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9月 05, 2021

關於《手捲煙》— 「雖死猶生」與「雖生猶死」

 


關於《手捲煙》,草草寫八點:

(1)看過電影後,在網上重看去年金馬獎典禮中,導演陳健朗上台為入圍最佳影片的《手捲煙》引言,最後他說:「老兵不死~電影不死~香港不死~」。作品能說話,陳健朗的確非常落力,向這三者致意。「老兵」固然可以是指戲中的華藉英兵,但也可以是一個符號,泛指那些被時代遺棄,失去身份的中老年人。陳健朗對電影的致敬,也十分明顯,而且片尾字幕捲到最後,就明確寫上獻給一眾為香港電影默默耕耘的人。要承傳薪火但點燃另一種光,大概就是導演希望做到的一種態度。至於香港 — 在疫情期間,還冒險拍大量在鬧市奔跑追逐、在重慶大廈穿梭的鏡頭,又加入很多「明就明」的隱喻和細節來回應這幾年的事情與氛圍,足可窺見導演對香港的情。

那句老話「老兵不死,只是凋零」(Old soldiers never die, they just fade away.)要表達的大概就是即使垂垂老矣,精神還是可以不死長存。其實《手捲煙》想說的不就是某些「雖死猶生」與「雖生猶死」的狀態 — 以為死去,但精神、味道與記憶不曾離開; 以為活著,但只是行屍走肉。那些已垂死的、生不如死的、看不見出路的,都希望重新開始過。是老兵,是電影,也是香港 - fade away,但也許可以用另一種形態重生。


(2)《手捲煙》固然是黑幫類型片格局,男性完全主導,女性近乎缺席。但以本地南亞裔作為主角之一,無疑十分罕見。世代其實也是本片的重要課題。關超與文尼的關係,固然可以從華藉英兵vs土生土長少數族裔的複雜身份角度去看,但也可以是中年loser看到「柒柒地」的年輕古惑仔文尼以及聰明精伶的細路文素後,在困局中重新點燃了他心底裡那枝老是點不著的煙。有些中年人看年輕人總是不順眼,有些則看到一面鏡,照見自己的過去與現在。


(3) 「手捲煙」(以及那個罐)作為符號,意思近乎超載 — 關於時間的沉澱、關於人與人之間的密切關係、關於信任,也可以關於不合時宜、殖民想像、共生死的記憶、傳承......。當然,煙是要被火點著,才夠意思。有時會點得著,有時火機冇火,有時太大風。


(4) 最多人引用的對白之一,固然是台灣黑幫大佬狠狠拋下的那句「你們只懂自己人打自己人」。所以,希望在哪裡呢? 不同族裔”We Connect”?  中青世代互相體諒? 等待對家鬼打鬼?抑或與曾經一起爬山的兄弟和解、為過去的自己贖罪?


(5) 陳健朗與《濁水漂流》導演李駿碩中學時已認識,李導在社交媒體分享舊照時說,「雖然大家風格唔同,兄弟爬山但兩套戲個尾都係兩個男人分享一枝煙」。其實還有一處 — 兩部片都有場重要的戲在渡海小輪上 — 《濁水漂流》中,小輪上主角說出重要對白「個個都想嚟香港,嚟香港把L」。在《手捲煙》中,小輪的船員穿上印著「重光」字樣的外套。


(6) 雖然是港式黑幫類型片,但還是有屬於這個年頭顛覆之處 — 譬如,整部片沒有出現一個警察,只聽到警車響號。譬如,那些凶神惡煞的本地黑社會古惑仔,不穿黑色西裝,但穿白衣。


(7) 電影音樂感染力很強。主題曲竟然集合了MC仁x Mike Orange x Anodize 華,那種滄桑與唏噓,在充滿無力感的香港,也許也是一個小小的出口。


(8) 我們需要有香港味道的電影,也需要這樣有想法有才氣有火的年輕新導演。香港電影,在未(被)消失之前,能看一部就一部。

圖片來自電影trailer及Facebook專頁

《東京蒼穹下》 — 你我他她的身分帳


 西川美和導演的《東京蒼穹下》改編自小說《身分帳》。「身分帳」,就是監獄為每個囚犯整理的詳盡紀錄。主角三上正夫(役所廣司飾)是前黑幫成員兼殺人犯,大半生在監獄渡過,他的「身分帳」也鉅細靡遺地紀錄了他的人生。如果我們每個人也有「身分帳」,到底這些舊事舊帳,會給我們帶來更多本錢還是障礙?


日文片名原本的意思是「美好的世界」,英文片名則是”Under the Open Sky”,該是一種反諷 — 從監獄出來的世界,理應寬廣美好,但主角不還是需要面對社會對釋囚的重重制肘與歧視嗎?中年漢想重新開始,擺脫以往的身分,又是多麼困難?社會制度的種種暴力、凡人對弱勢的輕蔑與歧視、對不公義的視而不見,會不會比罪犯的惡更可怕? 收起怒火,百忍到底會成金抑或會活不下去?從另一角度想,電影的另一層深意,或者是提醒我們能否嘗試移走眼中對自己、對別人的標籤,好好注視與感受當下世界的美好。電影中三上正夫所遇見的幾個角色,最終與三上建立好好的關係,也同時改變了自己。現實或者蒼涼而無常,但畢竟世界多美好也不可能完美,在Open Sky下我們能控制的何其微小。能專注當下自己與別人的真與善,或許已是一種救贖  — 最終三水得到了別人真誠相待,也該是「身分帳」的美好一頁。




《惡與他們的距離》— 紅綠燈前的掙扎

 


伊朗導演拉素羅夫(Mohammad Rasoulof) 說,他的電影《惡與他們的距離》(There is No Evil)就是一次對強權和審查制度的奮力抵抗。電影分成四章,四個故事都是圍繞死刑的執行者。頭兩章非常出色,兩種截然不同的節奏但實感強烈,一張一弛,呈現兩種迥異的態度。第三四章看似略為遜色,但可算是頭兩章各自的延伸與反思 — 強權交給你可能不公義的任務,無論你服從或抗拒,當回到個人層面,或許總是會有教人遺憾的後果,最終還是會牽連身邊所愛的人,需要承擔個人責任和代價。


面對強權的惡法,每個人的決定都有前因,都有後果。電影強調面對極權,人的力量是勇於拒絕,但也沒有輕視「說不」所可能帶來的後果。麻木執行或是勇於抗拒,是活在強權底下每個人都需要時刻深思與反省的。凡人在人性與道德的Yes or No、紅綠燈前掙扎,而極權在笑。

星期日, 8月 22, 2021

二十年後重看《藍宇》

 


