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12月 20, 2007

大會堂劇院之碗仔翅與齋燒鵝

自很多年前的電影節開始,我便一直疑惑,為什麼大會堂劇院在電影開場前,例必要播懷舊華爾滋之類的「電子琴」/「大樂隊」式舞曲。不管電影是何種風格、來自何地,大會堂不理三七廿一,一視同仁播同一系列的社交舞音樂 (有時則會播古典音樂, 已算較好),先帶大家回到七十年代舞廳跳PART茶舞 (又或許這正是七八十年某些舊戲院開場前風貌?),時光錯亂,錯置的節拍與演奏繞樑三小時也足夠搗毀看戲的情緒。

近幾年開始「時代進步」,改播八九十年代華語K歌「純音樂」版,即是那些電腦仿管弦樂團仿色士風悠揚鏗鏘演奏的十大金曲(好了, 我得承認,當中或許有一些真樂器),一首接一首,驚你唔知隻碟網羅n首港台巨星everlasting love songs。

今年看法國電影節,開場前又來〈讓我歡喜讓我憂〉等等慌死大家唔識跟住唱的國語經典演奏版(嗯, 現場的外國人應該唔識唱)。

印象中,其他康文署場地放映電影前播的音樂,基本上也是長年累月機械式動作按製出來的罐頭,只是沒大會堂般滋擾 (文化中心一般播古典音樂或「電影金曲古典版」)。

文化場地的管理,聲音環境/soundscape 理應是重要一環。現在康文署從場地周圍到場館內的音樂播放,明顯是求求其其,是但有些歌仔播就算。我們大概不能奢求場地管理者懂得選擇適當的音樂來配合不同的展覽、演出、電影,以營造氣氛或加強效果,但總不能容許亂播的歌來打擾我們欣賞節目的情緒吧。

我不是說地道懷舊舞曲或華語K歌有什麼不好。它們在適當的時候自有其美妙之處,我有時也會想起它們,心裡跟著哼跟著跳。

也許這些旋律本來是極品,但版本也有高低之分。那些粗糙的演奏版不過是碗仔翅與齋燒鵝,換了材料就是另一種東西另一種味道。

好的,碗仔翅和齋燒鵝也可以很美味,很有地道特色。但總不是法國餐前菜的最佳選擇吧。

星期四, 12月 06, 2007

十一月 好嗎你。好嗎我。

十一月初因為某些原因,我重新檢閱一下自己的歌詞作品。電腦內除了那二三十首已出版的歌詞以外,尚有一些因為種種原因而不見天日的詞作。

〈新皮喼〉是我於2003年5月寫的詞,只完成了初稿,歌是嘉琳的,原本打算用在首張專輯《Reach for your Moon》,後來計劃輾轉有變,這首歌被擱置下來,沒有放在專輯。一兩年後旋律經過修訂,賣了給某女歌手,當然也由另一填詞人寫上新詞。既然〈新皮喼〉己幾乎肯定沒機會錄製成歌,不妨就讓我貼在這兒。

四年多以後,我重讀這份破落的詞,該是什麼樣的心情呢? 這份詞明顯砂石太多,用韻不妥,大概因為當時方向還未敲定,於是也懶得處理有點亂的韻腳。「喼」字其實不太好聽也太香港話 (解作「行李箱」),而且是不潮的香港話。

但我一直喜歡哼這首歌。曲子簡單輕快,卻又隱隱牽動著幽微的情感,跳躍而靜默,微暖而微痛。陽光洒下,淚水蒸發。口說相信,心裡知道,我微笑前行,一年,兩年,三年……。一哭一笑都似昨天。

世界已改變,新的亦不新了。

是2003年。那一年,我們還記得幾多。有人說我們已經集體遺忘了沙士,對當年曾經確切反省的公共衛生問題徹底忘記。有人遺忘了當年某人的嘴臉,遺忘了我們曾經在這片土地冒著烈日共同爭取的。

但是,要記得的我會記住。要感激的,我知道。今天應該多謝昨天。

然後,某天街角便碰面。

十年前我不明白為什麼林振強要選〈哭〉作為叱吒十年代表作,十一年前我也不特別喜歡李宗盛為憶蓮製作的那張《感覺完美》專輯。

十年後重逢,專輯中的〈天衣無縫〉、〈傾慕〉與〈哭〉都如此完美。

是因為那夜動人的全新編曲與憶蓮懾人的演繹。也因為時光的洗擦。我跟昨天打個照面,重點不是因為胖了還是瘦了,而是那被年月熨過的心情,刻了皺紋,磨蝕成痕。

〈依然〉裡唱「你對我說好嗎/一切好嗎」,到了〈哭〉卻成了「好嗎你……好嗎我……」。從前對那倒調了的「你」、「我」沒甚感覺,那夜在Star Hall 聽來,卻終於聽得出那倒掛的心情,欲語還休,時間與命運搗亂了秩序,一字一句,一走一跌,聽來一哭一笑。

好嗎你……
好嗎我……會說一聲不錯……


新皮喼
(曲: 嘉琳 詞:暈塵)


明天 我穿新衣拖着新皮喼

臨別合照 抱一抱 親一親臉

該說什麼? 說囉囉唆唆心事數篇?

還應對望留個微笑?


*但這新喼不算大

讓我可走得更輕快

惟盼望我這決定你了解

待我於他方上路

共你約定何時禱告

同望天空中 那太陽幾高


留給我無盡片段

讓我於他方雨天

泥路上一走一跌都有靠倚

待遊蕩世界一轉

該走的路都走遍

然後你我某天街角便碰面


留給我無盡片段

讓我收於這個喼

沿路上一哭一笑都似昨天

或來日世界已改變

新的亦不新了

然後你我挽手 走到落日前*


明天 我穿新衣 拖着新皮喼

臨別合照 抱一抱 親一親臉

該說什麼? 說今天應該多謝昨天

談一個夢 如你同意



十一月聽的新專輯:


蘇打綠:《無與倫比的美麗》
魏如萱:《甜蜜生活》
農夫:《風生水起》
周杰倫:《我很忙》
The Pancakes:《1,2,3,4,5,6,cheese》
Sigur Ros: 《Hvarf , Heim》

十一月看的新電影:

松崗錠司:《東京鐵塔— 老媽和我,有時還有老爸》
徐克/林嶺東/杜琪峰:《鐵三角》

十一月看的舞台劇:

彭秀慧:《再見不再見》
希臘國家劇院:《普羅米修斯之縛》

星期一, 11月 26, 2007

在初冬,我們思考流行音樂。

天氣微涼,初冬將至。十一月,叱咤jingle又開始大鑼大鼓,預示每年各大小傳媒的樂壇頒獎禮即將開始。年復年,多謝多謝再多謝,哭哭笑笑,邊個唔妥邊個,邊個討好邊個,造馬爆冷分豬肉食白果拉隊離場,我們記得幾多,忘了幾多。年年有人呼籲四台聯頒,結果年年跳多幾個傳媒出來以一模一樣的形式搞旺再搞旺。Roadshow, Sina, Yahoo之後,還有誰,來來來,繼續大茶飯大龍鳳。

冷風未至,氣氛未熱。呷一口茶,在這十一月十二月之交,我們是不是應該好好思考流行音樂,然而,又該如何好好思考?

之一
香港文化博物館正在舉行「歌潮‧汐韻 – 香港粵語流行曲的發展」展覽,算是歷來同類型展覽中最具規模的了,有空該去看看。(展期: 2007年11月11日 ─ 2008年8月4日)

之二
上月朱耀偉出版了輕巧的小書《詞中物–香港流行歌詞探賞》,開列了不少有意思的題目,然而,何時才會再有一本能更深入探討粵語歌的書呢? 有關本書,兩位朋友寫了很好的評論,我大致同意他們的觀點,有興趣請細閱。

黃志華: 詞中探眾心──朱耀偉《詞中物》讀後感
鄧正健: 如何研究流行歌詞

之三
11月16日是林振強逝世四週年。那一夜,我去了憶蓮第八場音樂會。憶蓮每晚音樂會都以一首向林振強致敬的歌曲〈Incomplete〉結尾 (2005年作品,倫永亮曲,憶蓮只哼出旋律,寓意沒有林振強的詞就是incomplete的一首歌),甚至有兩晚還加上「In memory of Richard Lam (1947-2003)」的字幕投影。跟很多粉絲一樣,我們一心以為憶蓮會在11月16日那晚會特別向林振強致敬,還打算屆時起立向林振強致意了。可是沒料到那一晚是憶蓮十場音樂會中唯一一晚沒有唱〈Incomplete〉的,教人大感意外。據後來憶蓮所說,是因為「頭幾晚大家接收到傷感的訊息,我也想調校一下。」(來自sandyandme.com)

是的,也許憶蓮知道,林振強不喜歡這種傷感,憶蓮也不是要走煽情路線的。然而,我想,那一晚她還是暗地致意了,因為她加唱了〈你是我的男人〉和〈傾斜〉,兩首林振強填詞而將憶蓮事業帶上高峰的歌,加上原來rundown就有的〈滴汗〉、〈逃離鋼筋森林〉、〈芝加哥的故事〉和〈哭〉(林振強曾自言〈哭〉是他最滿意作品之一)等,都是最具代表性而風格迥異的作品。

幸好,我在第十場終於看到了憶蓮唱Incomplete。

有關林振強作品列表,請看這裡

之四
11月24日是黃霑逝世三週年。我翻讀著他二百多頁的博士論文《粵語流行曲的發展與興衰 — 香港流行音樂研究 (1949 – 1997) 》,總是有點戚戚然……

之五
11月23日那晚是CASH Dinner兼頒獎典禮。我已經好幾年沒出席晚宴也沒有投票。是的,我每次收到提名名單都納悶,無數問號眼前飛,於是寧願不投。今年的音樂成就大獎得主是譚先生,這位先生寫的曲詞作品本來就不算多也不算精,而他的樂壇偉論往往教人滴汗。要說他在樂壇如何有成就我還可以了解,但這可是作曲及作詞家協會頒的音樂成就大獎! 最近他先說最難忘的作品是在屎坑中或搭電梯幾分鐘寫出來的哈哈哈,然後說此大獎的其他得獎人都是要人扶上台只有他能飛身上台哈哈哈。讀報至此,我真的想向之前幾年的得主 – 林子祥、林振強、鄭國江等,以及很多一直努力不懈而還未領獎的音樂創作人,深深致敬。

今年是CASH的三十週年。黃志華兄為CASH特刊以萬餘字寫了《香港中文歌發展史話》簡篇,是很好的簡明史,值得細讀: [1][2][3][4][5][6][7]

之六

其實我想向大家推介以下這個活動,有空請來參加:

「華語流行音樂再想像」研討會 ----- 流行音樂人• 研究者 • 對話」

嶺南大學群芳文化研究及發展部 主辦
文化研究系 合辦
周耀輝先生 協辦

日期﹕二零零七年十二月八日 (星期六)
時間﹕下午三時至五時半
地點﹕嶺南大學主樓王忠秣演講廳 (MBG 22)
語言: 廣東話

歡迎公眾參與

出席嘉賓
馮應謙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
劉長江教授(夏威夷大學音樂系教授,香港大學客席教授)
周耀輝先生 (著名填詞人,阿姆斯特丹大學傳播學博士生)
黃耀明先生 (流行音樂人)
許懷欣先生 (流行音樂人)
Mini蔡冕麗小姐 (商業電台第2台叱咤903 DJ)
The Pancakes (獨立音樂人)

主持

陳清僑教授 (嶺南大學群芳文化研究及發展部 副主任及文化研究系教授)
陳錦榮教授 (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碩士課程副主任及文化研究系教授)
李小良博士(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主任及文化研究系副教授)

請登入這裡 瀏覽海報。

任何垂詢及登記,請致電2616 7696或電郵 crd@ln.edu.hk

星期二, 11月 06, 2007

十月 嬰兒宇宙 天地無用

依然以龜速閱讀著董啟章的重量級長篇小說《時間繁史‧啞瓷之光》。董啟章在這兩冊三聲部小說所構築的迷宮愈來愈龐大,文字綿綿密密人物來來往往,交纏出過去現在未來的宇宙,或者,各種可能世界的好風光眾生相。一不小心回頭一望,便又陷入時間黑洞,或曰沉溺,或曰飄浮,或者分崩離析。

老實說我很著迷「嬰兒宇宙」這個概念。董啟章用了不少篇幅講述「嬰兒宇宙」,仔細寫下大量的理論與例證,然而更實在的是「嬰兒宇宙」牽扯著幾位要角。我想探究「嬰兒宇宙」的奧秘,想認回每次嬰兒宇宙與我擦身而過的瞬間,這許多年來誕下了的,或者夭折了的,我所遇過的,嬰兒宇宙。

……還是非常年輕的你,會不會在前面漫長的生命裡偶然記起,曾經遇上像泡沫般迅速形成,膨脹,然後爆破的可能世界。在泡沫消失之後,水面回復平靜,就像生活從來也沒有其他可能性……在嬰兒宇宙裡,人生可以重新開始,你也可以變成另外的可能自己……在那看似平平無奇的片刻,看到極不尋常的,可以扭轉整個人生的東西。那樣的東西,可能是我說的嬰兒宇宙。所以,也可以說,嬰兒宇宙是建基於驚異感吧」(上冊頁39-40)

「關於如何錯過嬰兒宇宙,你大概已經清楚。那就是當我們面對展開人生的契機,卻由於種種原因,可能是疏忽,或者遲疑,或者逃避,或者純粹的慣性,而白白錯過了……」(上冊頁105-106) (摘自董啟章著《時間繁史·啞瓷之光》,2007年,麥田出版)

我繼續閱讀,繼續沉思,宇宙在身邊爆開,或者我在宇宙之間溶掉。

然後是天地無用。 不是你們所猜的意思,或者,該不只是你們所知的意思。

「時光是一個運送者,或快或慢,將每個人從出生運到死亡。曾經與我在生命荒野裡相逢而過的,都為我貼上了一張『天地無用』的標語。像一道護身符,讓我擁有一個不可被錯置和顛倒的世界。」

(張維中著《天地無用》,2007年,麥田出版

「秋天擦去夏天/陽光塗亮黑夜」(來自孫梓評詩)。微涼的秋除了蕩來傷口,該還可帶我從冷與熱,黑與光,天與地,追憶與夢想,嬰兒與老人,可能與不可能之間,開闢一片私密的而寬廣的,宇宙,或者其他。


十月聽的新專輯:

Radiohead: 《In Rainbows》
Club 8: 《The Boy Who Couldn't Stop Dreaming》
Mum: 《Go Go Smear the Poison Ivy》
Suzanne Vega: 《Beauty & Crime》
Annie Lennox: 《Songs of Mass Destruction》
久石讓:《太陽照常升起》原聲大碟
My Little Airport: 《我們在炎熱與抑鬱的夏天,無法停止抽煙》
Tizzy Bac:《聊聊吧》
陳奕迅:《Listen to Eason Chan》
李宗盛:《理性與感性作品音樂會》

十月看的新電影:

李滄東:《密陽》
金基德:《呼吸》
李楊:《盲山》
畢國智:《戰·鼓》

十月看的舞台劇:

