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月 19, 2024

《唱 我們的歌 流行音樂故事展》— 沒有花,也沒有果,只有一棵白色的樹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的常設展《唱 我們的歌 流行音樂故事展》固然有不少珍貴的展品,從各種角度重新論述台灣流行音樂的故事,但也有幾個主要是給人拍照打卡用的展區。如果其他展區那些跟製作、社會脈絡轉變等相關的資料有點硬,這個以情歌為主題的「音樂愛情故事」打卡區就很溫柔與感性(雖然相對上也確是比較「空白」)。全白的純淨空間,中間放了一座琴,旁邊長了一棵白色的樹」,掛在樹上的白葉,寫滿如祝福語的情詞,投影機把一首首歷代情歌的揪心歌詞,投在白色的牆上。

牆上的歌詞淡出淡入,聽情歌的過來人心情也許會隨之搖晃流動,飄流過幾多歲月?展廳的官方文字寫道,「歌聲響起,你又想起了誰?還是曾經的自己?」

這個展區沒有花,也沒有果,只有一棵樹。也許就是這樣啊,你我他她大多數的愛情,其實都不一定開花結果。但無論熱戀初戀瘋戀單戀迷戀,就像大樹,總是為我們遮蔭,讓我們好好倚靠一段日子,陪伴經歷某一段人生。而這些白色的葉真好,都寫滿記憶,不會掉下。

想起張曼娟老師的一段文字,本來很顯淺,但好像最近我才真正感受到那重量:「年輕的時候覺得,愛,一定要有結果。現在發現每一天,當我起心動念,覺得我是愛著這個人的時候,就是最好的結果。」對家人、朋友、自己以至我城的愛,也該如是吧?

既然有給自己的情書,也有給自己的情歌,或者也可以有給自己的情歌playlist? 我來策展一下。

(2023年10月7日)

星期日, 2月 18, 2024

如果今天有人請你寫低一句說話......

英國藝術家Gillian Wearing 1992-3年的作品 “I’m Desperate”,屬於她的系列創作”Signs That Say What You Want Them To Say and Not Signs that Say What Someone Else Wants You To Say”。藝術家Wearing於繁忙街頭邀請路人於紙牌上寫下他們心中所想的,然後請他們自己舉起紙牌,再由Wearing拍下照片。不同階層的人參與拍攝,寫下他們當刻所想的事,從這些普羅大眾的容貌表情與高舉的個人statement,有意思地呈現了1990年代初英國社會的某些面向。

如果今天有人請你寫低一句說話,拍一張這樣的照片,你會寫什麼呢?

(圖:2023年9月攝於Tate Britain)


(2023年10月4日)

遊「深山裡的香港圖書館」— 一種訝異與感動


2023年七月底的台北旅程,到訪了這家在三貂嶺的禾炚「深山裡的香港圖書館」。圖書館面積細小,幾步行完,但作為香港人,來到這裡有莫名的訝異與感動。

這裡原是廢棄的礦工澡堂 (三貂嶺一帶曾經是繁忙的煤礦),老房子外觀平凡而不顯眼。幾年前由香港人阿燊把它改裝成他自己的陶藝工作室並開設「深山裡的香港圖書館」。房子空間本身就非常奇妙,浴池在中央,老派階磚低調地散發著一種台港共通的時代韻味。舖頭貓慵懶地在浴池與書之間趴著,像早已參透世事。書以外,還有自家陶作展示和售賣。


我原先聽台灣朋友說要來看看這家「香港圖書館」,以為只是像一些主題書展般擺放常見的香港社會、政治、文化相關書籍。沒想到這裡的選書是如此多元而獨到,新舊兼備。有一些非常難得的絕版舊書、老香港攝影集,又有各種獨立出版、小誌以至地區報,香港文化相關書籍尤其多,幅度很廣,飲食類從陳夢因到歐陽應霽到香港燒賣關注組,流行音樂類由黃霑到劉以達的著作,重要的近代香港文學作品也不缺。圖書館靠捐贈和以有限的資金購買香港出版新書,運作殊不容易。


圖書館的介紹提及,「這裡除了保存舊香港的文化外,更希望讓大家知道,儘管環境艱難,無數的香港人也在不同層面當中努力。」四年沒有外遊,今年我有機會數度離開香港,對香港文化在異地以各種形式保存及生長,移居他方的香港人所作出的各種努力,感受尤深。那天在禾炚,我們跟主理人阿燊聊了很久,知道一些他的想法,以至目標與現實的差異。有意義的事情,也許都不一定即時有效果,但當日積月累,又與各方其他有意義的事情連結,改變或許就會漸漸發生。


