控辯雙方的律師、法官都不過是人,背負各自的歷史與價值觀,都有各自的偏執; 他們也同樣是在官僚制度下打滾的僱員,都對自己的前途有各自的盤算,但在法律制度下,我們就只能假設在審判程序中這些公職人員全都可以無私地秉公辦理。難道可以肯定無誤嗎? 電影一步一步剝開公義的外衣,呈現種種足以影響判決結果的人為因素。

法律哲學不是容易的問題,我們在香港常常奢談「法治社會」、「必須相信法治」,卻往往對法律制度與審判程序的局限與偏頗視而不見,對所謂「依法」、「尊重法院判決」的論述照單全收。法律與公義,實在是需要深思的問題,也需要社會不斷提出質疑與修正。


第三層是關於個人命運的。一個平凡的人在乘車的途中,無可預期地,只因為另一個陌生人的指控,便突然莫名其妙地墮進無法逆轉的處境; 又因為個人堅持自己無辜,拒絕如大部份人般簡單地認罪罰款了事,於是只得勢孤力弱地與警察及法律兩大官僚系統開戰。他踏進此卡車廂固然是命運的不可測,但他在認罪與不認罪之間選擇了過程更痛苦的後者,結果仍是一樣,也真可謂命運的一種嘲弄。

第四層是真相的無法肯定。最後一場,當法官鉅細靡遺地闡釋了「真相」的前因後果後,主角只能以堅毅的眼神,在心內吶喊:「這刻已經不是法庭對我的宣判,因為只有我知道自己沒有做過,所以只有我自己才有資格宣判。我已經對法官作出宣判。」

對於真假,局外人又能如何辨清? 我們對所有事件的所謂「真相」,都來自二三手資料的一傳再傳,中介再中介,任何一環的人為誤失都足以讓我們錯判真偽。電影更出色的是,儘管一直都傾向以「主角是無辜」的角度敘事,但其實依然留有空間,讓我們質疑主角說話的真假。

於是,原來我們從來都不曾也不能確定什麼是真相。所謂真假,也不過是我們在一個框框底下,作出的一些稍為理性或稍為不理性的選擇。最終,也許就只有天知,地知。

加瀨亮內歛的演出實在教人眼前一亮。周防正行以充滿張力的戲劇為骨架,運籌帷握,改走思考型的社會批評路線,實在可喜。

儘管如此我沒做過 I Just didn’t do it
導演: 周防正行
日本

官方網站


星期六, 4月 12, 2008

戰場樂園上的練習簿 - 《立地無佛》


《立地無佛》的場景正是2001年阿富汗巴米安石窟巨佛被塔利班炸毀後留下的遺址。廢墟黃沙滾滾,再沒有大佛,也沒有美軍與塔利班,卻有一班以模仿軍人為樂的男孩,和一個不惜一切也要去上課讀書的小女孩。

小女孩本來沒有上學的機會,一臉稚氣的她卻要抖出勇氣和機智,去爭取、去捍衛一本練習簿,怎麼艱難也要在課室擠到半個位子坐,不為什麼,只希望別人懂的她也可以懂,希望唸字母不輸給鄰家男孩。媽媽的唇膏是筆也是友誼之手,是讓自己和朋友們漂漂亮亮的好幫手,但在權力與教條之下就成了罪證。

本片有些段落拍來像很多伊朗電影一樣,自然真實,但更多時候卻是設計精密的寓言。在這個長年被戰火與暴力籠罩的地方,一群男孩這邊廂扮塔利班要綁架美軍,那邊廂又扮美軍俘虜「恐怖份子」,有什麼分別呢,雙方都說自己出師有名為正義而戰,於是他們在這個虛擬的戰場樂園(卻不是城市小孩日對夜對的電腦遊戲畫面),以樹枝為槍、以石頭為炸彈、以手指圈成望遠鏡,似模似樣佈陣殺敵,戰鬥的對手卻是反抗無力的女孩們,和那個不跟他們一夥的小男孩。

暴力和知識在影片中的對比是強烈的。想爭取知識就要像女孩一樣排除萬難,也要面對經濟和權力地位的限制,但投身暴力卻是容易的。試圖拯救女孩的善良小男孩被惡孩們欺凌了,倖倖然說了句「我長大後要殺死你們」,沾上一身污泥的天真身影隱沒在黃沙曠野之中,以暴易暴終究是人間的常規。

其中一場,幾個女孩被「俘虜」在山洞中,後來守衛的男孩離開了,小主角叫其他女孩一起逃,可是就偏有女孩不敢走。監視不在但恐懼仍在,也許我們都這樣乖乖被馴服了。


電影中的孩子都演得好,小女角眉梢眼角都展現出她天真但倔強的個性,她對讀書的渴望,手握練習簿時的喜悅,都教人動容,也因此當練習簿一再被撕開被摧殘,也真教人驚心動魄。

或許可嫌本片的設計略為工整,斧鑿痕跡有點太顯眼。但作為一套寓言,它還可算成功的。

這是伊朗導演漢娜•麥馬巴夫(Hana Makhmalbaf)首部長片,她提過片名(Buddha Collapsed Out of Shame)的意思是「即使一尊石像也會因目睹暴力及無辜者的慘劇而心中有愧,終至倒下」。大人塑造了怎樣的環境,小孩就如斯成長。因果循環,仇恨和暴力倘若在小孩的心目中是如此理所當然,他日就在世界蔓延。電影展現的寓言提醒觀眾,要提防的,是仇恨在孩子和人民心中植根 - 尤其是民族的、性別的、宗教的 ,自以為高人一等而排拒他者,以牙還牙,終究是暴力的根源。

阿富汗小孩親睹暴力而自創「戰場樂園」遊玩,香港有家長付錢讓小孩參加虛擬戰爭遊戲、扮軍訓,以把玩戰術權謀為樂。我還是喜歡看見孩子,欣喜地在簡樸的練習簿上,一筆一筆地畫上他們對美好世界的想像……

Buddha Collapsed Out of Shame 立地無佛 (2007)
導演: 漢娜•麥馬巴夫 Hana Makhmalbaf
伊朗/法國

星期三, 4月 09, 2008

文化.政治.我們


由《文化研究@嶺南》MCS網上雜誌阿麥書房合作策劃的《文化.政治.我們》專號已經出版,於阿麥書房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免費派發。這份專號主要收錄過去多期《MCS網上雜誌》精選文章的節錄,並有總編輯馬國明先生的一篇短文〈淺談文化政治〉。阿麥的鄧正健和我一起負責文字整理及編輯工作,他也推介了一些相關書籍,我則在各節寫或整理了一點引言。

《MCS網上雜誌》的文章主要由MCS同學及畢業生執筆。這份印刷專號收錄的文章,正好回顧了過去一年香港幾項重要文化政治議題。但願討論可以延續下去,如馬老闆所寫的,「......把看似無甚關連的事物聯繫起來,讓人們不至於拘泥於舊的框框,以新的觀點去審視問題。」

請到上述派發地點隨便取閱,有空多逛《MCS網上雜誌》阿麥


內容包括:

〈淺談文化政治〉 - 馬國明

情色.淫審.性政治

〈文本與色情〉 - 余攸英

天水圍 · 十大建設.貧富懸殊

〈孤寂的邊陲 ─ 談天水圍新市鎮的建設〉 - 黃秀蘭

發展‧保育.進步

〈文化保育、發展與可持續發展〉 - 陳慧燕
〈古蹟保育,豈能只顧懷舊〉 - 黃海榮

新社運.新媒體.藝術介入

〈用鏡頭紀錄 以影像抗衡 - 訪扎鐵工潮短片《扎草根.鐵生花》的攝影與剪接師〉
訪問 / 李嘉言(李)、張秋玉
受訪者 / 彩鳳(彩)、維怡

回歸十年·新香港人·和諧社會

〈從《獅子山下》到「許冠傑金曲」到《始終有你》-
「香港人的歌」與「香港人」有什麼關係?〉 - 陳銘匡

〈綜援的表述:社會作為競技場的管治〉 - 堵建偉

星期二, 4月 08, 2008

三月 那些花兒

三月,諸事不順,陰晴不定,在微涼與和煦之間來回踱步。認識了一些久仰的名人,重遇了一些久違的舊友,完成了一堆任務但卻拖著更多尚未完成的工作,為世界上好些事情興奮或憤慨或無奈,然後,忘掉了或記住了,然後,生活如常。

然後我總是會沉溺在某些歌曲之中。因為《水滸傳》,我從ipod中挖出久違了的〈那些花兒〉,反覆細聽,幾乎不能停止。朴樹的聲線依然那麼清澈易碎,從我首次聽到這首歌算起,原來已經五六年了。我們都老了吧,他們都老了吧,那些斑駁的點滴,那些哭笑的記憶,都如此蒼老了吧,都散落在天涯吧。

林奕華的《水滸傳》中,那個大佬在兄弟四散以後,一個人在K房唱著〈那些花兒〉,荒腔走板,卻又像抖出了一生的榮哀,大佬也終究敵不過時間的冥頑,逃不過人來人往的定理。

「有些故事還沒講完那就算了吧,那些心情在歲月中已經難辨真假」。

也許,某年某月,我還會記起這個月熱情演出的各位大佬 - 「最後一代香港文化人」大佬 (或反對此論的眾大佬)、說要交棒讓位的民主大佬、說「從謙卑做起」的大佬、說「不要為我哭泣」的大佬……

