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2月 19, 2006

早安歌莉雅 – 一個人的旅行團

為獨立唱作組合goodmorningloria的演出(2006年香港藝術節節目「唱作不停 – 亞洲獨立唱作人音樂會」)寫了一些文字,本來的計劃是在歌與歌之間,以字幕形式,配合音樂的情緒, 一句接一句, 搭配錄像或硬照幻燈,投射在台上的屏幕。可是因為技術的原因,字幕變成了v.o.錄音,由一位小朋友讀出來,也無法有影像的配合。

原本的構思是寫一個人在自己的家遊覽,重新發現一些「景點」。不過,正如每一次旅行,總會跟本來的計劃或想像有一些出入。人生也是。到此一遊,就好。

〈出發〉

試試找一個風和日麗的禮拜天
報名參加一個人的旅行團
遊覽最熟悉又最陌生的
家 或者自己

〈電腦篇〉

專家忠告
跟電腦屏幕應該維持適當的距離
可是一雙眼睛
總是不能自拔地迷戀屏幕

*********

專家忠告
長時間面對電腦屏幕會刺激眼睛
原來
眼淚都是源自沉迷的

〈風扇篇〉

客廳開著的風扇總是被遺忘
只好默默地通宵超時工作
有誰聽到抱怨的聲音?

**********

為什麼風扇只會不斷向左望向右望?
為什麼總是不懂得好好向前望?

〈廚櫃裡的罐頭〉

罐頭回鍋肉很香 可是吃了會胖
罐頭字母湯很溫暖 可是喝了會胖
罐頭午餐肉很懷舊 可是吃了會胖
但是
罐頭有幸福的氣味

**********

三罐愛情 兩罐青春
六罐快樂 五罐失落
忘了名字 記得味道

**********

消失的消失
然後 靜靜地
最後一罐
等待預知的命運


〈鞋櫃裡的鞋子〉

鞋子擠在一起
時間擠在一起
鞋子們不會聊天
但是認得彼此

**********

踏過的泥塵靜靜睡著
磨蝕的鞋底雕刻了時光
期待下一次出發 或者遺棄

星期二, 2月 14, 2006

社區街頭文化遙望國際創意產業



為了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特區政府民政事務局自03年起每年舉辦「亞洲文化合作論壇」,著力把香港打造成「創意之都」。政府特別為去年的論壇,編印了詳盡的紀錄1。我閱讀著這本厚達250頁的精美刊物,看到來自亞洲不同地區的講者侃侃而談文化應該怎樣被「管理」與「行銷」、創意可以怎樣「創造經濟」、如何設計指數「量度創意」等。關於文化成為工業並強調管理與行銷的現象,法蘭克福學派早已批判過。在資本主義體制與全球化的洪流中,這趨勢無可避免地肯定會愈演愈烈。 然而,在書中一片美麗的「文化創意都市」描述與想像之中,我卻想起兩宗活生生的新聞。

歌舞有罪 廣告有理 ?– 權力的擴散與傾斜


2005年5月,一對長者夫婦在屯門公園彈結他及唱歌,遭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引用「禁止市民在未經授權下於公園內演奏樂器及唱歌」的條例干涉,雖然後來在輿論壓力下,康文署決定不撿控二人2,但卻讓我們驚覺,原來在公園這樣的公共空間唱唱歌,彈彈樂器,是有機會負上刑事責任的。

自1992年開始,逢星期六晚八時左右,荃灣建明街都會有一個街坊自發自辦的街頭派對,一班老街坊聚在一起唱老歌,跳跳舞,沒有一個「主辦單位」但卻秩序井然,載歌載舞的與圍觀喝釆的,都渡過淳樸而愉快的三小時。可是,在11月中,因為有人投訴,警察即介入並發出口頭警告。自此,這個長年在公共空間舉行的社區派對,可能必須遷進由政府管轄的場地中,並遵守場地的種種規定3

我在上述論壇刊物中讀到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說,「文化給我們帶來樂趣,給生命賦予意義……為城市增添生氣,帶動經濟增長,創造就業機會。」全書對最後這兩項,肯定著默最多。至於所謂「樂趣」、「意義」、「生氣」似乎也只是一些「創意經濟」的手段。難道在公園或街頭的演出,就沒有「樂趣」和「生氣」嗎? 實際上我們看到的,是政府要把社區文化和民間創意,全部收編到政府或企業的管理和監控之下 。

根據現時的法例,市民要進行任何街頭表演(包括行人專用區),每一次演出必須於28日前向食物環境衛生署申請臨時公眾娛樂場所牌照,審批程序更牽涉不同部門(路政、運輸、地政等),繁複費時以外,還可能要遵守一些額外規定,例如要購買保險等4

從上述兩例子可見, 一位普通市民在街頭或公園發出有限的聲浪便會被干涉甚至被檢控,但荒謬的是,付費的廣告商卻可以在一些商場的外牆大電視,持續播放聲浪高達70至100分貝的廣告及「新聞資訊節目」5,城市景觀被大電視的畫面霸佔。在附近工作、居住與行走的人都被迫接受這些避無可避的廣告聲音。

