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12月 19, 2023

蔡明亮《良夜不能留》 — 在那些擦不盡的痕跡隙縫之下走過


 

上月在戲院看了兩遍蔡明亮紀錄短片《良夜不能留》,也終於鬆一口氣,不用再擔心它會突然無法公開放映。

《良夜不能留》片長20分鐘,共14個長鏡頭,全是銅鑼灣街頭那年那月某日的日常。人們等車、過馬路、吃麵,交通燈有節奏地閃,招牌如常地亮。那時我們看慣了熾熱喧騰火燙動盪的街頭,事過境遷回到那個時空,凝視那時被忽略的平靜,好像一切如常,又好像一切已經不一樣。如今看見出現在短片裡的人,會想像他們之前在哪裡,之後往何處,正在想什麼,看手機時心情是怎麼樣。

鏡頭的凝視有一種龐大的力量。車站被塗掉的口號,天橋上未被撕掉的標語痕跡。再也看不清那些字句,但遺下的痕跡更證明了某些東西曾經的存在與消失。 天橋的電梯如常運轉,橋上沒有人,一直通向未知的出口。

最後,鏡頭框住天橋透明膠板上那些緊緊黏住不肯被撕去的碎紙,在模糊的痕跡中,透出橋底下如常行走的路人 —  誰,不是在那些被洗擦卻擦不盡的痕跡隙縫之下走過?

片尾蔡導的簽名前面,寫著「拍攝時間為2019年11月」。戲院大銀幕上的幾個字,一個年份 ,多麼重。

圖片:汯呄霖電影

(2022年9月4 日)

星期日, 12月 17, 2023

《瀑布》— 從藍色帆布到藍色口罩


鍾孟宏《瀑布》聰明的地方,是將疫情期間城市人的恐慌,轉移至人生中的種種不安與困局,從集體到個人,從人際關係到心理層面,都有夢魘,都有惡運,都會真幻不清,而也許,都有機會再看見光。


掩蓋半邊面的口罩、大廈維修時包圍整幢樓用的藍色帆布、耳朵裡的瀑布,著力地指向疏離、隔閡、障礙、晦暗、恐懼與窒息等重重疊疊的意象,也隱隱在提醒,我們總是只能看見人和事的一部份,卻就自行偏頗地以想像填補看不見的另一邊。


一直覺得,近兩年拍的電影,如果戲中有強調時間性,明示暗示故事發生在2020年或以後,但電影中角色卻從不戴口罩,彷彿活在另一個平行時空,這樣實在為電影的實感打了折扣(香港近期某片就是)。《瀑布》是一次出色的示範,戴上或除下口罩,都像有某種隱喻,而演員賈靜雯和王淨要在經常遮蔽半張臉以後還能演活角色,殊不容易。


影片用了很多隱喻和符號,落力營造不斷變化的氣氛與情緒,整體而言效果十分出眾。但瑕疵也可能在此,一切都填得很滿,太著意的設計反而讓某些情節與角色安排略欠說服力,太多的情節也讓節奏和焦點偶而散亂了。


戲的後半部,觀眾看見角色多方面進入療癒與復修的過程,光也開始透進來。有一段對白,留下來的此地觀眾也許特別有感覺 -「不要再問我你還好嗎,我會想辦法好起來,好好跟你一起活下去。」電影的結局,有那件十分搶眼的”Don’t Sweat It” T- shirt。也許黑暗後有光,光來了悲劇可能又要重演,但,well,don’t sweat it。也許只能如此。

(2022年8月24日)

星期四, 12月 14, 2023

《光之凝》 — 燈明燈滅

 


我看的時候並不知道,在M+巨型外牆上展映的流動影像作品《光之凝》(錄像藝術家鮑藹倫創作),原來是在呈現以手語演繹《心經》。如果站在對岸觀賞,大概就是見到一個光影巨人在維港上悠悠地隨自己的節奏擺動雙手。據官方解說,「M+幕牆活像一座燈塔,屹立在西九岸邊的守護者,以光引領和守護所有旅客和歸家的人」。


我站在M+天台花園近距離觀看,在沒有預習創作背景的情況下,卻有更複雜的感受。


夜幕下這巨型影像,既似在有口難言的情況下,以暗號傳遞訊息,又似巨人龐大的身影,以雙手牽扯著黑暗中的無力的木偶。近距離觀看時,我看到M+大樓內的燈光和辦公室。幕牆上的流動影像以LED光線複雜的明暗組合而構成,但辦公室窗內的燈光卻隱隱融合在影像之中。


我在想,夜深了,辦公大樓內還有人在工作嗎?