永遠有人在唱,有人沉睡,有人四散,有人醉昏,有人搶咪,有人監視,有人被關。

也許,K房最後應該都是屬於一個人的,不管你是大姐大佬或是小妹小弟。你就在有限的歌單中,挑選你永遠的那一首歌。

「我們就這樣,各自奔天涯。」


那些花兒

曲、詞、唱: 朴樹

那片笑聲讓我想起我的那些花兒
在我生命每個角落靜靜為我開著
我曾以為我會永遠守在她身旁
今天我們已經離去在人海茫茫

她們都老了吧 她們在哪裡呀
幸運的是我 曾陪她們開放

啦 想她
啦 她還在開嗎
啦 去呀
她們已經被風吹走 散落在天涯

有些故事還沒講完那就算了吧
那些心情在歲月中已經難辨真假
如今這裡荒草叢生沒有了鮮花
好在曾經擁有你們的春秋和冬夏

她們都老了吧 她們在哪裡呀
我們就這樣 各自奔天涯
她們就已經被風吹走 散落在了天涯
她們都老了吧 她們在哪裡呀
我們就這樣 各自奔天涯


三月看的新電影
(按個人主觀喜好次序排列)

I just didn’t do it 儘管如此我沒做過 / 周防正行
It’s a Free World… 假自由之名 / Ken Loach
4 Months, 3 Weeks and 2 Days 4月3周2日– 墮胎日記 / Cristian Mungiu
Buddha Collapsed Out of Shame 立地無佛 / Hana Makhmalbaf
幫幫我愛神 / 李康生
Across the Universe 戀愛心曲 / Julie Taymor
Reclaim Your Brain 收視大騎劫 /Hans Weingartner
You, the Living 人啊,你為什麼 / Roy Andersson
Alexandra 亞歷山迪拉 /Alexander Sokurov
最遙遠的距離 / 林靖傑
左右 / 王小帥
蝴蝶 / 張作驥
Encounters at the End of the World 冰中漫行 / Werner Herzog
Juno 少女孕記
The Band’s Visit 警察樂隊來訪時
The Home Song Stories 意

三月看的舞台演出

林奕華: 《水滸傳》
榮念曾: 《西遊荒山淚》
Pina Bausch: 《月滿》
林兆華:《建築大師》

三月聽的新專輯

《Across the Universe》OST
陳建騏《水滸傳/西遊記》劇場音樂記錄

星期三, 3月 19, 2008

我的第十八年電影節之18變與不變

01 我寫

去年有寫: 《我的第17年電影節的17種囉唆》
前年也有寫: 《過節: 我的第十六年HKIFF》

今年繼續寫。

02 票價

正場票價由去年的55元加到今年的60元,惹來議論紛紛。我翻查一下歷屆訂票手冊,回顧一下這十八年來的票價變化:

1991: 30元
1992: 36元 (+ 20.0%)
1993: 38元 (+ 5.6%)
1994: 40元 (+ 5.3%)
1995: 42元 (+ 5.0%)
1996: 48元 (+14.3%)
1997: 52元 (+8.3%)
1998: 52元
1999: 55元 (+5.8%)
2000-2007: 55元
2008: 60元 (+9.1%)

這樣一查才發現,原來1998年以前(即是金融風暴前),票價是年年加的,而且會離譜到加十幾二十個巴仙。而原來55元這票價已足足維持了9年沒變。如今通漲來了,票價也就要加了。

03 場地

1991年只有6個放映場地 –
文化中心大劇院、大會堂劇院、太空館、上環文娛中心、普慶戲院、西灣河文娛中心

2008年共有11個放映場地 -
文化中心大劇院、大會堂劇院、太空館、科學館、會展演講廳、電影資料館、藝術中心Agnes b 電影院、UA朗豪坊、UA時代廣場、UA太古城 、The Grand Cinema

1992-2007中間這十六年,曾經成為電影節放映場地的有:

大會堂演奏廳、新華戲院、文化中心露天廣場、沙田大會堂文娛廳、屯門大會堂文娛廳、百老匯電影中心、葵青劇院演藝廳、嘉禾港威電影城、新港戲院、影藝戲院、葵青劇院演講室、添馬艦、UA金鐘

以上場地,我大部份都到過 (除了屯門、沙田)。最劣的首推UA時代廣場 (我沒去過UA太古城,可能更差)。最好的毫無疑問依然是文化中心。太空館幾時都坐得好辛苦。

請問什麼時候才肯將UA院線剔除? 電影未完即趕觀眾走、觀眾尚在排隊進場就開始播片、放映時燈光太亮、觀眾要在馬路邊排隊等,這是什麼樣的戲院? 為什麼仍要逼我去這樣的戲院? 是的,我食言了,去年我說過不會再選UA的場次,但今年好幾部片只在UA放(主要是捷克片),實在無奈。

04 日期

1991年的電影節節期是3月28日至4月12日共15天。

自2007年開始,正式節期加至22天,另緊接Part II回顧展。

2008年正式節期3月16日至4月6日共22天,緊接Part II 回顧展(楊德昌、英瑪褒曼、若松孝二)由4月11日至5月4日。稍為休息後, 很快又到夏日電影節。

影期愈拖愈長,方便主辦單位谷人數,搵贊助,但也容易顧此失彼,太散太亂,行政細節錯漏百出; 觀眾看似多了選擇,但時間有限,增多的電影似有若無。

05 訂票

十多年來,我都是在郵購訂票開始的第一天早上,親到(或託人到) 文化中心或大會堂的「收集處」交訂票表格,一了百了,然後準時收票。

前年初嘗用網上訂購,被折騰了一整個早上。去年網上訂票的大災難惹來怨聲載道,我的遭遇已算較幸運,但也煩得要命,而且要很遲才收到票。 。

今年我因為在訂票首天早上剛巧要到中環出席研討會,於是順道就把填好的表格交去大會堂。幾天後就收到票了,多好。

但有些事情不應該回頭。網上訂票應該是方便、準確的。似乎今年情況是改善了,以後可以繼續更好嗎?

06 手冊

1991年的訂票手冊是211mmx187mm.
2002-2004轉用282mmx141mm
2005年起是282mmx282mm

我最喜歡2002年至04年的開度,方便攜帶和翻閱。最討厭現在一大本,難帶難揭。當然我明白因為片多了,廣告多了,贊助多了,所以就需要這種夠大夠壓場的尺碼。要顧面子、要夠豪夠大。然而,我們這些用家的需要,還能排到第幾位?

07 封面

2002年以前,電影節的主辦單位是市政局/臨時市政局/康文署,封面的設計大都是典型的政府式設計,穩穩陣陣沒甚麼性格,加上早期尚未進入彩色繽紛的年代,平鋪直敍,出現最多的就是各種菲林(底片)和電影攝影機的變奏圖案,另外加上各款「眼睛」圖案,年年跳不出這幾個符號。那個年代,主角是攝影機、菲林和觀眾的眼睛。

2002年至2004年,藝術發展局接辦電影節。封面色彩奪目,有麥家碧畫的蝸牛(2004),有森林裡的動物 (2003)、有滴眼藥水的影痴男女 (2002)。那個年頭,主角是創意、幻想和看戲的愉悅。

2005年起,主辦單位就是獨立的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了。05年是站在紅地毯上拍的主觀鏡、06年是盞盞燈光強力照射, 07年是劃了位給一眾明星名導的電影院座位、08年是幾十部照相機高高舉。

這個年頭的主角是誰? 別傻了,觀眾如你和我,有機會走上紅地毯、會有許多燈光照射著、會有名牌掛在座位上、會有機會被幾十部攝影機對準拍攝嗎? 我又不是梁朝偉。

08 資訊

作為電影節觀眾,十多年前選電影時,除了依賴小冊子的文字迷魂陣以外,就只可信賴康城柏林威尼斯三大影展的選擇。偶然也可以參考報章和尚未腐爛的電影雙週刊,或者讀讀來自外地的電影雜誌等。

逐漸進入網路年代,開始可以搜尋電影資料。世界各地的電影節也愈來愈多,乜獎物獎泛濫。電影節主辦單位也和各大媒體打好關係,公關介紹稿頻頻出現於大小報章雜誌。

到了近幾年,很多trailers都可以在網上看到,世界各地影評人或bloggers的評論也可隨時閱讀 (然後就會發現官方小冊子裡很多中文介紹根本就是從這些地方移植過來的)。資訊如恆河沙數,link來link去,隨時花你半小時看片段/資料/評論來決定該不該買一部電影的票。

資訊多了,我們的決定會更準確嗎? 嗯……

09 戲橋

市政局/臨市局/康文署年代的電影節,每場必會派發該部電影的中英文介紹文字/導演的話一張,也即是每年電影節特刊當中的一頁。這種類似六十年代「戲橋」的印刷品,其實是為了符合當時凡政府主辦節目必須要有場刊的規定,有意無意間重拾在市面早已失傳的「戲橋」風味,也成為我這一代電影節觀眾的回憶。

脫離政府以後,主辦單位因成本考慮自然不再奉送「戲橋」。要讀就只可砌夠訂票數量等送特刊,或掏腰包買,又或在開場前、散場後,與一堆人圍看門外的佈告板。

10 策略

去年我已經說過,「……吸引新觀眾是好事。但是,沒有周詳的培養觀眾計劃,沒有凝聚觀眾參與的方案,只靠明星效應、綽頭片或媒體宣傳引爆,又能留得住多少個一時興起的新觀眾? ……現在電影節對老顧客的態度是話之你,總之將大部份資源心機放在吸引新顧客。我不是說不該討好和吸引新客,只是舊顧客/老影迷的感受不應該如此被忽視……」