小市民與大企業面對的差異待遇,正好反映體制的不公平。福柯(Michel Foucault)指出權力是擴散的(diffusive),是無處不在的,而現代社會的紀律其實是極之嚴苛的。我們在公園、街道等公共空間,原來有很多規條要遵守 – 即使是唱歌、跳舞這些娛人娛己無傷大雅的日常行為。從街頭飲食到街頭演出這些民間文化,政府要一一管治,所以一方面把小販和大牌檔逐步摧毀、污名化或趕進店舖內方便管理(也讓地產商多收租),另一方面就把更平民化(可免費欣賞)、更無拘無束的街頭演出,約束、控制甚至消滅於萌芽狀態。

政府先有法例規定在任何公園或街頭演出均需要申請,然後設立讓人卻步的繁複程序。於是漸漸地,在公共空間只餘下政府或商業機構規劃的大型節目,只有主辦單位挑選的人和節目才可演出,即興式的街頭演出幾乎沒可能取得牌照。負責監視「非法演出」的還不只政府,商店或市民只要看不順眼,他們也可以行使權力,作出投訴,政府即會對演出者干涉。相反,對於外牆大電視的廣告聲浪投訴,政府則愛理不理。免費演出沒有「經濟價值」,廣告則可促進消費,政府自然選擇向後者傾斜,而且透過各種教育及管治手段,讓更多市民認同「戶外廣告有利發展,街頭演出破壞秩序」,來合理化這種權力傾斜的態度。

以上兩宗個案只是冰山一角。很多年青人愛在鬧市行人專用區演出街頭劇、雜耍、彈奏樂器等,往往吸引大批途人駐足觀看,當演出的和觀看的都興緻勃勃時,警察總會準時從旁殺出,理由就是「阻街、滋擾、商店投訴」,即使不檢控也務求演出者知難而退6。年青人的熱誠被狠狠澆一盆冷水。有勇氣堅持理想的,只有想盡辦法向權力反抗,一邊像小販般「走鬼」,一邊繼續表演。

何局長說「文化為城市增添生氣」,那麼政府眼中的「文化」和「生氣」究竟是什麼呢? 是關在劇院、音樂廳以內的才是文化嗎?只有「幻彩詠香江」式的豪華激光表演或迪士尼式嘉年華才可以展現城市的生氣嗎? 我們對文化城市的想像,只可以是西九龍文娛藝術區的那種時尚高雅嗎?

沒有精密的商業計算之下,公園或街頭演出往往是活潑多變、人情味濃、豐富多元或創意洋溢的。表演者與觀賞者有互動交流,可以激發更多創意,吸引更多人對藝術或地道文化產生興趣,而且演出分佈各個社區,沒有時限地給城市賦予生命力。政府不由分說的趕絕,卻不會去思考有沒有一些既可保留表演空間,又減輕負面影響的方案。正如福柯學派所指出,文化愈來愈被管治和建構。政府、企業和文化精英聯手運用各種技倆,告訴民眾什麼才是他們需要的文化,好讓各種文化活動被管理和控制。

趕絕街頭文化 那來創意城市?

「文化合作論壇」特刊中其中一個重點是「創意增值」,討論如何為城市注入創意來創造經濟,其中引述佛羅里達教授(Richard Florida)《創意新貴》書中,以「3T」解釋一個城市的創意優勢,即技術(Technology)、人才(Talent)、和包容(Tolerance)。 其中市民包容力強、對小眾文化支持、願意為社會放棄個人利益等都是創意環境所需要的重要社會資本。香港社會對公共空間的想像十分貧乏, 很多人對商業霸佔空間感到盲目或者理所當然,但當有其他「平民」稍為偏離想像中的「秩序」,即感到不安,不願意包容任何對自己造成不便的活動,所以總有人會跳出來投訴街頭表演。如果社會的包容力如此低,又如何口口聲聲說「創意城市」呢?

但這種低包容力也是政府有份造成的。當市民投訴廣告或商業活動製造噪音,政府拖拖拉拉不處理,市民自然自討沒趣,以後為省氣力不再投訴。但當市民投訴街頭表演時,警方立即不由分說前往干涉演出,這樣不就等於把演出標籤成「罪行」,用權力使市民從心底裡接受和認可這規範嗎?

在外國的街頭、廣場、地鐵站等地方,即興表演者隨處可見,成為當地的特色與民眾的共同生活經驗。在香港,噪音來自四方八面,偏偏容不下有人在街頭和公園唱歌或彈奏樂器(除非是商場舉辦的歌星演唱)。於是,香港人也潛移默化地,不太敢隨便在公園或街頭載歌載舞(只有外傭沒有被嚇倒)。於是要唱歌,請付費走進卡拉ok,要表演的,請付費租一個場地。街上沒有好節目,大家請到商場看免費表演兼順便購物。

難道外國包容甚至鼓勵街頭表演者的政策和態度沒有香港可以借鏡之處? 當然不。只是從殖民政府延續至今,權力需要把公共空間緊緊管治,要市民相信公共空間一定要「乾淨」和「有秩序」,至於空間的歷史和市民的記憶並不是政府所關注的。

社區文化與身份建立

有人或認為大部份在公園或街頭表演的都是烏合之眾或退休無所事事的人,水準參差,根本沒什麼創意或文化價值可言。這又是一種把文化藝術看成精英特權的心態。文化就是生活,創意也源自生活,而且需要經過更多民眾的參與、實踐和互動,才可以把文化創意以至城市生活變得更多姿多采。像荃灣建明街街坊舞會這種從社區自然走出來的文化活動,更是社會最應該珍惜的。

