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十年十書》,一下子就要暴露我的弱點。
總是想讀很多,總是時間不夠,總是讀完就忘,我該如何選呢?
看見別人海量閱讀,博覽群書,又能侃侃而談讀後感,旁徵博引,我就心虛。
過去十年,自己閱讀數量之少和範圍之窄,還真教我慚愧。
以下《十年十書》,也許只能當是我過去十年的其中十種關注。
為集中起見,十書只限1997-2007年間出版,香港作者的著作,或與香港相關的書。
每本選書會另加一些同類的推薦書,算是記錄這十年來,讓我留下較深印象的本地書籍,以及個人興趣面向。
《香港流行歌詞研究 – 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
—朱耀偉,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1998年
本書條理分明地記述20年間香港流行歌詞的發展概況,以填詞人作為「作者」及歌詞作為「作品」的角度分析,資料相當豐富,一直是我案頭上十分重要的工具書,是了解香港流行歌詞必讀之作。若以文化研究角度看,我覺得有些地方尚有商榷餘地或有「不夠喉」之感,但正如作者自言,這本書只是拋磚引玉。我同意朱耀偉說「流行曲從來只是已被他者化的香港流行文化的他者,這個幾乎無處不在的雙重他者卻往往被忽視了。」 我想,香港流行曲的研究,與其他普及文化相比,困難得多。
延伸閱讀: 《香港詞人詞話》 – 黃志華 (2003), 《粵語歌詞創作談》 – 黃志華 (2003), 《情感的實踐 – 香港流行歌詞研究》 – 陳清僑編 (1997)
《迪士尼不是樂園》
— 葉蔭聰, 施鵬翔統籌,進一步多媒體有限公司, 1999年
這本書可能是對香港回歸後全面都市化、奇觀化、主題樂園化的趨勢提出批判的一個起點。香港自稱自由經濟之地,卻從來對資本主義、自由經濟等概念不甚了了,馬馬虎虎。從香港迪士尼這個怪胎的降臨開始,我重新思考這個別人告訴我的繁榮香港,其實是什麼一回事。
延伸閱讀: 《資本主義不是什麼》- 許寶強 (2002), 《富裕中的貧乏—香港文化經濟評論》- 許寶強 (2003), 《沙士啟示錄—香港社會的非典型審視》— 何芝君策劃 (2003)
《香港101:愛恨香港的101個理由》
— 李照興主編,文林社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
這本書最有趣的地方,是於《在台北生存的一百個理由》在彼岸面世後僅15個月,便在香港以「貌似同系列」的姿態出版,並以101「大」對方「一百」,都幾「香港人」風格。文章或良莠不齊,風格水準不一,但還是饒具趣味的記錄。7年後重翻此書,驚覺「變幻才是永恆」,可能是愛恨香港的另一理由。
延伸閱讀: 《文化拉扯3》 – 梁款 (2004)、《雜踏香港》—湯禎兆 (2004)、《城市學》— 潘國靈 (2005)
《閱讀香港普及文化 1970-2000》
—吳俊雄、張志偉編,牛津大學出版社,2001初版,2002修訂版
香港確是一本難讀的書。關於普及文化,我們有太多理所當然順手拈來的評論,卻總忘記了本土普及文化如何一路走來,如何始終不如一。我喜歡久不久有事無事翻翻這本超過700頁的厚書,載有30年間超過80篇題材各異的文章。本土意識,文化身份,百味紛陳。如何批判,如何論述,可以有輕有重,可以嬉笑可以憂愁可以狠。事過境遷,香港普及文化,卻仍然路漫漫。
延伸閱讀: 同是牛津出版社出版的「香港讀本系列」中其他書籍,特別是《書寫城市:香港身份與文化》- 潘毅,余麗文編 (2003), 《香港性別論述:從屬·不公·差異·越界》 – 陳潔華、王惠玲編 (2004)等。
《經典200 – 最佳華語電影二百部》
—蒲鋒、李照興編,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出版,2002年
很明顯,也是因為書的實用價值。200部電影,200篇香港影評人寫的評論,文章風格迥異,閱讀這些異同本身便是一種樂趣(或災難)。翻書如瀏覽過百年華語片風貌(而以香港電影為重),感到自己作為所謂「影迷」,何其渺小。
