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9月 16, 2018

給年輕人的陳百強playlist — 不懷舊,而為了什麼


2018年9月是陳百強六十歲冥壽。我想,要讓今天的年輕人認識陳百強,實在很難。畢竟他已離世二十五年,最流行的一批歌曲都誕生在三十多年前。或許,有一些經典歌曲他們是接觸過的,但就只是一些老歌而已,對他們似乎一點關係都沒有。我想給年輕人推薦十首陳百強的歌(其實是十一首),不為懷舊(他們根本也無舊可懷),也不為推介十首最好聽或最流行的,而是嘗試從今天的角度,發掘另一些意義。

隨便搜尋一下,用來形容陳百強的詞彙,不外乎是靚仔、有氣質、有才華、有品味、俊朗、感性、情緒化、溫文爾雅、優雅脫俗、書卷味、憂鬱、寡言、內歛。也許都對。而一個歌手能同時擁有這些形容詞,並且貫徹歌曲演繹中的,陳百強以後就沒有。獨一無二,就是這樣。

1. 〈眼淚為你流〉(1979)+〈不再流淚〉(1980)(曲:陳百強 詞:鄭國江):〈眼淚為你流〉受歡迎,翌年推出下集〈不再流淚〉,算是廣東歌有「續集」延續故事的先河,下集歌詞呼應上集歌詞的元素。〈眼淚為你流〉開首響起撥電話聲(對呀,是「撥」),女角先「喂」一聲,陳百強回一聲「喂」,然後對方掛斷電話。〈不再流淚〉開首也是電話聲,換了女角主動打電話給陳百強,然後兩人講了一段今天聽起來有點可笑但當年應該好浪漫的情話。對呀,那時的電話聲是這樣的。沒有Whatsapp,吵架或談情都是用家中的電話,而那個電話,是一家人共用的。

2. 〈幾分鐘的約會〉(1980) (曲:Kenneth Chan 詞:鄭國江):1980年,首條地鐵線觀塘線通車,改變了香港社區的發展與香港人的生活方式。同年,陳百強唱出地鐵的浪漫故事,那是一個仍未用FF或J這些英文字母的年代,於是就用足一句「好比心中女神進入夢」去說。如今地鐵由讓人充滿想像的新鮮事物變成擠迫不堪讓人厭惡的巨獸,再說浪漫故事也許都虛假矯情。但這首歌有一點沒變的 — 聚散有時,世事無常。你沒把握機會去把話說清楚,明天不一定來,幾分鐘之後的分別,就是一輩子。

3. 〈喝采〉(1980) (曲:陳百強 詞:鄭國江) : 1980年,給年輕人打氣的〈喝采〉,那時愛聽這些歌的人現在幾歲了?都四十幾、五十幾以至六十幾了吧?就是今天年輕人的父母輩(甚至,祖父母輩?),或稱之為Old Seafood的中年人。今天年輕人受盡這些old seafood開口埋口「我哋以前就唔係咁……」— 那就嘗試用這首歌,接通三十八年前跟你年紀差不多的人吧,每個世代,都有他們的煩惱和迷茫,都受他們上一輩的指指點點。在迥異的年代,我們嘗試了解彼此,互相提點,少點比較,多點鼓舞。 我們還是需要好好唱「路上我願給你輕輕扶/你會使我感到好驕傲/幸福歡樂陪著你/去找一生美好」。

4. 〈今宵多珍重〉(1982) (曲:王福齡 詞:鄭國江): 能夠把五六十年代國語歌重新演繹得入型入格,既保留小調味道與後來所謂的「中國風」,又注入時尚西化音樂元素,這首歌自是最成功的例子之一,如今聽起來那些節奏與編曲都不過時。那時候大家都好像會在中西、中港、國語粵語、文言書面語口語等之間來去自如,不一定要壁壘分明。陳百強那種字正腔圓,感情恰如其分,唱來三分無奈三分淡然四分隱隱痛的感覺,是很難模仿的。歷年來,那句「懷裡情人在怨/相愛偏不能容」,給多少人用來偷渡那些被壓抑的情感 — 然而,三十多年後,社會那些壓抑,原來都還在。