正如邵家臻的文章提到7,他居住在荃灣的社區感覺,是靠多年來身處這個派對點點滴滴的生活經驗和人際活動得來,是一種粗糙但真誠的社群力量。這個街頭舞會的淳樸空間,讓他有種安全感,也是他多年來的成長夥伴與嚮導。有這種感覺的,一定不只他一人。一個在社區維持了十多年的文化活動,有數不盡的人參與過,當中多少故事、多少歷史、多少喜怒哀樂,每星期都定期融化在歡樂的樂聲中。任何人都可以去看,甚至加入一起跳舞。

文化身份的建立,跟歷史和集體記憶離不開關係。對一個地方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是透過共同發展出來的社會生活方式所建立的。可惜,社區歷史與平民文化從來不是政府所關注的,尤其是一個帶著殖民心態的政府,仍然像殖民者一樣不願意看見在地的文化。官員們常覺得,把這些「麻煩」的表演者安排到特定的演出場地就可以解決問題了。這跟安排大牌檔走入店舖的邏輯一樣,以為可以把空間和歷史分割出來。

無可否認,在公共空間演出,或會有機會對一些人構成滋擾。可是這又牽涉到社會包容性以及政府願不願意與雙方共同尋找兩全其美的妥協方案。政府通常選擇最簡單的辦法 – 一律制止,這樣只會不斷扼殺民間多元化的創意和文化。

我們要怎麼樣的文化創意城市?

政府拉攏財團去建西九龍文娛藝術區,要大洒金錢發展所謂「文化旅遊」景點和項目,以此來推動「創意工業」,卻對孕育於社區的街頭文化與庶民活力肆意扼殺,或是企圖將表演者納入官僚管治之下,成為官方樣板嘉年華式活動的一份子,提供一種「國際化」和所謂「香港(中產)價值」的文化想像,目的只是吸引遊客或提供市民假日娛樂。 人與人或人與社區之間的互動,無拘無束的創意,都不是權力所願意鼓勵的。 只有偉大奇觀而沒有社區自發的街頭文化,香港只會愈來愈平板,迷失在全球化的城市競爭中。

也許,政府或商界所謂的「創意都市」,其實是要把整個香港「主題公園化」,像迪士尼樂園一樣,裡面有精心編排規劃的表演,大家要不就受僱做「演藝人員」,要不就乖乖做觀眾,當然最重要還是要到旁邊買一點精品玩具服裝諸如此類。

在「亞洲文化合作論壇2004」這本刊物中,我還讀到何局長的閉幕演辭,他提到:「創意人才最終尋求的,就是有創意生活風格的地方,這個地方永遠充滿趣味和歡樂……鼓勵社會各階層多姿多釆的藝術創作,對各種多元藝術抱開放的態度……」我希望,他口中的「生活風格」、「趣味和歡樂」不是只有單一的「中產、國際口味」、「迪士尼式歡樂」,也不是事事要由企業財團介入,而是能真正開放更多公共空間,讓不同階層源自日常生活的各種文化、創作和表演,可以自由地好好成長。

(上面三張照片裡的正是文中提及的荃灣街坊派對,謹向這一群長者致敬。)

1 《亞洲文化合作論壇二零零四》,民政事務局,2005.
2 〈公園唱歌變噪音滋擾 康文署首引條例檢控惹爭議〉,《明報》,2005年7月2日
〈康文署不檢控公園唱歌夫婦〉,《蘋果日報》,2005年7月6日
3 邵家臻(2005),〈跳老舞與公共領域〉,《都市日報》, 2005年11月25日
邵家臻(2005),〈荃灣異空間〉,《明報》, 2005年11月26日
邵家臻(2005),〈成長嚮導〉,《明報》, 2005年12月10日
邵家臻(2005),〈過頭還是為了回頭〉,《明報》, 2005年12月24日
4 〈街頭賣藝 城市添活力〉,《 香港經濟日報》, 2005年9月20日
5 〈唔該咪嘈:嘈爆電視牆〉,《蘋果日報》,2005年9月7日
6 同註4
7 同註3

星期六, 2月 11, 2006

寶藥5+5:關於作家和書


因為被愛睿客點了名,我也被捲入由台灣的編輯和作家們熱烈地推動的「新春大串連:我最喜歡的五個作家」遊戲(經我在網上跳來跳去偵查,始作俑者應該是這一個中時部落格吧)。

原始題目是「最喜歡的五個作家」,但似乎被串連的人都不甘被框住,於是人人自由發揮,到了我的「上家」愛睿客,題目變成「心水五人作家」+「心水五書」。 既然如此,為免暴露本人「讀得書少」的殘酷現實,我也自行把題目改了,把範圍縮窄:

