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3月 19, 2008

我的第十八年電影節之18變與不變

01 我寫

去年有寫: 《我的第17年電影節的17種囉唆》
前年也有寫: 《過節: 我的第十六年HKIFF》

今年繼續寫。

02 票價

正場票價由去年的55元加到今年的60元,惹來議論紛紛。我翻查一下歷屆訂票手冊,回顧一下這十八年來的票價變化:

1991: 30元
1992: 36元 (+ 20.0%)
1993: 38元 (+ 5.6%)
1994: 40元 (+ 5.3%)
1995: 42元 (+ 5.0%)
1996: 48元 (+14.3%)
1997: 52元 (+8.3%)
1998: 52元
1999: 55元 (+5.8%)
2000-2007: 55元
2008: 60元 (+9.1%)

這樣一查才發現,原來1998年以前(即是金融風暴前),票價是年年加的,而且會離譜到加十幾二十個巴仙。而原來55元這票價已足足維持了9年沒變。如今通漲來了,票價也就要加了。

03 場地

1991年只有6個放映場地 –
文化中心大劇院、大會堂劇院、太空館、上環文娛中心、普慶戲院、西灣河文娛中心

2008年共有11個放映場地 -
文化中心大劇院、大會堂劇院、太空館、科學館、會展演講廳、電影資料館、藝術中心Agnes b 電影院、UA朗豪坊、UA時代廣場、UA太古城 、The Grand Cinema

1992-2007中間這十六年,曾經成為電影節放映場地的有:

大會堂演奏廳、新華戲院、文化中心露天廣場、沙田大會堂文娛廳、屯門大會堂文娛廳、百老匯電影中心、葵青劇院演藝廳、嘉禾港威電影城、新港戲院、影藝戲院、葵青劇院演講室、添馬艦、UA金鐘

以上場地,我大部份都到過 (除了屯門、沙田)。最劣的首推UA時代廣場 (我沒去過UA太古城,可能更差)。最好的毫無疑問依然是文化中心。太空館幾時都坐得好辛苦。

請問什麼時候才肯將UA院線剔除? 電影未完即趕觀眾走、觀眾尚在排隊進場就開始播片、放映時燈光太亮、觀眾要在馬路邊排隊等,這是什麼樣的戲院? 為什麼仍要逼我去這樣的戲院? 是的,我食言了,去年我說過不會再選UA的場次,但今年好幾部片只在UA放(主要是捷克片),實在無奈。

04 日期

1991年的電影節節期是3月28日至4月12日共15天。

自2007年開始,正式節期加至22天,另緊接Part II回顧展。

2008年正式節期3月16日至4月6日共22天,緊接Part II 回顧展(楊德昌、英瑪褒曼、若松孝二)由4月11日至5月4日。稍為休息後, 很快又到夏日電影節。

影期愈拖愈長,方便主辦單位谷人數,搵贊助,但也容易顧此失彼,太散太亂,行政細節錯漏百出; 觀眾看似多了選擇,但時間有限,增多的電影似有若無。

05 訂票

十多年來,我都是在郵購訂票開始的第一天早上,親到(或託人到) 文化中心或大會堂的「收集處」交訂票表格,一了百了,然後準時收票。

前年初嘗用網上訂購,被折騰了一整個早上。去年網上訂票的大災難惹來怨聲載道,我的遭遇已算較幸運,但也煩得要命,而且要很遲才收到票。 。

今年我因為在訂票首天早上剛巧要到中環出席研討會,於是順道就把填好的表格交去大會堂。幾天後就收到票了,多好。

但有些事情不應該回頭。網上訂票應該是方便、準確的。似乎今年情況是改善了,以後可以繼續更好嗎?

06 手冊

1991年的訂票手冊是211mmx187mm.
2002-2004轉用282mmx141mm
2005年起是282mmx282mm

我最喜歡2002年至04年的開度,方便攜帶和翻閱。最討厭現在一大本,難帶難揭。當然我明白因為片多了,廣告多了,贊助多了,所以就需要這種夠大夠壓場的尺碼。要顧面子、要夠豪夠大。然而,我們這些用家的需要,還能排到第幾位?