香港話劇團︳毛俊輝:《梨花夢》
W創作社︳黃智龍:《小人國》

星期三, 10月 31, 2007

陳蝶衣: 「歌猶廣受世歡迎」

以前我有聽過陳蝶衣的名字,大約知道他是一代填詞名家,這樣而已。陳蝶衣先生在今年10月中逝世(1908-2007),我才開始閱讀一些關於他的文章。從黃志華兄的文章中,方知道陳蝶衣原來還有許多筆名 (包括有狄意、陳式、方忭、辛夷、葉緣、陳聯等不下數十個),歷年填詞作品逾三千首,經典作也是恆河沙數,包括我有一段情、給我一個吻﹑情人的眼淚﹑我要為你歌唱﹑峇里島﹑梭羅河之戀﹑我的心裡沒有他、春風吻上我的臉﹑賣湯丸、泥娃娃等等。(資料來自這篇)

讀著讀著直教我心驚。一是我對華語流行音樂歷史的認識如此淺薄,二是這些流傳數十載的經典歌詞,生命力如此頑強,今天聽來雖覺其結構與用字簡單淺白,但歌曲卻依然有力掀動情緒,觸動人心。是文字的芬芳發酵還是時間的老火慢熬,是歌者嗓音永恆還是聽者記憶糾纏,是精選碟出完又出的功效大還是代代歌手翻唱的成果高? 可能都是。可能都不是。可能都不重要。如志華兄所言:「有機會,我們當要好好欣賞老人的那些看似淺白的歌詞,又或者,也應該讀讀他用心寫的舊詩詞!」

黃志華文章中提到的兩首歌,我倒想有一點私人的補充:

〈我的心裡沒有他〉:

蔡明亮曾經提過,當年帶著《青少年哪吒》到東京參展,評判之一是張國榮,蔡明亮得的第一個電影獎就是張國榮頒給他的。他憶述當年在東京,張國榮請他和李康生吃飯聊天,飯後三人散步回旅館,聊著聊著又聊起老歌,哥哥說他最喜歡的老歌就是〈我的心裡沒有他〉,還隨口哼了幾句,笑說:「這首歌很好笑,我的眉毛為你畫...」。2003年4月初蔡明亮在拍攝《不散》的中途,悄悄來了香港,在致祭的卡片裡,寫上「唱給你聽,送你一程」(見《蔡明亮與李康生》,張靚蓓著)

後來,蔡導曾提過,希望在即將開拍的那部和法國羅浮宮合作的電影中,讓張國榮的影象與他唱這首歌的聲音,在羅浮宮中跟張曼玉重逢。是的,張國榮在2000年的「熱·情演唱會」中,正是風騷地唱著〈我的心裡沒有他〉,我們都一聽難忘。

〈泥娃娃〉:

給我最深刻印象的,是巴奈唱的版本。台灣原住民歌手巴奈在2000年出版的首張專輯,名字正是《泥娃娃》,開首就是這首老歌翻唱,那時我並不知這歌的歷史,也不知填詞的陳聯原來就是陳蝶衣。巴奈唱來滄桑,滲著一股化不開的哀愁。我在2001年曾經在台北的河岸留言聽過她唱現場,擠滿人的小場地中依然透著一份蒼涼。

李康生2003年首次執導的電影《不見》的結尾,幽幽地播著巴奈唱的〈泥娃娃〉......


歌與歌之間,人與人之間,千絲萬縷,故事盤纏交錯,記憶層層疊疊,一代接一代依照各自的生命軌跡,傳頌下去,笑淚都藉此沿時間滲透下去。陳蝶衣寫道「歌猶廣受世歡迎」,大概如是。

延伸閱讀:
黃志華: 〈枉拋心力作詞人──陳蝶衣二三事〉
Muzikland: 一代海派時代曲填詞家 - 陳蝶衣 (1908-2007)
陳蝶衣歌詞創作自述 (上)
陳蝶衣歌詞創作自述 (下)

星期六, 10月 27, 2007

聽鼓




我忘了是什麼原因,驅使我在1995或1996年的某一天,跑去看優劇場來香港的演出。那是一次徹底震撼的經驗,台上人鼓合一,演出者一舉手一投足,都與鼓聲同步,表演者的節奏與動作諧和得不可思議。鼓聲疾徐有致,層層疊疊, 頃刻間像雷像雨像蟬像虎,時而綿密時而狂飆,時而瀑布時而清溪。我完全被懾住了 - 那不僅是對藝術技巧的驚嘆,更是一種靈性的觸動。


此後幾年,我到台北時,都會找優人神鼓的CD。我有1996年出版的《優人神鼓》和2000年出版的《優人神鼓2000-2002世界巡迴 – 聽海之心》兩張。我特別喜歡為配合世界巡迴而出版的這張,有台北「聽海之心」演出的錄音, 我總是無法抗拒,任由聲音帶我遠離喧囂……

最近上映的電影《戰‧鼓》,在香港反應極奇冷淡,我為了優人神鼓,第一時間就跑去看。這真是一次極難得的機會,不僅優人神鼓團員的演出在電影中佔了關鍵位置,連優劇團創辦者兼藝術總監劉若瑀及音樂總監黃誌群都粉墨登場,演出重要角色。


《戰‧鼓》作為一部有明星演出有大公司投資的電影,當中有很多平衡與試驗。將優人神鼓的襌意與典型港式黑幫電影拼在一起,編導都花了很多氣力。雖然未盡如意,不少情節都頗為牽強,但當中不乏具心思的鏡頭和場面設計,只是典型黑社會電影的情節根本不是導演畢國智所擅長,於是電影有時就墮入了困局。我覺得電影在香港是被underrate了,片中所寫的父子關係、出走、執迷與放手以至各種聲音的運用等,其實不算遜色 (最突兀的反而是李心潔和張耀揚的支線)。畢國智是有心人,因為某次看優人神鼓的演出被震撼,其後三顧草廬並為他們度身寫劇本,讓優人神鼓的演出在電影中佔極重比例 (雖然優人神鼓最後在台上的演出片段剪得太碎,是導演缺乏勇氣,還是無奈的妥協?)。

當中有一場戲是優人神鼓為一家小鎮的小型超市作開幕表演。據我所了解,台灣的表演藝術團體還是蠻多跟社區、鄉間作互動的,而這些我們視之為殿堂級的藝術,一樣能在表演場館以外,教普羅百姓感動。

優人神鼓是一個很特別的例子,從山區演出到國際巡迴到社區教育到參演商業電影,箇中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我想起,在香港,有些人在討論藝術政策與表演藝術現象的時候,好些時候總是有太多二元對立的觀點與情緒 - 商業對藝術,高雅對通俗,中產都市對草根社區,諸如此類。可不可以稍靜下來,打通經脈,將想像拉得遼闊一點?

優人神鼓主張「先學靜坐,再習打鼓」。「不打鼓的打鼓」,大抵我們身在香港總是難以參透。

下個月優人神鼓會來香港演出,是光華新聞文化中心邀請他們來並免費派票的,而方法竟然是打電話取票!一如所料,頭幾天電話不通或無人應,到有人聽時就告訴你票已派完。於是,我又無緣再看……




所有圖片來自以下網頁:
優人神鼓 blog
《戰‧鼓》電影官網

星期五, 10月 26, 2007

八九點鐘的太陽

我讀初中的時候,最有興趣以及成績最好的科目是中史科,但最令我懊惱的,是學校教到清末就停了,連孫中山也未出場。自中四開始,我已沒法在課堂中學習中史。以後一切有關中國歷史的知識,都是自己閱讀得來的。然而,時間太少書太多,能夠拿起歷史書本讀的機會實在少之又少,於是只能從四方八面湊集別人片言隻語,從報章從電影從網上,狩獵零散的文字或影像紀錄。

關於1966至1976那十年,我從前也只是知道一個輪廓而沒有怎樣細心思考過 (當然還不至於無知到以為那是”people taking power into their own hands”的”extreme example of democracy”) 。

到了2003年的電影節,那個滿場觀眾載著口罩的電影節,我在葵青劇院看了116分鐘的紀錄片《八九點鐘的太陽》(《天安門》導演2002年作品)。大量的歷史與樣版戲的影像,獨特的角度 (以《東方紅》及《牛虻》作為串連的手法尤其深刻),被訪者回首前塵,一臉的咬牙切齒或事過境遷,一幕幕瘋狂與悲劇在銀幕展開,一段段不可思議的真實情節經導演梳理後舖陳出來,切實地衝擊對這段歷史認識模糊的我。果然,權力是一種春藥,只是,真正操控權力的,不是人民。

我不太懂評價這部影片的好壞,也不肯定當中有多少偏頗錯漏或煽情的地方。今天瀏覽電影的官方網頁,資料豐富,包羅大量文獻、圖片、錄像、文革時期遺物等,看著看著仍覺悸動。

比起我上中學的年代,現在網上有海量的相關資訊,youtube上也有不少歷史片段,年輕人要接觸文革的史料,容易多了。特首前幾天與年青人「真情對話」,我在想,這些年輕人當中,有多少在聽了特首論文革後,自己已上網搜尋過思考過批判過。畢竟,今天的年輕人,有些時候是不好騙的,因為他們在網上移動得比你快。

特首先生面對年輕人的時候,有想起毛主席的話嗎:

「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


雖然,世界仍然,是他們的,掌握權力的人總是不願意相信人民,總是不願意權力被制約。不過,太陽照常升起,陽光終會燦爛。

星期四, 10月 04, 2007

談流行音樂 讀歌詞風景

過去一年多,我先後寫了四篇關於香港流行音樂的文章(直接點說其實就是「功課」), 嘗試從文化研究角度來討論流行曲所產生的意義及與我們的關係,合共約五萬字了。四篇文章因應不同課程的需要,著眼點各有不同。寫的時候趕趕趕,時間緊迫,現在回頭再看,覺得很多地方也寫得有點粗疏或偏頗,本想修訂一下,但牽一髮動全身,改下去會是無底深淵,將要花極多時間,所以唯有繼續獻醜了。以下這篇文章希望各方高人友好多多指教,批評或討論,無任歡迎:

《從〈獅子山下〉到「許冠傑金曲」到〈始終有你〉-「香港人的歌」與「香港人」有什麼關係?》

另外一篇《流行曲歌詞與性/別身份的呈現— 從楊千嬅與何韻詩的歌曲說起》早已在網上寄居,但我愈來愈覺得這篇文章不足,某些論點也容易惹人誤解,所以暫不在此連結。有緣有心的話,自可遇上此文。至於另一篇萬多字關於at17與性別政治的,我想我短期內應該不會把它放出來。

最近很高興可以跟研究香港流行音樂的前輩黃志華先生聊了好幾次,也感謝他在blog上抬舉小弟拙文。我一直都十分尊重他多年來努力不懈地梳理、研究與分析香港的流行音樂史及填詞人風格,特別是早期粵語流行曲(70年代以前)的史料,相信沒有人比他更熟悉。而我自己四年多前開始填詞時也是捧著他的《粵語歌詞創作談》來自學的。現在他繼續在流行音樂發展歷程中發掘一些重要而被人忽略的題材,而且還維持天天兩篇Blog, 真是教我佩服不已。

近來關於本地流行音樂的討論也頗熱鬧。朱耀偉剛出版了新書《詞中話 – 香港流行歌詞探賞》,文化博物館十一月起會有流行音樂的專題展覽及講座,而十二月學院裡也將會有從文化研究觀點探討音樂的學術研討會,詳情稍後公佈。

星期二, 10月 02, 2007

九月 – 時間不逝,圓圈不圓

看姜文的《太陽照常升起》,想起十二年前看馬其頓電影《山雨欲來》(Before the Rain)的震撼。

Time never dies. The circle is not round.

《太陽照常升起》的意象和符號紛陳,煞是精彩。1976又回到1958,文革結束又回到大躍進開始。生生死死,一代又一代,輪輪迴迴,太陽升起,八九點。 槍起槍落,誰是瘋誰是痴,時間原來像鐵軌一樣長。起點在哪裡呢,終點在哪裡呢。

「阿遼莎,別害怕!火車在上面停下啦!他一笑天就亮啦!」

時間不逝,圓圈不圓。

《山雨欲來》的結構其實比《太陽照常升起》更傑出,時間無始無終,命運交纏盤錯, 歷史循環不息,愛欲如是,仇恨如是,戰爭如是,暴力如是。

於是,看著緬甸僧侶與人民勇敢地走在街上,直接面對強權的威嚇,能不教我們動容嗎? 聽見那對準人民的槍聲,我們又怎能不聯想起18年前那一個夜?

然而,我們依舊躲在彷彿太平盛世的城市,在股市日日升之時,談論文化政策,講西九,重重覆覆,五年前在談,十年前在談,十五年前也在談。你一言我一語,畫不了圓,成不了方。繼續談繼續談。城市喧嘩瘋狂急躁貪婪,五年前如是,十年前如是,十五年前如是。升升升,股市真會如太陽照常升?

然後,某天晚上,我彷彿又回到12年前,那時候,朋友們一起搞了一個新劇社和一個新戲,是三部曲之第一部,當時我還是活躍的參與者。12年後,三部曲來到最後一章。我坐在觀眾席上,看著朋友們依然站在舞台上。即使彼此都已在走各自不同的人生路,時間卻好像又回到當初,一下子我們都好像不老 — 嗨,等一下我們就要去大埔宵夜了啊。

我們也許在原地,也許不。世界也許在原地,也許不。

Time never dies. The circle is not round.


九月聽的新專輯:

這個月竟然一張碟也沒有買!!! 簡直破紀錄!