五位給我最多營養或解藥的作家 (排名依作家出生年份序):
  • 村上春樹:我自大學年代開始閱讀村上春樹, 每一本我都仔細閱讀,在他的世界和現實世界之間晃蕩,想尋找那秘密通道,通往冷酷異境,或者自己。找不著的話,就喝口咖啡,聆聽爵士,一轉眼十多年。然後,他的新書又快要出版了。
  • 黃碧雲:一直以來,大家都樂於用她的書名《溫柔與暴烈》來形容她的文字,彷彿就是官方口號。其實,《沉默·暗啞·微小》也是很好的形容詞。我曾經驚訝原來文字可以這樣搬弄,散播龐大的力量,充滿壓迫感卻又直搗感情最脆弱的角落。
  • 林夕:首先,我認為寫詞人也應算是作家。然後,我知道很多人會跳出來指責林夕有很多爛詞。可是他寫過三千首歌詞,即使算百分之十,也是三百首了。歌詞是一種被各種限制與框架重重圍困的寫作形式,他依然寫出了很多教人驚豔,讓人依賴的文字。我又如何能不受他影響?
  • 董啟章:一直以來,董啟章都是佔我書架上最闊版圖的香港作家。我覺得,他真的最能代表某一種所謂理想的香港精神吧。他持續地寫,持續地嘗試結構或細節上的突破。有時用最地道的語言,有時用最美麗的文字; 有時直腸直肚,有時晦暗隱喻; 有時幻想,有時踏實。
  • 孫梓評:如果我的文筆可以好十倍,寫出來的東西,無論題材、感覺或風格上,應該跟孫梓評的作品非常相近吧。可是我的文筆不可能突飛猛進十倍,所以只好透過閱讀他來看見某一部份未能完成的自己。

頭痛感冒憂鬱失控乾涸無聊時就會拿出來翻翻讀讀的五本書 (依出版年份):
  • 《小王子》- 聖·修伯里:我不打算否定年青時的我,那時我還真的買了不少「小王子」商品。我跟那簡單而魔幻的童年歲月有幾光年距離? 到底,我還沒有忘記玫瑰,和狐狸。
  • 《半生緣》- 張愛玲:「……我想你對這些事情向來馬馬虎虎,冷了也不會想到加衣裳的。我也不知怎麼老是惦記著這些,自己也嫌囉唆。隨便看見什麼,或是聽見別人說一句什麼話,完全不相干的,我腦子馬上轉幾個彎,立刻就想到你…..」「世鈞,你幸福嗎」「世鈞,我們回不去了」這些那些對白,在不同時候都合用,像一句句魔咒,在我的頭頂徘徊不散。
  • 《舞·舞·舞·》- 村上春樹:我一直生活在各種拉鋸中。工作的瓶頸。理想的失落。日子的茫然。我就拿起《舞·舞·舞·》。 「所以跳舞吧。只要音樂還繼續響著。」疲倦的我,又再重新踏起腳步。
  • 《男身》- 孫梓評:作者在青春無敵的年紀,寫下這本情感複雜糾纏卻優美動人的長篇小說。「當愛離開,我的信仰只能是一地破碎的玻璃。我赤腳踩過,沁出血來。」 於是,這本書總是我的消毒膠布創可貼。「我期待,總有一天,我也可以在陽光昇起的剎那,美麗無私地面對浩瀚的往事,放聲吶喊:你好嗎?我很好。」
  • 《光影定格:蔡明亮的心靈場域》- 聞天祥:這是有關蔡明亮的書中最全面的,翻閱的時候,像走一道捷徑回到蔡導幽微的電影世界,凝視定格的密碼,觸摸紙上破碎的情感。這本書的照片很多也很精彩,當然最教我興奮的,是發現有一張是本人拍的。

既然今天已經是正月十四,新春大串聯也應可以到此為止,所以就不點名了。但我邀請各位來訪的朋友也在這兒或你們的blog,寫下你們的名單,一起分享吧!

星期三, 2月 08, 2006

靈犬獻瑞 斷背到未來

新春的這一個星期,新聞一宗比一宗沉重,一觸即發的衝突又在蔓延。憂心的話題稍後再寫,先寫輕鬆的。

今年報章雜誌有很多「靈犬獻瑞」的標題,都是搭配一張可愛小狗圖片,或明星抱著小狗笑嘻嘻的照片。所以,當我每次在街上看見這張到處掛的橫額,總覺得這個政黨真有創意啊,還要阿福阿運一齊來! (而且有幾款,是周梁女仕配搭不同黨員一齊來的)




這個BrokeBack to the Future的片段在網上流傳一段時間了,我每次看都覺得太棒了。 我年輕時確實是《回到未來》系列的擁躉 (雖然片段中的《回到未來3》是我較不愛的), 我還記得看《回到未來2》那晚是1990年的年初二,跟兩位好友看完煙花以後從灣仔擠到銅鑼灣明珠戲院。 我還好好記得那個時候的我。 根據電影的時間旅行邏輯 ,如果我真的可以回到1990年,我決不可以跟過去的自己見面,但可以透過影響身邊的事和人,來改變自己的歷史。那麼,我應該做什麼呢……

星期五, 2月 03, 2006

暈塵選2005年12張中港台專輯

基本上,我每年都會總結最愛的年度音樂和電影。是的,我自少年時代到現在一把年紀都熱衷搞「個人年度排行榜」,會很認真地去研究排名,甚至年底時急急補看補聽可能錯失了的。或許排名本是無聊的玩意,但是通過每年這定期活動,總可以讓我重新凝視那些曾經讓我心動的,然後讓我發現更多的自己,甚至透過回顧過去的排名,重遇某一年的我。音樂和電影在我生活中佔極重要的部份,記起某張舊唱片舊電影,所有相關和不相關的往事或心情或人,總會歷歷在目。

請注意:
今年首度把排名貼在blog上跟大家分享,必須強調這榜單純屬個人偏好,我並不是在選最「最佳」、「最有新意」的作品,而是選「最喜愛」,而「愛」都是沒什麼道理的,可能跟我的口味、偏食習慣、又或者過去一年的個人經歷與心情掛鉤,都說不準。所以,以下的文字也僅是隨筆,千萬別當評論看。