自2001年《藍宇》上映時在戲院看過後,便一直沒有重看,直至6月中在高先電影院看修復版。匆匆20年,情緒複雜,紛紛擾擾。草草記低以下這些:


(1)關錦鵬導演在映後座談, 數度哽咽。誰又會料到,2021年6月11日是這麼的一天呢?同一天,新電檢條例在香港生效; 一部關於2019年香港的短片不能上映。關導提到,《藍宇》當時是內地的地下電影,不可能上映,但他堅持要拍北京、要觸及六四等事 — 拍了就是要記低1989及之後那個時代北京的大環境。《藍宇》是兩個在北京的男子1989年開始的感情關係故事,關導說,現在我們是不是就不能拍,無論男男、男女在這幾年間香港大環境下發生的愛情故事?說到這裡,現場氣氛都很凝重 — 大家都想到那部剛剛不被批准上映的短片。導演說(大意),今天都刊憲了,將來就有一個不知誰的人員說你的片子違法,就不能上映,但是香港不能上映,就去外地放映,找其他渠道吧,總有辦法的。關導分享20年前《藍宇》作為「地下電影」的經驗,竟然對應20年後的香港。從前我們總是將「地下電影」連繫到大陸電影,如今可以預見,香港也將出現更多「地下電影」。


(2)關導說,「自我審查」是最不要得的。當年《藍宇》觸碰著各種禁忌,沒有試探那條是紅線。當然他也提到,2000年代初整體環境還是比較寬鬆的,導演和演員也只是被當局訓誡以後不要再拍這種電影了,之後他們還是可以繼續拍其他電影。關導在Q&A一再勉勵年輕人,不要自我審查,要做好香港的創作,在這樣的時勢,聽來令人唏噓感嘆。


(3) 重看那經典一幕,經歷過這幾年的香港人,感受也許又更深刻。戲中那一個六月夜晚,捍東駕車到處尋找在廣場當糾察的大學生藍宇。單車一輛又一輛反方向駛過他的車子,沿路盡是奔跑的群眾,那是一個深不見底的黑夜。藍宇平安回來,給捍東一個深深的擁抱,一場撕裂心肺的嚎哭,或許也讓我們想起,在兩年前的許多個夜晚,也想有一個人緊緊擁抱,好好痛哭。


(4) 關導很憤怒製片人擅自另行剪了一個版本,而那版本更廣泛地在網上流傳。那個不為導演認可的版本,有多幾場捍東婚後的戲和藍宇在雪地上唱歌的片段,而這些本來是導演認為不妥當而剪走的。遺憾的是,可能看過這非導演認可版的人比導演版的觀眾更多。


(5) 20年前看,沒有留意一個細節(或當時有留意但已忘記)。電影後段藍宇自己住的那房間,門後貼著的照片,上面是多年前捍東給他的那間屋子的樓梯。以一個空間來思念一段曾經擁有的時光,年紀愈大就愈懂。


(6)《藍宇》算是通俗劇格局,而出色的通俗劇,我認為往往包括導演的刻制、細節的豐富、演員立體的演繹,以及運用得宜的流行曲。《藍宇》都能做到了。2001年後,每次聽〈你怎麼捨得我難過〉,都必然會想起《藍宇》。而要找〈你怎麼捨得我難過〉來聽,其實都是想回憶《藍宇》的結尾。


(7)《藍宇》結尾,捍東車子駛過那個藍宇出事的工地,「這些年,北京還是老樣子,到處都在拆呀建呀的。每次經過你出事的地方,我都會停下來,不過心裡倒很平靜,因為總覺得你根本就沒有走。」車子駛開,施工地盤的藍色圍板急速掠過,就如所有記憶中的往事,一一掠過,但都一一在那裡,回頭就看見。電影中段原來有一段對白,捍東說,人一死,什麼也完了。藍宇答道,「未完,留下來的記憶還未完」。捍東懂了,二十年後我也懂。

星期日, 8月 15, 2021

關於《濁水漂流》 - 明明滅滅的燈光

 


關於《濁水漂流》,想談五點:

(1) 輝哥叫木仔咪再吹咁慘嘅歌。已經夠慘了,為何仲聽慘歌。木仔轉吹另一首歌,大家都笑了。一絲希望,可能來自贏馬的橫財夢、買豪宅的盼望、地產經紀打低對手的發達目標、或者單純抬頭望向天空所見的無限可能性。香港已經夠慘了,為什麼我們還要看這些似乎「很慘」的戲﹖因為這些都是我們的一部份啊。直面自己,然後想像希望,那怕只是一點點遙遠的燈光。

(2)輝哥固然是本片的主角和核心。但木仔是不可或缺的靈魂人物。港產片很少這種帶點魔幻詩意而又極具象徵意義的人物設計,大概是很難,尤其是放在一個寫實的框架中。木仔角色的討好而深刻,一來是因為導演李駿碩的克制,二來是柯煒林獨有的神采,將這個難演的角色舉重若輕地拿捏得非常出色。失語的年輕人,選擇以街道為家,以街友為家人,引領輝哥登上高處,從高空向繁華撒一泡尿。從一個家,飄流到另一個家,再回到原本的家, 什麼是家,誰是家人。沒有話,沒有答案。

(3)幸好電影沒有清楚交代每個角色的背景和露宿的原因,那實在是太多電影的通病。但我們知道每個角色背後必定都有曲折的故事。就如現實,人的故事都千瘡百孔,卻沒必要廣播天下。各有前因,何需一一明暸。莫羨人,也莫看人低。能理解,陪伴,就好。

(4)看完電影後,反覆在聽黃衍仁配樂的原聲大碟。如果對電影某些處理略有保留,黃衍仁的配樂總是適時地將情緒好好托住。片尾主題曲在那場火後響起,蒼涼低迴,卻能讓人隨之飄流:

//看著營營役役的煙花

在抽搐的高潮裡墮下

聽著明明滅滅的燈光

重複著昨日的笑話

看著徐徐掉下的煙灰

混入急風裏的細砂

聽着搖搖欲墜的大廈

迴盪着不息的咒罵

回家吧

若有路我願回家

回家吧

若有路我願回家//

(5)無論如何,去看吧,香港需要這樣的電影。在如此時代,這樣有勇氣有想法的電影人創作人,值得我們的支持與掌聲(當然也可以批評 — 前提是要去看啊)。

1989

 


盧冠廷的《1989》專輯很長時間都沒有再版CD,當iTunes 與各種串流平台盛行以後,我不時去查,盧冠廷目錄裡仍是獨缺這張。直至近年不知什麼時候它就出現了。本來打算一如大部份專輯,加進我Apple Music的Library就可以,但今年想起不知道這張專輯什麼時候會被下架,什麼時候它會違反相關法律與法規,所以還是整張買下來下載好了。自從去年,好些書或歌曲本來沒打算買,後來因為擔心它們快有一天會被下架,就一一買下來,收藏歷史,保存記憶。