我想近年電影節的問題,部份源於「無咁大個頭要戴咁大頂帽」,而那頂「帽」除了充「大」以外,其實並不怎麼美,只不過是人有我有的款式 (大show呀, 酒會呀, 紅地毯呀, 衣香鬢影之類),但花了大部份資源和時間去處理那頂帽,其他衫褲鞋襪的配搭就錯漏百出,在細節的處理上得過且過,馬馬虎虎,於是一次又一次讓買票進場的觀眾哭笑不得,沮喪難堪。(請閱公園仔所寫的案例 - 2008年, 2007年)

我明白電影節資源不足、人手短缺、經費難找、推廣不易、地區競爭激烈。我仍然欣賞和感激電影節每年帶這麼多的電影給香港觀眾。但這樣不是應該更加珍惜,更花心思善用一元一角、一分一秒嗎? 好的市場策略,不能只顧公關效果,不能只求夠grand夠noise,不能只求數量不求質量的。先想想電影節的目標其實是什麼,問問觀眾/參與者需要的其實是什麼,「大」、「多」、「豪華」未必是必然的答案,也不一定是解決資源短缺的最佳方法。任何電影和任何觀眾,都需要主辦者盡力了解和尊重的。

11外展

在「觀眾拓展」(audience development) 政策的範疇,有一項叫「文化包容」(cultural inclusion),目的不是要吸引更多觀眾來消費文化節目,而是將藝術節目帶出常規場地以外,讓一些過往沒有機會接觸該種藝術的人(例如沒能力負擔票價者、偏遠地區的居民等)也能參與。過往電影節也曾有過免費的露天放映活動。電影節談「觀眾拓展」,有想過「文化包容」這方面嗎?

12 翻譯

以前,有中文字幕的片就代表已有發行商買下,可留待上正場才看。近幾年,因為有字幕機和字幕贊助機構,很多不會上正場的電影也有中文字幕,從前的民間小智慧早已失效。

近幾年「與製作人會面」的映後座談會常常教人氣結 – 不少翻譯人員的水準真是讓人側目 (當然也需公平點說,有時有一些是不錯的)。本來座談會的時間已緊迫 (其實為什麼一定要緊迫?),但翻譯們常常拖拖拉拉詞不達意,誤譯比比皆是 (以我可聽懂的英語或普通話而言)。如果又是預算費用不足的問題,那又回到之前談的 – 不是加了個名字在嘉賓名單上便砌夠數功德完滿, 花心思想想觀眾和嘉賓感受好不好?

13 李康生

從1993年的《青少年哪吒》開始,到今年的《幫幫我愛神》,16年間,我們一直在電影節看見李康生 - 《河流》、《放浪》、《洞》、《千言萬語》、《你那邊幾點》、《不散》、《黑眼圈》。我們從他那張年少憂愁的臉,看到今天這一張滄桑深沉的臉。我從他臉孔的變化,窺見歲月,窺見自己。

2004年他隨自己的導演首作《不見》來電影節時,已略提過《幫幫我愛神》的構思。一轉眼就這麼四年了。

14 楊德昌

1992年電影節放映4小時版《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我本買了票,但臨時出了點狀況,只得放棄進場。幸好此後我有機會在藝術中心補看,不然將是一大遺憾。

1996年電影節首映《麻將》,場地在會展。我記得完場時有很多人圍著楊德昌問問題、討簽名,我的背包裡其實有帶著《牯嶺街》的劇本,但見太多人而我那一刻覺得不太喜歡《麻將》,所以就在楊導的旁邊走過、離開……

2001年四月,我坐在文化中心大劇院看《一一》,壓抑著非常沉重的心情,眼淚不受控地湧出來。完場後我跑上前聽楊導演的座談,卻不慎扭傷腳,痛了超過一個星期。

我沒有想到,在電影節再看楊德昌的電影,已是他的紀念回顧展。

相關文章:〈向楊德昌導演致敬:小四·香港·一一〉

15 趕場

很多年前,我常要趕場。坐天星小輪來往文化中心和大會堂之間,或坐巴士或急步穿梭於文化中心與科學館之間,爭分奪秒,早午晚餐常常也沒時間吃。

近年看的電影少了,節期拖長了,場次之間的時間也較早年的充裕,趕場的情況也因此愈來愈罕有。現在最不方便的,是不能坐小輪來往文化中心和大會堂 – 誰要跑那段長路?

16 座位

我對座位有一種偏執,總是堅持要坐在觀眾席右方較前排的位置。年紀大了,開始坐得稍後一點,不過仍是那一帶的通道位。要找我的話,一定找到。

17 朋友

我喜歡在電影節碰見許多熟悉的或久違了的朋友,有很多朋友可能就只會在這幾天相遇,碰面時大家驚嘆原來又一年了。

十八年來的電影節,人來人往。「閉起雙眼你會掛念誰,眼睛張開身邊竟是誰」。是電影,也是那些曾經出現在電影節場地的人和事,讓我,滿足到落淚。

所以,各位新知舊雨,請過來打個招呼聊聊,我總坐在那裡。

18 時間表

每一年電影節我都一早訂好票、排好時間表。1991年我只看5部,最高紀錄是1995年,兩星期間看了34部電影,我大概不會破這紀錄了。 (也許待我退休才可考慮 – 但我退休時還有出街睇的電影節嗎?)

近年都是維持看二十部上下,今年會在三星期的正式節期內看23部,加上四、五月份Part II 回顧展一個月內看8部,其實時間應該是蠻鬆動的。希望我能有時間、有精神全部看完。 電影節快樂。

21/3 Alexandra 亞歷山迪拉
22/3 幫幫我愛神
22/3 Buddha Collapsed Out of Shame 立地無佛
23/3 意
24/3 Reclaim Your Brain 收視大騎劫
24/3 The Band’s Visit 警察樂隊來訪時
24/3 You, the Living 人啊,你為什麼
26/3 左右
28/3 Encounters at the End of the World 冰中漫行
30/3 It’s a Free World… 假自由之名
30/3 蝴蝶
30/3 I just didn’t do it 儘管如此我沒做過
1/4 Killer of Sheep 宰羊人
1/4 Divided we fall 笑看風雲過
2/4 立春
3/4 Romance of Astrea and Celadon 牧羊人之戀
4/4 The Counterfeiters 偽術大師
4/4 I’m not there 七個角色尋找卜戴倫
4/4 The Banishment 婚姻休止符
5/4 Mala Noche 夜未央
5/4 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 風吹麥動
6/4 Paranoid Park 迷幻公園
6/4 Grandhotel 捷克有間大酒店

「一一重現楊德昌」及「不朽的英瑪褒曼」

20/3 一一 (其實我7年前已在文化中心/戲院看過本片兩次,也擁有DVD, 但今次還是忍不住要到戲院再看……誰曉得還有沒有機會……)
12/4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上次看原來已是15年前……天啊……難道我可以錯過嗎?)
18/4 The Wild Strawberries 野草莓
18/4 The Virgin Spring 處女之泉
25/4 Through a Glass Darkly 對鏡猜謎
25/4 The Silence 沉默
26/4 恐怖份子
27/4 海灘的一天
3/5 Persona 假面

連結:
香港國際電影節
香港國際電影節網上筆記連線

星期三, 3月 12, 2008

我們去尋找生命的湖 - 蔡明亮《黑眼圈》


暈塵選2007年度華語電影:
蔡明亮: 《黑眼圈》

蔡明亮離開台北,回到家鄉馬來西亞。他的世界依然孤寂,卻在異鄉/故鄉糾纏不清的身份模糊性中,從最微細的心理層面出發,展現出不一樣的視野,不一樣的人文關懷。這是一個給末世的寓言,一闕給未來的老歌,一首給陌生人的情詩。

都說蔡明亮的世界自足。水能偷渡慾望也能淹浸情感,風沙撲來,他們彼此依靠卻不能親吻。有時身體找不著靈魂,有時靈魂找不著身體,錯錯落落。《黑眼圈》中受傷的小康需要別人支撐自己的身體,一個扶持一個依賴,卻原來一舉一動就此濕潤了彼此的靈魂。另一個小康 – 那個長年幽禁在自己身體堡壘的植物人,睜著眼睛不能睡,卻沒法控制自己的身體與慾望。然而有時候,我們空有活動自如的軀殼,手腳胡亂四竄,靈魂卻找不著依靠。

真的,相濡以沬,如果有這一個人。「I don't want to sleep alone」。除了「睡」,「漂」也是電影的重要意象。結尾那張漂流的床褥,載著那相互依靠而沉沉睡去的三個人,平靜安詳,將之前炙熱混濁的空氣驅走。當一切消失,流動著的就只有人,只有心,只有湖水。


小康、諾曼和湘琪都沒有說話,他們大概都是過客,都是漂流的異鄉客,都是他人眼中的陌生人。但不說話也可千言萬語 – 這是蔡明亮電影厲害之處。諾曼與湘琪分別為「兩個」小康擦身轉背,不發一言,依然教人感動。

