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12月 30, 2012

當港星不再港星 唱作人如何唱作




(按: 原文刊於台灣《gigs搖滾生活誌》2012年11月號第六期,是配合「香港週2012—唱作世代音樂會」而寫的一篇文章,綜論香港唱作人,對象是台灣讀者。《gigs搖滾生活誌》是很出色的音樂雜誌,可惜出版七期後已宣佈停刊。希望有新經營者延續它的生命。並感謝主編邀稿,讓我有緣參與這本精彩的台灣雜誌。)


上世紀90年代初,一眾香港歌手如林憶蓮、張學友等成功開拓台灣市場,以他們獨有的明星魅力、勁歌熱舞的表演模式、摩登都會的形像,填補了當時台灣樂壇的一個缺口。時而世易,台灣陸續出產兼出口樂壇巨星、年輕偶像,香港主流音樂卻陷入困局,在本土與海外的影響力都大不如前。

跟上一代「港星」不同,近年赴台發展的香港歌手,能吸引台灣樂迷注目的,不再是有唱片公司龐大資金支援、星味濃郁的偶像,而是重視音樂與創作本身的「唱作人」。這現像固然與市場分眾、樂迷口味各異有關,而台港兩地日益頻繁的互動,生活網路化,亦有助兩地的創作歌手與聽眾,在不受企業資本與主流媒體的左右下,有更深入的互動交流。

以十一月赴台參與「香港週2012—唱作世代」演出的創作歌手為例,盧凱彤去年放下at17組合在香港所建立的知名度,隻身跑到台灣重新開始,音樂上脫胎換骨,嗓音和吉他技術都展現了剛柔並重的鮮明風格,推出首張個人專輯即獲台灣「音樂推動者大獎」的肯定。沒有昔日港星背後的一大隊製作和宣傳人員,盧凱彤要一個人面對台灣媒體,獨自跑到陌生的校園演出。但也許正是這些與台灣人貼身接觸的經驗,讓她一步一步以音樂和個性贏得樂迷的信任和欣賞,並同時因為台灣生活體驗而豐富了她的創作視野。

音樂創作,其實離不開生活吧?另一位新人岑寧兒,也選擇隻身赴台工作、生活,親身感受台灣的文化氛圍和節奏,即使她仍視香港為家。沒有人認識,就從一場接一場的live house演出累積口碑,建立與歌迷的關係。當然也得力於Street Voice和YouTube等網路平台的傳播,讓她那會說故事、有表情的聲線懾住了不少人的心神。

上一代港星尚有當時台灣歌手所缺的時尚星味和包裝,但今天的香港唱作人還有什麼特色與台灣創作歌手有別呢?畢竟網路已經模糊了地域的差異。答案可能要回到音樂人的個人風格裡找。而真誠的風格,是由創作人的經驗、視野、情感、性格所揉合而成— 這些正好是從香港的生活環境和文化中所長期滋養出來,唱出的氣味自與台灣的不一樣,也跟過去音樂工業大量複製的偶像有區別。九月曾來台演出的樂團My Little Airport,毫不妥協地以一貫不精緻但趣緻細膩的樂曲和地道粵語面對台灣觀眾,依然深受歡迎,正是一例— 忠誠地展現鮮明個性與風格,自有知音人。

出道逾十年的林一峰,早期將手作音樂放上「滾石可樂」網站,也不諱言成長時受台灣流行曲的影響。但一路走來,他從遊歷世界、吸收大量文學與音樂養分的過程中,擴闊了視野也豐富了音樂質感,漸漸擺脫「小清新」民謠歌手形像,更關注歌詞主題的深度與廣度,以及更化心思於雕啄編曲及聲音技巧,嘗試多元曲風,營造獨具詩意及影像感的意境。植根香港,吸取他國文化精華,探問自身、關注本土也放眼世界(例如環保議題),亦可算是不少香港唱作人的共通處。

香港音樂人常表示嚮往台灣的音樂環境,其中一個原因是台灣有遠比香港成熟的live文化。如今樂壇已沒幾人能單靠賣CD自給自足,現場演出對獨立唱作人尤其重要。他們當中有人選擇多赴台灣演唱,也有選擇出資在香港推動音樂產業。馮穎琪除了為自己和其他歌手創作,就花心力經營Backstage Live餐廳。林一峰也自組公司,一再出資為知名度不高的獨立樂團或歌手辦音樂會,現身為他們宣傳,出力推動獨立樂圈的發展和招倈聽眾。