自八九下半年後的一兩年,大量與六四直接或間接相關的廣東歌面世,一二三線的歌手多多少少都有唱過。這是當年的共同經歷、集體情緒,沒有人擔心寫或唱。但整張專輯都與六四相關的,就只有幾張。一般的評論都認為盧冠廷《1989》雖有澎湃情感,但歌詞上比較直白,歷史意義大於藝術價值(尤其會被達明一派《神經》遠比下去)。最廣為人熟悉的好像也只有主打歌〈漆黑將不再面對〉。如今再聽整張《1989》專輯,倒是覺得那種直接的悲憤,口號宣洩式的哀鳴,對當年事直白的敘述,其實很能襯托今天肅殺的氣氛。

《1989》創作於關鍵的歷史時刻,與時代緊扣,但它自有生命,意義隨歲月轉化。而盧冠廷是否已擁抱大灣區,已經無關宏旨。

我們心裡明白,「天與地 幾多的心裡還在落淚」。

一直游一直游

 

動畫電影《靈魂奇遇記》提過一個小故事 — 年輕的魚跟年老的魚說,「我要去尋找那個他們叫海洋的東西!」年老的魚說,「海洋?你現在就在海洋中啦!」年輕的魚說「這裡?這些只是水!我要的是海洋!」

也許魚和我們都渴望海洋,但我們都無法肯定自己身處的是海洋,是湖,是河,還是其實被囚在水族館裡。而且,林夕不是早寫過了嗎,「原來神仙魚橫渡大海會斷魂」。不是每種魚都能於海洋暢泳。

要離開,還是留下,要知足,還是不甘,要轉變,還是不變,要安份守己,還是勇敢冒險。魚看不清楚,人也是。只能相信自己,專注過程,一直游一直游......

(照片攝於2015年,沖繩美麗海水族館)

《一個人的一一》— 一個人想起《一一》




2001年4月21日,我在文化中心大劇院第一次看《一一》。電影放映完後我急跑上前聽楊德昌導演的座談,卻不慎拗柴扭傷腳,痛了一個星期。那時我面對即將來臨的生日,年齡的一個關口,人生中的種種困惑,《一一》溫柔而殘忍地帶來種種對生命的沉思與對現實的詰問。

意外傷腳之後一星期,我一拐一拐地忍痛走路。而往後的許多年,我也在人生路上一拐一拐,迎來更多的意料之外。《一一》總是在不同時候出現,在電腦或電視螢幕,在書本,在2017年重映的文化中心大銀幕,每一次跟《一一》的相遇,都給我一陣衝擊。就像一個智者朋友,一位不老的老師,每次跟你說同樣的話但你又每次都有不同的領會。電影沒有變,是我的年紀長了,是時代流轉了。

到了2021年,我又跨過了年齡的另一個關口,跟了戲裡NJ的年紀差不多。困惑沒有減少,所面對的一切都更溫柔,也更殘忍。

因為意外,才有這次的《一個人的一一》吧。本來,我們期待2020年《一一》二十週年時,會看到林奕華導演的《一一》舞台版。但因為意料之外的疫情延後,最終舞台版要到2021年底才在台北首演,而香港今年五月這個檔期,就由兩位要經歷十四天隔離的台灣演員,演出一個先行版。

於是,《一個人的一一》就以十四天隔離經歷為軸,十四場戲分別以《一一》的一段對白為主調。十四段熟悉的對白,重新被編排,跟當下的兩位演員(也許就是二十年後的洋洋?)與當下的時空對話。那些對白被放到今天的脈絡,就更突顯《一一》是如何能超越時間 — 關於社會的,關於個人的,關於未來的。

「我們無法超越只能打人、殺人的一般電腦遊戲產品,並不是我們不夠暸解電腦,而是我們還不夠暸解「人」,我們自己。」以這段對白作啟,也對應了如今最惹談論的話題 — 電腦遊戲什麼也有了,電腦演算法比我們更暸解自己了,我們還要如何想像未來- 人工智能、後人類,還是重新回到探索人類意識與靈性的問題?

當台上演員在唸IG上別人的種種瑣事與重覆又重覆的片言碎語與hashtag再hashtag,配搭敏敏那段話,又是一下重擊  — 「我一連跟她講了幾天,我每天講的一模一樣,早上做什麼,下午做什麼,晚上做什麼,幾分鐘就講完了。我受不了!我怎麼只有這麼少?怎麼這麼少?我覺得我好像白活了......」IG posts/stories那麼多,hashtag那麼多,YouTube片那麼多,其實是愈來愈多還是愈來愈少? NJ那段話再聽就有更大的諷刺了 — 「這樣吧…我每天就叫慧玲每天讀報紙給媽聽,這樣每天至少有新的內容,好不好?」

意外地,這次演出最打動我的,是大田的兩段對白。當我還可以背唸NJ那一段「原本自己很有把握的一些事,現在看一看好像覺得少的可憐。有時候覺得每天早上醒來的時候,都覺得一點把握也沒有。都會覺得說好不容易睡著了,幹嘛又要把我弄醒,然後再去面對那些煩惱,一次又一次。」,台上響起大田的另一段我差點忘了的對白時,我就好好呼吸了一下 - 「Strange. Why are we afraid of the first time? Everyday in life is a first time. Every morning is new. We never live the same day twice. We’re never afraid of getting up every morning. Why?」

意料之外。世界有很多意外,人生有很多意外。我們大概都試過,每一張牌開出來都跟想像中的不一樣,一次又一次,估錯下一張牌,算錯了未來,無力而焦躁。但世上沒有魔法啊。大田的對白響起,我的視線就模糊 — “I know where this card is because I teach myself to know where every card is at all times.”

林導在場刊寫道: 「一不是一,一也是一。我們從來都只是一個人,我們從來都不只是一個人。」 二十年後,也許未來會繼續有更多無法掌握的意料之外,我還是願意像洋洋最後那樣期許,能夠做一些事情,「這樣一定天天都很好玩」。 I teach myself.