九月看的新電影:

姜文:《太陽照常升起》
李安:《色·戒》
岩井俊二:《市川崑物語》
Hairspray 戀愛大爆髮

九月看的舞台劇:

7A班戲劇組: 《體育時期》
大龍鳳: 《米田共控訴系列之米》

星期六, 9月 08, 2007

那年十月, 今年九月


我把美好的記憶珍藏。

六年前的票,褪了的顏色,皺紋和撕去的票根,都在訴說時間的密語。
用我美好的思念
和你的過去相逢

在下一個時間

~《我的80年代》 (曲詞唱: 雷光夏)
今晚還有一場。

暈塵專訪雷光夏
你靜靜聽: 雷光夏《黑暗之光》
仲夏靈光:雷光夏香港音樂會
雷光夏個人網站

星期四, 9月 06, 2007

八月 木紋上的臉

這兩個月Facebook在香港鬧哄哄,大家禮尚往來,看與被看,呼朋喚友,結社聯盟,精心粉飾自家花園,將所喜所好鑲掛牆上,歡迎參觀,歡迎留言,長篇大論或言簡意賅,任君選擇。

這些日子,我們熱衷噓寒問暖,光明正大窺探朋友一舉一動,有意無意設計自己的舞台並天天踏台板,有的無的聊兩句,互問互答,大比拼又大晒冷,多年不見卻仍可親暱如昔,天天彷如共同渡過。

從點到線,連連看,連連看,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 彷彿我能夠認識世界上所有人。

想起多年前讀的Malcolm Gladwell著作"The Tipping Point: How Little Things Can Make a Big Difference",從Facebook想到推動(公民)社會運動或宣傳行銷的各種可能。在Facebook,我們可以發現那一些人是真正的connectors,而他們的角色也該愈來愈重要。Facebook突然教我們一眾著魔,這些connectors自然是功不可沒/罪魁禍首。

我望著自己Facebook版面上那並排的幾十張臉孔,從相識廿載的朋友,到剛剛認識的朋友的朋友; 有些經常碰面,有些卻好久不見甚至素未謀面。

每張臉每張照片背後,自有他/她的故事,那些我知道的故事,那些我不知道的,那些我曾經以為自己知道的。然而, 每張臉,原來或多或少,總讓我聯想起在某一時間點的我,我和他/她們曾經歷過的,「歷歷在目,錄下年鑑」。一個朋友的名字,喚回一段記憶,喚醒自己沉睡了的某一部份。

看別人的臉,原來也在看自己的臉。今天的,或昨天的,或者也有明天的。

也許,Facebook之間的線,不只連起人與人,也勾出了年月日。我在這些線上來回踱步,畫生命線,畫皺紋,畫年輪。

八月,唯一的颱風過後,九龍公園那棵百年樹王倒下了。如果連斧頭一劈畫面也不會飛散,樹倒,歷史仍在。

就怕翻風的一晚
回首貪一眼
回憶急速擴散
……
但我數著年輪 幾圈年輪
已經濕了眼……

《木紋》 (何韻詩)
詞: 黃偉文 曲: 張繼聰

八月聽的新專輯

何韻詩: 《What Really Matters》
陳昇:《麗江的春天》
黃建為:《夏樹的期待》
回聲樂團:《巴士底之日》
這位太太:《是誰》
林子祥·杜麗莎:《仍然最愛…演唱會》
《Festival de Cannes – 60th Anniversary》CD

八月看的新電影

André Téchiné : Les témoins (The Witness) 愛在瘟疫蔓延時
楊紫燁: 《潁州的孩子》·《朱力亞的故事》

八月看的舞台劇

王嘉明導演,前進進《誘惑者日記》

星期二, 8月 28, 2007

睡王子的黑眼圈

作為蔡明亮死忠派粉絲,我偏執地認為,周耀輝為何韻詩新歌《睡王子》寫的歌詞,是從蔡導的《黑眼圈》中漂流出來的。歌詞要說的固然就跟英文片名- "I don't want to sleep alone" 一脈相承,而除了「睡」這主題以外,「漂」是最重要線索。那漂流的床褥,載著那相互依靠而睡去的三個人。還有那溫柔的路燈,那道小康與湘琪眉來眼去的樓梯 (我還可以將「微波」解作那個閃閃發亮的玩意嗎?)。那安靜的都市,那孤寂的半夜。

都市沒有堡壘,只有風沙。別要說話別要說話,不說話也可千言萬語。小康、湘琪、諾曼三人不發一言,從相遇到失去,從依靠到漂去,不要死不要死,我們就相濡以沫。

「一開眼流出快樂眼淚」何其難。我只記得諾曼把一種割裂過的鋒利貼在小康頸上然後流下的兩行淚。

睡公主故事說的是在堡壘中昏睡不醒等待被拯救的公主。《黑眼圈》中的另一個小康 – 那個長年幽禁在自己身體堡壘的植物人,不能睡,卻是一歲又一歲,「為什麼不可漂去,為什麼不可死去」。或許,我們不需夢想被拯救,而只需要互相依靠。真的,相濡以沬,如果有這一個人。

「或者可以躺下就是大家的故居」 - 故居,在天涯也在咫尺。是那彼此熟悉、靠近、信任的故居,是那安穩、恬靜、可以安睡的故居。

黑眼圈預告片 - 漂流床褥版
黑眼圈預告片 - 威尼斯影展版

睡王子 - 何韻詩

曲: 蔡德才

詞: 周耀輝


(節錄)


......

從此失去溫柔 從此失去依靠

從此失去一切 而誰都這樣畏懼

不可能隨便漂去 只可能隨便死去

很想睡能否找到一人隨便抱著我睡


便從此相信溫柔 從此相信依靠

從此相信一切 而流出快樂眼淚

幾多人情願一對 幾多人獨身歸去

很想睡能否找到一人從此去睡一千歲


若這半夜被你發現誰都孤寂

願這市面為我妒忌但請安靜

別要說話 別要說話

若果相遇在這裡 就這裡 

太多都市遺失堡壘

太少故事又多一歲

上帝 上帝 世人犯了罪

......

如路燈都有溫柔 樓梯都有依靠

微波都有一切 而誰都這樣渴睡

為什麼不可漂去 為什麼只可死去

但或者可以躺下就是大家的故居


便從此相信溫柔 從此相信依靠

從此相信一開眼流出快樂眼淚

夢想真的堡壘 願夢想真的歸去

但或者可以躺下跟你漫長的睡去

.......

星期五, 8月 10, 2007

專訪雷光夏 ─ 用耳朵觀察世界 用音樂描述故事


暈塵按: 謝謝阿麥書房邀請雷光夏來香港舉行音樂會。謝謝老闆讓我有機會透過電郵訪問她。謝謝雷光夏耐心地答我的問題,她詳盡的回覆教我很感動。

原文刊於《阿麥書房號外#05》,於阿麥書房主店及別館免費派發。節錄版《對好友唸日記》刊於8月份藝術中心藝訊。


《仲夏靈光──雷光夏香港音樂會》反應熱烈,現加開一場! 誠意向各位朋友推介。


門票現於城市電腦售票網公開發售。


用耳朵觀察世界 用音樂描述故事
專訪雷光夏


媒體形容她的聲音「低沉富有磁性,溫潤回甘,柔中帶著堅執」。有人訝異她能夠從容地遊走於古典、電子、實驗、民謠、爵士、流行等領域,不疾不徐地將音樂化作一道道魔幻風光;或者,一場溫暖而深邃的電影。她以聲音的體貼、以歌詞的詩意輕揉都市人的心靈,用樂器用聲效用歌唱用唸白,帶我們聽見世界,看見自己,觸得到夢。

她是雷光夏,「台灣知性音樂創作人」。但你得親耳聽到她的音樂,才知道這個稱號根本無法概括她。她的音樂屢獲兩岸三地傳媒及樂評高度肯定,曾獲台灣金曲獎「最佳作詞人」獎項,專輯獲選「中國時報年度推薦十大」,更兩度為侯孝賢導演的電影寫音樂(《南國再見,南國》和《海上花》)。從台灣到香港到內地,樂迷口耳相傳,在網路寫下洋洋灑灑的推薦文章。

今年九月,我們終於等到《仲夏靈光──雷光夏香港音樂會》。阿麥書房率先與她做了一個詳盡的訪談,跟她談音樂、談創作。

關於音樂會:「會像是對好友唸日記那麼私密」

我們都聽說,雷光夏在台灣的音樂會是如何的動人,如何的美好。 那麼,從一個島嶼越過海洋來到另一個小島,音樂會可會有什麼特別的編排呢?

雷光夏告訴我們,這次來香港一起演出的,還有兩位固定的樂手,也是她最喜愛的音樂家──大提琴手陳主惠和鋼琴手彭郁雯 。她自己除了唱歌以外,也會在現場準備播出各地旅行時收錄的聲音。

「跟在台灣的演出相較之下,現在初初的想像……如果台灣的演出像是一場輕鬆的Party,在香港的這個組合,應該聽起來會像是對好友唸日記那麼私密」。

她特別向我們介紹兩位樂手,並形容陳主惠的提琴是「深埋著狂野的靈魂」,而彭郁雯的鋼琴「像是夜裡的花朵,散發幽香」。事實上,喜歡雷光夏音樂的朋友,應該也會留意到這兩位音樂人也是她的長期合作夥伴,經常參與歌曲的演奏及編曲工作。陳主惠更憑《黑暗之光》專輯裡的〈造字的人〉榮獲本屆台灣金曲獎最佳編曲人獎。

關於聲音:呼吸感 · 360度視角 · 描述的方式

雷光夏向來花很多心思在樂器的編排和運用方面,手風琴、弦樂、鋼琴、木吉他等在她作品中總是散發著獨特的氣味與顏色。談到樂器,雷光夏覺得在開始做音樂時,電子合成樂器確曾給她很大的啟發,不過現在看來自己似乎是比較喜歡原音樂器的,這或許跟她重視「呼吸感」有關。「音色非常重要,而樂手們創造的呼吸感,更是無可取代的。就像跟人聊天,直覺選擇『合拍』對象」。

她特別提起大提琴,認為「它的音頻低沉,在樂團裡擔任支撐的角色,但當它有機會獨奏時,情感複雜神祕,叫人嚮往」。今次一起來港演出的大提琴手陳主惠,她的琴音就讓雷光夏感受到這樣的力量:「 記得第一次合作的曲子是〈原諒〉,在錄音室裡聽到她拉奏出的層次,就明白她的音樂能帶我去一個未見過的世界」。

鍾情雷光夏音樂的人,應該也會很喜歡她在作品中的唸白,總是溢出豐富的詩意和劇場感。被問到怎麼比較在音樂中唸文字與唱歌這兩種形式,雷光夏說:「 創作時果真是不客觀的 ── 直到有人不斷提出,才發現自己似乎真的運用了很多唸白」。她從第一張唱片開始就加入唸白,本來只是想單純描述故事而已。「我的感情在聲音裡似乎不是那麼直率的,不過,也許有一天別人會開始明白」。

雷光夏也提到她喜歡的美國前衛音樂人 Laurie Anderson:「 她是歌和唸白、劇場演出結合的先驅,回想起來,她的影響也很大」。

環境聲音效果也是雷光夏作品中一個教人難忘的標記,像海浪聲、像火車聲、像北投的蟬聲,像歐洲街頭的笑語,不知不覺間,環境聲與音樂融合成立體的影象,讓我們目睹真實也望見幻想。雷光夏自己則認為,經常在作品中注入環境聲音,是因為她「將環境音、樂音、語言都視為完成整個故事的必要元素,也是直覺的使用」。

原來,以前她跟父親雷驤(著名作家、畫家及紀錄片工作者)拍紀錄片時便已經累積了隨身錄音的習慣。她不喜歡拍照,卻會戴著耳機與收音米高峰,去觀察世界 : 「聲音似乎超越視覺──擁有360度的『視角』。我不需要刻意對現下所見的世界做出『決定』,因為聲音就在那裡。相較於鏡頭的『侵入』感,人似乎較不會對米高峰隱藏自己的聲音感情」。

那麼她又是如何展開每一首歌的創作過程呢?雷光夏認為觸發靈感的,常是一段過往的真實事件;但事件發生時也許並不自覺,可能隔了很久之後,某天坐在鋼琴前──「那一段段故事開始優美地包覆了自己,現身我眼前」。她最喜歡收集這些故事發生的地點、人物、時間、和交織在其中的遺憾與快樂, 「詞曲、樂器、節奏等等都成了描述的方式」。不過,她認為每一首歌狀況不盡相同,也許以後會改變創作方式也不一定。

談到下一步計劃,原來會是文字的創作與出版。「年底時我會去南美洲幾個月,希望在此之後會有一個完整的文字、聲音計劃發表」。

關於別人:聆聽 · 觀賞 · 閱讀

雷光夏說她特別喜歡具有實驗精神的音樂,「雖然這一點在自己的創作裡是以隱性方式呈現」。問到有沒有哪些音樂人對她的創作影響最深,她先提到拉威爾(Ravel)與浦羅哥菲夫(Prokofiev),兩位都是「讓她感到熱情」的古典音樂家;而另一位她要特別提到的,便是曾一起合作過的紐約音樂家Uri Caine了(於2001年合作《出軌音樂會》及2003年參與《時間的密語》專輯編曲及鋼琴演奏)。

Uri Caine 是古典學院訓練的鋼琴手,其後在爵士、實驗領域裡的表現讓人驚嘆,更將古典音樂改編,賦予當代新意。而他真正影響雷光夏的,是教給她爵士樂裡即興的勇氣與自由──

「有時我是個太害羞的表演者,不想做任何不確定的事,但他卻讓我知道,每個人都是一樣獨特的樂器,當你在台上時,就成為特別的存在— 你的文化背景、音樂經驗……甚至你恐懼過的、感動過的、曾經不理解的,都成為自己之所以存在的理由」。

雷光夏的作品中常會有像電影一樣的敘事感和意象。問到有沒有特別喜歡的導演或電影類型,她就提到大學時喜歡的法國導演尚盧高達(Jean-Luc Godard)。「特別是他對影像、聲音敘事的挑釁 ── 偏執、聰明」。那時候,她也喜歡俄國導演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猜想他也影響了很多台灣創作者。「看他的電影,第一次知道原來有人可以這樣『看』和『聽』,那種震撼對我而言,就像是原始人第一次發現火一樣興奮又害怕」。

不過說到近來最直接影響她作品的,卻是一位德國新晉導演。「這次專輯裡有一首歌〈別人的天使〉,是我看了德國導演 Hendrik Hölzemann的一部電影《Off Beat》(港譯《跳線走位滑板仔》)之後所寫。後來有幸邀請到他為專輯《黑暗之光》拍攝音樂錄影帶,是一次愉快的合作經驗」 。

雷光夏在專輯中提過〈造字的人〉這首歌是獻給魔幻寫實作家波赫士的;在一些訪問中她也提過馬奎斯的名字。問她除了這兩位作家以外,還有哪幾位對她的文字創作有影響,她答道:「 文字創作影響最大的作家應該是父親雷驤……畢竟從小作文就是他在改哪」。不過她還是再點出艾可的《傅科擺》、卡爾維諾等名字,「 總之,是帶點魔幻寫實意味的」。而她最近讀到最喜愛的是法國小說家菲利普·圖森(Jean-Philippe Toussaint)的幾部作品。

會不會有一些適合搭配她的音樂而閱讀的書呢?雷光夏認為,「聽音樂時讀者可以任意搭配閱讀,不過,不閱讀也可以── 音樂本身負載的意義也可構成一部小說哪(這是我的私心想望)」。

《黑暗之光》專輯出版至今已大半年,好評在兩岸三地、在網路世界都遍地開花。好奇地問雷光夏,有沒有一些評論或聽眾的反應讓她感到特別高興或印象深刻呢?