合作與交流,是另兩個關鍵。香港獨立唱作人常在音樂上合作,共同推動更好的音樂生態。他們亦不時與台灣創作人合作或交流,從音樂演出或宣傳的角度看皆是好事,撞出火花就更能讓人看見,就會蔓延,氣氛就會更熱。林一峰與盧凱彤等常於臉書或微博等平台與粉絲互動,展現他們的世界觀,同時也透過跨媒體創作(如文字、攝影等)及與其他界別創作人的合作(如舞台劇),更立體地呈現他們的個性與態度—關乎音樂,更關乎個人與世界的關係。

所謂「唱作」,其實不應單指歌者兼顧曲詞創作。或者可以把「唱作」看成一種將生活與音樂結合的態度— 做怎樣的人,唱怎樣的歌。勇於活出與展現自己的真個性,對社會對音樂有立場有看法,唱自己的歌,正是香港「唱作世代」與上世紀港星的最大分別。

(圖: 攝於2012年11月24日於香港西九文化區舉行的「文藝復興音樂節」,林一峰的演唱片段。)

星期一, 10月 01, 2012

擁有不擁有都欲望其他 —《開關係》

W創作社《開關係》透過六個角色的愛慾糾結,展現了關係的種種可能,時而心癢難搔、神魂顛倒,時而驚心動魄、難捨難纏。甜言蜜語,冷不防是一地玻璃碎,踩下去就是血。背叛與嫉妒,攤開來卻是赤子真誠。誰都不比誰高貴,因為他們都無法戰勝欲望與貪婪,無法擺脫控制慾和不安全感。

劇中角色從帶刺的感情角力開始,到坦然開展多元關係,最終落得一片黯然神傷。劇本笑裡藏刀,刀鋒滲淚,將一串有重量的問號穿插全劇,時而甜蜜時而毒辣地,叩問角色也叩問觀眾。很多場戲的情緒都密不透風,在燈光、佈景及服裝大膽而強烈的色調襯托下,演員既抓緊觀眾的思緒也呈現詭異的氛圍,於是一路演下去就如竄擾的蛇,咬人癢處,或痛處。

但我覺得,這故事說到底是關乎信任的。不同形式的關係,都建基在不同程度地搖搖欲墜的信任之上。相信別人困難,相信自己更艱巨。他/她對我忠誠嗎?他/她愛我比另一個他/她多嗎?我真的愛他/她嗎?我真的不會同時愛上別人嗎?他/她願意為我犧牲嗎?我願意為他/她犧牲更多嗎?我們的關係,可以跟別人定義的關係不一樣嗎?

因為信任何其艱難,於是人以為可以依賴規條約束。規管愛情關係的戒律,其實都源於不信任吧?但誰敢說欲望與猜忌不會膨脹,規條不會失效?於是有人埋首沙堆,有人自欺欺人。「開關係」,除了open relationship的意思,大抵亦可以讀成把規管關係的鎖打開,一切曝曬於空氣中,於是,劇中有人難以承受恨,也無法承擔愛。

剝去所有,我們最終渴求的,其實只是,沉默的擁抱。像劇中Ken Wong那個在狂傲之後卑微的請求。

《開關係》用上〈野孩子〉和〈尋開心〉固然是編導黃智龍簽名式的錐心到肉,但整晚我腦海裡一直揮之不去的卻是一首在劇中沒提過、沒播過也沒有關係的歌 "Ev'ry Time We Say Goodbye" 。Everytime we say goodbye, I die a little。 劇中一次又一次的揮手告別,而且,都不知道還有沒有下一次。如果,對某個人,每一次別離,莫論什麼原因,都像割去了一塊肉,那麼,你擁有的,可能比失去的更多。

記起孫梓評的一首詩:「最感傷的事 原來不是不能擁有 而是擁有之後 還欲望其他」。無論關係的開與關,擁有什麼不擁有什麼,最難馴服的畢竟還是欲望 — 靈魂的、軀體的、物質的。而最難做到的,就是信任。

開了的感情,其實不是一按製就能關掉的。不擁有,也可能纏繞一輩子。 

星期二, 9月 25, 2012

《無影者》— 地上的影子在跳舞


張維中作品最吸引的地方,不僅是扎實的生活感和細緻的觀察力,還有總是帶著微暖和微笑的文字。《無影者》是維中旅居東京以後首本長篇小說,也是他自《三明治俱樂部》系列後久違的長篇,更特別的是,這是一本推理小說。