星期日, 8月 08, 2021

重看《花樣年華》 - 過去了就讓它過去


二十一年前,我在戲院看了兩次《花樣年華》,還儲了很多相關產品。之後就一直沒有重看,直至上星期走進戲院,看著大銀幕放映的4K修復版,最打動我的,不是那些耳熟能詳的對白和場景,而是一句我此前從未留意的對白 - 電影尾段的時空是1966年,房東孫太太跟蘇麗珍說,香港近來太亂了,女兒叫她到美國去。周慕雲去新加坡,不也是因為要換個環境嗎? 要走,要留,幾十年來都在纏繞著這城裡的人,也許有不同原因,也許其實都是同一個原因。


「那些時代已過去」。有些歲月消逝了,就再走不回去;有些感覺消失了,也不用找回來。燈亮時,我是這樣想著。走到大堂展覽區,隨便拍幾張照片,就離開,戴上耳機,並沒有從iphone中按出《花樣年華》的soundtrack。

浩浩蕩蕩迎來另一新世紀




一個流行的說法 — 因為1989年中以後香港人的集體創傷與惶恐,造就了周星馳與四大天王於90年代的爆紅現象。幾許香港人為無厘頭狂笑、為「型英帥靚」尖叫、為冧歌痴醉。是逃避也好,療傷也好,終究我們那一代人是這樣走過的。


每一個年代偶像的冒起,當然跟時代,以至那個地方的情感結構相關。2019年過後,香港人裂開更巨大的傷口,更切膚的痛與懼。然後,我們目擊廿年來久違了的本地偶像風暴。 到Mirror演唱會場外逛一轉(我當然係冇飛人士),見證了那種跨世代粉絲的澎湃力量 (目測由幾歲到五六十歲都有)。Mirror十二子的故事正好對應了此時此地許多人的集體情感 — 成軍時別人嘲笑他們三年後仲喺度先算,然後偏偏兩年後他們就如奇蹟一樣給人刮目相看,把大台搞得陣腳大亂;誰都認為十二人一定形象模糊兼勾心鬥角,但是他們又處處展現one and all ,各自獨當一面卻又齊上齊落。當觀眾見證著他們呢度嗰度修修補補,逐步成長,走跟前輩偶像們不一樣的路,年輕的會有共鳴,年長的(如我)又投射那種對年輕人自信創新天地的敬意與疼惜。販賣夢想與青春有時會很廉價,但在如此艱難的此時此地,有時人就是需要有一些簡單的寄托,依靠一些想像,一些光線的折射與反射,來持續地看見希望。


浩浩蕩蕩迎來另一新世紀,是口號,也是現實,也是期待。





星期日, 8月 01, 2021

《戲棚》有感 — 堅持演好一齣「天光戲」

 


疫情期間,許多教師要回到學校,在空無一人的班房,對著電腦鏡頭照樣上課。班房還是有一排排座椅,老師還是七情上面落力講課,但到底另一端的同學們有多少人在聽課呢?嗯。

於是想起了今年一月看的紀錄片《戲棚》。之前我大約知道神功戲,但對「天光戲」沒什麼印象。台下沒有觀眾 — 一個演員,在偌大的戲棚與空蕩蕩的座位前,通宵演至天光。是真的相信這場表演能讓鬼神看得高興嗎?抑或只是依賴一種精神 — 你踏出台板,就要演好你的角色,無論台下是掌聲噓聲,有人沒人。

《戲棚》,又或者導演卓翔的前作《乾旦路》,以香港電影罕有的一種節奏,默默旁觀他人的默默投入,細微觀察與本地戲曲傳統相關的種種人、事和物 - 從最受注目的,到最不顯眼的,都有角色,都有故事,都有情。搭連起來,就是另一台更大的戲。

我不肯定自己能不能堅持演好一齣「天光戲」,但不會懷疑別人那些可能沒有掌聲、沒有成果的堅持。

高先三寶的自由與不自由 — 《叔・叔》、《金都》與《幻愛》

三部電影,都關於自由與不自由。

《叔‧叔》中的不自由固然來自世俗的規條與目光,但柏和海尚算可以在不自由當中找到一線自由的罅隙。然而,老去的他們深明將要面對的是那道就在不遠處的生死線。誰都沒有自由選擇不越過那條線,也沒有自由選擇去到那邊怎樣生活。海以為可以想像與柏在那邊的未來,但柏退回十字架,回絕了海的盼望,這個拒絕,是最感傷的終點。一個人的自由選擇,或許總會傷害另外一個人。

《金都》呈現真/假愛情與真/假婚姻的各種程度不一的組合,探問一紙婚書到底為誰帶來自由與不自由。然而,更值得細味的,是空間如何對我們的自由構成有形或無形的障礙。如果「香港是個大商場」(MLA舊專輯名),會不會只是「金都商場」?電影為「金都商場」的隱喻注入許多細節,商場上下的空間,商場外的跨境巴士站,去與留,視而不見抑或習慣成自然,兜兜轉轉進進出出就是要反問自己對自由有多誠實。看見的景觀不同了,以為終於踏出框框走出一步,但可能只是蹲了下來,或者反轉躺下。

《幻愛》中的不自由源自社會的各種標籤,但更重要的是,一切的想法不也源自我們腦袋裡化學物質的組合與活動? 到底愛與不愛,介意不介意,是我們能自由決定,還是腦袋化學物質操作的結果?

自由,應該是一個人能隨自己所願作出選擇。一個人,可以只是一個角色,也可以是一個世界。

針織警車— 想像另一種溫柔

 


2012年第一次到訪赫爾辛基Kiasma當代藝術館,當時的展覽主題是”Camouflage”「偽裝」,其中一件作品印象尤其深刻,至今難忘。站遠一點望過去,無論是外觀或大小,這看來就是一輛芬蘭警車。但只要走近,就會發現,它的外貌其實是羊毛線編織出來的,再加上剌繡圖案和文字,完美偽裝成警車(1:1原大,裡面由塑料和木支撐)。芬蘭藝術家Kaija Papu在簡介中提到,這作品”PI541”就是將向來被視為masculine的警察與警車,跟被視為feminine的鉤針編織,互相碰撞結合,為象徵硬朗與權力的警車(及警隊)注入溫柔與從容感。

不清楚芬蘭的警民關係如何。創作者透過藝術的「偽裝」,重新思考權力,想像另一種可能,實在別具意義。但若果手握權力的人要把真實偽裝成假象,就是另一回事了。

做不做老大哥?— Apple與五十後的你

1984年,Apple生產第一代Mac機,同時推出由Ridley Scott執導的廣告《1984》,呈現一個參照George Orwell小說《1984》的世界,面無血色的民眾在監控中機械地前行,呆呆仰望大屏幕上Big Brother的演說,然後年輕女子擺脫警衛的追捕,擲出鐵錘,擊破屏幕,讓老大哥收聲。這無疑是廣告史上的經典之作,既比喻初生之犢的蘋果與Macintosh,要打破電腦市場由IBM壟斷的局面,也將蘋果定位為年輕、挑戰權威、推動變革的品牌。

