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1月 31, 2024

夜遊Tate Modern

倫敦有不少博物館會在星期五晚延遲閉館時間至晚上9時多10時。我連續兩個星期五分別在Tate Modern及V&A逗留至最後一刻。星期五晚”Tate Modern Late”的活動與氣氛實在讓人大開眼界。地下大堂Turbine Hall有DJ打碟,展廳以外的空間像化身Club,強勁的節拍襯托下,遊人喝著酒談天閒逛 ,開始hyper (各展區入口也放了告示提醒不要帶飲食進場)。能在藝術館感受這種雀躍氣氛確實奇特,跟白天完全是兩回事。當然,館內還有各式各樣的夜間workshop、講座等。

博物館不用「夜繽紛」,型格才重要,Tate Modern應該是一個好好的參考。不過要辦得夠型,搞得到個vibe,都不是易事。我沒有特別參加那些特別安排的夜間活動,因為要繼續忙逛各展廳 (但明顯感受到其他逛展廳的人都比白天更亢奮更歡樂)。結果我還是逛不完,隔幾天又再來。

(2023年9月21日)




星期三, 1月 24, 2024

不「繽紛」的貓空夜色



7月底某夜剛抵台北不久,在地好友S說開車上貓空喝茶。車子沿只有微弱燈光的山路繞完又繞,我還說到底有幾多人會半夜開這麼久的車來喝茶。結果當然是我錯了。上到「生活在他方」深夜咖啡書屋,泊車位要等,露天茶座的位置也要等。

等到11點多,我們才從室內移出室外,景觀並沒有幻彩繽紛,不驚艷,但就是一種踏實而親切的夜色 — 深邃的夜幕,遙遠的燈火,零星的路燈,暗淡的星光,圍繞四周的山林,靜靜晃動的樹影。喝茶和咖啡的人,大概都想清醒而不喧鬧地聊那些適合夜晚聊的話題。

總是留戀這樣的美好 — 咖啡或茶和蛋糕、山中的空氣和樹、深夜滲著靈氣的星空、好友和聊不盡的天。

下一次又是什麼時候?或許,只有真的生活在他方,才能感受到這種美好?

(2023年9月20日)















星期二, 1月 23, 2024

不「繽紛」的倫敦夜色

之前兩次去倫敦,都已經是二十多年前的事,而且每次逗留都不足四天,完全沒有在晚上漫步的印象。

今夏到訪倫敦,多天以來花了很長時間獨自在泰晤士河畔散步,尤其是晚上。沿South Bank河畔,幾乎行遍從Tower Bridge到Lambeth Bridge的一大段路 — 難得 South Bank就是如此方便行人沿河畔漫步,而公園、餐飲場所、商店、劇院、戲院、文化中心都不缺 ,一直行一路有新發現。

夜晚不一定要繽紛,型格與層次才重要。South Bank晚上的熱鬧,集中在London Eye或是Southbank Centre附近,但到了10點,餐廳大都關門,只餘零星攤檔, 途人三三兩兩邊走邊聊,奏樂者在奏著奇怪的樂器,不期待途人駐足,但聲音出奇地配合夜晚沉默的河流。那是我總無法抗拒的一種甘醇與微醺,每次到訪以河流為重心的城市,我都會不能自拔地要在橋上來回步行。

在這樣不太熱鬧的夜,看著流動的河,沉寂的路軌,寥落的途人,在夜幕下走著走著,內心就會翻出另一個天地。

Move on。你珍惜這樣的夜色,但總要走到明晨。下一次重臨這樣的夜這樣的河流,已經不會再一樣。

(2023年9月19日)



星期五, 1月 19, 2024

九又四分之三月台的開學日



9月1 日那天,去The British Library前路過King’s Cross車站,就想起不如去那個馳名的九又四分之三號月台拍張照。進入車站大堂,赫然見到人頭湧湧,而很多人都有或浮誇或基本的「哈利波特式」或「霍格華茲式」打扮 (起碼有頸巾或魔仗啦)。我心想哈利波特還真厲害,這麼多年來還能在平日吸引大批人悉心裝扮到車站這個偽九又四分之三月台打卡。後來見到Hogwarts Legacy遊戲的廣告裝置,我又自作聰明地以為是宣傳活動。直到晚上看新聞,才恍然大悟 — 這是9月1 日啊,是霍格華茲魔法學院開學的日子!每年這天,粉絲都會跑到車站,假裝可以推著行李,用魔法穿越九又四分之三月台的牆,跟同學們一起搭上霍格華茲特快列車,迎接新一個魔幻的學年。

車站的設置,就是月台標誌下有一半進入牆內的手推車和行李。遊客排隊拍照,假裝推車衝進牆的另一邊宇宙,衝進去就能離開現實,置身魔幻世界學習魔法了。

無奈的是,魔法終究不是我們麻瓜能擁有的。如果學不到施展各種魔法咒語和技能,我們真正需要學習什麼呢?