這幾年維中努力地書寫東京城市導遊和以異地生活為題材的散文(如《半日東京》、《東京等等我》和《東京上手辭典》等多本著作)。毫不意外地,《無影者》也是以東京為背景。我沒有讀過很多推理小說,沒法從這角度去談論本書,但小說的節奏緊湊,電影感、生活感和幽默感混合而沉澱出一種獨到的情感。小說或者沒有很考驗讀者的推理智慧 ,但卻提醒我們,日常生活中自以為熟悉不過的人或事,或許都有教人意想不到的另一面,自以為無關痛癢的,原來一直牽扯相伴。想割去影子,影子卻無處不在。情感,我們都擺脫不掉。而《無影者》刻劃得最深的,是幾段親情。

查案靠夢、腦波圖和素描/攝影本來就異於一般推理小說而且極富想像力。但我們何嘗不是靠直覺、科學和藝術去理解世界? 有些事情不可思議,因為我們都無法通透地理解親情,像第二章〈無影者〉裡那個教人戚戚然的孩子山田佑,第五/六章〈雙面人〉/〈幻影肢〉的父親佐佐本雄介,當然還有主角江陵介和梁緣。

本書收錄了張曼娟老師與張維中的對談文章,談到了異地生活的身份與觀察位置。其實,小說中主要角色都有讓人意外的另一面,正好也是一種對標籤的抗拒 — 何不從容地迎來多元的可能性,坦然地面對命運或個人選擇?

有人說想把沒用的影子割掉。但影子卻一直守護著我們,無論這影子是情人、親人、或是自己不為人知的另一面。影子讓光線下的人完整。

全書的結尾是這樣的: 「......地上的影子在我們面前,恍如披著雪,各自跳起了舞來。」

《無影者》詳細介紹 : http://weizhongzhang.com/libra925/Novel/entori/2012/5/25_zhang_pian_xiao_shuo_wu_ying_zhe.html 

張維中官方網站: http://weizhongzhang.com

星期一, 9月 24, 2012

開學明信片


 
自從四年前開始教學生涯,就以九月學年之始而非元旦日作為一切更新的標誌。而在這reboot之前的夏季旅行,大概就是每年最期待也最重要的一章。

總是覺得,如果十幾天的旅程過後,個人甚麼都沒有改變,就好像有點白去了吧。一個人的長途旅行,多多少少就是人生旅程的縮影,或放大。

我喜歡走路,雖然腿都痠痛不已。但只有一直走一直走,才能夠感受自己的步伐,或輕或重;選擇自己的視線,或遠或近;比較異地與我城的風光,從他方的設計與色彩思考城市性格的活潑或深沉,從別人的生活對照自己的快樂與憂愁。

旅行就是要學會不斷取捨,不斷錯失;以為很謹慎的選擇原來是錯誤的,無心隨意卻遇上最美好的風光和美食。想好好記住卻總怕記不住,想多留一回卻天黑了。

性格決定旅程,我看到很多美好,然後在旅途中不斷覺得錯過太多。我嘗試記住晦暗或剔透的天空,博物館裏人性的善與惡,然後在記憶流失之前,回家去為自己修修補補。

沒有一打開就是目的地的隨意門。但是用心走路,處處都是景點,無處不是好風光。

(圖:攝於赫爾辛基Suomenlinna)

星期六, 4月 28, 2012

沙滾滾願彼此珍重過



去年一個活動中,我講了「沙滾滾願彼此珍重過 達明一派與我(們)的小革命」這題目。那時候,我當然不知道達明一派會在2012年有演唱會,更無法想像這個音樂會是多麼具當下的時代革命性 政治的,身份的,香港的

談「小革命」本是源自一本書,不過我肆意把這詞據為己用,將之賦予不盡相同的意義。革命,就是一種對自身的反省,對規條的質疑,對現實的不甘,拒絕習以為常,尋找不一樣的可能性,顛覆別人或自己眼中的理所當然。渴望獨立特行,為了自我,為了群體,為了他人,更美好。

但我們誰不活在堅固的框框之中?到底如何能夠有足夠的力量與勇氣,去推開框框、鬆動框框,或至少,與框框玩遊戲?