《黑眼圈》是蔡導作品中最著意角色邊緣身份的一部 – 他們都是沒有權勢、不被關懷的社群 – 種族/國籍的、階級的 (外勞、被老闆娘欺壓的茶室小妹)、病患的、性/別的。 這些人物遊走在電影所構建的這個沙塵飛揚的城市,室內室外夾雜多種方言的呢喃與歌聲,空氣蒙上一層灰,廢棄的工地如堡壘,一池死水如湖泊。在爐火純青的攝影、構圖與場面調度之下,蔡導的世界自成一國,抽離、沉溺卻也像我們這個生病社會的一面鏡像。被忽略的人物卻在互相包容與扶持之中,隱隱透出了一點點寧靜的光,如那個在湖面上飄浮的閃爍裝飾。我們看到了一點點樂觀 – 如果我們都願意扶陌生人一把、都願意包容他人的「怪異」。


蔡明亮說過,他一直拍李康生,是因為要記錄他臉孔的變化,細心觀察一個人生命的成長。作為觀眾,我想我是幸運的,慶幸我由李康生演電視劇《小孩》時的稚嫩,看到《黑眼圈》中,這一張最滄桑、最深沉的臉孔。一年又一年閱讀他的臉孔,也照見歲月在我臉上刻寫的劇本。記得嗎,在《愛情萬歲》中,小康的同事們在辦公室玩「誰要搬家」的遊戲,年輕的小康卻在圈外無法投入。 《黑眼圈》開場時有一堆人在圍賭,一臉蒼茫的李康生站在一旁,不發一語,卻依然抽離。

時間或許改變不了世界,改變不了性格,卻無法不改變臉孔。

我們將床褥搬來搬去,翻來覆去,原來也只是希望睡得安穩。故鄉,原來在天涯也在咫尺。是那彼此熟悉、靠近、信任、充滿記憶的故鄉,是那安穩、恬靜、可以安睡的故居。很易,也很難。

走吧
我們沒有失去記憶
我們要去尋找生命的湖。
~北島~




請繼續閱讀: 暈塵選2007年8部華語電影

暈塵選2007年8部華語電影

2007年我看過的華語電影共16部 (06:11 部, 05: 13部),大部份都蠻好看。首三位電影我十分喜歡,都看了兩次 (反而這一年沒有一部外語片是看過兩遍的)。排在後面的五部電影,雖然各有不足,都有一些我不太喜歡的地方,但還是值得關注的,因此將此五部片不分先後列在年度名單之上。

2007年度華語電影:

01:《黑眼圈》/ 蔡明亮


蔡明亮離開台北,回到家鄉馬來西亞。他的世界依然孤寂,卻在異鄉/故鄉糾纏不清的身份模糊性中,從最微細的心理層面出發,展現出不一樣的視野,不一樣的人文關懷。這是一個給末世的寓言,一闕給未來的老歌,一首給陌生人的情詩......全文請閱: 我們去尋找生命的湖 - 蔡明亮《黑眼圈》


02: 《太陽照常升起》/ 姜文


姜文以懾人的自信與才氣,拍出了華語片罕有的色彩與魔幻感,神采飛揚,意象與符號傾巢而出,大都有力有情,隱喻紛陳,煞是精彩。1976又回到1958,文革結束又回到大躍進開始。生生死死,一代又一代,輪輪迴迴,太陽升起,八九點。 槍起槍落,敢問誰是真瘋誰是假痴,歷史循環不息,太陽之下到底無新事。時間原來像鐵軌一樣長。起點在哪裡呢,終點在哪裡呢。一雙紅鞋,一把槍,一塊天鵝絨,可以翻天覆地,可以殺人救人,也可沿美麗的梭羅河流向遠方,隱沒於世。

四段故事中,三段以死亡作結,唯有最後(也是最先)的一段是嬰孩出生,巨大的太陽升起,繁花盛開,但我們倒不知道時間和宇宙是不是會依樣向前運行,悲劇是不是會依舊發生。第一段和第三段是關於兩代角力的,先是瘋媽對孩子瘋,然後是年輕人直接挑戰上一輩權威,夾雜兩代之間的傳承、體諒與互相毀滅。第二段是同代人之間對現實世界的不同詮釋,對彼此關係信任與不信任之間的角力 (尤以在那個動輒互相攻訐舉報的年頭)。

瘋媽拒絕現世,自己建構夢中世界。梁老師(黃秋生)不容於現世,終至要厭世來尋求解脫。唐老師(姜文)不願接受現世的無情多變,只能設法躲回自己安全的世界。小隊長面對新世界,懵懂前行終至碰壁。角色與時代背景扣連,背負或明或晦的隱喻(母親形象、父親角色的曖昧、性壓抑等),在斑爛的色彩和搶耳的音樂襯托下,火車已過萬重山……


03: 《姨媽的後現代生活》/許鞍華


李檣的劇本精密細緻,詩意盎然,隱喻處處,教人會心微笑也黯然神傷。許鞍華把背負著「前-現代」包袱的小人物置放於「後-現代」的大上海中, 精妙的對比俯拾皆是 (例如叫「飛飛」卻無法飛去韓國的毀容女孩、水太太那頭可以坐飛機也叫「飛飛」的貓),流暢的故事蕩來魔幻的氣味,餘音梟梟。

「長恨此身非我有」大概是編劇最想談的觀點之一。歲月不由人,每一個角色都在時代和社會環境下被推動、被困,互有對應卻互有不同,是與社會的一種互文性,也是一種模糊性。

「真/騙」和「尊/卑」的對應/含糊/荒謬性在電影中無處不在,正好呈現了中國在高速現代化後,深植在社會中最根本的問題。從當年堅定地出走的年輕母親 (大概要讓人聯想起四五十年代中國電影中反覆出現,脫胎自易卜生《玩偶之家》那個從男權掌控中出走的「娜拉」形象?),到在大上海咬實牙關獨自生活的姨媽,最終回歸東北與丈夫女兒共渡寒冬的老媽,一路走來,展現了女性爭取主體的困境,也勾劃了在時代背景下的哀樂人生。


五部值得關注華語片
(依個人觀影日期先後排序)

《唱盤上的單行道》 / 麥海珊

我們該可以用讀散文/詩/評論的心情來看本片,導演麥海珊在形式上混合各種元素,注入對本土的深情,各種聲音層層拼貼出都市的繁囂與寂寞、浮誇與樸實。儉德大廈的音樂伴著梁以文遊走於城市街巷,灰濛天空高樓怪物粼光海港,香港如斯美麗而教人神傷。我們在單行道上兜轉得恍恍惚惚,荳芽夢在唱盤上旋轉得破破碎碎。眼睛耳朵換個角度,熟悉或厭倦的城市也不一樣,我們都是storyteller, 也是flâneur。

《性工作者十日談》 / 邱禮濤

電影有些場面無疑說教直白,對白有時不留白冇彎轉,但卻展現了多元討論的空間,精心奇特的人物設計搭配演員踏實的演出,高度戲劇化的情節卻有豐富的寫實質感,導演邱禮濤既是說故事能手,也滲入了濃濃的人文關懷和社會批判,若以性工作者處境作為隱喻,回首香港社會,更是惹人深思。

《色|戒》 / 李安

李安將張愛玲本來精鍊的短篇填得滿瀉,小心翼翼營造屬於李安的但又不至於太遠離張愛玲的世界,看得出導演比易先生還要戰戰競競一眼關七,慎防觀眾脫離他設計的軌跡。王佳芝和易先生畢竟從紙上踏進了李安貫徹始終的性壓抑/家庭壓抑的世界,男的多了一些女的少了一些。最吸引我的其實是拍出了王佳芝在生活中持續的角色扮演,那游移於虛實之間的複雜性。本片上映前後,華人社會的集體起哄和熱烈討論的現象,其實比電影更精彩。

《盲山》 / 李楊

無疑《盲山》中後段開始有點煽情肥皂,但農村拐賣的情節依然觸目驚心,不是因為劇情設計的悽慘 (如女主角一而再逃不出農村),而是拍出年月如何磨蝕人對自由的追求、群眾對買賣婦女行為的理直氣壯、村民自以為是的暴力、以及權力機關的荒謬。電影的調子是絕望的,城市來的女大學生逃不出村民的盲與蠻,也逃不出所謂傳統的婦女角色。農村中的都是小人民,他們本來不是大奸大惡,只是在他們的環境與思維中迫人為妻是如此理所當然。影片教人不寒而慄,因為我們都知道,在國內很多農村,對婦女的暴力仍然嚴重。

《投名狀》/ 陳可辛

暫且不考究太平天國歷史,暫且不提張徹的《刺馬》,《投名狀》其實可算是關於「信」與「教條」的政治寓言。每個人都依賴自己深信的教條而活而一往向前,然而每個人都被自己深信的教條框住,終至被綁死,被別人更強大的教條壓死。 一切的忠義良心有勇有謀,敵不過龐大的權力系統,終至被崩解消亡。最悲哀的是,在被權力消滅的一刻,人往往還活在自己的宇宙而不自知。李連杰深沉而層次分明的演繹教我非常意外。

相關文章:

暈塵選2007年10部外語電影

暈塵選2006年10部電影
暈塵選2005年12部外語電影
暈塵選2005年3部華語電影


其他在2007年看過的新上映華語電影:
(依個人觀影日期先後排序)

盛夏光年
小說
一年之初
圖雅的婚事
吳清源 (其實這部我有猶豫應放在華語還是外語片之列,但考慮到導演、主要演員和角色本身也是華人,所以就這樣歸類了)
潁州的孩子 · 朱力亞的故事
戰·鼓
鐵三角