2020年8月,電子遊戲商Epic Games發佈了一支動畫片,逐格惡搞《1984》廣告,抗議蘋果App Store對遊戲商的政策,屏幕上的老大哥就是一個蘋果頭人物。

我們都見過很多例子,昔日揮舞著變革旗號、矢志撼動權貴的年輕品牌或人物,年月過去以後,就會成為自己曾經鄙視過的對象。是因為年歲,還是因為權力?社會永遠需要有大衛來挑戰歌利亞 — 是每個世代都需要有很多很多位大衛。而已經成為巨人,或老人的,又可以如何自處呢?想起《松浦彌太郎的大人學》裡,作者說,五十歲之後的人生,並不想過著大人物的安穩生活,而是「我仍舊想要從零開始做些什麼、想要創新。」

不只是創新,而是把自己腦袋裡老大哥的形象打碎,由零開始。




那些好香港 - 無從界定的混雜




2017年,陳幼堅和又一山人聯手策劃創意展「好香港 好香港」(veryhkveryhk.com),展現11個香港創意界別的過去與現在,「以貼近香港人生活記憶的展覽內容,回顧與展望香港創意世界的美好景象」。這些跨年代跨界別的作品,確確實實就是香港製造,好鬼香港。在有關「媒體」的部份,展出這兩份分別出版於1983年8月及11月的《年青人周報》封面。《年青人周報》,就是當時的文化與音樂雜誌,是那個年代多少文藝青年的型格指標、思想啟蒙與精神食糧。如今看這兩個封面內文與廣告所介紹的人物組合,自是詫異。但也許這就是一種香港應當有的模樣 — 無從界定的混雜,迴異的都可以共存。


2019年七月在都柏林看《等待果陀》

 


2019年夏天在都柏林逗留四天,理所當然想找舞台演出看,竟然幸運地發現有劇院正在上演《等待果陀》。那真是太巧,在愛爾蘭看Samuel Beckett的劇作說出來確是有點刻意,但能夠在2019年荒誕的夏天身處Beckett家鄉重遇”Waiting for Godot”,我是深深感到慶幸。

演出場地是1662年就已經座落在River Liffey旁的Smock Alley Theatre。三百多年前是熱鬧的劇院,但建築物經過歷史的沖擦,多番輪迴,角色一直更替,終於在2012年復修後回到起點再次成為劇院。這次由”...no alternative…”製作,Patrick Sutton導演的版本演期只有兩個多星期。我沒有訂票,就只能在開場前等候補票。終於,在最後幾分鐘順利成功入場。劇場不大,三向舞台,接近二百座位。不設劃位但時間不容許我慢慢找空位,匆匆跑到最底一行,也就是地面最靠近演員演出的位置。

我極少會坐這麼前觀劇。於是,兩個多小時盡是極具力量的震撼- 近得幾乎連那只靴的氣味都聞到,近得清楚看見飾演Gogo和Didi兩位演員的飛沬和眼神,近得整個人的情緒都被他們的臉容、動作與聲音所不斷拉扯。Gogo和Didi就在我身邊爭拗、扶持、興奮、絕望、嬉鬧、悲嗚、兜圈,我幾乎要避開他們的眼神,生怕被拖入去他們那個時空,或者一不小心成為了Pozzo、男孩或Lucky(而我沒有氣力突然站起來說一大段話)。

大概幾十年來,世界各地每一位觀眾都有自己解讀版本的《等待果陀》,繁多的細節可以不斷地被賦予不同的意義。當觀眾近距離直視演員同步感受他們的節奏,當Gogo 和Didi的身體與情緒在觀眾眼前不過幾米的距離高低起伏,我們的世界跟他們荒誕蒼涼的世界,又何嘗有界線?

那晚,我只要把腳伸出一點點就是他們的時空。而我,或我們,其實,也在重重覆覆,兜兜轉轉。


Estragon (Gogo): Let’s go.

Vladimir (Didi): We can’t.

Estragon: Why not?

Vladimir: We’re waiting for Godot.



星期二, 7月 13, 2021

假裝成仿人類機器人的人



芬蘭藝術家Maija Tammi的作品”One of Them is a Human”(2017)並列四幅android的肖像照片 — android,就是仿人類外表的機器人。但作品的名稱告訴我們,四張android肖像中,其中一張呈現的是假扮成android的真正人類。藝術家沒有透露誰是真人,也沒有確認作品名稱《他們其中之一是人類》是一句真話還是假話。

去年我在赫爾辛基Kiasma當代藝術館仔細看過這件作品後,當然也沒辦法肯定誰是真人。這些android是由大阪大學一位專研機器人的教授監督製作,讓他們都仿似有生命。後來,其中一幅照片獲得國際肖像攝影比賽獎項。但問題來了 — 機器人的照片是人像攝影嗎?機器人假裝人類,人類可以假扮成機器人 — 如果我們單憑臉孔,無法分辨人類與機器人,那應該用什麼界定「人」這種生物?

Kiasma展示的作品簡介有提到,藝術家邀請觀眾思考什麼是humanity - 人之所以是人,是因為外表、行為,抑或是同理心?

這個作品有趣與有意思之處,就是在多方面把玩人與機器人的界線。機器人仿人,人假扮成仿人的機器人,而作品中的人和機器人也是透過肖像攝影這方式去再現,攝影者是從人的角度去呈現人和android,而觀賞者就在尋找和猜測同類與異類。

回到日常生活,你有否試過,懷疑眼前或者屏幕上的某位,其實是沒有情感與同理心的機器人?






走到大地重拾片片田地 - De Tesla的 Coffee Stay

De Tesla 樂隊創作主腦李林風今年幾近每天在立場新聞發表的「致:XXX的你」文章系列,讓他成了立場博客紅人之一。文字以外,他的音樂以及他如何以樂團介入社會,同樣值得注意。De Tesla 偏離多數獨立樂隊的路線,不單以一首首歌,而是以一次又一次創新而獨特的概念projects,經營音樂與音樂以外的體驗。與其說他們是storytellers,不如說De Tesla是facilitator - 營造一個空間、設計一次體驗,讓觀眾聽眾發掘自己以至旁人的故事,慢慢從故事中重整思緒與拾回力量。從早期Barter Concert邀請觀眾分享罐頭食物給無家者,到"Within 10 Minutes" concert引導觀眾訴說自己的故事,然後送小小玻璃瓶給觀眾收藏自己心底話,以至透過音樂會展現不同族裔年輕人的面貌,這些projects都在利用創意連結社會形形式式陌生人的故事,以及社區背後的力量。