於是,我總是慶幸,我把青春留在舞台和電影院。燈暗燈亮,台上台下,我看別人一場又一場的人生,我一次又一次改寫自己的劇本,即使常常沒有勇氣徹底地拋掉種種設定。

我首度買票跟同學去看的舞台劇,是進念二十面體的《石頭記》。當然,入場是因為達明一派; 那時的觀後感,當然是「看~不~懂~」。而當時自然也沒有想過,《石頭記》,無論是舞台劇或歌,為我打開一道又一道的門,一路走來,無限好風光。

因為不懂,所以好奇,所以願意戰戰兢兢走上前打開那一道又一道的門,窺探更多的世界,或者自己。因為不甘,所以夢想,所以願意做別人眼中的傻事,從生活中一點點進行小革命,即使從來沒有勇氣徹底顛覆。

兜兜轉轉,曾經不懂的作品、人或事,絲絲點點,構成今天的我。

前陣子無意中翻開一堆舊照,看到二十年前一個舞台演出的照片。是的,剛好二十週年。那次我是編劇導演之一。這演出大抵是我人生至今最重要的其中一件事情,不僅因為那段從創作到排練到演出的過程,將青春與能量都盡情傾瀉的日子,更因為二十年來我經歷過最重要的事,幾乎都能跟這演出直接或間接或遙遠地連上關係。因為這個演出和同台的朋友,我又認識了更多人,一點一點地改變了我的步伐。台上頃刻可以永恆。

二十年前,《我愛大導演》是關於一個年青人追求電影夢想的故事。這位當年劇中的年青導演,今天可好?豪情還在嗎?已經為現實低頭了嗎?

望著舊照,高興昔日台前幕後的朋友,很多都仍然在堅持自己的生活態度。有些雖然下落不明,有些已久沒聯繫,有些只在臉書互通訊息,但「尾巴和尾巴仍是相連著」,我仍然常常感謝你們,以及歲月。

就這樣哼著〈達明一派對〉吧 從前成員齊集嗎/個個老了胖了嗎
聽說某某去向未明下落待查/……從前豪情還在嗎/世故了也未算差/偶爾有個壯志未酬不必驚詫/前行還能前衛嗎/念舊又是落伍嗎/過去過了但至少也將火把交給他/他他他 她她她 牠牠牠 它它它」(黃偉文詞)

但願在往後的日子,我仍然有,甚至有更多的勇氣和力量,去實行自己的種種小革命,還要將火把交給他他他她她她們。

達明一派廿五年來的音樂對我當然重要。我沒法只選一首最愛的歌,但如要選一句歌詞,這句倒是最想浮現在我腦海的 沙滾滾願彼此珍重過」,周耀輝寫的〈皇后大盜〉。

再過廿年,當我都差不多要計劃退休,即使記憶老去,遺忘的比記得的多,但願我仍能珍惜 — 沙滾滾,但彼此珍重過。


2010: 那些灑遍萬物的時光微塵
2009: Still Walking
2008: 夜而日而夜無限多
2007: 隨風而行
2006: 給時間 給青春
 

星期一, 1月 30, 2012

「遲到冇人有系列」之暈塵選2010年十五張華語專輯

2010年個人聽得比較雜 (雖然仍然錯過很多 —例如林生祥和萬能青年旅店)。粵語歌以RubberBand最為突出,流行band sound風格加上題材豐富獨到的歌詞,十分搶耳也耐聽。農夫、C all star和林二汶都在他們的範疇交出優秀成績。台灣方面,雷光夏的動人詩意,蛋堡依然精巧而活潑的饒舌(加上Jabberloop音樂感更突出),甜梅號的後搖滾,黃韻玲和魏如萱兩代優質女聲,《很久沒有敬我了你》原住民團隊展現的遼亮嗓音,陳昇的老練,《戀花》中一眾新世代音樂人對老歌老歌王的致意等,都顯示了寶島才真正擁有讓多元音樂風格開花的土壤。連何韻詩走到台灣製作的專輯也是她近年最佳。
 