星期三, 3月 05, 2008

二月 開到荼蘼

我一直都想好好讀魯迅,可是從來沒有。二月初,香港開始陷入一種瘋狂,我就在MSN暱稱掛了句「此時此地,該讀魯迅」。我最初想到的是《吶喊》,想起當中的〈狂人日記〉、〈藥〉、〈孔乙己〉、〈阿Q正傳〉 ,後來才讀到到許寶強提及魯迅這篇於1935年發表,談阮玲玉之死的〈論「人言可畏」〉。篇幅所限, 許寶強只引了一小段,我找了原文,再引多一點如下:

「現在的報章之不能像個報章,是真的; 評論的不能逞心而談,失了威力,也是真的……小市民總愛聽人們的醜聞,尤其是有些熟悉的人的醜聞。一知道近鄰的阿二嫂家有野男人出入,津津樂道,但如果對她講甘肅的誰在偷漢,新疆的誰在再嫁,她就不要聽了。 阮玲玉正在現身銀幕,是一個大家認識的人,因此她更是給報章湊熱鬧的好材料,至少也可以增加一點銷場。讀者看了這些,有的想﹕『我雖然沒有阮玲玉那麼漂亮,卻比她正經』……化幾個銅元就發現了自己的優勝,那當然是很上算的……」
「……那社會新聞……一遇到女人,可就要發揮才藻了,不是「徐娘半老,風韻猶存」,就是「豆蔻年華,玲瓏可愛」。一個女孩兒跑掉了,自奔或被誘還不可知,才子就斷定道,「小姑獨宿,不慣無郎」,你怎麼知道?一個村婦再醮了兩回,原是窮鄉僻壤的常事,一到才子的筆下,就又賜以大字的題目道,「奇淫不減武則天」,這程度你又怎麼知道?……」

(摘自: 楊義選評《魯迅作品精華 第三卷 〈雜文編年選集〉》,三聯書店,1998)

魯迅寫吃人的社會。莎士比亞的《泰特斯》有吃掉人肉餅的一幕。二月看來,觸目驚心。

罵人容易。罵了什麼,沒有罵什麼,其實正正透視了罵人者本身的欲望與局限。罵人是可以的,更是應該的,但首先要弄清楚,為什麼要罵,要罵的是誰,為什麼要有對錯,為什麼這樣是錯那樣不是錯,這種對錯對哪些人有什麼意義,有誰更應該被罵,還有,自己是不是也該先被罵。


開到荼蘼 / 王菲
詞:林夕 曲:C Y Kong 


每隻螞蟻 都有眼睛鼻子 牠美不美麗

偏差有沒有一毫釐 有何關係

每一個人 傷心了就哭泣 餓了就要吃

相差大不過天地 有何刺激


有太多太多魔力 太少道理

太多太多遊戲 只為了好奇

還有什麼值得 歇斯底里

對什麼東西 死心塌地

一個一個偶像 都不外如此

沉迷過的偶像 一個個消失

誰曾傷天害理 誰又是上帝

我們在等待 什麼奇蹟


最後剩下自己 捨不得挑剔

最後對著自己 也不大看得起

誰給我全世界 我都會懷疑

心花怒放 卻開到茶蘼


一個一個一個人 誰比誰美麗

一個一個一個人 誰比誰甜蜜

一個一個一個人 誰比誰容易

又有什麼了不起

每隻螞蟻 和誰擦身而過 都那麼整齊 有何關係

每一個人 碰見所愛的人 卻心有餘悸

二月聽的新專輯

《憶蓮 Live 07》,林憶蓮
《Start from here》,Joanna Wang 王若琳
《Watershed》,k.d. lang

二月看的新電影

The Diving Bell and the Butterfly 潛水鐘與蝴蝶 / Julian Schnabel
No Country for Old Men 二百萬離奇命案 / Coen Brothers
The Edge of Heaven 天堂邊緣 / Fatih Akin
長江7號 / 周星馳

二月看的舞台演出

鄧樹榮: 《莎士比亞:泰特斯》
Peter Brooks: 《Samuel Beckett: Fragments》
National Theatre of Great Britain :《chatroom + citizenship》
American Repertory Theatre: 《Orpheus X》
林一峰: 《Storyteller》演唱會

星期三, 2月 27, 2008

我們都下雪: 阿倫雷奈《喧嘩的寂寞》

暈塵選2007年度外語電影:

Coeurs (Private Fears in Public Places) 喧嘩的寂寞 /
Alain Resnais


84歲的阿倫雷奈 (Alain Resnais),繼十四年前的《吸煙/不吸煙》,第二度改編Alan Ayckbourn的劇作,刻劃六個巴黎中年男女,平凡也許如你我她他,心底都各有不願告人的隱秘二三事,彼此相遇相見,互相攻防卻不一定能互相取暖。Ayckbourn對都市人透徹的解剖,阿倫雷奈匠心獨運的表現形式,將貌似通俗電影的橋段提昇到不一樣的境界。

法文片名 Coeurs 是眾數的「心」,心心不一定相印但總算能連結起來。英文原名卻是「在(各處)公眾地方的(各種)私人恐懼」(Fears 和 Places 都是眾數),林林種種的恐懼無處不在,原來關鍵還在自己的心,我們那顆防人/愛人的心,冷暖自知,冷暖自取。

每一個人都有心底隱密的角落,每一個人都有不為人知的另一面,也許人人口不對心,在喧囂之中有一張臉,寂寞來時眼耳口鼻都可能變得駭人。阿倫雷奈拍來自然真切,眾生一動一靜皆有其緣由。沒有誰是不虛偽的,沒有誰可以訕笑或指罵別人在私密世界中的行為。

劇本的微妙細緻很讓我著迷 (雖然我得同意有些處理和對白無疑是有點老套的)。我借了Ayckbourn原著的英文舞台劇本來讀。原來阿倫雷奈非常忠於原著,埸面對白幾乎跟原劇一樣,但難度也在此 — 如何將舞台劇本搬上銀幕而好看呢?

阿倫雷奈利用線條、空間的切割、框框、鏡像、簾幕等,既能將舞台的空間感自然地溶進現實世界中,同時也突顯了人與人之間相連、相隔的巧妙,似近還遠。切割的室內空間、幽閉的空間、玻璃透光的空間、框內框外等的景象在電影中反覆出現,意在言外。

每一個人都渴望窩在最安全的個人空間 (個人空間可以是私人的, 也可以是公共的, 例如熟悉的酒吧),然而獨自困在這個人空間又往往是情緒最洶湧之時刻。恐懼寂寞,恐懼被遺棄,恐懼人生重蹈覆徹,恐懼但同時盼望有人進來打亂這空間。

本片攝影、美術與構圖出奇不意地與角色心理狀況微妙相連。色調一再轉換、室內驟明驟暗、一線光柱照出揚起的萬千灰塵, 連傢俱雜物都彷彿有深情有記憶。 六個演員,恰如其分,穿梭於空間與空間之間,惹人笑也惹人憐。

白雪在全片無處不在。街上在下大雪,室內竟然也雪花四飄,洒在幽暗的房間,降到黝黑的地板,在轉換場景之時超現實地降雪,氣溫壓低,冰冷卻美麗。有人伸出手,撥開桌面的積雪,拯救別人拯救自己。

我們都在積雪中,等待別人手心的體溫。

不是高唱〈Love is all around〉的熱鬧聖誕節。這是大雪一直下一直下的冬日巴黎,loneliness is all around。

影帶播完,屏幕雪花亂竄。喧囂過後,白雪傾瀉 — 在街道,在心中。

原來,我們都下雪。



請繼續閱讀: 暈塵選2007年10部外語電影

星期二, 2月 26, 2008

暈塵選2007年10部外語電影

2007年,我共看了49部在戲院或電影節首度上映的中外電影,與2006年的46部差不多,依然遠比2005年的59部少。外語電影佔33部。

2007年度外語電影:

Coeurs (Private Fears in Public Places) 喧嘩的寂寞 /
Alain Resnais



84歲的阿倫雷奈 (Alain Resnais),繼十四年前的《吸煙/不吸煙》,第二度改編Alan Ayckbourn的劇作,刻劃六個巴黎中年男女,平凡也許如你我她他,心底都各有不願告人的隱秘二三事,彼此相遇相見,互相攻防卻不一定能互相取暖。Ayckbourn對都市人透徹的解剖,阿倫雷奈匠心獨運的表現形式,將貌似通俗電影的橋段提昇到不一樣的境界......全文請閱: 我們都下雪: 阿倫雷奈《喧嘩的寂寞》


02: The Lives of Others 竊聽者 / Florian Henckel von Donnersmarck




年輕德國導演一鳴驚人之作,技巧圓熟,細節縝密,在肅殺壓抑的陰冷氣氛中,透出微溫的人性。 Ulrich Mühe 眉梢眼角都是戲,示範了一個演員如何能真誠地打動人。鐵幕東德的監聽系統天羅地網,在上位者於此中繼續把玩權力,無權勢者人人自危。秘密警察鐵石心腸也有寂寞之時,旁觀(聽)他人的生活,顧影自照,深鎖的眉頭稍稍鬆動,緊閉的心扉微微敞開,藝術緩緩流入,一點一點提昇他體內血液的溫度,無論貝多芬還是布萊希特,藝術終究能感染人心。多少人一直緊守程序信奉權威,某天是否也能讓一闕旋律、一首詩、一段真人真事,將人從當權者的迷湯與薰心利欲中錯開? 殺人或救人,奏怎樣的一曲《好人奏鳴曲》,還是要靠自己選擇。




