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5月 31, 2023

Memoria 《記憶》: 應該不用那麼複雜才可以走進不同的宇宙吧

應該不用那麼複雜才可以走進不同的宇宙吧。

兩度進戲院看阿彼察邦(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的《記憶》(Memoria) (2021)。一如以往,阿彼察邦的電影就是滲滿迷人的魔力。就像看雲 (或者身處大自然),你不會說要去理解分析它們,而是會單純地浸沉在環境當中經歷那些美好 (類似說法應該是來自我和阿彼察邦的共同偶像蔡明亮導演的)。

在阿彼察邦的世界,萬物有靈,也有記憶,一切事物景象也許都有迷離的關連,時間空間夢境現實記憶也不是那麼界線分明。要進去另一個「宇宙」,就要凝視、聆聽或觸摸 — 再用心一點,也許就可以感知別人的故事與傷痛,就可以將自己與當下、過去或他人連繫上。無論是突如其來的巨響,還是溪水的流動聲音,甚至是不動的石頭與桌子,都是牽引我們走出尋常「宇宙」的一些密碼。記憶、歷史或者創傷,是個人的,也可以是集體的。樹葉和綠草隨風微微移動,可以是如此尋常,可以是如此有生命力,如此有故事。

但說到底,我們都只是人,腦袋裡發生的,就是我們的宇宙,不用真的坐一艘飛船,或者懂得什麼法術。說到底,我們都只是人,誰能夠準確描述腦海裡出現的聲音並記認出來?Tilda Swinton 在戲裡嘗試過,我們有時也在嘗試抓住腦海裡浮動中的記憶,可是更多時,只是重新在一堆模擬檔案中找個最似樣的。

(2022年6月22日)

選6張我最喜愛的黃耀明個人專輯


[賀明哥六十大壽 選6張我最喜愛的黃耀明個人專輯] (原帖於2022年6月17日發出)



《信望愛》(1992)  明哥第一張單飛專輯,或有人嫌曲高和寡,但那年的我正好開始建立文藝青年的身份,熱衷投入電影節舞台劇這些明哥的地頭,這張碟順理成章成為心頭好。如今再聽,無論編曲或歌詞都依然走得很前,蔡德才鋒芒初露,自此與明哥合作無間。〈黐孖根〉和〈你真偉大〉以兄弟、父子作喻,唱出某國某城(或某些人)之間的關係、糾纏、權力與角力,今天聽來更是驚心動魄。


《借借你的愛》(1993) — 這張專輯羅大佑的參與度很高,於是有好些歌十分獨特,混合了羅大佑與黃耀明班底的風格,也記錄了九十年代的另一種音樂面向。當全城一窩蜂的湧向四大天王(以及同類風格的二線男歌手),還好有明哥和羅大佑的音樂工廠在走另一些路。〈借借你的愛〉/〈每天你愛多一些〉一而再向四大天王式情歌提問,也是對大眾愛情觀的一種懷疑。沒有「冧歌」,但有〈愛比更更冷〉。而當my little airport2021年翻唱了〈祝福你快樂〉,這歌又多了一重意義— 「唯願是年月好好的對待你」。


《愈夜愈美麗》(1995)  可能是明哥最入屋的一張專輯,是優秀流行專輯的示範作,但於我而言,永恆的是那159秒的〈下世紀再嬉戲〉— 它跨越了世紀,遊過了時代,見證著城市的起落,陪我經歷種種的離別與傷逝。周耀輝這十三句歌詞,廿多年來還是常常觸動我,入骨入心。


《人山人海》(1997)  難以形容首度看19973月《黃耀明人山人海音樂會》的震撼 (之後還再看了一場兩個多月後加演的《創作人山人海音樂會》)。本來已經熟悉明哥與進念系的風格,但第一次看他們出神入化地將別人的舊歌改頭換面,配以各種形體演出與錄像,各種性別、政治、社會與九七的意象紛呈,似是熟悉,似是陌生,似是回眸,似是前瞻。在那個臨近九七年七月的日子,心情格外複雜。這張專輯是演唱會的衍生作品,十一首舊曲翻唱加一首新曲〈人山人海〉(再加hidden track),切實地紀錄了時代的集體心情。歌詞集背面寫「下世紀再call 您」,嗯,原來下世紀已不再call,而是text


《光天化日》(2000)  《光天化日》又是流行音樂專輯的另一個高度,曲詞編唱都在水準高峰。我總會記住〈下一站天國〉裡四方果的結他與林夕那段「縮短了永恆/增長了皺紋/於天國再會亦能拾回前塵」,會記得在于逸堯流麗的旋律裡周耀輝提我們「假如心中/仍舊有空/願天天填不知道」,陳輝陽的旋律和編曲把明哥彭羚聽眾捲入黃偉文的〈漩渦〉,「沉沒湖底欣賞月圓」。當然,只有明哥,「我這麼容易愛人」,「教我愛一個人/教我愛所有人」,「親愛的人/我知你心中必有罅隙」,「含著笑/我宣佈/共你高貴地擁抱」,「由我宣佈/共你於赤道起舞/誰若有十字架/請找愛比武的/去殉道」,才能唱得這麼有說服力,這麼有力量。


若水》 (2006)   〈阿姆斯特丹〉是我每年旅遊的主題曲,即使不是去阿城  「往事正消失/未來亦消失/趁換了天空趁一個人換個靈魂」。〈給你〉之中同樣是周耀輝的詞,「給世上搖搖欲墜的我/給一切明明是對的錯」已經足以描劃很多人和事。《若水》或許少了一些尖銳與驚喜,但當中的幾首歌,有著更醇厚的味道,十分耐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