在台灣的朋友,無論是本地人、移居當地或旅遊的香港人,有機會都去看看吧(但要先查不固定的開放時間)。可能是看書,可能是出席活動,但更可能的是,像我那樣,感受到一種力量。

(2023年9月30日)

如果買一張票就可以得到美好人生 — 看音樂劇"Cabaret"


 如果買一張票就可以得到美好人生,多麼好。

所以我買了票,走進1930年代初柏林的Kit Kat Club,看這齣音樂劇 “Cabaret” (ok,它其實是倫敦的Playhouse Theatre為這演出改裝改名成Kit Kat Club啦)。

納粹掌權前夕,柏林的這家Kit Kat俱樂部,本是充滿頹廢、享樂、色慾的遊樂園,各式人等本是進來買醉盡興,歌舞歡愉愛到死。但誰都逃不過時代陰霾的影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開始暗湧處處。然後一切逐漸被扭轉、割裂、塗抹。在時代的巨變中,個人還如何奢談beautiful life?

Cabaret算是老牌musical了,初版首演於1966年,我看的是2021年開始公演的 West End Revival 版。算是半immersive的劇場吧,整個劇院從進場起就要讓觀眾感受Kit Kat Club的模樣,未見舞台就見有人跳舞有人斟酒 (不過入場前先要讓工作人員把官方貼紙貼在手機鏡頭上防止偷拍)。買貴價票的觀眾可以在開show前坐在舞台旁的餐桌飲食,演出期間仿如置身俱樂部近距離觀賞歌舞。

我當晚才買即場票,只能買到較遠的位置。即使如此,仍感受到獨特的氣氛。歌舞都很精彩,一如很多出色的musical,角色鮮明突出。大時代背景與頹廢享樂形成強大的張力,小人物在動盪將臨而要作出的個人艱難選擇,也是讓人戚戚然。

Cabaret是我這次倫敦旅程看的第四場演出。其餘三齣,稍後再談。

想著想著,又哼起熟悉的那首歌:

Start by admitting

From cradle to tomb

It isn't that long a stay

Life is a cabaret, old chum

It's only a cabaret, old chum

And I love a cabaret...


(2023年9月27日)

星期五, 2月 16, 2024

張維中《東京男子部屋》 — 當異鄉已不是異鄉



祝賀好友張維中9.25生日,瞓身推介散文集《東京男子部屋》及旅記《東京半日慢行》(暢銷新增版),香港各大中小書店熱賣中!同時期待維中即將出版的新書!

想起維中十六年前從台北隻身搬到東京定居,開啟人生全新一章。那年我去東京探他幾天,旁觀他在異鄉開展新生活的各種瑣事。如今他都是個老東京了,像他所寫的,「異鄉已不是異鄉」。我又想起,這幾年很多熟悉的朋友從香港移居世界不同角落,有五十歲左右移居他國退休或半退休的,有年屆四十隻身走到異地開展全新志業的,有三十歲上下的夫婦移居他國並生下小孩的,也有很多先移居慢慢找工作再算,或帶同一系列想法和計劃希望在彼邦實踐。

都祝福每一位勇敢在異地開啟另一段人生旅程的朋友啊。他們可會有鄉愁呢?就抄維中《東京男子部屋》的這一段送給大家:

「家鄉是原鄉,只有一個,但家和異鄉卻可以同時擁有好多。所謂的「鄉」愁在這之間滋生與流動,我逐漸明白,想念來的時候,我真正思念的不是某個地方的景物,而是在那裡與我匯聚的人 — 有血緣的親族,和情同手足的無血緣家人。

我的鄉愁居無定所。想念在哪裡,我的鄉愁和家,就在那裡。」

(2023年9月25日)

不「繽紛」的福岡夜色


到埗後查資料時才發現,原來在福岡的屋台數目,佔日本全國約40%。售賣各式美食的屋台路邊攤,自然也成為福岡晚上的重要景點,吸引夜遊人來大吃大喝。最為特別的是,除了屋台集中的中洲屋台街,附近的繁忙馬路旁邊,偶然會出現零星的一兩家攤檔,食客就坐在行人路上這孤伶伶的屋台中,一邊聽著車子疾駛而過,一邊飲飽食醉。


人太多,我最終只是隨便看看,拍拍照,就沒有走進屋台用餐。離開時沿河散步,遠遠看見busking的人,悠然自得地在橋上邊彈邊唱,路人或許沒有停下,但那清爽的歌聲就是那時那地最好的背景音樂,何需大鑼大鼓的繽紛表演。

(2023年9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