De Tesla 近年的新歌也像一封封致觀眾的信 — 沒有強烈衝擊,卻娓娓道來,讓收信人觸得到別人的溫度。鋼琴總在De Tesla音樂中擔當重要角色。像今年新歌《Coffee Stay》中李林風所彈的琴音,聽來就帶有一種事過境遷的諒解和期盼。「然後我與你/走到大地重拾片片田地」這句旋律錐心而堅定 — 氣壓如何低沉,當打開了心,撥開了霧,就見大地。

這個MV,一鏡描劃了咖啡小店裡來來往往的顧客。它沒有明顯告訴你什麼情節,但故事就在,只在乎你如何看,如何善用這段距離。 咖啡小店本來就是匯聚各種故事的地方。如果你願意,你可以觀察或想像裡面每位陌生人的故事,又或者,透露你的故事給某個陌生人。在疫情下,生活困難,相聚困難,咖啡店經營困難 — 但stay,留守下去,喝光一杯深黑的咖啡,天就光。



熱帶雨 - 大雨過後的無賴/奈

看《熱帶雨》看到最後,心有點揪,身有點麻,情緒在電影結束後還跟著主題曲走,但我國語不好,沒有歌詞字幕,聽到有一句直覺以為是「大雨過後的無奈」,還想,這是多麼對啊,驟雨過後走向陽光的歌可多了,但現實中陽光以後不又是另一場雨? 像戲中的熱帶雨。大雨過後,從來不一定是陽光普照,可能只是無奈的另一場雨。但我聽錯了,原來是「大雨過後的無賴」。無賴,也是另一種無奈。

陳哲藝作為新加坡導演,可能是最深得各大台灣名導真傳的新一輩導演。你可以從他作品中看見楊德昌 (還直接向《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經典一幕致敬)、李安、侯孝賢甚至蔡明亮,但又不能否定他個人的獨特風格與控制大局及細節的才華。據說一個導演的第二部作品最見真章,陳哲藝過關綽綽有餘。

「我的心好痛,真的很痛。」 「是這樣的,以後你就會習慣。」傷痛過後,必會再來,就像雨水。如何面對生命中一場又一場的雨,是什麼年紀也需要思考的課題。可以躲進車裡,可以任雨亂淋,可以撐傘步過,也可以自行尋找他方的陽光。沒有很好,沒有很壞。然後,歲月會給你下一場雨,下一個無賴,下一次無奈。




嗰度二十四小時都有陽光

2019年其中一首我loop得最多的歌,是GrymeMan 的〈追〉。當然你可以說那段詞有點陳腔,但其實還是很到肉:「精神有如墜毁嘅客機 JUST ANOTHER DAY /朝九晚十一 日復日 /直至到六十咁樣係咪就係叫做人生/聽日繼續超時 YOU FEEL ME?/但當我仲有呼吸到抱住對抗世界嘅固執 /唔甘心現狀 可否改寫我嘅故事 /LIVE MY DESTINY 直至結案陳詞」。

更懾人的,是那段來自《辣手神探》的sampling- 周潤發與梁朝偉的對話。梁朝偉飾演的卧底跟周潤發飾演的神探,談到將來,說:「我打算遲下搬去冰島嗰頭住。」「嗰度冰天說地,你貪佢夠凍呀?」「起碼見到光,我問過㗎嘞,嗰度二十四小時都有陽光。」「(笑)……理想唔係靠把口講嘅,我夠有理想,靚仔嗰陣諗住做band仔點知就入咗呢行.....呢個世界得啖笑。」

1992年的電影 — 兩面不是人的卧底身份,要逃離暗黑的渴望,這些情節當年看來自然可以對號入座。2019年這段對話混在GrymeMan的歌中,還附以另一段葉蒨文〈隨緣〉的sampling(來自另一部吳宇森電影《喋血雙雄》)中,時空糾纏,無奈的情緒依然,憂愁從1990年代滲到2019年,當下的beat揹起時代過渡而來的宿命,一beat一揪心,曲雖短但悲傷的氛圍揮之不去,為這張大量拼貼電影片段的出色專輯《孤膽》畫下完美句號(或省略號)。

但梁朝偉的角色搞錯了吧。冰島確是有二十四小時陽光,但這只限在夏天。到了冬天,又會是漫長的黑夜。沒有無盡的光,也沒有無盡的黑。




十二首與我的2020


十二首中文歌,側記我所經過的2020年。這個我的年度項目,由2006年開始。每年都請容我重提,這歌曲榜單並非音樂評論或X大推薦,而只是透過一些我喜愛的歌曲來記錄該年我是如何度過。關於歌曲,也關於過去一年的心情、經歷、觀點。聽這十二首歌和讀我為每首歌寫的零碎文字,大概也可以摸索到我那一年的生活輪廓。本文會先由第12位開始倒數,直至最後第1 位。文末還附2006至2018此年度項目的連結。


12  林二汶〈再聚〉 

曲:盧凱彤 詞:周耀輝

2020年聽得最多的新詞語之一,是「限聚」。 

不相約老友,不結識新夥伴,無法探望安老院內的長輩,不能與不相識的觀眾在戲院內同哭同笑,不能與一群陌生人一起走幾公里長街。

時間老去。年紀愈大,愈會懂得,散完,未必會再聚。

以往沒有599G時,其實,我們總會自設理由,為自己限聚。

誰會知道,某天,某個人,或老天,就會把這些相聚的機會拿去。

「可以擁抱時就要擁抱」。 

如果已經沒有辦法在這地球上相遇,那麼,我們就在記憶中,再聚。

//可以擁抱時    就要擁抱   總會記住誰

不要等告別    撼動像雷

幾次傷痛後    別怕傷痛   總會記住誰

只要可再聚    清澈如水//



11   ToNick、周國賢- 〈時間的初衷〉 

曲:周國賢/恆仔@ToNick  詞:鄭敏  

2020年,走過熟悉的街道,總是不期然地,想起被洗刷前的模樣。

偶然還能從一點點痕跡辨認出被清理前的塗鴉,沿牆身不同深淺的色塊還能認出新塗油漆蓋著的字句,板塊上有刮不掉的膠水跡,地面有殘留著的黑色筆劃。

這一年,我們花了許多時間去洗淨雙手,有人花了很多氣力去洗刷時間。

有些事物會被沖走,有些會頑固地留下,有些會累積、成長。

//分秒生存掙扎 彷似給誰掌摑

時間早一秒一秒走 時間的初衷總要守//



10 Dear Jane -〈銀河修理員〉 

曲:Howie @ Dear Jane   詞:黃偉文

時代之曲,往往要有一句某一年人人會quote會講會hashtag的歌詞。

#祝你在亂流下平安。講出來,在此年此地,自有它捲起百味的能量。

世界崩壞,不知道誰能把它修好。或者,誰都可以加入修理員團隊?