延伸閱讀: 《盛世邊緣:香港電影的性別、特技與九七政治》- 洛楓 (2002)、《動·感·現場》- 香港電影資料館出版 (2005), 《王家衛的映畫世界》 – 潘國靈、李照興編 (2004)
《廣告·價值·消費 – 香港電視廣告廿年 1970-1989》
— 黃少儀,龍吟榜有限公司, 2003年
身在香港,我們一直活在廣告中。看舊廣告,重點也許不只是懷舊,而是重新觀察廣告所呈現的社會面貌、價值觀、意識形態、美學觀、性別角色等,從變遷中勾劃今天從何而來,想像未來的可能性。除了廣告,其他文化的呈現,也同理。
延伸閱讀: 《廣告・文化・生活. 1, 香港報紙廣告, 1945-1970》—黃少儀 (1999), 《戲劇香港·香港戲劇》—林克歡 (2007), 《藝術發展十年》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 編 (2006),《香港風格》 — 胡恩威 (2005)
《沉默。暗啞。微小。》
—黃碧雲,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2004年
經過一輪遊歷,黃碧雲的小說場景回到香港。平凡的都市卻又如此沉重壓抑驚心溫柔。大都會於我何干,我們只是如此微小。女性面對那些傷害與黑暗,或者尚有無盡可能。咒詛是沉默的比喧囂的好。事物是暗啞的比幻彩的好。姿勢是微小的比浮誇的好。
延伸閱讀: 黃碧雲— 《七種靜默》(1997), 《烈女圖》 (1999), 《媚行者》 (2000), 《血卡門》 (2002); 《又喊又笑:阿婆口述歷史》,曾嘉燕、吳俊雄編(1998)
《我這一代香港人》
– 陳冠中,牛津大學出版社,2005年
陳冠中的厲害,在於他精準地以他「那一代香港人」、「香港神話」中的「精英」身份,狠批「那一代人」的陳腔濫調一廂情願,重新梳理香港的成就與失誤。文章有一點混雜,但正如他所說,混雜是美的,雖然如何混雜,其實並不如此理所當然。這本書應與呂大樂的小書《四代香港人》搭配閱讀,更能理解嬰兒潮世代對香港今時今日的困局如何起了關鍵的影響。
延伸閱讀: 《四代香港人》— 呂大樂 (2007), 〈全面都市化的社會》—馬國明 (2007)
《天工開物·栩栩如真》
– 董啟章,麥田出版,2005年
我比董啟章年輕幾年,但仍算是同代人。我大概十年前便持續閱讀董啟章的書,著迷於他筆下那些與我擦身而過的V城風光,以及V城人的眾生面貌,那些虛實不分的生命,那些糾纏的欲望與幻像。《天工開物·栩栩如真》將作者三代人的家族史與V城的「物件」發展史並置,牽連栩栩龐雜的「人物世界」,細節的描寫總教我這個同代人陷入沉思。我們如何懂得通往「所有可能世界」的路?
延伸閱讀: 董啟章 — 《地圖集》(1997), 《雙身》(1997),《名字的玫瑰》(1997), 《同代人》(1998), 《V城繁勝錄》(1998), 《The Catalog》(1999), 《體育時期》(2003), 《東京.豐饒之海.奧多摩》(2004), 《時間繁史.啞瓷之光》(2007)
《龍應台的香港筆記@沙灣徑25號》
— 龍應台,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06年
讀龍應台﹐面對一連串的詰問,總是不能躲開。她以流麗的文字,縝密的心思,將我們一直視而不見的香港異象與問題一一挖出,用誰都記得住的字眼(例如中環價值)引爆討論與反思。或者當中有一些對香港的觀察與判斷尚有可議之處,但透過她這樣一個外來學者之筆,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一個本地人也不曾認清的香港背面(或內臟),如此美好,如此蒼涼。
延伸閱讀: 《思索香港》 – 龍應台 (2006), 《文化起義》— 張鼎源編 (2004), 《我思故我在—香港的風俗與文化》— 陳雲(2005)
其他: 十年十戲、十年十碟、十年十歌
3 則留言:
《經典200 – 最佳華語電影二百部》
我只看過以上那本....
Donald,
我每次翻這本書的時候就想, 什麼時候我才看到二百部電影中的一半? 我現在大概才看過50多部......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