所以,當我們被煩瑣的工作困住無法逃脫時,是因為有誰的巨手在牽扯住我 (而那誰其實是自己嗎)?或是我們應該知道,生活如何令人無言,總可以有溫柔的雙手在默默祝福安撫(而那誰又是自己嗎)? 又或者,在日復日噬人的日常中,我們也可以隨自己的節奏,用自己的方法,讓自己於天地間站直,默念心經,來「度一切苦厄」?


燈明燈滅。我凝視著幕牆良久。


我雙眼的焦點轉到哪裡,就看到不一樣的色,不一樣的空。


(2022年7月28日)

星期四, 12月 07, 2023

Oodi — 赫爾辛基中央圖書館的美好日常



芬蘭是一個很重視圖書館的國家。在人口只有六十幾萬的首都赫爾辛基,就有近40間公共圖書館。我很愛參觀芬蘭的圖書館,多年來先後去過約十間,從古老的到新穎的,從綜合式到學術類到社區街坊型,都各有特色。


2018年才啟用的赫爾辛基中央圖書館Oodi,是芬蘭獨立100週年的重點項目。我在2019年夏天到訪,無疑是個人pre-COVID旅遊的完美句號。在落地玻璃窗前享受透進來的陽光,看著木地板上的人影書影(甚至樹影!),已經是很美好的時光。


Oodi強調的不只是書。知識,來自更廣義的「閱讀」,包括對話、合作與玩樂。Oodi有很多空間供人互動,鼓勵交流,但也讓讀者可以從容地獨處,專心地學習或寫作。館內設放映院、展覽與活動空間、遊戲室、製作音樂的studio、甚至附設laser cutter、3D printing、紡織器材的工作室、廚房(有烹飪班)等。館藏除了書,更有很多電影、音樂、樂譜以及遊戲。 


如果借用茹國烈先生”BEAM” @cultureisbeam 的框架,Oodi就是一個很出色的城市文化空間:


Belief and Value — 圖書館強調的價值,不僅是芬蘭人對知識的尊重,對學習的重視,更包括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開放、民主(Oodi的設計與興建階段鼓勵民眾參與並採納大量建議)。


Everyday Life - 圖書館除了讀書聽歌看戲以外,還可以供普羅大眾借用各種器材與工具,DIY各式各樣的日常物品以至影音製作。不只兒童可以在遊戲空間嬉戲中學習,退休老友記也可以與後生一起玩懷舊遊戲、下棋或試玩VR game(不只是閱報!)。當然還有cafe、開會聊天獨處皆宜的空間,以及大量歡迎隨便坐坐的梯級(附設充電位)。可以想像,赫爾辛基人的許多日常故事可以在這裡發生,而他們的DIY家品與個人創作,起點也許就是這裡。


Arts and Creation - Oodi的建築與內部設計(尤其是各式各樣的座椅、木地板斜坡與樓梯),本身就是破格而優秀的作品。當然,在館內也可見到低調而與主題相關的當代藝術。而Oodi本身,不也在鼓勵普羅大眾都可以嘗試創新嗎?


Memories - 雖然Oodi是新建築,但它既是國家獨立100週年的重要符號,而又身處首都最重要的一個區域 — 周邊鄰居包括中央車站、國會大樓、音樂廳、當代藝術館與國家博物館等,自然也是赫爾辛基人的重要記憶符號。從籌備、計劃到命名、設計等過程,都鼓勵公民參與構思討論,落成後人人都可在圖書館內外有各式各樣的活動,Oodi或許就聚合了幾代人的記憶。一座圖書館,各自相異的記憶故事,連繫了城市中的陌生人。


我特別喜歡建築物內外以至天花的弧線,你從不同角度望過去,就像看見了更多的變化、可能性和柔韌力。



當然我只是一個旅客,不過是花兩個下午,在館中逛逛坐坐。有人、書、對話、陽光與天空,有好奇心、知識、故事、從容與自由,我們需要的其實不太多,而Oodi都有。


(2022年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