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8月 23, 2018

叫幾百萬人流淚過的歌


跟年輕朋友討論從前的流行曲,通常我都非常小心翼翼。不是怕暴露自己的年齡,而是不希望過於理所當然地以為誰都必然聽過某人某歌,更不希望自己流露出一種「你怎麼可以不知道」的神情。畢竟世代不同,我們又怎可能霸道地以為年輕人必然都聽過所謂的經典,或不屬於他們年代的名人?世界太大,歌曲太多,流行太快,時間太少,沒有人可以認識每個年代的歌和人。我也渴望細聽更多好老的歌和好新的歌,只是還沒如願。

幾個月前跟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談創作時,還是不小心洩露了錯愕的表情。我先小心問她們,還知道誰是陳奕迅吧?「梗係知道啦」她們有點不屑我提這問題。然後,我問「你們聽過〈K歌之王〉 嗎? 她們自信地說「梗係聽過」!

我鬆一口氣,也許是過於鬆懈,就開始說,〈K歌之王〉 咪就係一個以拼貼來創作的例子囉 (當時我想以此例解釋其中一種常用的創作手法,是抽取其他知名作品的元素,拼貼成新作,並透過重新組合創造新意義)。

她們一臉茫然,問「這不就是一首普通的情歌嗎」? 我就知道我犯錯了,我怎麼可以理所當然地以為她們聽過這首歌就等於知道,〈K歌之王〉引用和拼貼了廿多三十首那年代的流行K歌歌名和歌詞,更遑論知道作曲編曲的陳輝陽將自己前作的音樂元素也嵌了進去?在〈K歌之王〉流行的年頭,可能大部份聽眾都曉得歌詞的妙處,知道許多詞句的出處,知道這首歌既可以是苦情歌也可以一首戲謔K歌的K歌。但近幾年首度聽這歌的聽眾,可能就只覺得「幾好聽」和「歌詞古怪」了。

也許,很多創作,脫離了某個時空,一整層意義就消失了,原本的心思也隱沒了。
本來,創作就是會經過不斷的中介,原初的意義會在不同的脈絡中演化,新的意義會衍生繁殖。但某些創作時原始的亮點,反過來框住了文本意義衍生的可能,來到後世變得難以解讀。如果沒聽過那年代的流行曲,現在又如何能明白「分一丁目贈我」或「如從未聽過誓言如幸福摩天輪」指涉什麼?

回頭再看再聽一些經典舊作,不是必然要找出當時的脈絡,因為這些舊作如何扣連當下可能更為重要。但如果能花點心思多了解創作背景,窺探某個我們不熟悉或已遺忘的時空,或許會找到作品更多的趣味和情感。好,讓我找一些我一直聽不懂的老歌來再了解。(嗯,我所指的老歌,是七十年代或以前的,不是陳奕迅的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