5. 〈摘星〉(1984) (曲:顧嘉煇 詞:林振強):曾經有一段時間,政府的宣傳歌都非常流行,而且不是隨隨便便口號式呼籲人呢樣嗰樣。〈摘星〉是很好的示範 —本來是政府委託製作的禁毒歌,林振強以名「後悔」和名「快樂」的店作喻,道出一個不只關於不要相信毒品的故事,更是一連串以「我要摘星不做俘虜」為喻的豪情壯語。當然,所謂勵志歌,都有它的局限,以至,宿命。

6.〈粉紅色的一生〉(1984)(曲:Loudiguy/Piaf 詞: 鄭國江) 80年代,幾位巨星的大熱歌曲都改編自日本歌。但陳百強最流行最傳世的歌曲,並沒有很多日曲粵詞,而他的改編歌當中,最教人驚豔的,自是改編自Edith Piaf 40年代法文經典La vie en rose (是啊,法文rose直譯是粉紅),而且換上跳脫活潑的節奏,從音樂、演繹到舞步,即使今天看來都是時尚而有型有格的。當別人一窩蜂去改編日本歌,能夠從別的地方看到寶物,而又能carry到,這也許就是,易扮但難學難精的,品味。

7. 〈盼望的緣份〉(1985) (曲:陳百強 詞:鄭國江)作為聽眾,我們從來都無法肯定歌者所唱的有多少是他們的真正感受、經驗與想法。他們的形象,有幾分是真,幾分是由唱片公司、經理人與傳媒所建構?又有多少是聽眾自行填充的?填詞人鄭國江談這首歌時提到,「很慶幸我總能寫Danny的心意,他的曲似乎透露了他的內心世界」。或許是我們一廂情願的想像,或許是精心設計的明星文本(star text),但聽著陳百強唱「緣份永遠要避開我/今天我實在願講和/自己孤單還要天天唱著情歌」時,都會無可避免地相信,那份哀愁與痛,就是從他心底裡吐出來的。

8. 〈不再問究竟〉(1985) (曲:林慕德 詞:林振強) 一個晚上,一個場景,失戀男與頑童的相遇與對話。適當的留白,有想像空間,有豐富畫面。當時廣東歌少有的寫法。沒有結局,餘音裊裊,直到29年後小克為梁漢文寫《一再問究竟〉的精心互文 — 命運輪迴,我們都是這樣長大,或流淚的,無論你是哪個世代。

9 〈偶像〉(1986) (曲:徐日勤 詞:潘源良) 比起當時其他偶像,陳百強的明星文本,從歌曲歌詞到他呈現出來的形象到與他相關的娛樂八卦新聞,總是關乎壓抑與隱密,一面是陽光俊朗,一面是憂鬱內歛。〈偶像〉當然關乎陳百強,但又何嘗不是某些香港人的寫照 — 為別人的目光而活,享受歡呼卻擔心掌聲消失,「天天心中都背負重量/每一分偏差全受到注望/他的一生包括淚與汗/統統基於觀眾著想」

10 〈神仙也移民〉(1988)(原曲為Bananarama "Love in the First Degree" 詞:盧永強) 80年代中以後,香港人生活的其中一個關鍵詞是「移民」。你不移民,都總有親戚朋友移民。當時與「移民」相關的廣東歌,大多以好友別離、珍重珍惜等為題,流露對香港的不捨或對現實的無奈。此曲卻以神仙見香港美好而想移民的巧妙構思,側面歌頌香港比天堂更美好,連神仙也想移居香港。又或者,生活在他方,總是我們的美好想像?輕快的調孑與調皮的歌詞,為本來沉重的移民話題幽了一默。如今成了神仙的陳百強,還會想移民到今天的香港嗎?

星期六, 9月 01, 2018

關於《廿四格》的12點速記



1. Unfinished cinema:去年第一次看完阿巴斯基阿魯斯達米的遺作《廿四格》(24 Frames),就把它封為我的2017年年度電影。那時我寫:「謝謝導演帶給世界這麼多出色的作品,直至人生最後一部,仍在探索各種電影與藝術的可能。萬物自有它們的節奏,就待我們用心專注去細賞細嚐,發掘幽微的細節。」一年後重看,又會有什麼新的體會呢?結論是,下次再重看,必然有更多發現,會填補更多情節和情感。因為,看的我在轉變啊,節奏也必然轉變。導演說過,他相信好電影應該是未完成的電影(unfinished cinema),最終透過每一位觀眾在腦海中去把它完成。《廿四格》貫徹他的理念,處處留白,卻總會誘導好奇的觀眾,去咀嚼每一格那四分半鐘,然後用自己各不相同的方法和想像力,填好每一格。