但在搞懂銀河說明書之前,我比較想修理失靈了很久的自己 (雖然也找不到manual)。

//任歲月再壞 不致心慌//


09 per se (feat. Serrini) -〈粉碎糖果屋〉 

曲:per se   詞:梁嘉茵

偶然會想,為什麼《糖果屋》之類的童話,總是有巫婆或豺狼,千方百計欺騙孩子,處心積累要把他們吃掉?有必要把童話故事寫得這麼殘暴嗎?

Well,誰沒有在那場巨大的惡夢中,見過巫婆和豺狼?

童話給我們的教訓,就是不要貪圖那一時可口的糖果。

童話給我們的希望,就是孩子總可以走出他們的天地。

//斬開荊棘 不怕刺痛雙手

躲開追逼 總會憑餘力掙脫後

大路上探索向前走 (路尚在還有)

再向前走

跟我走 (天地厚)

暗黑怕白晝//


08  柳應廷 -〈迴光物語〉 
曲:吳林峰   詞:小克

都說光與黑並存 — 只要你並不單看眼前的時空。如果把時間拉長,空間拉闊,必然有黑暗,也必然有光。

只是我們從來不能肯定,哪裡是黑暗的盡處,哪裡是光的源頭。又或者,光譜與漆黑其實只是在不斷互相轉化變形?

想起馬家輝去年新書《鴛鴦六七四》,有這樣一段:
「活下來的人往往在另一個意義上死去,但是如果運氣夠好,又會以另一種方式活過來,周而復始,遠在你控制之外。」

一顆心如是。一個人如是。一座城如是。

//我被遺落在寬廣的銀河
面前繁星多不勝數 
卻沒半顆樂於照亮新去路
漆黑之中堅持望見 光譜//



07  方皓玟-〈All We Have is Now〉 

曲:方皓玟  詞:方皓玟 / 6號@RubberBand

練習靜觀,正念生活,很重要。但這些年來,我總是做不好。

我最偏愛的靜觀練習,是關於聲音的 - 仔細聆聽周圍的聲音,不貼標籤,不加評語,只專注聲音的大小、高低、方向,不牽動情緒地讓聲音在耳朵四周流過、移近、起伏、遠走。

那些從來沒有注意過但一直存在的聲音,就會清晰地被一一聽見。

有如親歷一場John Cage 的《4’33”》— 當樂器聲音刻意缺席,那些被忽略的聱音才會在腦袋中現身。

每天洶湧而至的煩頊雜務,新聞中讓人沮喪或憤怒的數字和咀臉,對過去的執著與不捨,對未來的無力與擔憂,總要把當下掩沒。

讓自己好好呼吸當下吧。那些最值得欣賞的美好與亮光,才會浮現。

All we have is now.

//好好記住昨天在昨天就已跑掉

不相信命數和定數從沒需要

轉身抱緊當下  眼淚抹掉煩擾

風急雨大你都能撐起渡過低潮

漆黑裡就發亮燃燒

變幻於當前每下心跳  至最重要//


06  SENZA A Cappella 〈我一伸手抱住我〉  

曲:馮穎琪   詞:周耀輝

2020年看的新舊電影不足12部。曾幾何時電影節期間一星期都不止此數。

但作為蔡明亮忠粉,我還是慶幸可以在戲院再一次關門前,看了新片《日子》和經典《不散》的全新修復版。

每一個人最終也只是一個人。每一個人都總有為自己療傷的方法。

就像蔡導電影裡的每。一。個。人,他們都在自己架起的世界中,找到微微的倚靠和慰藉 — 可能是一齣老電影、一間老戲院、一首老歌、一堆瓜子、與重遇的老相識同聲慨嘆、為傾慕的人蒸一個壽桃、陌生人的眼神、陌生人的身體、萍水相逢者贈送的小禮物、甚至煮飯走路倒水。

大雨滂沱,人聲喧囂。世界崩塌時,我們總需要找到扶起自己的方法。

就像好友張維中新書《東京直送》寫道:

「......我沒來由地想著:天冷很好,下雨也很好。

一個人知道什麼樣的方式i會是好,那麼就好。」

//如常來拼搏   如常奔波   還覺得討厭我

如常來瞓覺   如常天光   還覺得走向滅亡/

/如果  我的心思軀殼靈魂全部赤裸

如泣   能如歌   能如今

我一伸手抱住我//


05  Serrini —〈網絡安全隱患〉  

曲 Serrini, Yeung Tung  詞:Serrini

2020年,因為工作需要,我在電腦鏡頭前對著網絡另一端的人自說自話,合共講了大約400小時。

講話都被錄影,不知道有誰認真看,有誰邊看邊罵,有誰邊睡邊聽,有誰下載收藏,有誰cap圖分享。

從前只擔心自己講得不夠好,詞不達意,或者怕講得太膚淺,苦悶無聊。

如今,想到的竟然是,這樣說,安全嗎。

有句老話 — 最危險的地方最安全。真的嗎?

換個角度說,也許,某些人要確保安全,就要讓其他人感到危險。反之亦然。

願彼此安全、安心、安好 — 這些應該都無法從網絡下載。

//人人投入說謊 

編一個更諷刺的盼望

迷惑你 迷惑我 

定迷惑眾人是我 今天不想講//


04  林家謙〈特倫斯夢遊仙境〉 

曲: 林家謙  詞:Oscar

2020年,進戲院的次數只有十幾趟。其中還包括看八十年前老電影《綠野仙蹤》(Wizard of Oz)的經典重映。

有些經典,以為自己看過,其實從來沒有,像這齣。

有些道理,以為自己早就懂了,其實也沒有。在適當時候,還是需要某種提醒。

勇氣、頭腦和心。那些以為要去追尋的,其實就住在身體裡。

看不見的,最重要,而且常在。

放任思緒漫遊,仙蹤也好仙境也好,那些在日常困局中看不見的美好景致與寶藏,就會魔幻地浮現。

命運會把我們吹到不知哪裡去。但想像與魔法也會引領我們到達不曾認識的宇宙。

一切也許是虛幻,但同時也是真實。彩虹也許是幻覺,但它也可以是希望。

如今,夢吧瘋吧,走吧飛吧。只要,如此自由。

//我最愛    處處去   惹塵埃

我信怪誕世間   始終可愛

用我殘破衣袖

囊括全個宇宙

如此自由

再不想說然後//


03  達明一派 〈今天世上所有地方〉 

曲: 黃耀明 劉以達  詞:潘源良

聖誕前夕,移居美國逾三十年的老朋友C,傳來WhatsApp問候訊息,聊了幾句,然後他問,有計劃離開嗎?