 年度專輯:
01 《Connected》,RubberBand



02 《她的改變/第36個故事原聲大碟》,雷光夏+BIT Sound


03 《月光》﹐蛋堡 & Jabberloop


04 《腦海群島》,甜梅號


05 《美好歲月》,黃韻玲

06 《無名。詩》,何韻詩

07 《很久沒有敬我了你》原聲帶,胡德夫、陳建年、巴奈、紀曉君等

08 《奇蹟》,農夫

09  《林一歌林二唱》,林二汶

10   《Make it Happen》,C all Star 

11 《P.S. 是的我在台北》,陳昇

12 《優雅的刺蝟》,魏如萱

13   《戀花 - 寶島青春夢:向洪一峰致敬》,洪敬堯、周杰倫、阿信、盧廣仲等

14  《Jun K》,恭碩良

15  《買一送一》,陳奐仁、MC Jin

暈塵選2008年15張華語專輯
暈塵選2007年15張華語專輯
暈塵選2006年12張華語專輯
暈塵選2005年12張中港台專輯

暈塵選2011年十五曲
「遲到冇人有系列」之暈塵選2010年十二曲
「遲到冇人有系列」之暈塵選2009年十二曲

星期日, 1月 29, 2012

「遲到冇人有系列」之暈塵選2009年十五張華語專輯

2009年是林阿p、蘇打綠和蛋堡之年,各有兩張專輯入圍(阿p是以my little airport和「永遠懷念塔可夫斯基」兩組合名義的專輯入選,其實潘迪華合輯也有他份),三者的風格,真是介乎法國與旺角之間的金賭蘭春夏詩意,大異其趣。當然,阿p的社會與政治議題歌詞是本年最大亮點。

台灣女聲也是2009年重要的聲音,陳綺貞、范曉萱、張懸以至阿密特張惠妹,各自交出風格濃烈獨特的專輯,雖然都未必算是她們的最佳作品 (但張惠妹轉型的力度確是可喜)。林一峰的這張《思路》是個人長途旅程的最佳配樂。Tizzy Bac的音樂即使依然澎湃但似漸露疲態。麥浚龍這幾年確是香港樂壇的異數,值得推介。縱貫線四男以及八十歲潘迪華與眾年青獨立音樂人合作的專輯,示範了不同世代在音樂上可以共融更可以玩出趣味來。


年度專輯: 
01《介乎法國與旺角的詩意》,my little airport


02 《春‧日光》,蘇打綠



03 《收斂水》,蛋堡



04 《思路》,林一峰



05 《阿密特》,張惠妹


06 《 你睇斜陽照住嗰對雙飛燕》,永遠懷念塔可夫斯基

07  《夏·狂熱》,蘇打綠

08  《太陽》,陳綺貞

09  《赤子》,范曉萱&100%

10  《 My Dream, My Way, My Indie Music》合輯,潘迪華及獨立音樂人

11   《Winter Sweet》,蛋堡

12  《天生地夢》,麥浚龍

13  《城市》,張懸 

14   《北上列車》,縱貫線Superband

15  《如果看見地獄,我就不怕魔鬼》,Tizzy Bac


延伸閱讀:
暈塵選2008年15張華語專輯
暈塵選2007年15張華語專輯
暈塵選2006年12張華語專輯
暈塵選2005年12張中港台專輯

暈塵選2011年十五曲
「遲到冇人有系列」之暈塵選2010年十二曲
「遲到冇人有系列」之暈塵選2009年十二曲





星期三, 1月 25, 2012

暈塵選2011年十五曲



再提一次,本年度榜單不是評論,只是個人的週年紀錄,關於歌曲的,也關於過去一年的心情、經歷,都不過是碎碎唸。

2011年世界的關鍵詞是「佔領」或「革命」,香港主流流行曲以至流行媒體的關鍵詞可能是「末日」。我最想談的,是「變」,和「色彩」。不要被框在原地不動,不要獨尊一種顏色而排斥繁多的色彩 是我對自己、我的年青朋友、以至社會的期許。

(上圖:2011年攝於荷蘭小孩堤防; 下圖:攝於比利時布魯塞爾Pantone Hotel)

暈塵選2011年十五曲

01 2011年度歌曲
枯榮 林憶蓮
曲: 常石磊  詞:喬星

2011年,因為一個數字,我無可免俗地要面對時間的意義。無謂的陳腔濫調,無意義的指標,不如都拋開。繼續旅程,世界的,或內心的。無論枯榮,無論美醜,我都記住,我都感激。



02 下流 黃耀明
曲: 梁基爵  詞:周耀輝

喜歡《我的小革命 顛覆主流》這本書的主題,更喜歡它的書名。My own revolution。香港的困局,其一重要原因,不正是主流的霸道,以及我們對主流價值以外都缺乏想像和堅持嗎?