請特別留意榜單最後會補上再上一年(2004年)的十張年度專輯,以供參考。

延伸閱讀:暈塵選2005年25張外語專輯


暈塵選200
5年12張中港台專輯




01 《你今日拯救咗地球未呀?》,林一峰

每一次,不論在什麼地方,當這一張音樂徐徐地從我的iPod滑出來,我總得暫停下來,聆聽時間,讓時間的身影再一次在我的腦海浮過。三十多分鐘的歌,我過去三十多年的時間。作為一張劇場音樂和概念專輯,官方的說法是關於生死,又或者叫「成人童話」。但我覺得,跟我打招呼的主角是「時間」。這當中並沒有矛盾吧,生和死中間,不也有一條叫「時間」的線?成人與童話之間,不也是隔著了「時間」? 我們小心翼翼踏著時間的線又怕被它絆倒,然後發現,風景可以後退,時間不可以。「好好記低這剎那….It’s Time」。

簡單的樂器,伴著林一峰一貫清澈而微暖的嗓音,舉重若輕,游走在時間河的這邊與那邊之間,記得與忘記之間,擁抱與恐懼之間,大笨象的沉重與可愛之間,最開心與最寂寞之間。在這一張主題貫徹的專輯,林一峰展現了他敏感而多元的歌詞風格。「風吹過/雲在飄/時間靜止了/河邊花草長高了多少」,看似簡單純樸的幾句,卻就這麼輕輕幾筆,素描了時間與生命的輪廓,是香港歌詞罕有的意境,殊不容易。「河邊花草枯萎了多少」。時間流過,生命流過,只有地球依然等待被拯救。「時間將一切安撫了」。

〈靜止〉也是05年我最愛的粵語歌詞,點播給自己,也給需要這首歌的朋友:

有時樹會倒下/某片天頃刻明亮
有時淚會淌下/別太緊張

有時沒有音樂/你的心可輕輕唱

沉默裡/人面匆匆閃過

寧靜如常

(曲:曾偉賢/ 詞:林一峰)




02 《本色》,林憶蓮

或許我們仍留戀那朵在都市盛放的野花,或許我們仍念念不忘那些瘋了地呼喊”I want you back”的心野日子,可是那畢竟都是十多年前的事。「時光本是無罪」 。憶蓮,以及我們每一個人,都經歷了時間的沖擦。在這張專輯中,她示範了如何將溢滿感情的聲線,浸泡在不同的旋律河,流動、變化卻又平靜、清澈,收放自如,神奇地把每一首或出眾或平凡的歌曲賦予了獨特的生命力。

似乎沒有太多人留意,除了機關算盡的兩首主打歌,其他歌的歌詞其實都大致上呈現一種經過時間以後「面對心鏡內一片平和」的心態。不再痴纏不再激動不再計較。分開、重聚、別離、患得患失,多忐忑多傷感也好好坦然面對。「全是一種經過」。於是,「沒結果/怕什麼」。當然,還有最動人的,是沒有歌詞的〈Incomplete〉。Incomplete是生命中無處不在的遺憾,而這首歌卻把遺憾化成最有力量的懷念和致敬。




03 《蘇打綠》,蘇打綠

聽著蘇打綠,心情自然就會綠起來。主音青峰的聲線來得那麼綠,是那種讓人一聽便豁然開朗的綠,是Pantone都找不到的專綠色,是把人完全吸進去的綠。然後爽朗的節奏很蘇打,歌詞都是浸在蘇打泉裡玩泡泡浴的詩。我都不敢讀歌詞,一看就心驚心虛,你喔你喔,怎麼都寫得那麼好:

開花不結果又有什麼?是魚就一定要游泳?
是誰說 生活生來就要活

是誰說 難過還一定要過

是誰說 歌曲必須寫前奏…..

看天國 看快活 看眼角耳際開出花朵

看遨遊 看沉沒 看飛過天堂人間生的耳膜

儘管痛苦麻痹還是那麼多 天空就算不藍或許還有彩虹

(摘自〈飛魚〉; 曲詞:青峰)


聽著聽著,又像看到年青的身影在綠油油的草地上搖搖滾滾,自信地高唱著「 就算痴人唱夢/那又怎樣/最終不會是白忙/來瘋狂瘋狂」。 來來來,我們一起綠吧!

04 《梁祝下世傳奇》,何韻詩

青山大樂隊與何韻詩交出了音樂豐富、氣氛飽滿、情緒完整的一張劇場概念專輯,非常精準地彈奏一幕幕或大或小的情節,演唱一種種或起或跌的心情。但最耀眼的,一定是包辦全碟歌詞的黃偉文。他在刁鑽的角度把弄文字,以只此一家的比喻奇想與細膩描繪去細訴愛情的不同階段,以及質疑世人對性別觀念的頑固。唱片與舞台劇在八、九月推出,正是那群自號「明光」的人在各種媒體鋪天蓋地向同志社群咄咄逼人的時候。「永遠的忍耐/永遠不出來 /世界將依然不變改 /只會讓更多罪名埋沒愛」。這張專輯,將來回看,自有它的歷史意義。

05 《華麗的冒險》,陳綺貞

是的,陳綺貞變華麗了。多了弦樂,多了變化。這一張的味道變濃了,不再完全清淡。可是她的歌,總是那麼有說服力。她一直柔柔唱著,永遠像悠悠天地下獨個揹起背包遠行的小女孩,無力,卻又那麼堅強,聲音纖纖的卻扛起一整片天。而弦樂、電音、搖滾都為她打開一片新天新地,好好保護著她偶然易碎的聲音(或心情)去冒險。詩人鴻鴻在〈太多〉裡寫的每一句歌詞都讓我十分感動,「喜歡一個人孤獨的時刻/但不能喜歡太多」。