她就特別提到這次一起製作唱片的朋友,寄來「一位居住在奧斯陸的香港朋友網站」(也就是很多網友熟悉的《小奧私陸》),「他所寫的評論如此美好,彷彿親見我們製作時的種種內在意圖,似有讀心術……我跟朋友都很驚奇」。

關於香港:那年十月,今年九月

2001年10月,雷光夏與Uri Caine、DJ Olive合作《出軌音樂會》,是一場詩文碰上爵士樂與電子實驗樂的跨界演出,而香港藝術中心則是那次巡迴演出的最後一站。雷光夏憶述,在台灣的時候,彼此還在培養即興的默契,並不那麼熟稔;但當來到香港演出最後一場,她感到人之間的感情隨時間加深,對即將來到的終局感到有點不捨:「…… 當晚試著把心情織入演出的唸白之中。記得那晚看著碼頭的夜晚燈火,這城市竟成了一闕巨大的、與詩相關的隱喻」。

「之後又去過幾次香港,但對我而言,從未再像那一次如此幸運──內在的抽象意義,轉換為具體圖像脈絡,又再演奏為抽象的音樂…..我會永遠記憶著」。

是的,每次聽著雷光夏的音樂,也總讓我們記起,那一道黑暗之光,那漸漸遠去的老夏天,那捉不住的時間密語,那逝不了的老電影情節。我相信,即將來臨的《仲夏靈光──雷光夏香港音樂會》,也將會是我們,和雷光夏,日後永遠記憶著的,另一次美好。

延伸閱讀: 你靜靜聽: 雷光夏《黑暗之光》

星期六, 8月 04, 2007

七月 夏夜不微笑

楊德昌。

英瑪褒曼。安東尼奧尼。

皇后碼頭。

Ulrich Mühe (1953-2007):

《竊聽者》(The Lives of Others)無疑是他最精采的演出。但我多年前已看過他在Michael Haneke前作《你玩得起, 你玩唔起》(Funny Games, 1997)中演那個爸爸Georg,還有在同樣是Haneke導演的《城堡》(The Castle, 1997)中演卡夫卡筆下的K先生。Micahel Haneke 已親自重拍完荷里活版本的Funny Games,今年上映。

Funny Games一直是我最愛的電影之一。知道荷里活出資重拍的消息確實讓我心驚膽顫,雖然仍是由我崇拜的Haneke先生導演。 Ulrich Mühe 的角色現在由Tim Roth演,大概是兩碼子的事了。

《竊聽者》告訴我們藝術可以如何改變鐵石心腸, Ulrich Mühe示範了一個演員如何能真誠地感動人。

九龍皇帝曾灶財 (1921-2007)

我讀中學的時候,常常會在上學的路上看見他的墨寶(印象中我真的見過他在旺角火車橋底寫,但並不太肯定是我的記憶還是想像)。那時候沒有很多人談論他,我也從沒有很細心看他寫的東西。

後來,我才明白,重要的不是他寫得好或是不好,而是他在這看似秩序井然的潔癖城市,搗了蛋,和政府捉了迷藏,把所謂藝術家評論人傳媒搞得團團轉,而他自己繼續堅持自己的信念,堅持在自己的國土畫畫畫,寫寫寫。

很多看似天馬行空的事都是有可能的。只是我們自以為自己正常,什麼也不敢試,不願試。很多被人記得的事都是瘋瘋癲癲的,那些循規蹈距的、人云亦云的,早就被遺忘。

七月一日的煙花、曾經日日夜夜疲勞轟炸的《始終有你》,誰還記得,誰還在意?

前幾天我看到前來大學登記入學的年輕人。一張張充滿盼望的臉孔。八九點鐘的太陽。

七月,陽光燦爛,緊記那些我們珍重的,迎接未來那些,我希望是美好的。


七月聽的新專輯

Amiina : 《Kurr》
Mondialito :《Cher Mon Amoureux》
張震嶽: 《OK》
張懸:《親愛的…我還不知道》
黃玠:《綠色的日子》
陳輝陽:《十二金釵眾生花》
aniDa: 《demo vol.3 – my dear city…》
Pixel Toy: 《O-Oh》
林子祥:《佐治地球轉》

七月看的新電影

Two Days in Paris 巴黎愛漫遊
Harry Potter and the Order of Phoenix 哈利波特與鳳凰會的密令

七月看的舞台劇

賴聲川:《暗戀桃花源》(兩岸三地聯演版)
IDEA演出節目二: 樂法光藝劇團《蝕》, 柴群獨角獸《獨角獸一擊》

事先張揚, 與沒有張揚的命案

這星期是一種怎麼樣的沮喪。

結局也許是早就可預見的。這是一場事先張揚的命案,所謂「強政勵治」,無非是能全方位用盡一切謀略,檯面的檯底的,幕前的幕後的,劇本無需有情,無需合理,但求娛樂大家,特技出眾,一切依照他們的劇本進行,誰也不能動搖。

讓我陷入不安與困惑的,是社會上瀰漫的那些對皇后碼頭捍衛者的責難,在網上與傳媒那些冷嘲熱諷以至惡毒的話。我們不能視而不見,持這種立場的香港人,為數不少。

本土行動以至其他支持原址保留的朋友,在過去大半年以來,寫了無數的文章,從各種角度分析原址保留皇后碼頭的重要性,建築與規劃等專業界人士鉅細靡遺地闡釋既可原地保留又可建路的方案。他們辦導賞團、搞論壇,仔細講解理據。這幾個月皇后碼頭成了本土文化藝術空間,無數的藝術、音樂、文學等在這裡發生,大家唱歌讀詩繪畫拍照,歡樂而美麗。

然而,為什麼這一切,在相當多的香港人眼中,彷彿從沒發生過? 為什麼捍衛碼頭者努力地解釋的論據,無法有效地讓大部份香港人知道? 為什麼明明是爭取本土空間和文化的解殖行動,卻被很多人視為留戀殖民? 本土行動早已反覆強調「集體回憶」不是他們要說的,為什麼很多人和傳媒卻樂於一傳十十傳百地指「集體回憶是他們唯一的論據」這荒謬的論述?

為什麼仍有很多人以為拆碼頭只是為了建路,而還沒知道會建一個製造更多交通問題的巨型橫臥摩地商場和解放軍碼頭? 為什麼仍有很多人不知道,早有方案是可讓碼頭與新行車道並存?

當中的溝通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我知道主流傳媒的偏頗與政府周密的公關策略與背後發功的能力。然而,我憂心,更關鍵的,是我們自己,香港人。

呂永佳寫得很好: 「 我們可以一方面用手指著無情的政府,更重要的,是需要用雙倍的力度,指著自己,為甚麼會有為數不少的香港人,把價格等同於價值……

看過最近街上到處都掛著的旅發局廣告嗎? 莫文蔚攜著大包小包,廣告口號是「購物就是一切」。也許,我們多麼不願承認也好,某程度上這句話形容香港是貼切的,而且對很多香港人來說,他們喜歡這句話。

購物就是一切,購物以外什麼都不是。什麼都是一買一賣,什麼都需要有一個價錢牌,買得多就是好,買得貴就是豪。冷氣商場就是他們的公共空間,你跟他說有海風可以下棋可以釣魚的公共空間,他嫌熱嫌悶; 你說歷史有價他問蘇富比拍賣到幾錢。

我一直反思,是不是我們都不了解「香港人」? 龍應台早前站在皇后碼頭頂,嘆了一句「社會力量太薄弱了」。我更憂心的,是不是有另一股「社會力量」,熱烈鼓掌贊成把香港拆掉拆掉拆掉全都拆掉,將香港全面高級商場化和主題公園化﹐然後以為恆指就可升多一萬幾千點?

是不是因為香港人不覺得、不肯定自己是不是擁有香港,卻只能肯定自己擁有某某上市公司的股票,所以只能著緊股價與派息而不是土地與人?

我知道在這艱難時刻應該要有士氣,要懷樂觀的心。我同意也慶幸,像一豆所說,很多人已經在這半年中受感染、感動,開始去嘗試了解、反思,也正如一豆說,我們根本不知道什麼才是多數少數。

但我想,我們無法不正視,香港人當中一些固有的價值觀以及生活步伐,是更容易讓政府或主流傳媒的說法佔優的。當大家都不願意或沒時間細讀異議者的長篇理性文章時,政府在電視新聞中的三言兩語自然更深入民心。當大家對之前長期的理性討論視而不見,自然也對最後一刻的抗爭視為「突然跑出來的激烈搞事行為」。

我不太肯定,是不是像梁文道所講,時間真的站在我們這邊 (雖然我也希望如此)。當我們用盡氣力才改變一萬幾千個人的想法,建制輕而易舉就可將話語轉換,然後用他們的版本說服百萬人。我一直想起,Edukators這部戲。各方的拉鋸與角力,是一場更大更漫長的考驗。

我還是願意相信,香港人的心態在慢慢改變中; 保護碼頭朋友們的努力,也開始在社會滲透、發酵。

這些都是細水長流的工作。除了希望更多人參與,我想,是不是有更多策略上的可能性,可以更有效地把訊息讓更多人聽見、反思,然後把這城市變得更美麗、更注重人文價值。

感謝所有守護皇后碼頭的人,以及寫下很多好文章的作者。

我的心情其實比Cally所說的更複雜。我更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更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麼。我在上星期日的論壇中段就離開了碼頭,性格使然,我的心情很亂,強烈的無助與無力感讓我無法再步回碼頭,只能背負一種歉疚。

詳盡資料、錄象、文章、連結,請到:
保護天星/皇后碼頭運動 - 活動紀錄和資料


上星期日在碼頭聽到甘甘唱的這首歌,現場很多人都流淚了。

這幾天我還想起十九年前達明一派的這首歌。我想,我應該好好找一個位置,做自己有能力做的,一起為我城的美麗而努力。

我們都不應該成為幫兇。

沒有張揚的命案
詞:潘源良 曲:劉以達
 


法官 黨委 親友 老細 街坊 

神父齊觀看

許多位醫生都診斷不出症狀

這個病人沒處方


天真的他愛說愛想愛尋覓方向

今天呼吸不到空氣 滿身冷汗

壓力異常 是沒法抵抗


舊理想 跟他安葬

赤子心 跟他安葬

舊記憶 跟他安葬

莫再想 當初一切的境況


法官 黨委 親友 老細 街坊 

神父回家去

TV中精彩的廣播已帶走眼淚

繼續繁榮 又碰杯


天真的他偶爾也許還浮現心裡

追憶當中偷偷不免有些眼淚

要是淡忘 亦沒有不對


舊理想 跟他安葬
赤子心 跟他安葬

舊記憶 跟他安葬(是與非 跟他安葬)

淚已乾 週遭一切 又如常


魔燈·春光


這是一個什麼樣的七月。先是楊德昌,然後兩位大師,竟然在同一天離世。

星期一下午先看到英瑪褒曼(Ingmar Bergman) 逝世的消息,心情又沉了下去。

已經是多少年前的事了。從接觸《野草莓》(Wild Strawberries) 和《芬妮與亞歷山大》(Fanny and Alexander) 開始,我方才發現,電影世界如此大。真正的電影大師,原來有如斯教人心靈撼動的能力。之後,那時尚年青的我,某年在藝術中心的英瑪褒曼回顧展一部接一部地看,或是從KPS租來一張張他的LD蜷縮在家中的梳化看。 雖然一知半解,有時半睡半醒,卻總是著迷於他那些牽動靈魂的意象。 十多年的歲月過去,今天倘再重看,傷痕累累的我,會感受更深嗎?

他的電影,直視生與死,直搗人與人之間幽微的情感,教人無法躲開,必須沉思生命。

今年是《野草莓》和《第七封印》(The Seventh Seal) 五十週年,歐洲本來就安排了各種重映活動,據說還會推出五十週年版的DVD,沒想到,老導演這樣就走了。

他的遺作是2003年在瑞典上映的電視電影《夕陽舞曲》(Saraband),用高解像拍攝。2005年在香港國際電影節上映,卻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可以在大銀幕看褒曼導演的新作(他對上一部作品已是1982年的《芬妮與亞歷山大》,是我還未會去看電影的年紀)。細膩的感情拉鋸,蒼茫卻又慈悲的歲月,暗湧處處,動人而殘忍。當年毫無疑問是我的年度首選,也是我「十年十戲」之選。

魔燈人生,也不過是與死神在棋盤上的一場對奕。

Ingmar Bergman 英瑪褒曼 (1918-2007)
英瑪褒曼官方網頁
豆瓣悼念柏格曼
Guardian - Ingmar Bergman專輯



然後就是安東尼奧尼 (Michelangelo Antonioni)。竟然是同一天(雖然消息來晚了一天)。

相對地,我比較鍾情英瑪褒曼的電影,安東尼奧尼的戲對我來說並沒那麼熟悉和深刻 (雖然蔡明亮和楊德昌較早期的電影也一度被認為是深受安東尼奧尼影響)。印象最深的自然也是1966年的《春光乍洩》(Blow Up),而且最震撼的,不能免俗地,當然也是那場沒有網球的網球賽。

Michelangelo Antonioni (1912–2007)

前天跟朋友聊到電影大師的話題。我想,今天整個社會環境與電影發展狀況,跟五、六以至七十年代都相去甚遠了,對所謂「大師」的要求大抵也不可以用同一把尺。於是,我們只有珍惜。

時間疾走,電影中的人生卻仍可緩慢地留存在一片片小小的光碟。慶幸大師們的電影都有DVD,讓我們可以隨時拾起這些,他們用自己的生命來完成的寶藏。

星期三, 7月 25, 2007

請認明熊貓- InDPanda國際短片節

跟InDBlue的Jonathan和Henry不算很熟,但每次在戲院碰到面還是會聊一下電影,以及問問他們一手一腳搞的電影錄像團體- InDBlue的近況,特別是一年一度,愈來愈具規模的國際短片節InDPanda (熊貓電影節),不經不覺,已是第三屆了。

每次見他們在BC忙著搞各種主題的小型短片影展以及這個最大規模的"InDPanda",我都是由衷地佩服。他們的資源明顯極有限,就只憑兩人的魄力、熱誠和堅持,年年將世界各地的精彩短片帶來香港﹐而且從策劃到宣傳文案都可以看到他們的心思。單就這份努力與精神已值得支持。

而且,這個短片節真是很豐富。25個節目(A-Y),分別來自26個國家及城市,合共144部短片作品,當中大部份都很吸引,題材風格各異,任君選擇。今年較受注目的,包括五部康城2007得獎短片,以及今年獲奧斯卡最佳紀錄短片獎、紀錄安徽省愛滋孤兒生活的《穎州的孩子》。慚愧的是,我自己常常事忙,每年都無法看得多,希望各位有空的話多多支持。

InDPanda今年第三年舉行,每年夏天都有這個熊貓電影節,宣傳品年年都有熊貓。今年那個電影節大阿哥的夏日電影節,突然找個漫畫界紅人又畫熊貓(雖然紅人早前的書也用了熊貓),兩個電影節舉行的時間幾乎一模一樣,大阿哥資源始終較多,宣傳品一齊出街,擺明以大欺小。Jonathan昨天在他的報章專欄也發了點牢騷。我覺得,雖然今年人人用熊貓,但電影節大阿哥沒可能不知年年有個獨立團體搞「熊貓短片節」,漫畫公仔何其多,何苦一定又要用熊貓來搞亂人家辛苦建立的品牌? 人地名都叫Panda唔通要人轉用飛龍?

所以請認清楚熊貓。InDPanda小冊子現已在百老匯電影中心派發。

星期一, 7月 23, 2007

十年前塵

十年前,因為工作的關係,我大概每兩個星期便要到東莞一趟。

我記得,那一年,在東莞廠房的告示版,都貼了一些內地同事寫的文章,題目大概就是「香港快要回到母親的懷抱」之類。我和其他香港同事,無聊時就拿這些文字來開玩笑。

那段日子,我常一個人坐過境直通巴士經皇崗/落馬州過關。回歸前,香港人穿梭兩地,到內地工作,仍未如今天普遍。每一次過關,從這邊到那邊,如此近,也如此遠。

香港身份證從錢包掏進掏出。啡色回鄉證蓋滿了印。到底什麼是「回鄉」? 我在「回」什麼「鄉」?

那個年頭,大家都在熱衷討論身份問題,大量的文章、書本、劇場演出湧現。我消化不良,吞不了多少,只記得片言隻字,但那時候,我什麼都不懂。我跟別人口水尾講身份、談香港意識、本土文化,我會說九七呀身份呀迷茫呀危機感呀,但我什麼都不懂。我什麼都不懂。

今天,我用智能身份證從羅湖的e道自動過關,按按手指便可直行直過, 連關員的眼神也不用看。「回鄉證」早已成了「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一張卡過機就完成程序,無需蓋印。過關前有Starbucks,過關後又有Starbucks。

深圳萬象城比香港的商場更香港。近年我喜歡讀內地雜誌 —《城市周報》,《城市畫報》,《新周刊》,《看電影》,之類。它們要是談到香港,總能有一種獨特的角度,是香港媒體從來不曾發現的一些面貌。

城市想像城市。我想像我自己。抑或,是他也是你和我。還是,你那邊幾點,已經不是問題?