不逐主流而上,也可以優雅,可以快樂。

 「他們往上奮鬥/我們往下漂流/靠著剎那的碼頭/答應我/不靠大時代的戶口/他們住在高樓/我們淌在洪流/不為日子皺眉頭/答應你/只為吻你才低頭/手牽手/往歷史下流」



03 柿子 林憶蓮
曲:常石磊   詞:常石磊、李焯雄
  
這一年的暑假,我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先後花了逾八小時在Magritte MuseumRene Magritte先生的故居參觀。從詭異的超現實圖象中,重新理解我們其實不認識的世界,所謂現實是一層層的荒謬,揭下去,又是不同的啟示,或是被隱埋的殘酷真相,如果有「真相」這回事的話。
  
“The real value of art is measured by its capacity for liberating revelation” “We mustn’t fear sunlight just because it almost always serves to illuminate a miserable world.” (Rene Magritte)

日本海嘯與核災以後,我們與其只顧隨意消費末日預言,不如盡一分力關心環境、生態、污染,從自己的生活與思想開始做起。
 


04 荒蕪中起舞 盧凱彤
曲: 盧凱彤  詞:盧凱彤、周耀輝

Pina Bausch說過,「舞吧舞吧,不然我們便會迷失。」
  
在消費主義與資本家主辦的狂歡節,不分晝夜,誰不共舞誰就落伍,但緊跟舞步也會迷途。嗯,有人說,迷路是體驗的一部份,是舞會的贈品。
  
我們在廢墟中漫舞,在懸崖旁高歌,Until the end of the world。我們早已互相綑綁。荒蕪,都是我們的共業。
  
這一年,「佔領」是關鍵詞。好不好一起佔領自己的生活,重新掌握自己的舞步?

「我們用一百棵樹/寫成一千張遺書/再蓋一間埋葬人的屋/我們的種子種出 眼前一片的幽谷/好讓我們永遠迷路/手舞足蹈 隨著蝙蝠 跳到了盡處/瘋狂的滿足/瘋狂了雙目/永遠在砍樹/永遠迷路」


05 我們 魏如萱
曲詞: 雷光夏

青豆:「我們是為了與彼此相遇而來到這個世界的。雖然連我們自己都不知道,那是我們進入這裡的目的。我們不得不通過許多麻煩混亂的事物。不合理的事物,無法說明的事物。奇妙的事物,血腥的事物,悲哀的事物。有時是美麗的事物。」(村上春樹《1Q84Book 3)

「我們很後來的遇見/我們很後來更了解」




06 西西弗斯之歌 my little airport
曲詞: 林阿p

祝各位新一年都搵到工作嘅快感。


07 愛情的槍 陳昇、左小祖咒
曲詞: 陳昇

哈維爾告訴世人,「真理和愛必將戰勝謊言與仇恨」。
  
陳昇和左小祖咒唱,「借我那把槍吧/或者借我五毛錢/我要搭上北方的快車/頭也不回/殺了誠實吧/或者殺了愛情吧/在北風吹起的時侯加入我們的隊伍/殺了真理吧/或者殺了謊言吧/好在北風吹起的狂野中唱著激昂的進行曲」
  
這個時代,真理和謊言,五毛和槍,還有愛(人或國),其實都混濁不清如地溝油。


08 回到花開的那天 林一峰
曲詞: 林一峰

這一年我們都切實地感到這座城市的崩壞,雖然我們關注的角度、痛心的原因不盡相同。這也是為什麼This city is dying, you know成為了最多香港人共鳴的年度金句吧? 在城市徹底凋零之前,我們何不回到昔日,重新思考我城錯失過的種種可能性?
 
「尚未算太遲/相信就可以」


09 浮雲 謝安琪
曲: 葉秀雯  詞:林若寧

這一年社會上網絡上的紛紛擾擾,讓我不期然又想起魯迅的這一段:「勇者憤怒,抽刃向更強者; 怯者憤怒,卻抽刃向更弱者。不可救藥的民族中,一定有許多英雄,專向孩子瞪眼……孩子們在瞪眼中長大了,又向別的孩子們瞪眼,並且想,他們一生都過在憤怒中。」(〈雜感〉,1925
  
憤怒有時。我們的確需要憤怒,但更重要的是搞清楚憤怒的對象,憤怒是為了什麼。如果我們希望社會更公義公平、人人都活得有尊嚴,那麼我們應向問題的源頭發炮,或針對某些行為本身,而不是不理好醜只顧標籤某些群體,向他們瞪眼,卻讓權貴一邊剝花生,一邊坐享權力與滾滾而來的利益。