03: Secret Sunshine 密陽 / Lee Chang-dong 李滄東


《密陽》是一部直視哀慟創傷的電影,但李滄東拍來冷靜不催淚,不言不語、向天詰問都比嚎哭更痛入心肺。電影從面對至親離世開始,帶來一個又一個讓人陷入沉思的問號,全度妍將申愛顛簸起伏的心路歷程,細緻地勾劃在眉宇與身體語言之中,躺在沙發上藉偽裝的鼾聲思念丈夫與兒子的一幕可算經典。觀眾隨著申愛一路反思生死、罪與罰、寬恕與仇恨、信仰、贖罪等,山窮水盡抑或柳暗花明,沒有什麼是必然的,分別是,你看不看見那流瀉到地上一角的光線。 宋康昊自然而踏實地演活了電影的另一個中心角色 – 宗燦,那道不離不棄、暗啞平凡,但一直就伴在身旁、被人視而不見的溫暖陽光。療傷與救贖,終究不能靠逃避或依賴,自己拿起剪刀,對鏡把髮修剪,親手才能拔掉煩惱的刺。




04: Day Night Day Night 炸彈女的日與夜 / Julia Loktev


影片有懾人的實感與強烈的壓迫感,一直抓緊觀眾情緒不放。上半部以極近鏡微觀少女預備行動的過程,重重覆覆的籌備程序與喃喃背誦的規條已壓緊觀眾神經,後半部行動過程的連串亂子,城市的雜亂對應少女心情的紊亂,節奏緊湊無誤。刻意抹去所有前文後理與主角的背景,不交代任何脈絡與理由,卻肆意放大「炸彈女」的細微動作與她身處的都市環境,突顯了權力與教條的強大與無處不在,展現了盲目與狂熱可以很平常也可以很可怕。我們誰都可能是恐怖分子,誰都可能會逼迫教唆別人帶炸彈,誰都可能莫名地走上不歸絕路 – 如果我們辨不清握權力者的話語。



05 : Le Voyage du Ballon Rouge (Flight of the Red Balloon) 紅氣球之旅 / 侯孝賢



侯導拍法語片,有一種獨特的(想像中的)法國味,嫻靜真切,卻也能維持他一貫風格,甚至把布袋戲和〈被遺忘的時光〉也帶到巴黎,如魚得水。一個紅色氣球在巴黎穹蒼下如寂寞天使飄浮,對應著Juliette Binoche 演的單親媽媽、孤單的小男孩(惦記與姐姐一起最好的時光) 和中國留學生三個角色,生活如何煩瑣無助也得好好活下來。Juliette Binoche 感情收放殊不容易,角色在重重生活壓力下,與小兒子的感情顯得尤其淡然真摯,如盲人調音師的那幾下琴音,準確鏗鏘,層次分明。



06: Les témoins (The Witness) 愛在瘟疫蔓延時 / André Téchiné

(這部電影與稍後上映的那部改編自正牌馬奎斯原著的新片無關,中文譯名雖與內容吻合但未免惹人混淆也與原片名”The Witness”的精神不符。)

André Téchiné 的《野蘆葦》(The Wild Reeds)及《初戀無限期》(Changing Times)已展現他是說故事的高手,尤其是捕捉不同世代人的面貌與複雜情緒。《愛在瘟疫蔓延時》中心點是那位青春活力的陽光男孩,中年男女圍繞著他,彼此的宇宙莫不被一一打開。然而瘟疫來襲之時,誰也不能倖免,身體上或感情上的。Téchiné控制得宜,看似輕描淡寫,感情卻被壓抑至一觸即發。一躍上樹的那美麗線條在悠悠陽光下閃動,最終隱沒在慾望森林幻作一團白光; 醫生自始至終不離不棄的眼神,警官抱著污衣跪地哀號,鏡頭與演員的演繹強而有力。不加道德審判,不加過量味精,震撼力依然久久不散。

07: Breath 呼吸 / Kim Ki-duk 金基德

作為蔡明亮的死忠派粉絲,我其實並不太抗拒金基德一而再再而三地「借用」/「參考」蔡導的電影元素,同樣的符號到了金氏手中總會變奏出另一種模樣。雖然遠不如蔡導的深刻有力,但那種城市中的孤寂、不能溝通的荒謬、窒息的愛與慾,依然在金基德的電影中瀰漫不散,嗆喉嗆鼻。《呼吸》的橋段與場景設計無疑是不合常理的,擺明車馬玩荒誕。將春夏秋冬搬到監獄中,自說自話,自唱自舞,他看你看我看她,誰都只能活在自己的世界,要不想人聆聽,要不想操控別人,但求攝取別人的一絲體溫,最後也許只能窒息淌血。

08: Persepolis 我在伊朗長大 / Marjane Satrapi , Vincent Paronnaud

或者因為我多年來看慣了基阿魯斯達米式的平實伊朗電影,總覺得這部動畫急於展示想像中那「理所當然」的伊朗。誠然作者也是在西方成長的,她回望家鄉與童年的眼光也自然帶有西方濾鏡,同時也混雜了身份認同與陌生化的暖味。這其實是一部少女成長、建構身份與自我的電影,電影中所呈現城市的陷落與政治壓迫不過成為了她成長的佈景,對異鄉/家鄉、自由/暴力、身份/規訓等的思考略嫌蜻蜓點水,但畫風的獨特精巧、畫面的流動多變(連繫她對身份思考的流動不安) 無疑大大增加了電影的吸引力。

09 Cashback 愛情回水 /Sean Ellis

要有天馬行空的奇想也許不難,但將奇想以奇異而準確的技巧搬上銀幕,Sean Ellis的這部長片首作可謂成績優秀,小情小趣得來其實幾窩心。英國版購物車男孩凝住時間,穿梭於超市貨架與人生百態之間,百味紛陳,在最日常的場景中注入最瘋狂的幻想,水花四濺。有時略為雜亂,但不掩其獨樹一幟的風格,偶然思考時間與愛情,未算深入但仍是趣味盎然。

10 Tokyo Tower – Mom and I and Sometimes Dad 東京鐵塔— 老媽和我,有時還有老爸/ Matsuoka Joji 松崗錠司

松崗錠司確實有一種功力, 將本來可以煽情離奇的通俗橋段拍得淡淡然卻又暗湧四伏,故事溫柔道來,手到拿來借物/借景喻情,情感依附在細節,緩緩流出。時間殘酷,記憶有情,兒子的成長換來母親的年華老去,感傷有時溶化在母親樂天的笑聲中,有時狠狠地隨著那真實的身體痛楚呈現。松崗錠司將細碎的片段一針一線縫好,疾徐有致,即使樸實無奇,偶然有催淚之嫌,卻也夠觸動觀眾心底久違的情感,回憶綿綿。


相關文章:

暈塵選2007年8部華語電影

暈塵選2006年10部電影
暈塵選2005年12部外語電影
暈塵選2005年3部華語電影

其他在2007年看過的新上映外語電影:
(依個人觀影日期先後排序)


Babel 巴別塔
Shortbus 性愛巴士
I'm a Cyborg, but that's OK 再造人之戀
Stranger Than Fiction 離奇過小說
Strike 大罷工
The Queen 英女皇
Red Road 獵男閉路
Men at Work 男人做嘢
The Island 淨生島
武士的一分
Lights in the Dark 暮色燈火
Pan’s Labyrinth 魔間迷宮
Syndromes and a Century 世紀症候群
12:08 East of Bucharest 布加斯特以東午時8分
The Boss of it All 愈扮愈開心
Black Gold 不公平咖啡
Two Days in Paris 巴黎愛漫遊
Harry Potter and the Order of Phoenix 哈利波特與鳳凰會的密令
Flimful Life市川崑物語
Hairspray 戀愛大爆髮
The Girl Cut in 2 雙面嬌娃
To Each His Own Cinema 給康城的情書
First Love 初戀

星期日, 2月 10, 2008

暈塵選2007年15張華語專輯

01 《愛愛愛》, 方大同

06年時很多人大力推介方大同的第一張專輯《Soul Boy》,我當時倒有點不以為然,驟耳聽錯覺不過是王力宏陶喆加周董的變奏。直至《愛愛愛》推出,才驚覺方大同比上述幾位更深不可測卻又更從容不逼,整張專輯聽足一年依然耐聽,愈聽愈多發現。曲風多變混雜卻又縫合得密不透風,騷靈R&B爵士搖滾流行,方大同的創作得心應手,演繹揮灑自如,玩弄樂器與嗓音如施展永不失手的魔術,表演者的光芒掩蓋不住,暗湧感情自然流出,節奏感一拍一拍挑逗空氣與聽者的情緒。

如果要談近年流行音樂的「中華性」/「中國風」,絕對不應遺漏《愛愛愛》專輯。不只是加了點二胡或旋律帶點中國特色,而是方大同將中國文字的韻腳與聲調演繹出只此一家的優美精妙,你聽得出那聲調的高低起伏,那些韻腳的眉來眼去。當然要多得周耀輝和林夕「對押韻的堅持」,交出了去年無論技巧和內容上都幾乎無懈可擊的幾份好詞,周耀輝從紫玉釵寫到穿旗袍的蘇麗珍,林夕從李商隱李清照北島寫到走貓步的模特兒,字字與旋律及節奏並肩上上落落,流麗而深刻。