可是,我連我這邊幾點,其實也不太清楚。請問你,現在,幾點鐘?

在上世紀末的那一年多,我經常從IFC的香港站步行到上環太平山街。我很喜歡這段路程,雖然短短十來分鐘,卻見盡香港的各種面貌。從IFC的奢華出發,穿過恆生銀行大廈的天橋,左右望去盡是中環的高樓,然後走過中環街市的樸實,在往半山的電梯上移動,視線穿過還未倒閉的洪葉那一面大玻璃窗。然後,我會在士丹頓街瀏覽Soho區西方情調的高檔小餐館,珍而重之地經過一家一又一家傳統老店,然後慢慢步過荷里活道警察宿舍,左面便是賣生果數十載的小販。有時我會望望不遠的文武廟,有時會在魯迅曾經演講的YMCA必列者士街會所前駐足,欣賞老房子的美; 走過一道樓梯,就是那曾經在19世紀末發生鼠疫的太平山街。然後,抵達目的地。

那時候,我開始真正思考香港—思考時間線上的香港、思考在香港的我、思考時間線上的我。而那段日子,也是我最快樂的一段時間。

太平山街,我會一直記住這個地方。

2002年12月15日,香港第一次反23條的大規模遊行,人群浩浩蕩蕩,我卻站在太平山頂,隱約聽到遠處的呼聲。山頂有很多遊客在拍照。我想,我不是遊客。連續幾年的七一,我跟一大群人走在城市核心的馬路上,腳步踏得穩踏得有力。然而,汗水流完,轉眼又是一片奢華盛世意氣風發,我們的腳步又無力地浮起來。

2006年12月15日晚上,我在天星碼頭眼巴巴看著守護鐘樓的人被警察圍困,在權力面前,我感到徹底的哀傷。幻彩繼續詠香江,購物繼續就是一切,執輸行頭慘過敗家,煙花散滿一地,然後枯萎,然後被掃進堆填區。

我仍然不懂。我不懂怎樣說清解殖後殖。我不懂怎樣沿著逐條線索去觸摸身份,去挖掘資本主義都市背後的種種光怪陸離。或許我還可以努力去懂多一點,或許不。

身份在流動,思考在漂浮,我走在我城,我跌蕩在自己生活的軌跡,錯錯落落,紛紛擾擾,十年流過,我裂開。

九八年我到倫敦旅遊,特地花時間搜購一堆與文化研究相關的書。帶回來後,一點也看不懂。今天,可能也不怎麼懂,但總算摸到一個輪廓。而且終於確定,並沒有買錯書。

我需要一種壓迫感才能逼自己走出本來就肯定的一步。這種壓迫,無疑是來自歲月的。五年內完成兩個碩士學位,考獲一個專業資格,之前還修了一年多法文。為了左邊的自己和右邊的自己。是的,我總是花很多時間和精神企圖同時滿足別人和自己。也許兩面不討好。也許成了怪獸,好的或壞的怪獸。

可是愈讀下去,愈發覺自己不理解的,原來更多。十年前面對很多應讀而未讀的書覺得害怕,十年後發現原來自己一直多麼無知,面對百倍應讀而未讀的書,再加海量的網上資訊,何其恐懼,卻又何其充實。知道自己的不足,才會留下空位吸納更多。然而,時間又何其不夠……

到底岔出去的歧路美不美,我說都幾好,因為這些本來都是我自少想要看而不敢看的風景。十年前那個朝九晚八困在辦公室,被一堆堆繁瑣數字纏繞的我,大概沒有想過真的可以寫出幾十首歌詞並且被人錄進唱片,可以跟這位那位流行音樂界重要的名字合作。我大概也沒有想過真的會在幾年間寫了十幾萬字,有一些可以登在報章雜誌,有一些印了書,有一些印成單張流傳,有一些在網上寄居,有一些得了個分數。我也沒有想過自己可以是一個連結者,在商界藝文界學術界NGO界留下足印,隱隱約約總算認得路認得人。

也許不算什麼。也許我還是不懂得什麼。路有點迂迴崎嶇但風景還不錯,有霧但總比其實是污染物的「煙霞」好。能記住的風景,終究是自己的,毋需拍下照片。

這十年間我到過台北旅遊九次。總是在這個與香港似近還遠、眉來眼去的城市,我才能靜下來,回望香港,探索自己。也許,只有台北的空氣比較讓我可以放鬆,可以自由呼吸。我可以不用盤算時間,坐在咖啡館酗咖啡因,從白天都黑夜,思索自己多一點點。

以前,我很愛到尖沙咀阿士厘道的My Coffee 喝咖啡,經常賴在這裡閱讀、聊天、寫作。是那種散漫的氣氛吧 –老闆親切的態度也好, 「估唔到佢幾時開門」的謎團也好, Tom Waits或Louis Armstrong的歌曲(或其他更多我不認識卻又從來對味的音樂)也好,獨有的特濃咖啡香也好,那「雪條棍」攪棒也好, 融合起來就是如此混然天成,成了香港一家傳奇的咖啡店。然而,一如很多香港傳奇,My Coffee在2003年中就消失。十年間香港多了很多咖啡店,連鎖的樓上的,可是始終沒有一家,能夠有My Coffee 那種獨特的空間。的確,在如此擁擠喧囂的都市,我們有時需要的只是一個實在而適合的空間,一個讓我們樂於一直珍藏在心底的美好空間。

十年前,我喝咖啡還是會加糖加奶的。也忘了是什麼時候開始,我幾乎只會喝黑咖啡。是現在連鎖店煮的咖啡都淡了,還是我變得只愛甘澀的味道? 是我不願看見白色泡沫在咖啡面浮游,還是我只有從啡黑色的液體之中,才可以照見自己的倒影,那黑與光並存的人生?

2007年7月,我展開人生另一個階段,踏進另一個領域。我學習,反思,書寫; 希望把思緒理清,把話說清楚。

時間繼續依光速運行。我依舊在暈眩之中,希望有力氣,找出種種對話的可能 – 與自己的,與別人的,與香港的,與世界的; 與過去的,現在的,未來的。

十年一瞬。下一個十年,轉眼就到。

此為暈塵十年系列的壓卷篇。

其他: 十年十歌, 十年十碟, 十年十戲, 十年十書

星期六, 7月 14, 2007

十年十書

來到《十年十書》,一下子就要暴露我的弱點。

總是想讀很多,總是時間不夠,總是讀完就忘,我該如何選呢?

看見別人海量閱讀,博覽群書,又能侃侃而談讀後感,旁徵博引,我就心虛。

過去十年,自己閱讀數量之少和範圍之窄,還真教我慚愧。

以下《十年十書》,也許只能當是我過去十年的其中十種關注。

為集中起見,十書只限1997-2007年間出版,香港作者的著作,或與香港相關的書

每本選書會另加一些同類的推薦書,算是記錄這十年來,讓我留下較深印象的本地書籍,以及個人興趣面向。

《香港流行歌詞研究 – 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
—朱耀偉,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1998年


本書條理分明地記述20年間香港流行歌詞的發展概況,以填詞人作為「作者」及歌詞作為「作品」的角度分析,資料相當豐富,一直是我案頭上十分重要的工具書,是了解香港流行歌詞必讀之作。若以文化研究角度看,我覺得有些地方尚有商榷餘地或有「不夠喉」之感,但正如作者自言,這本書只是拋磚引玉。我同意朱耀偉說「流行曲從來只是已被他者化的香港流行文化的他者,這個幾乎無處不在的雙重他者卻往往被忽視了。」 我想,香港流行曲的研究,與其他普及文化相比,困難得多。

延伸閱讀: 《香港詞人詞話》 – 黃志華 (2003), 《粵語歌詞創作談》 – 黃志華 (2003), 《情感的實踐 – 香港流行歌詞研究》 – 陳清僑編 (1997)


《迪士尼不是樂園》
— 葉蔭聰, 施鵬翔統籌,進一步多媒體有限公司, 1999年


這本書可能是對香港回歸後全面都市化、奇觀化、主題樂園化的趨勢提出批判的一個起點。香港自稱自由經濟之地,卻從來對資本主義、自由經濟等概念不甚了了,馬馬虎虎。從香港迪士尼這個怪胎的降臨開始,我重新思考這個別人告訴我的繁榮香港,其實是什麼一回事。

延伸閱讀: 《資本主義不是什麼》- 許寶強 (2002), 《富裕中的貧乏—香港文化經濟評論》- 許寶強 (2003), 《沙士啟示錄—香港社會的非典型審視》— 何芝君策劃 (2003)


《香港101:愛恨香港的101個理由》
— 李照興主編,文林社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


這本書最有趣的地方,是於《在台北生存的一百個理由》在彼岸面世後僅15個月,便在香港以「貌似同系列」的姿態出版,並以101「大」對方「一百」,都幾「香港人」風格。文章或良莠不齊,風格水準不一,但還是饒具趣味的記錄。7年後重翻此書,驚覺「變幻才是永恆」,可能是愛恨香港的另一理由。

延伸閱讀: 《文化拉扯3》 – 梁款 (2004)、《雜踏香港》—湯禎兆 (2004)、《城市學》— 潘國靈 (2005)


《閱讀香港普及文化 1970-2000》
—吳俊雄、張志偉編,牛津大學出版社,2001初版,2002修訂版


香港確是一本難讀的書。關於普及文化,我們有太多理所當然順手拈來的評論,卻總忘記了本土普及文化如何一路走來,如何始終不如一。我喜歡久不久有事無事翻翻這本超過700頁的厚書,載有30年間超過80篇題材各異的文章。本土意識,文化身份,百味紛陳。如何批判,如何論述,可以有輕有重,可以嬉笑可以憂愁可以狠。事過境遷,香港普及文化,卻仍然路漫漫。

延伸閱讀: 同是牛津出版社出版的「香港讀本系列」中其他書籍,特別是《書寫城市:香港身份與文化》- 潘毅,余麗文編 (2003), 《香港性別論述:從屬·不公·差異·越界》 – 陳潔華、王惠玲編 (2004)等。


《經典200 – 最佳華語電影二百部》
—蒲鋒、李照興編,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出版,2002年


很明顯,也是因為書的實用價值。200部電影,200篇香港影評人寫的評論,文章風格迥異,閱讀這些異同本身便是一種樂趣(或災難)。翻書如瀏覽過百年華語片風貌(而以香港電影為重),感到自己作為所謂「影迷」,何其渺小。

延伸閱讀: 《盛世邊緣:香港電影的性別、特技與九七政治》- 洛楓 (2002)、《動·感·現場》- 香港電影資料館出版 (2005), 《王家衛的映畫世界》 – 潘國靈、李照興編 (2004)


《廣告·價值·消費 – 香港電視廣告廿年 1970-1989》
— 黃少儀,龍吟榜有限公司, 2003年


身在香港,我們一直活在廣告中。看舊廣告,重點也許不只是懷舊,而是重新觀察廣告所呈現的社會面貌、價值觀、意識形態、美學觀、性別角色等,從變遷中勾劃今天從何而來,想像未來的可能性。除了廣告,其他文化的呈現,也同理。

延伸閱讀: 《廣告・文化・生活. 1, 香港報紙廣告, 1945-1970》—黃少儀 (1999), 《戲劇香港·香港戲劇》—林克歡 (2007), 《藝術發展十年》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 編 (2006),《香港風格》 — 胡恩威 (2005)


《沉默。暗啞。微小。》
—黃碧雲,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2004年


經過一輪遊歷,黃碧雲的小說場景回到香港。平凡的都市卻又如此沉重壓抑驚心溫柔。大都會於我何干,我們只是如此微小。女性面對那些傷害與黑暗,或者尚有無盡可能。咒詛是沉默的比喧囂的好。事物是暗啞的比幻彩的好。姿勢是微小的比浮誇的好。

延伸閱讀: 黃碧雲— 《七種靜默》(1997), 《烈女圖》 (1999), 《媚行者》 (2000), 《血卡門》 (2002); 《又喊又笑:阿婆口述歷史》,曾嘉燕、吳俊雄編(1998)


《我這一代香港人》
– 陳冠中,牛津大學出版社,2005年


陳冠中的厲害,在於他精準地以他「那一代香港人」、「香港神話」中的「精英」身份,狠批「那一代人」的陳腔濫調一廂情願,重新梳理香港的成就與失誤。文章有一點混雜,但正如他所說,混雜是美的,雖然如何混雜,其實並不如此理所當然。這本書應與呂大樂的小書《四代香港人》搭配閱讀,更能理解嬰兒潮世代對香港今時今日的困局如何起了關鍵的影響。

延伸閱讀: 《四代香港人》— 呂大樂 (2007), 〈全面都市化的社會》—馬國明 (2007)


《天工開物·栩栩如真》
– 董啟章,麥田出版,2005年


我比董啟章年輕幾年,但仍算是同代人。我大概十年前便持續閱讀董啟章的書,著迷於他筆下那些與我擦身而過的V城風光,以及V城人的眾生面貌,那些虛實不分的生命,那些糾纏的欲望與幻像。《天工開物·栩栩如真》將作者三代人的家族史與V城的「物件」發展史並置,牽連栩栩龐雜的「人物世界」,細節的描寫總教我這個同代人陷入沉思。我們如何懂得通往「所有可能世界」的路?

延伸閱讀: 董啟章 — 《地圖集》(1997), 《雙身》(1997),《名字的玫瑰》(1997), 《同代人》(1998), 《V城繁勝錄》(1998), 《The Catalog》(1999), 《體育時期》(2003), 《東京.豐饒之海.奧多摩》(2004), 《時間繁史.啞瓷之光》(2007)


《龍應台的香港筆記@沙灣徑25號》
— 龍應台,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06年



讀龍應台﹐面對一連串的詰問,總是不能躲開。她以流麗的文字,縝密的心思,將我們一直視而不見的香港異象與問題一一挖出,用誰都記得住的字眼(例如中環價值)引爆討論與反思。或者當中有一些對香港的觀察與判斷尚有可議之處,但透過她這樣一個外來學者之筆,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一個本地人也不曾認清的香港背面(或內臟),如此美好,如此蒼涼。

延伸閱讀: 《思索香港》 – 龍應台 (2006), 《文化起義》— 張鼎源編 (2004), 《我思故我在—香港的風俗與文化》— 陳雲(2005)

其他: 十年十戲十年十碟十年十歌

星期四, 7月 12, 2007

阿麥音樂

阿麥書房除了是「大家的書店寵兒」(《誠品好讀》6月號《香港製造10x10》別冊語),最近愈來愈進入「音樂會搞手」的角色,一場又一場出色而難得的音樂會接踵而來。

7月1日那晚,我到牛棚看了Tizzy Bac非常精彩的演出。他們三人現場水準甚高,尤其是鼓手前源,簡直出神入化,我印象中沒在現場看過如此厲害的鼓手表演,而且由頭帶到尾,一直維持強勁而精準的力度,爆炸力與複雜情緒互相牽動,加上主音惠婷酷到極的演唱風格,以及貝斯手哲毓淡定有格的伴奏,整場演出真是看得人振奮驚嘆。也要讚讚阿麥為音樂會特別安排的燈光設計,在有限的空間營造了突出的效果和氣氛。

詳情請閱阿麥部落格: 《Tizzy Bac玩味香港夏日音樂會》排練和演出花絮並網上討論連結!