06 《變變變》,at17

台灣作家孫梓評在他03年出版的詩集中曾經提到at17,「什麼是青春,什麼就是歌」,然後到05年,她們真的有「青春」這一首歌。 「青春」總是離不開「變」的,而且是多面向的變化。這張專輯,at17譜寫更多的歌,更自信十足地游走不同曲風之間,更準確掌握複雜多變的感情,激昂輕快幸福到感傷沉鬱控訴都來去自如。我非常愛〈才女〉的自憐卻堅強,「悉心栽花卻換來白紙/才用眼淚來寫字」,是我05年裡用最短時間重覆聽最多遍的歌。

07 《天演論》,盧巧音

梁翹柏、盧巧音與一眾填詞人打造了這張香港樂壇的異數,敢以宗教與哲理為歌詞主題,值得鼓掌致敬 。從三百萬年前的原始人露西出發,遊歷人生、宗教、愛情哲學、人性、世界觀。豐富而高水準的音樂編排,流麗的弦樂,其實都很平易近人,很動聽也耐聽,只是因為不K,而且題材讓人有點困惑,以致被主流媒體與市場所忽略,非常可惜。

08 《大捲包小卷》,自然捲

我很享受聽自然捲的歌。清清爽爽,佻皮一下又感性一下,清新的編曲包著不普通的旋律,活潑的節奏包著微酸的情感,逗趣的歌詞包著對生活的敏感 。像一件簡單的台灣小吃,五味紛陳。從刷卡買買買唱到失眠數綿羊,從修鞋阿伯唱到計程車司機,從「答應要一個人生活/有沒有把握/不會淚流」到「I am still moving moving moving moving to a place without lonely」,歌詞遠遠超越了一般的所謂「生活化」歌詞。 還有,娃娃和奇哥兩人都唱得出奇地動聽。

09 《給你一點顏色》,崔健

老崔的力量依然強勁有力,搖滾滾上了電音滾上了機械噪音也滾上中國樂器,繁複的編排步步壓逼,突現了高速發展下中國城市的躁動不安。你不用聽懂崔健高喊或呢喃什麼,他的聲音本身已經是一種龐大的感染力,讓空氣瀰漫一種詭異。然後你必須拿起歌詞讀,啊,原來中文歌詞可以是這樣的。鄧麗君當年純樸的〈小城故事〉,襯托著老崔21世紀版本〈小城故事V21〉三部曲,時代的巨輪浩浩蕩蕩在搖滾。

10《驚蟄》,林強

林強的電音越來越立體多變,而且拼貼了各種中國樂器、歌仔戲、民謠、環境聲音等等地道元素,翻雲覆雨,層次分明,氣氛與影像皆活靈活現,是一頓豐富的音樂盛宴。我一向很愛聽林強唱歌,今次他唱的雖然不多,但他帶點慵懶不經意的唱腔搭上輪廓清晰的電音,是一種迷人的電擊。

11《只因當時太緊張》,My Little Airport

My Little Airport 是另一種青春的呈現,機場雖小但終究可以讓音樂起飛。前半部是爽朗兼帶點點噪音與爆發力的結他和鼓機,搭配軟軟的唱腔,不太協調但也正好讓人感受青春的躁動與蓄勢待發。後半部緩緩降落,軟綿綿,迷迷糊,像甜甜廿四味。

12 《三字頭》,林海峰

這是一張概念非常清晰非常貫徹的專輯,貫徹得有點重重覆覆,就是要訴說三字頭男人的中年心境,卡在瓶頸不上不下,不想長大又躲不了責任,眷戀過去又裹足不前。我雖然是三字頭,但並沒有很多感同身受的共鳴。林海峰描繪的成長世界跟我的有天淵之別。我欣賞曲詞編唱的融為一體,一氣呵成。當然還有驚鴻一瞥的劉美君。

Bonus Tracks
〈失蹤者〉〈After Leslie〉(from:嘉琳 -《阿麥書房 – 看不見的城市漫遊合輯》)
〈葡萄成熟時〉(from:陳奕迅 - 《U87》)
〈髮如雪〉〈夜曲〉(from:周杰倫,《十一月的蕭邦》)
〈六月〉(from:藍奕邦 - 《無非想快樂》)
〈南方舞廳〉(from:達明一派 - 《The Party》)
〈迴轉木馬〉(from:PixelToy - 《愛·科學》)
〈青春驪歌〉(from:拜金小姐 -〈拜金小姐2005〉)
〈兌換晴天〉(from:梁靖琪 -《Bear in Mind 》)


附送參考:
2004年十張中港台專輯
01 《一個人在途上》,林一峰

02《幾米地下鐵音樂劇原聲帶》,陳綺貞及其他

03《C’est la vie》,自然捲

04《還有別的辦法嗎。》,范曉萱

05《生如夏花》,朴樹

06 《yes…Music for Felines》,Edmund Leung

07 《飄浮手風琴》,王雁盟

08 《七里香》,周杰倫

09 《不要人見人愛》,藍奕邦

10《後來…我們都哭了》,陳珊妮

暈塵選2005年25張外語專輯

看這份榜單前,可先閱讀〈暈塵選2005年12張中港台專輯〉前的引言。

今年首度把排名貼在blog上跟大家分享,必須強調這榜單純屬個人偏好,我並不是在選最「最佳」、「最有新意」的作品,而是選「最喜愛」,而「愛」都是沒什麼道理的,可能跟我的口味、偏食習慣、又或者過去一年的個人經歷與心情掛鉤,都說不準。所以,以下的文字也僅是隨筆,千萬別當評論看。