10 你在煩惱什麼 蘇打綠
曲詞:吳青峰

你是自己的博物館策展人 與其將煩惱隱埋倉庫 不如為它們賦予新意義 讓陽光與空氣滋養


11 沒關係 巴奈
曲詞: 巴奈

2011年最難忘的經驗之一,是在維港旁聽巴奈。在此地屏風樓和光污染下低迴的,是對土地、環境和生命的情感與思考。〈沒關係〉貫注了她對台灣土地深沉的愛,對孩子苦心的叮嚀。香港又有多少母親會對孩子談這樣的價值?倘若我們要強調自己才是我城的主人,我們可以都這樣反思、控訴、抗拒嗎?

「親愛的孩子/My beautiful baby/考試只有五十幾/沒關係……/可是/山垮了/海灘被買賣了/從古老的以前來的風/被污染了/人的心/也被污染了/被利益收買了/我怎麼能對你說/理所當然對你說/昧著良心對你說/沒關係」


12 青春於舞池流逝 藍奕邦
曲:藍奕邦、James Ting 詞:周耀輝

我遙遠的青春不在舞池,而是在舞台流逝的。要抗拒來自四方八面的規訓而將青春浪擲於跪拜金幣與GPA以外的地方,都不容易。做過了,青春就成為老伴。


13 Can’t Bring Me Down 黃貫中
曲詞: 黃貫中

艾未未:「我的多數活動是在尋找一種可能性。可能性並不是一種明確的目的,可能性本身是人的需求,這種需求是在問,這個可知的世界是不是像想像的那樣,是不是必然是這樣,是不是我們所認識的,以及這種理解是否合理。」(《此時此地》頁40

曲:周國賢  詞:小克

「我們最幸福」這種信仰,不是某國獨有。有時鼓擊多重,我們都仍不願從別人植入的夢中醒來。

曲詞: 王菀之

2011年七月,我在安妮法蘭克故居逗留到關門前的最後一刻,出來時已是晚上十時,深沉的夜,大雨。 近年歐洲人對新納粹提防的同時,也因為經濟問題而湧現各種對他族的仇視。 錯誤的政策或瘋狂的民眾,都可帶來災難與悲劇。 族群仇恨帶來的悲劇,其實不一定離我們很遠。有多少個孩子,未曾成長而被標籤,被囚於無形的禁室中,無路可走?


星期五, 1月 20, 2012

「遲到冇人有系列」之暈塵選2010年十二曲






2010年,「世代之爭」成了社會討論焦點。而我,由第二年踏進第三年的教學生涯,也逐漸感受那種時間的詭異 — 意識到自己一年一年老去,課堂內的學生卻永遠青春。人來人往,他們每張對未來充滿盼望或憂愁的臉孔,總讓我重遇曾經同樣青春的自己,記得某些錯失的過去,某些美好的哀愁,某些哀愁的美好。〈繼續—給15歲的自己〉、〈金獅同學會〉、〈慢走,再見,老朋友〉與〈八十後時代曲〉是直率的緬懷或打氣,貌似淺灘,跨過時間就是深海。

但到了某個年紀,總是無法不對生存、生活與生命一遍又一遍地重新思考。〈彳亍 〉道「在我的無邊搜索 / 然後與歲月摔角」,或如〈素描〉道「一張一張 泛黃記憶 / 一個一個 中途離席……都會過去 慢慢忘記」,終究活過就有故事,但記憶與遺忘總在角力。懂得品嚐記憶,將反芻過的記憶帶到眼前,人才能完整地在長路中匍匐前行,才能慢慢細賞人間好風光,才能探索那些忽略了的橫街窄巷。

時間過了,你到過哪兒?  雲淡風清,「看這座城市/慢慢/被時光移動」(〈第36個故事〉),然後,「度四季於一笑」 (〈毋忘花〉)。跟著蛋堡擺動著身體吧,〈過程〉唱著唱著,就越過一站、一站、再一站......