大概整個人生,我們都在不斷學習接受沒有魔法的現實,任你多麼努力和用心,失落的總比能如願的多 —  得不到想要的GPA,得不到想要的體型,儲不到想有的財富。你過的生活不是你想要的,你做的工作不是你想做的,你期待的新聞頭條沒有出現,你愛的人不愛你。

「走吧走吧,人生難免經歷苦痛掙扎」。如果每年都有開學日,我想我不會試圖走進九又四分三號月台。搭上一班從現實月台開走的列車吧,去哪裡都好,離開原地,任何一種旅程,都是一場學習,一個學期。

(2023年9月14日)

星期四, 1月 18, 2024

旅程很詭秘,人生很奇妙,or vice versa


旅程總是有太多意想不到的事。走錯的路,搭錯的車,不如預測的天氣,心血來潮的決定,耽誤了的時間,延誤了的班機。

旅程總是處處提醒你,人生就是這樣啊 — 每場旅行就是一場濃縮的人生。 你無法控制外在環境,你也無法預視往後有多滿意自己的決定 - 你只能繼續不斷選擇,然後好好享受每一個選擇帶來的那道風景,以及那刻的時光。只要你放下執著,沒有風景是白看的,沒有時間是白過的。

你知道或許這生不會再有下一次,或許還有。但即使再重來再重遇,你知道並不一樣。

你拼命拍下照片,可是忘記的一定比記得的多。

然而,有些生命中出現過的人、事與想法,以為已經fade out,原來只是藏在隨身行李中的暗格,外套裡的暗袋,頸鍊上的某一環。

出發前完全沒有預計到,幾乎被如鯨魚般龐大的情緒撲倒。

在旅途中,你必須要誠實地面對自己過去與現在的無知、弱點、怯懦、陰影、情感。在一個陌生的環境裡,你無處可逃。

旅程很詭秘,人生很奇妙,or vice versa。

經歷了幾波情緒起伏之後,某日終於擠進了朋友推薦的Monmouth Coffee買到咖啡。沒有座位只能坐在門外招牌下的長椅喝著手沖咖啡,自拍了一張照片傳給幾千哩外的兩位好友證明我有完成他們給我的任務。朋友S(如常精準地)說,「你看起來有一種無奈的快樂。」

旅程也好,人生也好,我們都在無奈中尋找快樂,或在快樂中擁抱種種無奈。

隨手拍這張照片時是旅程最後一天。我在匆匆趕路,一邊要盡力趕去最後一個想去的地點,一邊怕趕不到飛機。精神繃緊,奔跑又搭錯車又瞎忙了一大輪,準時抵達機場,但最終班機要延誤20小時。

我們能夠掌握的事情,何其少。唯有,繼續向前走。

在無奈與快樂之中,我會好好學習勇敢而有型地move on, 但也會好好記住那些經歷過的美好。

(2023年9月11日)

2023年重看《悲情城市》的百感交集

 

2023年六月在香港的戲院重看久違了的《悲情城市》,百感交集。最深刻的其中一幕 — 因為白色恐怖而被軍人關在牢房的文清(梁朝偉飾),與其他幾人(大概都是二二八以後被憲警抓去的人),只能在獄中等待。有軍人走進來,呼喚某人的名字,那人起來,與其他囚友道別。鐵門再關閉,再打開,一次一次沉重的告別。

後來文清被放了出來 (阿公說,連聾子也抓,到底有沒有天理 — 或許連當時的軍人也覺得不合情理吧)。他拜訪囚友的家,把衣服等物品交給他的妻兒。還把一張字條遞給她 。字條打開,上面就寫著幾個大字 — 「你們要尊嚴地活 父親無罪」。