02 《無與倫比的美麗》, 蘇打綠

慶幸蘇打綠第三張專輯終於回復首張專輯的高水準,甚至更上一層樓,更多弦樂推波助瀾,讓整張專輯編排流暢而富質感,感情綿密而互相牽扯,時而躍動時而深情,最後以輕巧的〈簡單生活〉過渡到陰沉的〈城市〉,再以豁然開朗的〈相信〉為結尾,心思縝密而具戲劇效果,為台式「斯文搖滾」打造出美麗的典範。寫生活寫城市寫感情,青峰的詞依然夾雜詩意與青春,融在細緻的編曲與合聲編寫中,或爽朗或感傷。他的歌聲也極具感染力,高清剔透,尖銳卻刺不痛,彷如以針灸療傷。



03 《這些人,那些人》, 陳昇

本來我好幾年前已經放棄聽陳昇。可是這張專輯一直讓我聽得入神。在《這些人,那些人》中,陳昇的聲線、藍藍的曲風與喃喃的唱法如Tom Waits,苦澀老練卻又遊走於百態人間, 冷眼旁觀卻又熱情澎湃,他才是說故事的人,一個看盡世態,走遍滄桑的說書人。厚實的弦樂、鋼琴與色士風的影像效果,如小說散文般的長篇歌詞,伴隨陳昇醉看人生,喜怒哀樂都立體實在。



04 《親愛的…我還不知道》 ,張懸

比上張《My Life Will…》,張懸這次進一步顯露她多樣化的音樂才華,無論重重的搖滾,輕輕的民謠,她都唱來自信滿溢,輕易駕馭不同樂器的特色,她寫的旋律與歌詞洶湧也深情,展露女生的溫柔與暴烈,如此烈女,如此媚行,有時靜默,卻不暗啞,也不微小。



05 《思生活》, 林一峰

上半部容易讓人隱隱嗅出九十年代「滾石唱片」味道,下半部從旋律到編曲都開始迂迴曲折,深探那低迴、感觸、陰沉的領域,關上燈點起蠟蠋,淡淡然娓娓道來,沒有突爆的光芒卻餘溫裊裊,弦樂也讓感情顯得更飽滿。林一峰的歌詞,繼續偶然透出幽幽詩意,由景入情,由物寫心,坦然面對自己的陰暗與欲望,吐露自己的遺憾與執迷。


06 《我們在炎熱與抑鬱的夏天,無法停止抽煙》 ,My Little Airport

每首歌都短小精悍,在搖滾與電子的骨架上,穿上逗趣、幽默、控訴的多彩外衣,細心聽卻能聽得出一闋闋第四代香港人的煩惱。青春的美麗與哀愁,在電結他的轟炸中如煙花爆破,在電音的碰撞中嬉戲遊樂,在粵語、英文、法語間自由穿梭,聽得人微笑,聽得人黯然。


07 《綠色的日子》 ,黃玠

黃玠的民謠音樂簡單直接,清新的結他與透徹有力的歌聲,誠懇而不落俗套。他就是這樣堅定地唱,從容地彈,大聲地唱,張開雙臂迎向世界的瘋狂。


08 《甜蜜生活》, 魏如萱

前自然捲的主音娃娃開展了她的新音樂旅程,這一張專輯匯集了前衛花園廠牌的各國音樂人,她也彷如同廠牌的西班牙甜美女聲,柔軟而感情濃郁。我最喜歡〈香水〉的層次感與曖昧氣氛,魏如萱唱Maxmillian Hecker寫的〈In the same space that you’re in〉就如MH女版,一樣心碎得來美麗,綿綿情感行雲流水。


09 《風生水起》,農夫

農夫入屋見報,綽頭嘉賓連環客串,但更不應忽視他們音樂上的心思與豐富編排,以及愈來愈嫻熟的說唱技巧。無疑這張專輯遙遙向軟硬的經典專輯《廣播道Fans殺人事件》致意,但農夫的歌詞卻更能貼近當下社會脈膊與小市民生活,在嬉笑間刮了很多人各一巴掌。


10 《OK》 ,張震嶽

久違的張震嶽,年紀長了,多了深沉,少了浮誇,幾乎可以從他的唱腔聽得出,傷痛過後沉澱出來的智慧,哀而不傷,動人而不煽情,「寂寞很OK/ 一個人OK/ 習慣就 OK」,懂得放手,懂得感謝,溫柔從容,海闊天空。


11 《麗江的春天》 ,陳昇

陳昇在07年再下一城,這張專輯沒有《這些人,那些人》的澎湃弦樂,多了電音在飄浮幻變,卻也一樣遊遍人間好風光,坦然自若,揹著歲月蒼桑,在山水間高吭出天地蒼茫。


12 《消失的光年》,大喬小喬

內地獨立音樂人- 30歲男人大喬與10歲女孩小喬,教我一聽難忘。稚嫩與老成的嗓音和唱著簡單的民謠,歌詞的意境卻不平凡,大時代中的小名字,總有力量抵抗時代的滾滾紅塵,「每個人是每個人的過客,每個人是每個人的思念」,一張貌似簡單但層次細緻分明的優秀專輯。


13 《賈樟柯電影音樂作品集》 ,林強

林強為賈樟柯歷年電影所作的配樂,電音為主,偶有幽幽的歌聲,勾劃出賈導電影中的人文關懷,天地悠悠,小人物在國家「發展」的大步伐中緩步而行,陰沉的電音如三峽中駛過的慢船,在霧色蒼蒼中乍現暗湧。


14 《What Really Matters》, 何韻詩

07年本地主流音樂中的示範作之一,型格與動人元素兼備,音樂編排與歌詞感染力十足,何韻詩與她的音樂班底撞出獨有的何氏sound,每首歌曲都值得細味。


15 《十二金釵眾生花》, 陳輝陽

我想,我們有理由要求陳輝陽(還有林夕)更多,而他(們) 的確有能力做得更好。演唱水準太參差讓人聽來感覺割裂,縱然一些歌曲水準上乘,但個別歌的編曲與文字也實在索然無味,本來可以成為經典的專輯始終失諸交臂。但陳輝陽的功力與專輯的構思仍是值得肯定的。


延伸閱讀:

我會好好記住的10首07年中文歌
暈塵選2007年15張外語專輯

暈塵選2006年12張華語專輯
暈塵選2005年12張中港台專輯

星期六, 2月 09, 2008

暈塵選2007年15張外語專輯


01 Release the Stars - Rufus Wainwright



02 Hurtbreak Wonderland - World’s End Girlfriend



03 In a Nutshell - Pelle Carlberg



04 Hvarf , Heim - Sigur Rós



05 In Rainbows - Radiohead

06 Rufus does Judy at Carnegie Hall - Rufus Wainwright

07 The Good, the Bad & the Queen

08 Are You Listening? - Dolores O'Riordan

09 Volta – Bjork

10 Eternal Castle - Piana

11 Shine – Joni Mitchell

12 Kurr - Amiina

13 Cassadaga – Bright Eyes

14 The Boy Who Couldn’t Stop Dreaming – Club 8

15 Go Go Smear the Poison Ivy - Mum


延伸閱讀:


暈塵選2007年15張華語專輯

暈塵選2006年25張外語專輯
暈塵選2005年25張外語專輯

我會好好記住的10首07年中文歌

一如往年,這十首年度之選,肯定不是最流行的,也不一定是最高水準的。

不因為我覺得它們最佳,而是因為我會好好記住。

我攜帶著這十首歌,在2007年的春夏秋冬,在城市中流浪,在日子中漂浮。

反反覆覆地播,沒有慘慘戚戚,沒有嘻嘻哈哈。我聽著聽著,時間滴滴答答,旋律在我的生活中尋尋覓覓,歌詞跟我的命運兜兜轉轉,聲音在我的夢中搖搖晃晃。

延伸閱讀: 暈塵選2007年十五張華語專輯


請注意: 排名依歌曲正式出版月份序



蘇麗珍 – 方大同
(收錄於 《愛愛愛》)


(我知道這首歌早在2006年中已派台, 但我的確是在2007年頭買了這張專輯後才熱播的。)

第一個蘇麗珍永遠記得那一分鐘。第二個蘇麗珍繾綣那雙艷紅的拖鞋。第三個蘇麗珍戴著黑手套賭命運。

拉拉拖拖,上上落落,在韻腳與節奏之間從容遊蕩,一收一放,與其追憶逝水年華,不如重新開始。

錯過才知錯過。如果有多一張船票。嗯,如果只是如果。
曲: 方大同
詞: 周耀輝


……

如果沒有如果 錯過才知錯過 

連背影都會為你婆娑

還有什麼跟你永遠擦過 

拉拉拖拖 難道就是生活

一個上 一個落 

兩個人 美麗有幾多

你在爬一道爬不完的斜坡 

還是想一切不如重頭來過

……

〈蘇麗珍〉MV


節外生枝 – 謝安琪
(收錄於《The First Day》)

生活需要勇氣,改變生活更需要勇氣,因為需要面對改變生活而迎來的挫折與不安。

風高浪急,唯有真正由自己掌舵,才能對旅程無悔無憾。
曲: Kim 蕭金鳳
詞: 黃偉文

……
捨平凡 愛動盪
誰人其實滿意現狀
知回頭 會是岸
仍昂然投入去這巨浪
你放手了 我不放
千夫所責也不放
且看我這點魯莽
會否帶我上到殿堂


〈節外生枝〉MV

有一種朋友 – 林一峰
(收錄於《思生活》)