除了前幾天介紹過將於9月舉行的雷光夏音樂會,阿麥書房即將於7, 8月主辦《aniDa in my dear city... CD 發布暨小型音樂分享會》《不笨兩小孩-Gloria與aniDa的音樂會》。詳情請按以上連結。

店員a aniDa是十項全能多才多藝的女生﹐ 自作自彈自唱自己設計唱片包裝。她的新唱片aniDa demo vol.3 my dear city經已出版,清新動聽,也與我城息息相關,充滿對這個小島的感情,請大家多多支持。裡面還有茹國烈首度填詞的〈積木城〉!

據說,阿麥書房的音樂會陸續有來。一個又一個教人驚喜的名字即將出現......喜歡台灣音樂的我們,密切留意啦!

星期二, 7月 10, 2007

仲夏靈光—雷光夏香港音樂會


很多朋友都知道,雷光夏是我最欣賞的台灣音樂人。1996年夏天,我在台北的唱片店首次聽到她的聲音,即時被懾住。這十年間,我總是第一時間買她的新專輯,讀她的文字,反覆聽她的音樂 — 那一種溫暖的詩意,那一程魔幻的晃盪,那一道觸動心靈的光。

終於,我們等到她來香港開音樂會。

這次音樂會由阿麥書房主辦。暈塵有幸獲老闆委以重任,戰戰兢兢地完成了本人作為粉絲的心願。請密切留意官方網站及本BLOG下一輪宣傳。

誠意向大家推薦此音樂會,座位有限,萬勿錯過。

參考閱讀: 你靜靜聽: 雷光夏:《黑暗之光》


台灣知性音樂創作人香港首個音樂約會:
仲夏靈光──雷光夏香港音樂會

Summer Lei Summer Live!


音樂有靈光,而雷光夏的卻格外剔透;創作帶著具質感的詩意,在古典樂風與實驗形態間疾遊。她的聲音帶著知性的反叛,如黑洞般吸附心靈;隱藏在都市,卻出世地唱出首首入世之歌。

日期:2007年9月7至8日(星期五及六)
時間:晚上8時
地點:香港灣仔港灣道2號香港藝術中心高層地庫Agnes b電影院
票價:$230

阿麥書房會員可享九折優先訂票優惠,購票時須出示有效證件
優先訂票由即日起至 8 月 5 日止
節目及優先訂票查詢:2808 0301
節目網站:www.mackiestudy.com/summer

門票 8 月初起於城市電腦售票網公開發售

星期一, 7月 09, 2007

十年十戲

參考:
十年十歌
十年十碟

繼續,我的個人選擇。純屬個人偏好。

同樣,為免過於偏重某幾位導演,每位導演只限一部作品入選

括號內的年份是該片世界首映的年份。香港公映的年份或有不同,請注意。


華語片

春光乍洩 – 王家衛 (1997)

站台 – 賈樟柯 (2000)

一一 – 楊德昌 (2000)

榴蓮飄飄 – 陳果 (2000)

你那邊幾點 – 蔡明亮 (2001)

少林足球 – 周星馳 (2001)

不見 – 李康生 (2003)

麥兜·菠蘿油王子 – 袁建滔 (2004)

最好的時光 – 侯孝賢 (2005)

姨媽的後現代生活 – 許鞍華 (2007)


外語片

Hana-Bi 花火
– 北野武(1997, 日本)

After Life 下一站, 天國
– 是枝裕和 (1998, 日本)

Eternity and a Day 一生何求
– Theodoros Angelopulos 安哲羅普洛斯 (1998, 希臘)

The Wind will Carry Us 風再起時
– Abbas Kiarostami 阿巴斯‧基阿魯斯達米 (1999, 伊朗)

All about Lily Chou Chou 青春電幻物語
– 岩井俊二 (2001,日本)

Talk to Her 對她有話兒
– Pedro Almodovar 艾慕杜華 (2002, 西班牙)

The Return 爸不得愛你
– Andrei Zvyagintsev 安德烈‧維雅簡錫夫 (2003, 俄羅斯)

Saraband 夕陽舞曲
– Ingmar Bergman 英瑪褒曼 (2003, 瑞典)

Elephant 大象
– Gus Van Sant 吉士‧雲辛(2003, 美國)

Hidden (Cache) 偷拍
– Michael Haneke 米高‧漢尼卡 (2005, 法國/奧地利/德國/義大利)

星期日, 7月 08, 2007

十年十碟

參考: 十年十歌

《十年十碟》跟《十年十歌》一樣,也只是我的個人選擇 — 在這一刻,我覺得以下這二十張唱片(華語及外語),與我過去十年的生活最有關連。

沒有統計,但這些專輯也應該是我反覆聽得最多的一批。水準不一定最好,但肯定都是優秀的。

瀏覽這名單,你應該可以閱讀到這十年間的我。

同樣地,為免偏重某些單位,每一歌手/組合只限一張碟入選

不要問我為什麼某歌手是這一張入選而不是另一張。有時是沒有理由的,有時我可以舉出三十個理由,但需要說嗎?


華語唱片

人山人海 – 黃耀明 (1997)

只愛陌生人 – 王菲 (1999)

林憶蓮’s – 林憶蓮 (2000)

Shall We Dance? Shall We Talk! – 陳奕迅 (2001)

范特西 – 周杰倫 (2001)

大地 - 陳建年 (2002)

Reach for your Moon – 嘉琳 (2003)


一個人在途上 – 林一峰 (2004)


幾米地下鐵音樂劇原聲帶 - 陳綺貞及其他 (2004)


黑暗之光 – 雷光夏 (2006)




外語唱片


OK Computer – Radiohead (1997)

A Short Album About Love – The Divine Comedy (1997)

Daisies of the Galaxy – Eels (2000)

L’Absente – Yann Tiersen (2001)

O – Damien Rice (2002)

Dear Catastrophe Waitress – Belle & Sebastian (2003)

Goodbye – The Czars (2004)


Want Two – Rufus Wainwright (2004)

Orphans – Tom Waits (2006)

Hurtbreak Wonderland - world’s end girlfriend (2007)

星期六, 7月 07, 2007

十年十歌

這不是一篇評論,也不是香港樂壇的十年回顧。

以下這張些歌曲肯定不是十年間最流行的,水準也肯定不是最高的。

你要我選過去十年十首最經典的、最有代表性的、最具創意的、或最能展現社會面貌的,我會交給你另外一些名單。

但這種「十首最XX」都不是我想做的。

據說,流行曲與個人經驗互相糾纏,會衍生更龐雜的意義。

在不同時空,你聽你唱你寫你討論, 有人對你唱跟你講陪你鬧,媒體寫她也寫他又寫,意義中介交纏,於是你有你忘記的,我有我刻骨的,因為你我走過不一樣的路。

你瀏覽以下的名單,不會看到樂壇的什麼。

你只會閱讀到我— 一枚生活在香港的暈塵,走過十年,到今天還會記得什麼樣的過去,什麼樣的感受,怎樣的一個自己。

如果一定要找共通點的話,下面這些歌,每次快要播完時,我總要按下repeat制,一次又一次的接下去。有時,就是不能自拔的沉溺。

也不要問我為什麼這樣分香港/非香港歌手,為什麼香港歌手的國語歌又算進去等問題。在我心中,就是要這樣選。就是。

不過為免過於偏重某兩三位歌手,所以還是跟江湖規矩,每人只限一首


香港歌手歌曲:

蝴蝶 - 王菲 (1999)

有時候,慢慢懂得
一剎那就是一輩子
一輩子也不過一剎那。

曲:Adrian Chan
詞:林夕

……
給我一雙手 對你倚賴
給我一雙眼 看你離開
……
給我一剎那 對你寵愛
給我一輩子 送你離開
……


下一站天國 – 黃耀明 (2000)

其實記得是枝裕和的《下一站,天國》。
那些錄影帶。
我真有想過,要拍哪一段。

曲:黃耀明/蔡德才
詞:林夕



……

然後 然後各自夢遊餘下生命

然後彼此都要更高興

如果再無然後 

……

縮短了永恆 增長了皺紋

於天國再會亦能拾回前塵

……


至少還有你 – 林憶蓮 (2000)

時間不快不慢
憶蓮的歌
總會在適當的時候出現。至少。

曲:Davy Chan
詞:林夕



……

我怕時間太快 不夠將你看仔細

我怕時間太慢 日夜擔心失去你

恨不得一夜之間白頭 永不分離

……

而你在這裡 就是生命的奇蹟

也許 全世界我也可以忘記

就是不願意 失去你的消息

……



假如讓我說下去 – 楊千嬅 (2001)

我在1997年買了第一部手機
電話號碼一直沿用至今
足足十年,沒有更改
要找我的話
隨時可以找到。

曲:于逸堯
詞:林夕



……

暴雨中 我到底怎麼要害怕

難道你 無颱風會決定留下

但我想 如樓底這夜倒下來

就算臨別亦有通電話

……


人來人往 – 陳奕迅 (2002)

來了,又走了。
回來,又離開。
已經不再用單程車票了
因為我們有自動增值八達通。
這樣
應該可以走得更自由。

曲:陳輝陽
詞:林夕


……

閉起雙眼我最掛念誰

眼睛張開身邊竟是誰

感激車站裡

尚有月台曾讓我們滿足到落淚

擁不擁有也會記住誰

快不快樂有天總過去

……


談明天 - 嘉琳 (2002)

Tomorrow is just another day.

曲:嘉琳
詞:陳銘匡



明天 未必真需要 轟烈戲份

未必真需要 朝晚靠近

硬製造難忘氣氛

……

明天 未必真需要 依舊漂亮

未必真需要 朝晚向上

害怕誰不肯誇獎

……


今天應該更高興 – 林一峰 (2003)

某年十二月的某一天晚上
在彌敦道中心,街上的人潮在嘉年華。
我的耳朵只有這首歌。

曲詞:林一峰


突然剩我捱下去

即將葬身歡騰鬧市

……

今天應該更高興

今天應該更清醒

今天應該學會讓自已練習對鏡微笑

今天應該更高興


南方舞廳 – 達明一派(2005)

因為《飛吧!臨流鳥,飛吧! 消失的翅膀》的提醒,
我想起
這首才真是回歸十週年的主題曲。

曲: 劉以達/黃耀明
詞: 周耀輝



淪陷了我的都市 

淪陷了我的心意 淪陷了

……

你有你化灰的 我有我再生的 

彷似一對淒美精靈

過去永遠假的 這晚永遠真的 

相信只有歌舞昇平

……


才女- at17 (2005)

我喜歡讀書,只是時間太少。
我喜歡寫字,只是墨水太少。
我不喜歡流淚,只是感觸太多。

曲:林二汶
詞:于逸堯



悉心栽花卻換來白紙

才用眼淚來寫字

……

張愛玲 曹禺 老舍 冰心

如果早幫我寫命運情節

從未怕 命太短 

惟恐寫不好那段緣

……


鐵罐 – goodmorningloria (2006)

作為個人十年總結,
這應該是很適合的選擇。

曲:Edmund Leung
詞:陳銘匡



……

你決意 要說願望

但話未盡 又要為誰忙

青春都流光

願望變奢望

……

遺失一些 老了幾個夜

時間過了 你到過那兒?

再一個夜

……

倦就睡吧 風總會吹過

將漆黑的漆黑 通通都喝光

天就光



非香港歌手歌曲:


放你在心裡 – 許美靜 (1997)
曲詞: 陳佳明


因為當年我編導的短劇裡,用了這首歌,講7月7日的楊玉環。

幸福進行曲 – 林強 (1999)
曲:陳明章
詞:曾郁雯、陳明章


因為林強。因為幸福。因為陳明章。

心動 – 林曉培 (1999)
曲:黃韻玲
詞:林夕


因為「原來你背影這麼長/回頭就看到你」。

那天 – 楊乃文 (1999)
曲詞: 林暐哲


因為「那天/世界很完美」。因為楊乃文和林暐哲。

過期 – 范曉萱 (1999)
曲詞: 陳韋伶


因為范曉萱。

告訴我 – 陳綺貞 (2000)
曲詞:陳綺貞


因為mv裡大安森林公園的長椅。因為陳綺貞。

後來 – 劉若英 (2000)
曲:玉誠千春
詞:施人誠


因為劉若英。因為mv太精彩。因為每次唱K都要唱。

開不了口 – 周杰倫 (2001)
曲詞:周杰倫


因為想分一首給周董。

Yi na ba yu ddia – 陳建年 (2002)
曲詞:陳建年


因為陳建年。因為這篇

黑暗之光 – 雷光夏 (2006)
曲詞:雷光夏


因為雷光夏。因為這篇

星期一, 7月 02, 2007

向楊德昌導演致敬:小四·香港·一一


九七年七月一日之後幾天,我跑到台北,遊樂了足足七天。

那時候,正好是我對台灣文化開始著迷的頭兩年。那一年,九份還沒很多人,捷運還只有幾個站。我們什麼地方都覺得有趣,什麼咖啡館也覺得很棒。書店總是逛不完,唱片總是買不完,小吃總是停不了。

我們沿著侯孝賢的《悲情城市》到九份逗留了兩天,為了蔡明亮《河流》裡小康浸進河的位置找了半天。九六年的台北之旅,我還坐在大安森林公園的長椅上扮《愛情萬歲》的楊貴媚,然後,還特地尋找那一條街 - 牯嶺街。

自那時開始,我總是喜歡透過台北來對照香港。比較彼此的異同,彼此的前世今生。或者,只有從這樣一個角度,才可以發現一些我們日常困在我城所看不見的。當然,台灣電影是當中最重要的媒介。

九七年的旅程中,我們沿著淡水河慢慢向前走,享受著好天氣,在河畔蹓躂悠閒,以及避開香港剛回歸後的詭異氣氛。突然,我們瞥見一個熟悉的身影,正在百無聊賴地把玩著道具。

他,就是張震。

我們跑上前像小粉絲的請他跟我們拍照。原來他正在幫朋友演一部獨立短片,攝製隊在準備,他正好閒著。他很訝異那裡跑來香港的「影迷」,畢竟那時候《春光乍洩》還沒在香港上映。他當然沒有想過,「小四」和「香港」這兩個角色,會在我這樣一個香港人心目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是我頭一趟看四小時長的電影。那個14歲的張震,如此年輕,眼神卻總是透出一種脆弱和堅執,一種直刺入心的凝視。



小四開燈關燈,手電筒一明一滅,徘迴在黑暗與光明之間。電影的黑暗與光明﹐一直刻蝕在我心底,縱然十多年過去,情節對白或已漸漸抓不住,但那場成長的壓抑,對未來的掙扎,生命的輕與重,卻沒有隨時間而流逝。每次拾起腦海中《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那些記憶的碎片,我的心總是沉下去。

小明說:「……你太自私了。要改變我?我就跟這個世界一樣,這個世界是不會變的,你以為你是誰啊?

這句話以後,小四就一刀剌進她的腹中。

這個世界是不會變的,你以為你是誰啊?