怎麼會想到時代會是這樣走下去呢?

1988年,達明一派推出〈今天應該很高興〉。那是當時許多香港人的共同經驗 — 掛念移居外地的親友,節日來臨就只有寫信寄卡(那當然是連電郵都沒有的年代),「幻想彼此仍在面前」。

那幾年,我隔一陣子就進出機場,不為旅行,而為送機。

去啟德給C送機的那天,又或者許多給親友同學送機的場面,這麼多年後,又浮現腦海。

這一年,再度,看見很多人離開,很多人在談論要不要離開。

或許當可以Zoom可以WhatsApp 可以Signal可以IG就不會那麼放不下分隔兩地的親友。

但離開不離開的思緒,應該比當年更糾結。

2020年我唯一能看到的演唱會,就是《達明一派REPLAY 意難平/ 神經LIVE 》。唱〈盡在今夜〉時,台上投影著巨大的數字,由1989緩緩數起 — 1990,1991,1992......,幾分鐘的時間,慢慢去到歌的最後,數字停在2019,再不能向前。

三十多年後,潘源良給〈今天應該很高興〉寫的續篇,在這些更困難的日子,提醒彼此,不再哀愁,而是期盼 — 「到了某一天再遇這個地方/你我說今天這段過去狀況/那怕己走過死蔭幽谷一趟/這曠闊天空 又再次開朗」

//如世界已給窄長隧道埋藏

難過也要經過 同步往遠方

跌踫再摸索 沿隧道圍牆

繼續看 一點光 總會找到方向//


02  RubberBand〈每道微小〉 

曲: RubberBand 詞:RubberBand & Tim Lui

我花了很長時間才讀完韓麗珠的《黑日》。每讀幾頁就不忍再讀下去。

需要多大的能量,才能重回書中記述的那段日子、那些心情 — 2019年四月至十一月。

尤其是當2020年接下來發生的事,不斷將那些傷口翻來覆去,愈挖愈深。

《黑日》的後記,有這麼兩段:

「…我不得不承認,沒有一種敘事方式,可絕對地還原現實,每一個人,每一件事,無論多麼重大或渺小,到了最後,都無可避免會消散,在大寫或小寫的歷史中。畢竟,在浩瀚的宇宙裡,所有人和事都是微塵……

……萬事互相效力,無明的和已覺醒的部份,在多番角力和磨合之後,終會形成一個新的世界。雖然以肉眼無法看見,但我相信,在冥冥中,生命裡還是有著我目前未能完全參透的善意,終會把所有人導向一個平和安全的未來。」

//如果 漆黑中覺渺小

幾千幾百分一 光源

只要全亮了

便破曉 //



01  陳健安〈未知道〉 

曲: 陳健安 詞:周耀輝

據說,人類的行為和思想,都是由大腦神經活動所決定的。

腦內神經跟隨一套演算法活動,支配我們的行為和情緒。

據說,所謂的命運,其實也是某種演算法。

怎麼會知道未來呢,我們又不懂生物演算法和宇宙演算法,也不知道有哪些數據。

只好承認,我們只能知道這一刻。

但如果我能夠切實地覺察這一刻提起了腿,就知道下一刻會踏前一步。

見步行步。每一步都可以是實實在在的一步。

//一路走著   一路走在生命之中

一直失望   一樣不斷希望之中

請相信   人人能發現未來即將碰到

一日分別   一日相遇天地之中

天地崩壞   一樣一步一步陪著你

從不怕迷路

一剎漆黑   有幾剎光輝未到

閉上眼睛可看到 //



(照片於2019年7月攝於都柏林 Love Lane - Dublin, Anna Doran以Leonard Cohen "Anthem"歌詞為題的創作)

十二首歌與我的2018

十二首歌與我的2017
暈塵選2016十二曲



星期三, 4月 28, 2021

The Part You Throw Away

 


因為閱讀董啟章的《後人間喜劇》,這個多月以來又再重新反覆聆聽Tom Waits的音樂。書中有份出場的只是幾首他的歌和音樂劇“The Black Rider”,但當我把Tom Waits所有專輯一再連續播放,就發覺他的音樂是多麼適合搭配這個時代的氛圍 — 荒誕、詭異,畸怪,卻又如此沉實;沙啞、哀愁卻又讓人想踏起舞步;有時傻笑,有時傷痛,有時神氣,有時落寞,然後將高潮、低迴、狂妄、淡然,混雜一起慢火燉煮,在你既醉且醒之中,在你墜下沉沒之前,又帶你的情緒飄浮到老遠的地方。


我不太搞得清楚《後人間喜劇》裡模控學 cybernetics、康德機器以至entropy高高低低等的理論。但我知道,啊,我的大半生不就是在Full Luck Theory 和 Poor Guy Theory 中徘徊交錯,控制不了什麼時候符碌,什麼時候仆街,但就是這樣了,在無數不可知的因素拉扯當中,就這樣走著走著,高低起伏,笑淚交替,無法找到也無法抓住圖表上最理想的那個交叉點那種狀態(有嗎?),但大概不會一直符碌,也不會一直仆街。


「我們不必拋棄秩序,但我們也不用害怕混沌。我們尊重大自然的規律,但我們也要擁抱生命的偶然。」《後人間喜劇》如此提到。


人的意識什麼時候真的能夠給下載、上載、更新?抑或,我們其實一直在更動自己的意識、自己的記憶?日子過去,意識也許在不經意之下一直給更新,任何時候都可以是全新的自己,任何時候都可以重新開始?


在手機Photos軟件搜尋日落夕陽的照片,鍵入Sunset同時會出現Sunrise, 大概它不能辨別Sunset/Sunrise,所以只能並列成一個選項。


其實Sunset和Sunrise, 不都只是一個座標?時間循環,日出日落都可以是啟始。無論日出日落,那個當下都美麗,都會迎來另一章,無論那是白晝或良夜。


「……也都是你的意識的當下,你想決定是哪一個版本,你便以那個版本的時間為座標,繼續寫下去吧。」


小說提到Tom Waits的歌”The Part You Throw Away”。


書中角色唱歌前,說道,「就像我們丟失了東西,有的可以尋回,但有的永遠失去。不過,也有一種情形,我們尋回的,不是原本的東西,但卻感到似曾相識。」


我的意識與記憶每天都丟失一些東西,但又尋回了一些,只是我不自知。


在有序與混沌之間,在計算與偶然之間,在full luck與poor guy之間,在丟失與尋回之間,我希望好好呼吸,好好踏前一步,好好寫下一章。



Tom Waits 此時就唱到:

//Time is just memory

mixed in with Desire

That's not the road it is

Only the map

而時間只是記憶混合著欲望

那不是道路只是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