請特別留意榜單最後會補上再上一年(2004年)的十張年度專輯,以供參考。


暈塵選2005年25張外語專輯



01 Blinking Lights and Other Revelations – Eels (US)

我一直偏愛E先生傷感的聲線。這張有如史詩的雙cd專輯,是他上半生的自傳。我知道E先生如戲人生的沉痛過去,但這專輯沒有完全沉重下去。他娓娓道來,那些美麗與哀愁,那些回憶。 不同的樂器與曲風引領一幕幕的人生片段,當然,最大感染力的,是E先生那飽歷歲月的歌聲。



02 Les Retrouvailles – Yann Tiersen (France)


喜歡Yann Tiersen的音樂幾近十年了,看來還會一直愛下去。依然有手風琴、大小鋼琴、弦樂等元素,可能有人嫌重覆,但我依然覺得很動聽,而且旋律和樂器編排都力量澎湃,平和中透出張力。這一張還有Liz Fraser(Cocteau Twins), Stuart Staple (Tindersticks)和Jane Birkin客串vocal部份,總令我不能自拔地不斷聽下去。



03 Mr. A-Z – Jason Mraz (US)

我覺得,他是會玩魔術的唱作人。輕快的、感傷的,都可以變出來,都被他氣定神閒地舞來舞去,吸引旁觀者的注視,注視他寫生命與愛情的種種。好像不費吹灰之力地唱,卻又唱出了A-Z的全部。Mr. Curisoity、Bella Luna 與 Plane都是我今年的最愛。

04 In Between Dreams – Jack Johnson (US)

在陽光燦爛的海灘,不用跟Jack Johnson滑浪,也可以在他輕快的結他聲與歌聲中滑翔,沒有壓力地暢泳。他的音樂也算是按摩池的一種吧。這一張在我的iPod播放率很高,因為當我想要逃離鋼筋森林,就播它。

05 The Understanding – Royksopp (Norway)

非常豐富的電音專輯,天旋地轉,有時像煙花爆開,璀燦奪目; 有時像瀑布,激情有力; 有時又在電音上鋪了一層甜美,隨電子節拍漫舞。如果問有那些音樂可以帶我們在幾十分鐘內上山下海,經歷晴朗雷雨龍捲風,這一張可以。

06 Come on Feel the Illinois – Sufjan Stevens (US)

多種樂器的聲音彷如馬戲團雜技般左穿右插,天衣無縫又出人意表,搭配一把微微傷感的嗓音,展開一幕幕動人的故事,像音樂劇或電影。聽完整張專輯,像翻完一本小說,倒抽一口氣,才能回到現實。

07 Takk… – Sigur Ros (Iceland)

聽Sigur Ros,會突然覺得自己很渺小。是一種天蒼蒼,地茫茫。又或者是冰島獨有的空氣所堆積起的一種統稱氣氛的東西。很冷,縱使偶然有陽光。是詩,但它不需要語言。這一張,更多的管弦樂鋼琴鼓擊電結他,更剌入人心。

08 La tete qui flotte – Melodium (France)

電音配上多種小樂器,像法式燉蛋crème brulee要加上焦糖,甜甜的又有可嚼的口感,整個就是好吃,回味無窮,總想再吃。還好吃多也不會胖。

09 Catching Tales – Jamie Cullum (UK)

Jamie Cullum第二張專輯,展示他的才華遠遠超越爵士的框框。這一張裡,他玩音樂玩得出神入化,也聽得到他自信滿瀉,自得其樂。我喜歡聽他的音樂,感受那份年輕的狂、那種自由自在的唱腔與演奏。很讓人振奮的一張專輯。

10 Confession on a Dance Floor – Madonna (US)

我沒有泡八十年代的士高的日子,所以聽這張專輯時,不會有那種懷當年舞場舊的感覺。但整張音樂由頭至尾異常流暢,Madonna在強勁節拍下字字鏗鏘地唱出言之有物的舞曲。

11 Everything Now! – Pelle Carlberg (Sweden)

我很喜歡Edson上兩張專輯,所以怎可能錯過主音Pelle Carlberg獨立發展的新作?同樣是清新的indie-pop,簡潔地唱出動聽的生活小品,有點暖有點感傷,還加多點點幽默。”Go to Hell, Miss Rydell”是他罵一位在媒體給Edson寫劣評的樂評人,唱起來卻一樣這麼溫柔。

12 Lady Sleep – Maximilian Hecker (Germany)

其實我很害怕在心情不好的時候聽他的歌。整張專輯都瀰漫著揮之不去的憂鬱、孤寂、悲傷,濃得一聽到就逃不掉,被他的低沉情緒感染。他的聲音是那麼易碎,無力得教人憐愛,歌詞卻直探死亡。這樣說吧,我其實很愛他的音樂他的歌聲,但我害怕負面情緒太巨大,所以抗拒經常播放它,所以我只能放它到第十二位。