朋友們,我總記得,那些我們見過聽過擁有過一起經過的。

當生活正在過著我們,當年月正在沖擦我們的記憶,我們倘能偶然相遇,然後微笑,然後祝福,想說的才說,不想說的埋在心底,這樣,已經很好。
曲、詞 :林一峰

……
世上有一種朋友
能讓你表現得自然
就算走在不同的路上
永遠不需解釋
也知道你心裡所想
……
相聚時間總是太短暫
再失去聯絡也是很平常
也許你永遠不會知道
你曾經讓我感到久違的溫暖
……

維克多的玫瑰 – Tizzy Bac
(收錄於《維克多的玫瑰》)

7月1日那天晚上,我在牛棚聽Tizzy Bac的現場演出。前源強勁的鼓擊,一下一下重轟入心,像要把所有煩惱劈散。哲毓的貝斯,惠婷板眼清晰的鍵琴與跌盪的嗓音,在鼓聲的領航下,狠狠抓緊人的思緒,尖銳如玫瑰的刺,音愈飆愈高,步伐愈來愈急,如雷貫耳,驚醒枯乾的魂魄。

曲、詞: Tizzy Bac

……
天使遺忘我受苦的心靈
我被拋棄在漫漫時間的海
……

很難 – 張震嶽
(收錄於《OK》)

日復日的生活是一種歷練。
莫名其妙的笑,莫名其妙的哭。
一剎那感動,一剎那憤怒,一剎那幸福。
歲月熨出的皺紋,挫折磨出的沉默,眼界開出的天地。
生活很難,夢想很遠,但都如斯美麗。

曲、詞: 張震嶽

……

有時候想把自己關起來

還是學著把心門打開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的不理不睬

習慣無關緊要的冷淡


有時候莫名其妙哭起來

難道這就是自怨自哀

誰不希望像鳥一樣自由自在

誰不希望啊 誰不希望

只是很難



很難〉MV

綠色的日子 – 黃玠
(收錄於《綠色的日子》)

權力機器張牙舞爪,威武而空洞的口號一二三四。

我希望也可以像黃玠一樣,在那一聲聲軍官的喝令包圍下,仍能爽朗地dadadalada, 用輕盈的步伐抗拒寒風,用吉他與嗓音把龐然的障礙一一踢開,彷彿對權力哼著,時間就在我們這邊。

曲、詞: 黃玠

......
我身上應該穿著什麼服裝 
我腳下應該踩著什麼步伐
我如此努力的隱藏 你會更快樂嗎
每個星期四灌輸腐敗信仰 
洗不去我心中的彩色幻想
如果心中有不快樂 就只能大聲唱
dadadalada~~~

〈綠色的日子〉Live 片段

睡王子 – 何韻詩

(收錄於《What Really Matters》)

都市沒有堡壘,只有風沙。別要說話別要說話,不說話也可千言萬語。從相遇到失去,從依靠到漂去,不要死不要死,我們就相濡以沫。

「一開眼流出快樂眼淚」何其難。或許,我們不需夢想被拯救,而只需要互相依靠。真的,相濡以沬,如果有這一個人。

「或者可以躺下就是大家的故居」 - 故居,在天涯也在咫尺。是那彼此熟悉、靠近、信任的故居,是那安穩、恬靜、可以安睡的故居。

全文請閱: 《睡王子的黑眼圈》

曲: 蔡德才
詞: 周耀輝


......

如路燈都有溫柔 樓梯都有依靠

微波都有一切 而誰都這樣渴睡

為什麼不可漂去 為什麼只可死去

但或者可以躺下就是大家的故居


便從此相信溫柔 從此相信依靠

從此相信一開眼流出快樂眼淚

夢想真的堡壘 願夢想真的歸去

但或者可以躺下跟你漫長的睡去

.......

〈睡王子〉MV

那些跟青春記憶有關的美 – 陳昇
(收錄於《麗江的春天》)

逃不了啦。我望著鏡子說。

每天見著那些比我年輕十幾年的青年人,我就記得﹐我也曾經如此,只是,那已是很遙遠以前的事。

算了吧算了吧。
曲、詞: 陳昇

……
算了吧 算了吧 燈火(闌珊)處 
夜歸的旅人啊 你不要覺得孤獨 
暗夜裏來的人 有自己的心事 
你不要無知去跟人說再見 
 
兜圈圈 兜圈圈 以為看不見 
那些跟青春記憶有關的美 
算了吧 算了吧

左邊 – 蘇打綠
(收錄於《無與倫比的美麗》)

擦身而過,記憶襲來,卻敵不過時間的河流,一直流一直流,我們回不去了。

忘記了原來已經一千一百天,忘記了我總坐在左邊,忘記了世界已經兜兜轉轉。

青峰高吭的聲音總是撩撥著我的情緒,絲絲點點,我就失去方向,前後左右,眼前模糊一片。

曲、詞: 青峰@蘇打綠

收拾好舊時光的傷口
投靠了陌生的河流
時間往前衝 衝散了你和我
衝散心跳脈搏 回憶寄放窗口

粉刷好舊屋簷的巷口
掩埋了淚眼的斑駁
……
也許就逐漸忘了有多久

〈左邊〉MV

十年人事 – 農夫
(收錄於《風生水起》)

幸好,在〈始終有你〉之後,有這一首。所謂回歸十年,沒有萬眾掌聲響一世紀,卻是時候讓我們再深思,蹉跎十年以後,該往何處去......

曲: DJ Galaxy
詞: C君@農夫

七一的晚上 煙花多漂亮
獅子山腳下突然過十年太漫長
飄忽的政治 消失的偶像
獅子山腳下步行過十年到夕陽
……
熱烈慶祝回歸 有邊個會咁諗
哥哥 梅姐 霑叔 羅文
失業 SARS 通縮 流感
過去十年有太多唔開心
……
皇后碼頭要拆
灣仔嗰條印刷街又要拆
會變成乜嘢風格
維多利亞海港 每年都Transform
好似變形金剛 變成維多利亞河
河嘅對面有座山 山下面燈光燦爛
七百萬人男男女女 有你同我 我同佢

延伸閱讀:

我會好好記住的10首06年中文歌
暈塵選2007年十五張華語專輯

星期五, 2月 08, 2008

一月 冷

我工作的地方附近有很多貓。近來天氣太冷,貓兒都愛跑上辦公室,蜷縮在地毯上,或者一躍攤在椅子上,有時呼呼入睡,有時冷眼旁觀我們忙碌地跑來跑去。

牠愛在門外等著,誰一開門,牠便什麼也不理地竄進去。像回到家,懶懶地,躲開了外面的凜烈寒風。

好好溫暖,好好睡眠,貓兒知道怎樣找得著。

也許雪仍然很大,回家的路很難很凍。人心倘若不冷,我們總能給陌生人一個微笑,一個擁抱,多一點心意,少一點冷漠冷言冷語冷嘲冷箭。

願人人都溫暖飽足,幸福滿屋。


一月聽的新專輯:

林一峰: 《城市旅人》
方大同: 《未來》
陳建騏: 《幾米幸運兒》音樂劇原聲帶

一月看的新電影:

王家衛:《My Blueberry Nights藍莓之夜》

星期三, 1月 02, 2008

十二月 瘋狂世界

在Facebook傳來傳去的一堆video中, 以下這個算是當中最有意思之一。

這類世界是個「一百人村落」的比喻,或者我們都聽了很多。但每一次聽見還是有一點觸動。也許人們都是善忘的。我們這一刻知道,下一刻就忘掉,生活如常,歌舞昇平如常,別人的事,遙遠的事,將來的事,複雜的事,視而不見,避而不談。

到了2007年尾,世界沒有什麼好消息。瘋狂的人依然瘋狂,或者更瘋。卑微的人依然卑微,或者只能更卑微。

槍聲在地球的這個那個角落仍然不絕,炸彈一觸即爆。

物慾無限,地球生命有限。氣溫上升,地球發燒,空氣有毒,食物有毒,說話有毒。

推土機繼續橫行,權力張牙舞爪。十年又十年,原來功能組別可以借殼永生。 送你一個酒池肉林讓你矇著眼睛,寒風吹過的不過是路邊的瘦骨。送你煙花爆破大鑼大鼓,受壓迫者的聲音不過是一隻蚊飛過。

Appreciate What You Have, And Do Your Best For a Better World.

感激舊歲,祝福來年。

願各位有美好的2008。

(「感激舊歲, 祝福來年。」是愛睿客君數年前寫的,寫得太好,我年年借來用,特此鳴謝。)

The Miniature Earth

[Mad World – Gary Jules (2003年翻唱Tears for Fears舊歌)]



十二月聽的新專輯:

Rufus Wainwright: 《Rufus does Judy at Carnegie Hall》
莫文蔚:《拉活…Live is…》
陳奕迅:《Eason’s Moving on Stage 1》

十二月看的新電影:

Alain Resnais: 《Private Fears in Public Places 喧嘩的寂寞 》
陳可辛:《投名狀》
侯孝賢: 《Flight of the Red Balloon 紅氣球之旅 》
Marjane Satrapi:《Persepolis 我在伊朗長大 》
Claude Chabrol: 《The Girl Cut in 2 雙面嬌娃》
《To Each His Own Cinema 給康城的情書》
今泉浩一:《First Love 初戀》

十二月看的舞台劇:

詹瑞文 x 林奕華:《萬千師奶賀台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