07 封面

2002年以前,電影節的主辦單位是市政局/臨時市政局/康文署,封面的設計大都是典型的政府式設計,穩穩陣陣沒甚麼性格,加上早期尚未進入彩色繽紛的年代,平鋪直敍,出現最多的就是各種菲林(底片)和電影攝影機的變奏圖案,另外加上各款「眼睛」圖案,年年跳不出這幾個符號。那個年代,主角是攝影機、菲林和觀眾的眼睛。

2002年至2004年,藝術發展局接辦電影節。封面色彩奪目,有麥家碧畫的蝸牛(2004),有森林裡的動物 (2003)、有滴眼藥水的影痴男女 (2002)。那個年頭,主角是創意、幻想和看戲的愉悅。

2005年起,主辦單位就是獨立的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了。05年是站在紅地毯上拍的主觀鏡、06年是盞盞燈光強力照射, 07年是劃了位給一眾明星名導的電影院座位、08年是幾十部照相機高高舉。

這個年頭的主角是誰? 別傻了,觀眾如你和我,有機會走上紅地毯、會有許多燈光照射著、會有名牌掛在座位上、會有機會被幾十部攝影機對準拍攝嗎? 我又不是梁朝偉。

08 資訊

作為電影節觀眾,十多年前選電影時,除了依賴小冊子的文字迷魂陣以外,就只可信賴康城柏林威尼斯三大影展的選擇。偶然也可以參考報章和尚未腐爛的電影雙週刊,或者讀讀來自外地的電影雜誌等。

逐漸進入網路年代,開始可以搜尋電影資料。世界各地的電影節也愈來愈多,乜獎物獎泛濫。電影節主辦單位也和各大媒體打好關係,公關介紹稿頻頻出現於大小報章雜誌。

到了近幾年,很多trailers都可以在網上看到,世界各地影評人或bloggers的評論也可隨時閱讀 (然後就會發現官方小冊子裡很多中文介紹根本就是從這些地方移植過來的)。資訊如恆河沙數,link來link去,隨時花你半小時看片段/資料/評論來決定該不該買一部電影的票。

資訊多了,我們的決定會更準確嗎? 嗯……

09 戲橋

市政局/臨市局/康文署年代的電影節,每場必會派發該部電影的中英文介紹文字/導演的話一張,也即是每年電影節特刊當中的一頁。這種類似六十年代「戲橋」的印刷品,其實是為了符合當時凡政府主辦節目必須要有場刊的規定,有意無意間重拾在市面早已失傳的「戲橋」風味,也成為我這一代電影節觀眾的回憶。

脫離政府以後,主辦單位因成本考慮自然不再奉送「戲橋」。要讀就只可砌夠訂票數量等送特刊,或掏腰包買,又或在開場前、散場後,與一堆人圍看門外的佈告板。

10 策略

去年我已經說過,「……吸引新觀眾是好事。但是,沒有周詳的培養觀眾計劃,沒有凝聚觀眾參與的方案,只靠明星效應、綽頭片或媒體宣傳引爆,又能留得住多少個一時興起的新觀眾? ……現在電影節對老顧客的態度是話之你,總之將大部份資源心機放在吸引新顧客。我不是說不該討好和吸引新客,只是舊顧客/老影迷的感受不應該如此被忽視……」

我想近年電影節的問題,部份源於「無咁大個頭要戴咁大頂帽」,而那頂「帽」除了充「大」以外,其實並不怎麼美,只不過是人有我有的款式 (大show呀, 酒會呀, 紅地毯呀, 衣香鬢影之類),但花了大部份資源和時間去處理那頂帽,其他衫褲鞋襪的配搭就錯漏百出,在細節的處理上得過且過,馬馬虎虎,於是一次又一次讓買票進場的觀眾哭笑不得,沮喪難堪。(請閱公園仔所寫的案例 - 2008年, 2007年)

我明白電影節資源不足、人手短缺、經費難找、推廣不易、地區競爭激烈。我仍然欣賞和感激電影節每年帶這麼多的電影給香港觀眾。但這樣不是應該更加珍惜,更花心思善用一元一角、一分一秒嗎? 好的市場策略,不能只顧公關效果,不能只求夠grand夠noise,不能只求數量不求質量的。先想想電影節的目標其實是什麼,問問觀眾/參與者需要的其實是什麼,「大」、「多」、「豪華」未必是必然的答案,也不一定是解決資源短缺的最佳方法。任何電影和任何觀眾,都需要主辦者盡力了解和尊重的。

11外展

在「觀眾拓展」(audience development) 政策的範疇,有一項叫「文化包容」(cultural inclusion),目的不是要吸引更多觀眾來消費文化節目,而是將藝術節目帶出常規場地以外,讓一些過往沒有機會接觸該種藝術的人(例如沒能力負擔票價者、偏遠地區的居民等)也能參與。過往電影節也曾有過免費的露天放映活動。電影節談「觀眾拓展」,有想過「文化包容」這方面嗎?

