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9月 01, 2018

關於《廿四格》的12點速記



1. Unfinished cinema:去年第一次看完阿巴斯基阿魯斯達米的遺作《廿四格》(24 Frames),就把它封為我的2017年年度電影。那時我寫:「謝謝導演帶給世界這麼多出色的作品,直至人生最後一部,仍在探索各種電影與藝術的可能。萬物自有它們的節奏,就待我們用心專注去細賞細嚐,發掘幽微的細節。」一年後重看,又會有什麼新的體會呢?結論是,下次再重看,必然有更多發現,會填補更多情節和情感。因為,看的我在轉變啊,節奏也必然轉變。導演說過,他相信好電影應該是未完成的電影(unfinished cinema),最終透過每一位觀眾在腦海中去把它完成。《廿四格》貫徹他的理念,處處留白,卻總會誘導好奇的觀眾,去咀嚼每一格那四分半鐘,然後用自己各不相同的方法和想像力,填好每一格。


2. 框內/框外:宣傳品上提到導演講過:「我察覺人未能細看眼前景物,除非它在框內。」但可能更重要的,是框外。我們專注框內,但同時好奇、關心、緊張框外發生什麼。鏡頭就這樣鎖定了一個空間一個角度,而觀眾聽到、猜到、想像到鏡框外正在發生事情,但導演不移動鏡頭,我們也無能為力,只能在知道與不知道之間,任由時間流過。如同人生,我們也往往很難移開某個框,去理解甚至改變某些事。我們能夠控制的,何其有限。有限,就在框內。


3. 前後:電影開宗明義就說,每一格是將一幅靜態畫作,或一張照片,延伸成約四分半鐘的短片。從這裡回頭想,當我們凝視一幅畫作,一張照片,甚或親臨欣賞某一幀風景,有想像過這格時空以外,前前後後發生過的事嗎?如果不知道甚至不曾想像,我們又如何判斷?我們從一幀畫面,可以想像出幾多不同的故事? 我們所知道的,何其有限。有限,就在框內。


4. 真假:電影每一格看似平凡簡約,實際上又是貫徹了導演的作風,處處帶出真假的對比與辯證。那些CG自然景物與真實景物接合在一起,到底那些是真,那些是假?那些是紀錄,那些是虛構?為什麼我們會感覺是真或是假?那電影畫面的真假到底又為何重要?真或假的景像能讓我們接近真相多一點嗎?導演這樣寫過:「一切都是謊言,沒有什麼是真的,然而都暗示著真實…但這些謊言是用來表達一種深刻的人性真實。」(《阿巴斯談電影》,頁36-37)


5. 故事:這電影怎麼會沒有故事呢?我知道,它沒有故事線,沒有人物角色,沒有對白沒有演技。但如果願意細心凝視細節,再想像影片這個「框」以外發生的事情,將動物聯想成人,則一幕幕的故事,或者寓言,還是動人(又或驚心)。


6. 無常:有好幾次,鹿啊鳥啊牛啊,在本來看似平淡日常的場景,遇上了威脅而不自知(來自大自然,或別的動物,或人),有些活下來,有些不。我等觀眾為牠們的命運著急,因為牠們不知道「黃雀在後」,大禍將臨。而人生何嘗不是,如此無常,誰也不知道下一刻會迎來什麼。


7. 人:電影畫面只有兩次出現「人」這動物,分別是第十五格凝望巴黎鐵塔的人和路過的遊人,以及最後一格伏在桌上睡的剪片師。也有人出現在框外發出聲音,譬如開車、開槍、開門。而當然,看電影參與填補”unfinished cinema”的觀眾,也是人— 我們都在凝視、剪接(把片段聯繫自己的經歷與思想)、張望、偷窺、睡著(?)。


8. Mindfulness:其實這部電影也可以用來練習mindfulness靜觀正念。凝視與聆聽四分半片段的細節,感受當下,不貼標籤,不帶批判,任那雨雪紛飛、閃電行雷,動物不寧,我們來學習那頭懶洋洋的牛,內心繫於當下,處之泰然。


9. 聲音:當畫面減省了各種剌激誘人的元素,觀眾或許更願意去留意聲音的細節。各種環境的聲音、動物的叫聲,平常或許我們不會留意,但這部電影裡,它們的高低、節奏、位置,都顯得重要了,而且有輪廓和表情。


10. 光暗/動靜:若能留意光暗、動靜的轉變與對比,也許可以體會更深刻。在日常生活也是。導演說過:「也許我年紀越大,看見的就越少。但這些日子,我情願看得更少。我情願只注意我想注意的事物。而我看到的,的確比我年輕時看見的要光亮得多。」(《阿巴斯談電影》,頁310)


11. 美:也可以,不為什麼,只因為美。其實不一定需要解釋,為什麼電影裡的雪很美,海很美,下雨很美,樹很美,動物很美。更多時候,在現實裡,我們都只是走過而已,最多只是說一句「很美啊」,然後用手機去拍下一張以後都不再看的照片 — 我們都沒想過要解釋,為什麼日常中的它們很美。


12. Love never dies: 最後一格畫面,一曲”Love Never Dies”伴著在iMac前睡覺的剪接師,作為遺作的最後一格是完美了。有些情感,有些生命,不會結束。它們留下了畫面,而畫面衍生、拼貼更多畫面與聲音,永遠展現無盡的生命力。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