就在2007年7月1日下午,我躲在家中逃避慶回歸的歌舞昇平歌功頌德。然後,毫無預兆地,收到在台灣報館工作的朋友傳來msn:「楊德昌過世了。」

我當下就一陣昏闕,整個下午都魂不守舍。我忙亂地在房間的CD堆中,挖出兩張原聲 -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和《麻將》。

記得嗎?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的英文片名是《A Brighter Summer Day》,就是劇中他們唱的貓王名曲〈Are you lonesome tonight〉的一句。電影裡還有場爭拗究竟是a bright summer day 還是a brighter summer day的戲。

A brighter summer day – 2007年的夏天與1997年的夏天?

97年那次台北之旅,除了碰見張震,還特別買了《麻將》原聲帶。雖說是原聲帶,但應該算是inspired by那種。「楊德昌策劃曲風, 陳復明導演音樂」封面介紹如是說。

原聲帶的名字是:《去香港看看》。封面就是張震等四個在《麻將》裡的小混混。

是的,在《麻將》裡,張震的角色名字就是「香港」。他還要被吳家麗演的香港少婦玩弄一番,落得痛哭一場。

原聲帶除了有張震唱的〈無能為力〉,還有一首吳念真填詞,張雨生作曲主唱的台語歌《去香港看看》。

我一直奇怪,在歌詞本子裡,這首歌的附註寫著「去香港看看! 來! 大家用台語說一遍! 對! 就是台語! 就是去香港看看! 不必吃驚! 不必懷疑!.....就是1996年最具爭議性的歌詞!

我不懂台語,想來想去也不懂有什麼爭議。今天台灣朋友告訴我,我才恍然大悟。原來「香港」,用台語唱出來,聽起來有點像「被幹」的諧音。

呀,原來吳念真和楊德昌在九七前夕跟香港開了這個玩笑! (別忘了《麻將》裡張震飾「香港」的遭遇。)

〈去香港看看〉有這樣兩段:

去 香 港 看 嘪  
世 間 的 痛 苦 呷 藏 咧 心 肝 內  

快 樂 滋 味 沒 試 你 咁 知

……

好 空 仔 儘 量 拼

歹 空 走 代 先


根據朋友的台語翻譯,意思大概就是說香港人「心裡雖然很苦,但仍要裝堅強,過得好好的」,以及香港人「有好處就盡量拚命撈,有壞事就先溜為快」。

相隔十年,我才明白這幾句的意思。而似乎十年來,吳念真這幾句形容,某程度上還是準確的。

2001年四月,我坐在文化中心大劇院看《一一》,心裡面清楚知道,身旁的人和我一樣,壓抑著非常沉重的心情。

直至看到那場兩代男女分別在日本和台北街頭漫步的交叉剪接場面,我的眼淚終於不受控地湧出來。我知道,旁邊的人,也一樣。

完場後我跑上前聽楊導演的座談,卻不慎扭傷腳,痛了超過一個星期。電影帶來的生命沉思,以及那些刻骨銘心的痛,不時就會在我的生活中憶起。一一,a one and a two。



有一些電影,會永恆地逗留在心底,每次想起,就要牽動情緒,就要回首前塵。像褪了色的照片,每次拿出來看,便自動地讓記憶慢慢把色彩補回,美麗如昔,感動如昔。

從沒有想過,《一一》會是他的最後遺作。

小男孩洋洋喜歡拿著相機到處拍別人的背面,大人們不明所以。他說:

他們看不到自己的腦袋後面,所以我要拍出來,給他們看啊。

《一一》的結局是一場葬禮。小男孩對婆婆的遺照說:「我也老了。」這,就是楊導演電影中,最後,永遠的對白。

男孩對婆婆的遺照許下自己的願望:
我要告訴別人他們不知道的事情,給別人看他們看不到的東西……



感謝楊導演,給我們看見我們看不到的東西。

謹此悼念楊德昌導演。
(1947年11月6日—2007年6月29日)


星期日, 7月 01, 2007

六月 茫茫如水一般日子淌過

這個月,我想寫流水帳......

六月的頭兩個星期完全閉關,完成了兩篇關於香港流行音樂的文章,合共超過二萬五千字,寫到心力交瘁。然後又趕寫了一篇訪談稿,很高興有機會跟我的一位偶像做了一個很詳盡的訪談,共三千五百字,請留意本部落格稍後的公佈。

陪我渡過三年光陰的iBook突然毫無預警地就徹底壞了,完全無法甦醒。我才發覺,因為沒有desktop在家,我是非常倚賴它的,傍晚發現它壞了,就把我一整晚的生活搗亂。第二天趕近送去修,然後又即時跑去買了一台iMac (其實我一直也想要買,始終一天到晚對著15吋的小螢幕不太健康)。後來知道iBook的底板壞了,只得放棄它(總不會笨到付新機七成的價錢去配底板修舊機吧)。

雖然舊機是要放棄了,但我還是一定要把硬碟留下(幸好我一直有做back-up)。硬碟裡如實記載了我過去三年的人生,所有寫過的文字、報告、email、msn對話,還有照片、歌曲,我又如何能讓它們流落堆填區?

六月底,終於收到成績,又完成另一個學習階段。兩年前,我其實沒怎麼想像過我會有如此理想的成績(雖然還是有很多不懂),也沒真正想過因為這樣,我會步入人生另一階段。總之,我希望能繼續在這領域,努力挖掘。我所學到的,仍然太少,就當作一個起步點吧。

七一前夕看了前進進的《飛吧!臨流鳥,飛吧! 消失的翅膀》。我十年前沒有看這戲的原初版本。今天看,心情複雜。我們該如何述說身份? 這個問題,在歌舞昇平煙花幻彩詠香江始終有你大熊貓自由行CEPA的層層覆蓋以後,我們,是誰,到底還有誰在想? 我們從哪兒來,站在何地,往哪兒去?

此刻,一如十年前,窗外滂沱大雨,街上歌舞昇平(比十年前有過之而無不及),我的心情,肯定比十年前更複雜。

請留意陸續於本部落格刊出的《暈塵十年》系列。

六月聽的新專輯

陳建騏:《包法利夫人們舞台劇原聲》
Piana:《Eternal Castle》
Bright Eyes: 《Cassadaga》
Keren Ann

六月看的新電影

Cashback 愛情回水

六月看的舞台劇

前進進:《飛吧!臨流鳥,飛吧! 消失的翅膀》

星期三, 6月 27, 2007

年年群星大合唱(下) 及總結

請先閱:

年年群星大合唱 (上)
年年群星大合唱 (中)


千禧盛世 (1999/2000)

曲: 顧嘉煇
詞: 鄭國江

合唱: 成龍//張國榮/譚詠麟/梅艷芳/張學友/劉德華/黎明/郭富城/王菲/鄭秀文/那英/李玟/趙薇/Beyond/陳慧嫻/彭羚/許志安/鄭伊健/陳慧琳/梁詠琪/古巨基/蘇永康/鄭中基/謝霆鋒/陳奕迅/李克勤/陳曉東/楊千嬅/任賢齊/莫文蔚/梁漢文/馬浚偉 等等 不能盡錄

這首歌是香港電台「千禧活動」主題曲,收錄於《千禧盛世》CD。在踏進2000年的凌晨倒數前,由眾歌手於跑馬地馬場大合唱。啊,千禧年,這名字好像已經很古老。

論陣容,當然是強勁。只是,好像當年也沒有多少迴響。要你唱這些歌詞,你會有什麼感覺? 我們有「合力營盛世」嗎? 我們一定要「合力營盛世」嗎?

「盛世」是什麼? 每個「我」的存在﹐原來只是為了盛世?

......每顆心與心聯繫 不歇的勉勵
同為這大世定方略 合力營盛世

五個千禧 經歷多少變動 依舊有東方的巨龍

巨龍巨龍 飛入現代天空 實現那五千年的夢

踏進新的千禧 大地互助互利 人同人牽引互動

強調愛與恕推動和平 盛世推向更高峰



同步過冬 (2001)

曲: 方樹樑
詞: 甄健強


合唱: 張國榮 / 黃耀明/ 譚詠麟/ 張柏芝/ 黃貫中/ 黃伊汶/ 李克勤/ 丁菲飛/ 恭碩良/ 張燊悅/ 臨記/ 陳曉東


回歸四年,民怨四起,經濟持續滑落,人人苦口苦面。

環球群星合唱了這首〈同步過冬〉,當然用意又是要激勵和團結港人。

這個MV中,哥哥張國榮對鏡頭說,希望大家開心。十幾個月後,在香港那個最嚴寒的春天,他卻沒有與我們同步走過那個悲情的四月。

天生不倒 (2001/2002)

曲: Eric Kwok
詞: 林寶


合唱: 羅文/ 王傑/ 鄭伊健/ Twins/ 容祖兒/ 陳奕訊/ 陳冠希/ 謝霆鋒 等英皇群星

輪到英皇群星來叫大家逆境自強,重頭振作。拍這首天生不倒時羅文的病情應該己不輕,未幾他的聲音也成絕唱,然而更料不到,他只是第一位倒下的巨星。

香港心 (2003)

曲: 鄧建明/舒文
詞: 鄭國江

合唱: 譚詠麟/ 許志安/ 陳慧琳/ 李克勤/ 容祖兒/ 黃凱芹/ 梁漢文/ 黃耀明/ 莫文蔚/ 馬浚偉/ 梁奕倫/ 范振鋒/Shine/ EO2/ 蕭正楠/ 鄭希怡/ 李彩樺/ 關心妍/ 麥浚龍/ Boy'z/ E-kid 等等 不能盡錄

沙士期間,「心連心全城抗炎大行動」的主題曲

「香港心」是什麼呢?
「大眾肩並肩,心照心,盡發潛能。
大眾多關心,發揮超級愛心,是香港心」


雄心飛揚 (2003)

曲: 鮑比達
詞: 李東宇

合唱: 譚詠麟/ 梅艷芳/ 田震/ 劉德華/ 張學友/ 林憶蓮/ 黎明/ 王菲/ 周華健/ 陳慧嫻/ 黃品源 /戴玉強/ 任賢齊 / 梁詠琪/ 郭富城/羽泉 / 陳慧琳 / 蕭亞軒/鄭中基/ 杜德偉/ 伍 佰/ 李克勤/辛曉琪/ 謝霆鋒/ 陳奕迅/ 蘇慧倫/ 容祖兒/ 張 也/ 五月天/ 梁靜茹 /梁漢文/ 盧巧音/ Twins/ 光良/品冠/ 何韻詩/ 黃凱芹/ 黃耀明/ 余文樂/ 蕭正楠/ 麥浚龍 / 許志安/ 楊千嬅/ 黃伊汶/ 張柏芝 等等

哇哇哇,這首歌最齊人了,集合兩岸三地人馬,數極數唔完,大中細牌老中青(香港的)都出動。誰有這麼大的號召力? 當然是中央電視台。雖云是大中華合作,但熱衷大合唱的香港歌星當然最踴躍支持,佔了大多數。

雖說是沙士/非典期間激勵士氣的「抗非典」歌曲 (03年6月正式推出),但聽起來更像一首大中華「大團結」的愛國歌。請看MV中那些繁簡體的「龍」字飛來飛去,歌詞是這樣的:

「縱然海隔斷了路/ 黃皮膚是我們的岸 」
「縱然陰雲纏繞大地 / 黑眼睛會更明亮/ 龍的眼神是風雨擋不住的陽光」
「龍的雄心飛揚發出力量/ 生命的驕傲在龍的天空 」
「共經歷風和雨/共守著龍的夢 」


驟眼看這MV真的會以為是促進海峽兩岸儘快統一之歌。

又來問台灣朋友了,你們有聽過這歌嗎?

其實,我也沒有印象。是因為我沙士期間沒心情聽歌嗎? 還是這歌只在內地流行(或者,也沒多流行)?




04祝福你 (2003/2004)

曲詞: 許冠傑

合唱: 許冠傑/ 古巨基/ 梁漢文/ 鄭中基/ 梁詠琪/ 楊千嬅/ 何韻詩/ Cookies

現在再看這MV,真是恍如隔世。2003年的那些淚水和汗水,那些訣別與憤怒,總是如此無法忘懷。

03年我們暫停了很多曾經高速直駛的活動,多了一些社會上及生活上的反思。04過去,香港真的「禍劫遠離」了嗎? 抑或只是回到原點,重返亢奮浮誇而不願反省的虛妄之中?


愛(2005)

曲:Michael Jackson/Lionel Richie
詞:鄭國江

合唱:徐小鳳/ 譚詠麟/ 成龍/ 劉德華/ 陳潔靈/ 黎明/ 陳奕迅/ 葉麗儀/ 郭富城/ 許志安/ 李克勤/ 張學友/ 蘇永康/ 杜麗莎/ Maria Cordero/ 張衛健/ 梁漢文/ 林保怡/ 楊千嬅/關心妍/ 張德蘭/ 麥浚龍/ 盧巧音/ 葉振棠/ 關菊英/ 何韻詩/ 方力申/ 古巨基/ 余文樂/ 容祖兒/ 謝霆鋒/ 彭健新/ Twins/ Beyond

經過二十年,終於回到起點,將1984年的We are the World填上粵語詞,為南亞海嘯籌款。

一如以往,我們需要眾星合唱來提醒,我們,香港人,是多麼有愛心的,所以,這次也不例外。

據說「充滿愛心」、「樂善好施」是香港人精神,而這精神總是要由眾歌星的團結合唱來呈現。請大家一起跟著唱吧(並記得捐錢):

「不分遠近 不分富或貧
分擔責任 同情共慰問
正因我亦是人
為救急 為活命 將愛心送贈
此際願世上每顆心 都靠近」


愛在香港 (2006)

曲詞: 劉家昌

合唱: 陳奕迅/ 陳慧琳/ 李克勤/ 梁詠琪/ 向 佐/ 陳松伶/ 古巨基/ 容祖兒/ 陳小春/ 周麗琪/ 鄭嘉穎/ 廖碧兒/ 許志安/ 關心妍/ 戴夢夢/ 葉宇澄/ 2R/ EO2/ Shine/ 張敬軒/ 梁靖琪/ 藍奕邦/ 葉文輝/ 鄧穎芝 等


這首歌原來是何志平請劉家昌寫的,又找到如此多歌星合唱。

勇敢的,請去

同樣高喊口號唱「我愛香港」,有些歌總是比另一些更難讓人接受。

奧運北京 (2006)

曲: 吳國敬
詞: 向雪懷

合唱: 譚詠麟/ 徐小鳳/ 李克勤/ 容祖兒/ EO2/ 張學友/ 何韻詩/ 劉德華/ 梁詠琪/ 成龍/ 周華健/ 張敬軒/ 王菀之/ 鄭希怡/ 黃伊汶/ 林苑/ 關楚耀/ 郭芯其/ 官恩娜/ 李逸朗/ 蔣雅文/ 蘇永康/ 許志安/ 劉浩龍/ 吳國敬/ 陳小春/ 吳浩康/ 謝霆鋒/ 梁漢文/ 陳秋霞/ 周梁淑怡/ 2R/ 鄭融/ 鄧穎芝/ 裕美/ 陳奕迅/ 陳慧琳 / 關淑怡/ 側田/ Dear Jane/ 鄧健明/ 雷有暉/ 黃家強/ 彭健新/ 鍾鎮濤/ 丁菲菲/ 陳文媛/ 鄧健泓/ 林詠倫/ 葉宇澄/ 高皓正/ Peter Lam/ 陳苑淇/ 關智斌/ 葉文輝/ 吳日言


2008北京奧運,香港群星當然鼎力支持,早兩年就錄定這首《奧運北京》,熱血澎湃。

來來來,快跟眾星一起唱:
「站在中國土地上 奧運精神更自由
讓我們來手拉手 壯似長城 長比黃河」
(請問為什麼站在中國土地上,奧運精神會更自由呢? 是跟誰比呢? 有沒有註解?)