12 翻譯

以前,有中文字幕的片就代表已有發行商買下,可留待上正場才看。近幾年,因為有字幕機和字幕贊助機構,很多不會上正場的電影也有中文字幕,從前的民間小智慧早已失效。

近幾年「與製作人會面」的映後座談會常常教人氣結 – 不少翻譯人員的水準真是讓人側目 (當然也需公平點說,有時有一些是不錯的)。本來座談會的時間已緊迫 (其實為什麼一定要緊迫?),但翻譯們常常拖拖拉拉詞不達意,誤譯比比皆是 (以我可聽懂的英語或普通話而言)。如果又是預算費用不足的問題,那又回到之前談的 – 不是加了個名字在嘉賓名單上便砌夠數功德完滿, 花心思想想觀眾和嘉賓感受好不好?

13 李康生

從1993年的《青少年哪吒》開始,到今年的《幫幫我愛神》,16年間,我們一直在電影節看見李康生 - 《河流》、《放浪》、《洞》、《千言萬語》、《你那邊幾點》、《不散》、《黑眼圈》。我們從他那張年少憂愁的臉,看到今天這一張滄桑深沉的臉。我從他臉孔的變化,窺見歲月,窺見自己。

2004年他隨自己的導演首作《不見》來電影節時,已略提過《幫幫我愛神》的構思。一轉眼就這麼四年了。

14 楊德昌

1992年電影節放映4小時版《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我本買了票,但臨時出了點狀況,只得放棄進場。幸好此後我有機會在藝術中心補看,不然將是一大遺憾。

1996年電影節首映《麻將》,場地在會展。我記得完場時有很多人圍著楊德昌問問題、討簽名,我的背包裡其實有帶著《牯嶺街》的劇本,但見太多人而我那一刻覺得不太喜歡《麻將》,所以就在楊導的旁邊走過、離開……

2001年四月,我坐在文化中心大劇院看《一一》,壓抑著非常沉重的心情,眼淚不受控地湧出來。完場後我跑上前聽楊導演的座談,卻不慎扭傷腳,痛了超過一個星期。

我沒有想到,在電影節再看楊德昌的電影,已是他的紀念回顧展。

相關文章:〈向楊德昌導演致敬:小四·香港·一一〉

15 趕場

很多年前,我常要趕場。坐天星小輪來往文化中心和大會堂之間,或坐巴士或急步穿梭於文化中心與科學館之間,爭分奪秒,早午晚餐常常也沒時間吃。

近年看的電影少了,節期拖長了,場次之間的時間也較早年的充裕,趕場的情況也因此愈來愈罕有。現在最不方便的,是不能坐小輪來往文化中心和大會堂 – 誰要跑那段長路?

16 座位

我對座位有一種偏執,總是堅持要坐在觀眾席右方較前排的位置。年紀大了,開始坐得稍後一點,不過仍是那一帶的通道位。要找我的話,一定找到。

17 朋友

我喜歡在電影節碰見許多熟悉的或久違了的朋友,有很多朋友可能就只會在這幾天相遇,碰面時大家驚嘆原來又一年了。

十八年來的電影節,人來人往。「閉起雙眼你會掛念誰,眼睛張開身邊竟是誰」。是電影,也是那些曾經出現在電影節場地的人和事,讓我,滿足到落淚。

所以,各位新知舊雨,請過來打個招呼聊聊,我總坐在那裡。

18 時間表

每一年電影節我都一早訂好票、排好時間表。1991年我只看5部,最高紀錄是1995年,兩星期間看了34部電影,我大概不會破這紀錄了。 (也許待我退休才可考慮 – 但我退休時還有出街睇的電影節嗎?)