2. 框內/框外:宣傳品上提到導演講過:「我察覺人未能細看眼前景物,除非它在框內。」但可能更重要的,是框外。我們專注框內,但同時好奇、關心、緊張框外發生什麼。鏡頭就這樣鎖定了一個空間一個角度,而觀眾聽到、猜到、想像到鏡框外正在發生事情,但導演不移動鏡頭,我們也無能為力,只能在知道與不知道之間,任由時間流過。如同人生,我們也往往很難移開某個框,去理解甚至改變某些事。我們能夠控制的,何其有限。有限,就在框內。


3. 前後:電影開宗明義就說,每一格是將一幅靜態畫作,或一張照片,延伸成約四分半鐘的短片。從這裡回頭想,當我們凝視一幅畫作,一張照片,甚或親臨欣賞某一幀風景,有想像過這格時空以外,前前後後發生過的事嗎?如果不知道甚至不曾想像,我們又如何判斷?我們從一幀畫面,可以想像出幾多不同的故事? 我們所知道的,何其有限。有限,就在框內。


4. 真假:電影每一格看似平凡簡約,實際上又是貫徹了導演的作風,處處帶出真假的對比與辯證。那些CG自然景物與真實景物接合在一起,到底那些是真,那些是假?那些是紀錄,那些是虛構?為什麼我們會感覺是真或是假?那電影畫面的真假到底又為何重要?真或假的景像能讓我們接近真相多一點嗎?導演這樣寫過:「一切都是謊言,沒有什麼是真的,然而都暗示著真實…但這些謊言是用來表達一種深刻的人性真實。」(《阿巴斯談電影》,頁36-37)


5. 故事:這電影怎麼會沒有故事呢?我知道,它沒有故事線,沒有人物角色,沒有對白沒有演技。但如果願意細心凝視細節,再想像影片這個「框」以外發生的事情,將動物聯想成人,則一幕幕的故事,或者寓言,還是動人(又或驚心)。


6. 無常:有好幾次,鹿啊鳥啊牛啊,在本來看似平淡日常的場景,遇上了威脅而不自知(來自大自然,或別的動物,或人),有些活下來,有些不。我等觀眾為牠們的命運著急,因為牠們不知道「黃雀在後」,大禍將臨。而人生何嘗不是,如此無常,誰也不知道下一刻會迎來什麼。


7. 人:電影畫面只有兩次出現「人」這動物,分別是第十五格凝望巴黎鐵塔的人和路過的遊人,以及最後一格伏在桌上睡的剪片師。也有人出現在框外發出聲音,譬如開車、開槍、開門。而當然,看電影參與填補”unfinished cinema”的觀眾,也是人— 我們都在凝視、剪接(把片段聯繫自己的經歷與思想)、張望、偷窺、睡著(?)。


8. Mindfulness:其實這部電影也可以用來練習mindfulness靜觀正念。凝視與聆聽四分半片段的細節,感受當下,不貼標籤,不帶批判,任那雨雪紛飛、閃電行雷,動物不寧,我們來學習那頭懶洋洋的牛,內心繫於當下,處之泰然。


9. 聲音:當畫面減省了各種剌激誘人的元素,觀眾或許更願意去留意聲音的細節。各種環境的聲音、動物的叫聲,平常或許我們不會留意,但這部電影裡,它們的高低、節奏、位置,都顯得重要了,而且有輪廓和表情。


10. 光暗/動靜:若能留意光暗、動靜的轉變與對比,也許可以體會更深刻。在日常生活也是。導演說過:「也許我年紀越大,看見的就越少。但這些日子,我情願看得更少。我情願只注意我想注意的事物。而我看到的,的確比我年輕時看見的要光亮得多。」(《阿巴斯談電影》,頁310)


11. 美:也可以,不為什麼,只因為美。其實不一定需要解釋,為什麼電影裡的雪很美,海很美,下雨很美,樹很美,動物很美。更多時候,在現實裡,我們都只是走過而已,最多只是說一句「很美啊」,然後用手機去拍下一張以後都不再看的照片 — 我們都沒想過要解釋,為什麼日常中的它們很美。


12. Love never dies: 最後一格畫面,一曲”Love Never Dies”伴著在iMac前睡覺的剪接師,作為遺作的最後一格是完美了。有些情感,有些生命,不會結束。它們留下了畫面,而畫面衍生、拼貼更多畫面與聲音,永遠展現無盡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