始終有你 (2007)

曲: 金培達
詞: 陳少琪

合唱: 劉德華/ 譚詠麟/ 古巨基/ 陳慧琳/ 李克勤/ 容祖兒/ 陳奕迅/ Twins/ 莫華倫/ 李 龍/ 尹飛燕

毋需介紹了吧,都日聽夜聽了。(我之前其實沒想過政府會咁盡,電視電台康文署場地狂播以外,連同巴士地鐵商場,總之有電視的都在播)

其實這首歌詞,「精句」極多,都幾難諗得出:

「繁榮這裡遇上安定」
「東方跟西方的文明 邂逅了衝勁」
「獅子山觸得到長城 血脈裡感應」
「讓萬眾掌聲響一世紀」


政府製作這首「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10週年主題曲」,高密度播放,企圖透過歌曲,形塑一種「香港人」的集體形象- 「衝勁」、「爭勝」、「能力大小也力拼」,並且要傳遞一種「現實」- 因為有「不捨不棄,才會了不起」的「香港人」,香港才會「萬眾掌聲響一世紀」。根據曲詞創作人的說法,就是要歌曲讓「700 萬人,個個琅琅上口 」,並藉此曲「歌頌香港人的自身努力」、「道盡香港人於過去十年所走過不平凡的路」。

他們成功了嗎?

其實,我們聽流行曲時,不會被完全控制,不會完全接受歌曲內容。相反,借用Michel de Certeau 的說法,處於弱勢的受眾,可以主動地自創空間,避過原來的權力影響,用自己的手段來抵抗甚至顛覆原意 。研究流行音樂的Keith Negus 也指出,流行音樂不是聽眾被動地接受的,而是好比一個社會活動,所有個人及集體均可主動參與的。

於是,除了對官方宣傳歌視而不見,我們也可以有更受歡迎的福佳版(馬力版煲呔版)!

總結

多年以來,無論政府、傳媒以至樂壇重量級人馬,總相信找一班歌星來大合唱一首歌詞正面、旋律易上口的歌曲,便可吸引不同的歌迷,並建構出一種正面的香港人形象,香港人精神。

因此﹐ 在這些大合唱歌曲中,(想像中的)「香港人」就是「拼搏、奮鬥、樂觀」的,是追求進步的,逆境自強的,也是團結的, 充滿愛心的,是愛香港、愛國家、愛世界的。

然而,如果以為單靠歌曲易上口的旋律、歌星的知名度,加上歌詞直接的敘述,便能讓香港人認同歌曲所建構的自身形象和身份,並因之而感同身受,牢記於心,響應號召,那未免是過於一廂情願的想法。流行曲所產生的意義,並不是單由製作者決定,然後將訊息直線地傳給消費者的。

當時的社會脈絡、社會大眾與歌曲文本的互動,相關的中介(mediation),直接影響這類大合唱歌曲產生的意義,以及流傳的成效。

如果歌詞只是赤裸裸地拼貼大量空洞的官方符號或勵志金句,本身便已難討好: 再由一班形象各異的歌星偶像一人一兩句合唱,從唱腔到個人故事皆沒有感染力,這種你一言我一語就更難有說服力,難以挑動聽者的情感,大眾聽後感覺不到歌曲與自己有什麼關係,只感到是有人組織的一場大show。歌曲自然也不會流傳,也引不起共鳴。

我們還要樂此不疲地製作這些用完即棄的大合唱歌曲嗎?

星期二, 6月 26, 2007

年年群星大合唱(中)

請先閱 《年年群星大合唱(上)》


1989年6月以後,香港人心情陷入低谷,當時九七是「大限」、是「問題」,說不出未來,想不通前途。有人到啟德機場排隊乘機遠去,有人聲嘶力竭爭一紙居英權,有人今朝有酒今朝醉,卡拉永遠OK。這些我們共同的回憶,如今看去,卻早已被萬眾歡騰慶回歸的口號所湮沒。自己的記憶,是會被別人所重寫的。

1990年香港電台搞了個「香港心連心」的活動,一口氣製作了三首歌:


凝聚每分光 (1990)


曲: 鮑比達

詞: 鄭國江


合唱: 許冠傑/林子祥/徐小鳳/梅艷芳/葉蒨文/羅文/譚詠麟


「香港心連心」計劃的主題曲是這首七大巨星合唱的〈凝聚每分光〉。

讓每點光/ 射向前方/ 讓每點光閃出希望/交織成一張光輝的光網

四句裡面就用了四個「光」字,你可以想像當時的氣氛是多麼的黑暗,才要一口氣出動這麼多個「光」字來鼓動人心。

如今聽來,簡簡單單就這七個人站在台上,簡簡單單的幾句「This is our home. This is our place. This is our dream. We love Hong Kong 」,雖然也是口號,卻比「讓萬眾掌聲響一世紀/十萬個驚喜多一世紀」這種狂妄踏實得多。尤其想起在那一個忐忑的年頭,高聲唱出這幾句,還真有點悲壯。



踏上成長路 (1990)


曲詞:鄭偉強


合唱: 林憶蓮 張學友 劉美君 杜德偉 劉德華


這是「香港心連心」計劃的另一曲,由港台視為「準巨星」的五位歌手合唱(其實那時憶蓮、學友和劉華已經很紅吧)。

我對這首歌沒有什麼印象,但今天看這MV又別有一番意思。重讀歌詞寫的悲情,想起那年的風雨飄搖,還有MV裡頭那興建中的玫瑰園。回歸,曾經是如何讓香港人憂心甚至恐懼的日子。

「路儘管艱辛 狂雨打得狠 仍然踏上我方向」。




把根留住(1990)

曲: 童安格
詞: 童安格/王慶元


合唱: 王虹、呂方、張明敏、童安格、甄妮、蔡琴、潘美辰、蘇芮

「香港心連心」計劃唯一一首國語歌。


滔滔千里心 (1991)

曲: Paul Simon
詞:周禮茂



合唱:譚詠麟 鍾鎮濤 甄妮 太極 周啟生 溫拿 劉德華 葉麗儀 成龍 張學友 羅文 蔣志光 杜德偉 陳潔靈 梅艷芳 徐小鳳 等等 不能盡錄


港人與內地的關係,經過兩年微妙的愛恨纏綿以後,在91年藉著華東水災一下子傾瀉出「血濃於水」的情懷。演藝界不能也不會再唱〈為自由〉,改唱由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 改編而成的〈滔滔千里心〉。收錄於大碟的版本與在跑馬地舉行的「演藝界總動員忘我大匯演」的版本比較,參與歌手略有不同。


他不是我 (1994)


曲: 林敏怡
詞: 向雪懷

合唱: 梅艷芳 /譚詠麟 / 葉蒨文 / 劉德華 /張學友 / 郭富城 / 黎明/王靖雯/ 彭羚/關淑怡/草蜢/呂方 / 許志安 / 梁朝偉 /梁漢文 等等 不能盡錄

1994年「反翻版大聯盟」主題曲,收錄於『100%正版』大碟。你有印象嗎?

從反盜版到反下載,到底香港唱片界在面對新科技衝擊時有沒有進步過? 抑或無視世界變,自己十年如一日?




為全世界歌唱 (1995)

曲: 劉諾生
詞: 向雪懷

合唱: 張學友/黎明/陳慧嫻/關淑怡/草蜢/周慧敏/黎瑞恩/王馨平/吳君如/湯寶如/鄭嘉穎/CD Voice/洪楗華/陳曉東

當年各唱片公司均有大量合唱歌,尤其是寶記。本來我不打算把這類自家公司歌手的大合唱也算進來,但這首寶記廿五週年主題曲唱到「和平是我使命」,又要 「 未理膚色與不同姓名/伸出手/手牽手/為全世界歌唱」,講到世界大同咁偉大,都係計埋好了。


最好的聲音 (1997)

曲: 許冠傑
詞: 小美

合唱: 劉德華/王菲/許志安/郭富城/張學友/黎明/鄭秀文/鄭伊健/彭羚/李蕙敏/周華健/陳慧嫻/葉倩文/李克勤

香港電台十大中文金曲二十週年主題曲。錄音版與現場版的陣容有些不同,大概是有些人本來錄了音,但頒獎禮冇獎所以無去唱。現場版多了古巨基。



前一步 (1997)

曲: 劉永堅
詞: 向雪懷

合唱: 張學友/ 郭富城/ 劉德華/ 黎明/許志安/ 梁漢文/ 鄭伊健/ 羅嘉良/ 鄭秀文/ 彭羚/ 陳慧嫻/陳慧琳/ 李蕙敏/ 古巨基/ 陳奕迅/ 楊千嬅/ 趙學而/ 謝霆鋒

真的來到這一步了。一九九七。

這首歌是「香港是我家」的主題曲。MV有部份明顯模仿當年〈地球大合唱〉。此陣容在97年算鼎盛了,但你覺得動容嗎? 可以讓人認同這是「香港人的歌」嗎?

「跟香港長大/共你好比一家人」「同在香港這個家最愉快」

為什麼我們時時刻刻要強調「香港是我家」?

愈是強調,愈是心虛。




這城市有愛 (1999)

曲: 周華健
詞: 周禮茂

合唱: 譚詠麟/ 張國榮/ 梅艷芳/ 成龍/ 周華健/ 王傑/ 張學友/ 劉德華/ 郭富城/ 鄭秀文 /許志安/ 陳潔靈/ 倫永亮/ 鍾鎮濤/ 容祖兒/ 李蕙敏/ 趙學而/ 陳曉東/ 陳慧琳/ 等等 不能盡錄

《香港演藝界921傳心傳意大行動》主題曲,改編自周華健舊曲,是「香港人」向台灣921地震災民致送心意的歌曲。台灣朋友們,你們有聽過麼? 未看請看此

歷史記載許多事蹟/ 有中國人就有奇蹟」這兩句送給台灣人,會不會太敏感?

這首歌的陣容,又創高峰。幾代一線歌手,都有。

但係, 有多少人聽過、受感染、記得?


請閱:《年年群星大合唱(下)及總結》。

星期日, 6月 24, 2007

年年群星大合唱(上)

我不知道還有哪個地方像香港這麼熱衷搞群星大合唱(而且來來去去格式都是差不多),總之但凡要激勵人心、要籌款賑災、要推動大家愛國愛港愛地球,就會有人發動群星合唱一首新曲,發起者可能是政府、某大傳媒或某位樂壇大佬/大姐。回顧近廿年,幾乎年年一首,規模雖然各異,但每次的參與者必然同時包括一二三四線歌星,以示樂壇大團結。有一些一、二線的長青樹大大話話唱了十首八首。

這些大合唱歌的曲式當然是大路過大路的那種,MV多數都是歌星戴著耳筒慷慨激昂地引吭高唱(這個由1984年美國We are the World和英國Do they know it's Christmas而來的傳統在香港歷久不衰)。

有效用嗎? 你記得幾多首? 有幾多首讓你一邊聽一邊跟歌星熱情澎湃,感動落淚? 或者聽了歌詞讓你緊記教晦,重新做人?

因為最近日日聽到特區十週年大合唱《始終有你》 ,我就想回顧一下過去二十多年來香港的這些群星大合唱歌。看看話事人們、歌星們,這些日子來,變了什麼,變了幾多。

看完這篇後,請繼續看:

《年年群星大合唱(中)》
《年年群星大合唱(下)及總結)


TVB《'85青少年節》主題曲 (1985)

曲:姚大偉
詞:潘源良



合唱:李中浩 張學友 梁朝偉 關正傑 區瑞強 關朝聰 狄寶娜摩亞 雷安娜 鄧麗盈 鮑翠薇 張德蘭 戴蘊慧 劉德華 陳慧嫻 露雲娜 甄妮 呂方 張國榮 梅艷芳 羅文 蔡楓華 陳百強 陳潔靈 鍾鎮濤 蔡國權 彭健新 麥潔文

我很喜歡這一首歌。那一年我正好是初中學生,這首歌的對象大概就是我們這班放暑假的少年了。當時聽著這些哥哥姐姐唱「常懷著理想 只要清醒 只要努力 處處也有光」的我,有沒有被激勵了呢? 我有想過「青春的洒脫 誰亦欣賞 編織出美夢盡奔放」的意思嗎?

我想,只有青春都流光,才會懂得那句「留住永藏心中 常燦爛 永健壯」。今天我都一把年紀了,看著這班當時還多麼年輕的歌星一個接一個消失,心裡還是寒了一寒。

特別一提,只有譚詠麟和劉德華,無論1985年的這一首或是2007年的《始終有你》,他們都是有整句獨唱的。



和平之歌 (1986)

曲: 林敏怡
詞: 鄭國江

合唱: 譚詠麟 甄妮 關正傑 林姍姍 張學友 林子祥 陳美玲 王雅文 蔡楓華 周啟生 葉振棠

《和平之歌》應該是第一首跨唱片公司歌手合唱,並收錄在各歌手個人唱片的歌。這是由香港電台主導,第一首回應We are the World 和Do they know it's Christmas的粵語歌。不過論曲詞編唱的水準以至歌手的陣容,都不及下一年的〈地球大合唱〉。



地球大合唱 (1987)

曲: 顧嘉煇
詞: 林振強

合唱: 徐小鳳 關正傑 梅艷芳 羅文 葉麗儀 鄺美雲 張學友 許冠傑 呂方 林憶蓮 譚詠麟 陳潔靈 葉倩文 林子祥 張國榮 鍾鎮濤 陳百強 甄妮 劉美君 張德蘭 蔡國權 文佩玲 盧冠廷 郭小霖 陳美玲 林志美 陳慧嫻 李麗蕊 劉天蘭 陳松齡 蔣麗萍 達明一派 Raidas 太極 等等


以陣容來看,這首應該是最經典的。如果你想知道1987年香港樂壇全盛時期的歌手是什麼模樣,看這個MV便一清二楚,真正包羅所有一二三四線歌手。當然,能有如此號召力的,自然也是TVB。

現在看這MV最有趣的,是看各歌手如何在獨唱的一兩句中,盡展個人風格。而那個年代的一線歌手,大都能把握這僅有的幾秒將自己分明的輪廓和獨特的風采清晰展現。


看看哥哥一轉身一舉手,Danny垂眼再抬頭,梅姐的反光鏡,在團隊中仍可搶盡風頭。

另外,當然也要看各大細牌的排位,以及有哪些二三線可以爭到位唱一句半句或者一個3秒鏡頭 (總好過企後面連正面鏡頭都冇的三四線)。

眾歌手要跟足指揮,一致地舉手踏步,雖然今天看起來很笨拙,不過如此大陣仗也真是可一不可再了。

還有二十年前香港的天空和skyline。





為自由 (1989)

曲: 盧冠廷
詞: 唐書琛
合唱: 群星(不能盡錄)

當然還有這首,豈能忘記。1989年5月大家都如此激昂的時候。

你看看當時的歌手,他們都如此激動,個個咬牙切齒。

今天呢?




請閱:
《年年群星大合唱(中)》
《年年群星大合唱(下)及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