13 Here Come the Tears – The Tears (UK)

必須承認 ,我曾經是Suede的第一批樂迷,他們首度來香港(95年)我就第一天撲去買票並且搶到第二行。歲月悠悠,他們合了又分,分了又合 ,這張嘛,雖然他們幾乎照辦煮碗複製一次Dog Man Star,可是我又怎可以遺棄他們呢? “I try to move on, but the ghost of you stays….”。有些人和事,總是忘不了的。

14 And the Glass Handed Kites – Mew (Denmark)

上一張Frengers聽得我熱血沸騰,殺我一個措手不及。聽這一張時,我有了準備,知道要進入Mew所營造的魔幻王國或冷酷異境。強勁後搖滾依然氣勢磅薄,主音像天使的嗓音降落在強勁的結他與鼓聲中間,展現懾人的魅力。

15 Battleship Potemkin – Tennant/Lowe (UK)

Pet Shop Boys為電影史經典波特金戰艦重新寫上配樂,試想像1925年的黑白默片搭配這張弦樂加電子的音樂,還有三段有Neil Tennant唱英文,在一部俄國經典!音樂的張力很強,聲音已經鋪陳出扣人心弦的畫面,波特金戰艦和Odessa Staircase的經典場面又再歷歷在目。很有意思的project,希望有機會看到演出。(好像只在倫敦演出過)

16-20
I’m Wide Awake, It’s Morning – Bright Eyes
The Earth is Blue – Damon & Naomi
Hotel – Moby
Ephemeral – Piana
All Maps Welcome – Tom McRae

21 – 25
X&Y - Coldplay
The Golden Morning Breaks - Colleen
Let there be Morning – The Perishers
The Beekeeper – Tori Amos
The Lie Lay Land – World’s End Girlfriend

附送參考:
2004年十張外語專輯

01 Goodbye – The Czars
02 Absent Friends – The Divine Comedy

03 Want Two – Rufus Wainwright

04 You are the Quarry – Morrisey

05 Riot on An Empty Street – Kings of Convenience

06 Talkie Walkie – Air

07 Two Way Monologue – Sondre Lerche

08 Strangers – Ed Harcourt

09 Twentysomething – Jamie Cullum

10 Rendez-vous – Jane Birkin

一月吸塵機

這個一月大概是我近幾年過得最混噩的一個月,應該說,整個一月,我沒有做過什麼在傳統定義下算有意義的項目,花了很多時間做了最終沒結果的事,然後忙著處理很多積壓多年的私人事務。時間快得恐怖。

積壓多年的大工程之一,就是處理我家中約1300張cd。我的房間很小,以往很多cd都被壓著或被重重圍困,我要花很大氣力才能挖出來,然後見到封了塵又懶得清潔,於是又放到一角。這個月我買了新櫃,去Ikea買了很多紙箱,把大部份cd安置好,小部份把膠盒丟掉,把 cd和歌詞冊子用 cd wallet裝好,省很多位置。有一些我覺得永遠不會再聽也不想保留的cd,就預備拿去信和賣 (我知道上網拍賣可能會有好價錢但我懶去做),但求盡量不要浪費。有一些,我知道不可能有人要的了(例如那些很便宜甚至免費的sampler),只好丟掉。

整理著cd,那些相關的人和事,還有過去的自己,又浮現出來。很多cd都是久別重逢,有彷如隔世之感。我打算寫一篇,有關我過去十五年(我的第一批cd在1990年進駐)買cd習慣的改變,譬如店舖、選擇模式,還有談談我的音樂口味是因為那一些人或事而改變。當中一定可以反映十五年來社會環境和文化的某一些現象。

經過這幾天執拾cd的痛苦,以及看見一些自己以前莫名其妙購下的cd而感到心痛浪費之後,我答應自己,買cd前除了要加倍三思,還要堅決向特大或dvd盒包裝的cd說不(除非屬於絕少數至愛歌手)。

此外,說了多年要為房間訂做書櫃和書桌,也終於完成。另外的工程,自然是這個blog。希望這些都是新一年的好開始。

出席了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IATC)首場有關流行曲與香港文化的座談會,雖然我一直有閱讀與思考不少有關香港流行曲發展的課題,可是聽完黃志華先生的講座後,我發現我一直忽視了1974年以前的流行曲歷史(1974被公認是分水嶺因為那一年有啼笑姻緣和雙星報喜),而那時期的歌詞與文化環境對以後的發展其實有決定性的影響。 我想,在以後的日子,香港流行曲歌詞的發展及其與文化的關係依然會是我的主要研究課題。

最近在信報讀到一篇某市場學教授評論香港流行音樂市場發展的文章又讓我非常動氣,作為一個市場學畢業生與文化研究學生兼且跟流行音樂界有丁點關係的我,應該好好寫一篇文章來談談我的看法。的確,最近很多學者或評論人都跳出來想為流行音樂市場找一個所謂方向,我有很多看法,待我整理後再來討論。

一月的新聞還是讓人沮喪的多。從新京報到冰點到google事件,都是一陣陣寒風。然後到了年初三,我們又連續幾天在新聞中,旁觀他人的痛苦。願人人平安。

一月聽的新專輯:Sorry I Made You Cry - The Czars
一月看的新電影:少年馴象師
一月閱讀中的書:
- 天工開物‧栩栩如真 –董啟章(2005)
- 除以一 – 孫梓評(2005)
- 大好時光 – 張維中(2005)
- 粵語流行曲四十年 – 黃志華(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