離開世界之前 一切都是過程
活著不難 最難的是做人
在移開的眼神裡 代表著默認
這一切過程 我們曾經愛或恨

那些以為是結果 其實是每一站
每過一站 不斷開始著每一段
每一晚 每個抉擇沒選的每一半
都在疑問你有沒有遺憾.
......
每個散落的你 被捕捉在底片
有時一個轉身 感動產生在裡面
如果不屑紀念 沒結果的經驗
於是 過程是風景 結果是明信片
重要是過程 一切都是過程 
(〈過程〉,蛋堡)

(圖:2010年攝於丹麥哥本哈根)

暈塵選2010年十二曲

01 年度歌曲:
過程 蛋堡
曲:蛋堡、Jabberloop  詞:蛋堡


02 素描 黃韻玲
曲詞: 黃韻玲



03 36個故事 雷光夏+BIT Sound
曲詞: 雷光夏


04 毋忘花 林二汶
曲詞: 林一峰



05 金獅同學會 Rubberband
曲:正@RubberBand, 6@RubberBand  詞:6@RubberBand



06 無名 何韻詩
曲: hocc   詞: 魏如萱 郭啟華


07 困在 魏如萱
曲:Maximilian Hecker   詞:吳青峰


08 繼續 15歲的自己 劉若英
曲:Angela Aki 詞:施人誠


09 彳亍 麥浚龍
曲:馮穎琪  詞:周耀輝


10 八十後時代曲 C AllStar
曲: 賴映彤 + @groovision  詞:小克


11 慢走,再見,老朋友 MC Jin, 陳奐仁
: 陳奐仁   : 陳奐仁, MC Jin


12 我係我 楊千嬅

星期一, 1月 16, 2012

「遲到冇人有系列」之暈塵選2009年十二曲




我其實是一個很愛做年度盤點回顧的人,因為懂得感激舊歲,才能好好整理自己為來年準備; 記住風景,才能出發尋找好風光。前兩年因為「忙」這個永遠都對又不很對的理由,沒有寫年結。今年想寫的時候,覺得缺了兩年又不像樣,於是還是先補回過去兩年的,接下來才寫2011年的。真係遲到冇人有。


首先出場的是年度華語歌曲(其實我2008年選曲也沒寫出來,不過算了),然後才是華語專輯。從來,我選年度歌曲,都是個人的每年小記錄,肯定不是要評論最佳、最優秀、最受歡迎或最有影響力,純屬個人偏見,而這些經篩選過的偏愛,側面掃描了我那一年的心情和情緒顏色、思考和關注焦點。所以不要問我為什麼有這首沒那首之類的問題。


這些選擇不會幫你認識多一點華語樂壇。純屬私房分享,有緣可碰杯。


2009年是香港躁動之年,是政治轉捩點的一年。從六四二十週年到七一到反高鐵,我參與其中也思考個人與社群的種種可能性。〈揸緊中指〉、〈瓜分林瑞麟三十萬薪金〉、〈香港投訴合唱歌〉、〈上街的理由〉是宣洩也是警醒。2009年也是我正式全年投入教學工作的一年,每天都遇見很多青春臉孔,雖然他們面對未知的未來,但在他們身上總是閃著希望。〈他夏了夏天〉和〈再見勾勾〉是我常點播給他們也點給自己的,在疲累工作中總有讓人振奮的節奏。而個人最忘不了的,是七月某天從德國海德堡回法蘭克福的火車旅程中,耳邊反覆聽著〈心雪〉,抬頭望那將垂未垂的夜幕,霎時浮起了,而且揮之不去,eternity這個字。


(圖:2009年攝於德國海德堡到法蘭克福火車旅程中)


暈塵選2009年十二曲


01 年度歌曲: 
揸緊中指 — LMF
曲 :Davy Chan  詞:MC Yan, Phat, Kit, Wah







02 他夏了夏天 — 蘇打綠
曲詞: 吳青峰





03 心雪 - 林一峰
曲詞: 林一峰





04 再見勾勾 - 盧廣仲
曲: 盧廣仲 詞:威廉霍華


05 瓜分林瑞麟三十萬薪金 - My Little Airport
曲詞: 阿p


06 掉了 — 張惠妹
曲詞: 吳青峰


07 弱水三千 - 麥浚龍
曲: 馮穎琪 詞: 林夕


08 魚 - 陳綺貞
曲詞: 陳綺貞


09 亡命之途 — 縱貫線
曲詞: 縱貫線 Superband


10 外面的世界 — 莫文蔚
曲詞: 齊秦


11 香港投訴合唱歌 — 香港投訴合唱團
曲: 何山 詞: 香港投訴合唱團成員 歌詞整理: 周耀輝


12 上街的理由 — 永遠懷念塔可夫斯基
曲: 何山 詞: 阿p


延伸閱讀:

我會好好記住的10首07年中文歌
我會好好記住的10首06年中文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