無論那個時代,世界上總有一些父親母親,因為言行不被政權所允許而被關在牢中,甚至失去性命。或許,他們最在意的,就是他們的下一代,將來懂得分辨何謂有罪無罪,懂得如何守住尊嚴。

(2023年6月19日)

[截圖來自侯孝賢《悲情城市》(1989)]


星期一, 1月 15, 2024

「空的圖書館」 - 紀念那些灰飛湮滅的書

十多年前的柏林之旅,特地到訪洪堡大學(Humboldt-Universität)附近的Bebelplatz廣場。廣場看起來沒什麼特別,但沉重的歷史曾在這裡發生 — 1933年5月10號夜晚,納粹學生在這裡焚燒了二萬本原本安放在圖書館裡的書籍 — 包括那些不符納粹思想的學術著作,或不容於納粹的作者作品。我要找的是廣場上一個名為”The Empty Library”的紀念處 — 沒有明確的標示,一不留神就會視而不見。但發現它之後,探頭望過去,就被震撼。



在偌大廣場的鋪路石地面,有一處(大約一平方米)換成一塊玻璃方格。從透明玻璃俯望下去,我看見一個大約五米深的地底密閉空間,裡面有一排排書架,由洞底直到地面,但架上沒有一本書,什麼都沒有。這就是藝術家Micha Ullman所設計的memorial 「空的圖書館」。嗯,沒有書的書架還應該叫書架嗎?沒有書的圖書館應該叫什麼?1933年那夜此處,有火光熊熊,有灰飛湮滅的書,有在吶喊的旁觀者。如今,我和一些遊人,在平凡的下午,平凡的廣場,窺探書本消失後的空蕩蕩。


陽光灑進「空的圖書館」,遊人腳踏玻璃,看見自己的倒影成為圖書館的短暫收藏。從前和現在,歷史與現實,其實沒有那麼割裂。



後來查過資料,原來這裡的書架,剛好可擺放兩萬冊左右的書,正正就是對當年那兩萬本被焚毀書籍的悼念。玻璃板旁邊的地面,低調地鑲有兩塊銅牌,其中刻有引自詩人海涅的名言:「那只是前奏;在燒書的地方,最終也會燒人。」


在不顯眼的歷史現場,我看見人的狂妄,也看見人的自省。從前的惡,在透明而有光的環境之中,才能無所遁形,時刻警醒後世的人們,無論書或人,思想或故事,都不應被消失。

(2023年6月17日)


星期五, 1月 12, 2024

阿彼察邦的「靜默星球」



在阿彼察邦.韋拉斯塔古(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的個人展覽「靜默星球:2021-2022作品選集」中逗留了很久。感恩趕得及看到展覽,感恩再遇《記憶》(“Memoria”)的Tilda Swinton,在影像作品《安眠》(“Durmiente”)中延續那場睡眠,旁邊還搭配著阿彼察邦與坂本龍一合作的《Async - first light》,有人醒著有人睡去,人間(或夢境/或記憶)依然運行。


然後,凝視著《致布魯斯》(For Bruce) 流動河水的影像,聆聽著水聲鳥聲,畫面交疊,光影浮動,有時看見蝴蝶拍翼,有時看見蝌蚪浮游。讀過牆上阿彼察邦2022年7月在秘魯寫給已逝的Bruce Baillie的信, 看見影像上那道旁觀萬物的橋(和倒影),又想起《記憶》裡的那場也有流水的戲,就更感動



《視圓》(Seeing Circles)的紅色很夢幻,無聲的環境中,圓圈裡的影像與訊息卻很清脆。圓圈中割開的”Seeing/ is not seeing”,與頂樓的”The Word Silence is Not Silence”遙相呼應。文字旁邊那幀照片中,群眾在漆黑中舉起小小的白光,那些力量,誰都感受過 — the word silence is not silence。 

差點錯過,不起眼的牆上還很低調地掛著阿彼察邦用人工智能的創作,畫作的下層是根據關鍵詞由AI生成的圖像,上層由他補筆畫上。翻閱場內的書,才知道Apichatpong早前已用近來很熱門的人工智能GPT-3來完成作品,並出版了一本”Conversation with the Sun”,由阿彼察邦與「太陽」對話。


草草記下,希望有時間詳細認真地寫關於這個展覽,以及從《記憶》到「靜默星球」給我帶來的深刻感受 (希望不用到六月才能寫)。


(展覽地點:#馬凌畫廊 @kiangmalingue )

(2023年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