近年都是維持看二十部上下,今年會在三星期的正式節期內看23部,加上四、五月份Part II 回顧展一個月內看8部,其實時間應該是蠻鬆動的。希望我能有時間、有精神全部看完。 電影節快樂。

21/3 Alexandra 亞歷山迪拉
22/3 幫幫我愛神
22/3 Buddha Collapsed Out of Shame 立地無佛
23/3 意
24/3 Reclaim Your Brain 收視大騎劫
24/3 The Band’s Visit 警察樂隊來訪時
24/3 You, the Living 人啊,你為什麼
26/3 左右
28/3 Encounters at the End of the World 冰中漫行
30/3 It’s a Free World… 假自由之名
30/3 蝴蝶
30/3 I just didn’t do it 儘管如此我沒做過
1/4 Killer of Sheep 宰羊人
1/4 Divided we fall 笑看風雲過
2/4 立春
3/4 Romance of Astrea and Celadon 牧羊人之戀
4/4 The Counterfeiters 偽術大師
4/4 I’m not there 七個角色尋找卜戴倫
4/4 The Banishment 婚姻休止符
5/4 Mala Noche 夜未央
5/4 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 風吹麥動
6/4 Paranoid Park 迷幻公園
6/4 Grandhotel 捷克有間大酒店

「一一重現楊德昌」及「不朽的英瑪褒曼」

20/3 一一 (其實我7年前已在文化中心/戲院看過本片兩次,也擁有DVD, 但今次還是忍不住要到戲院再看……誰曉得還有沒有機會……)
12/4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上次看原來已是15年前……天啊……難道我可以錯過嗎?)
18/4 The Wild Strawberries 野草莓
18/4 The Virgin Spring 處女之泉
25/4 Through a Glass Darkly 對鏡猜謎
25/4 The Silence 沉默
26/4 恐怖份子
27/4 海灘的一天
3/5 Persona 假面

連結:
香港國際電影節
香港國際電影節網上筆記連線

星期三, 3月 12, 2008

我們去尋找生命的湖 - 蔡明亮《黑眼圈》


暈塵選2007年度華語電影:
蔡明亮: 《黑眼圈》

蔡明亮離開台北,回到家鄉馬來西亞。他的世界依然孤寂,卻在異鄉/故鄉糾纏不清的身份模糊性中,從最微細的心理層面出發,展現出不一樣的視野,不一樣的人文關懷。這是一個給末世的寓言,一闕給未來的老歌,一首給陌生人的情詩。

都說蔡明亮的世界自足。水能偷渡慾望也能淹浸情感,風沙撲來,他們彼此依靠卻不能親吻。有時身體找不著靈魂,有時靈魂找不著身體,錯錯落落。《黑眼圈》中受傷的小康需要別人支撐自己的身體,一個扶持一個依賴,卻原來一舉一動就此濕潤了彼此的靈魂。另一個小康 – 那個長年幽禁在自己身體堡壘的植物人,睜著眼睛不能睡,卻沒法控制自己的身體與慾望。然而有時候,我們空有活動自如的軀殼,手腳胡亂四竄,靈魂卻找不著依靠。

真的,相濡以沬,如果有這一個人。「I don't want to sleep alone」。除了「睡」,「漂」也是電影的重要意象。結尾那張漂流的床褥,載著那相互依靠而沉沉睡去的三個人,平靜安詳,將之前炙熱混濁的空氣驅走。當一切消失,流動著的就只有人,只有心,只有湖水。


小康、諾曼和湘琪都沒有說話,他們大概都是過客,都是漂流的異鄉客,都是他人眼中的陌生人。但不說話也可千言萬語 – 這是蔡明亮電影厲害之處。諾曼與湘琪分別為「兩個」小康擦身轉背,不發一言,依然教人感動。

《黑眼圈》是蔡導作品中最著意角色邊緣身份的一部 – 他們都是沒有權勢、不被關懷的社群 – 種族/國籍的、階級的 (外勞、被老闆娘欺壓的茶室小妹)、病患的、性/別的。 這些人物遊走在電影所構建的這個沙塵飛揚的城市,室內室外夾雜多種方言的呢喃與歌聲,空氣蒙上一層灰,廢棄的工地如堡壘,一池死水如湖泊。在爐火純青的攝影、構圖與場面調度之下,蔡導的世界自成一國,抽離、沉溺卻也像我們這個生病社會的一面鏡像。被忽略的人物卻在互相包容與扶持之中,隱隱透出了一點點寧靜的光,如那個在湖面上飄浮的閃爍裝飾。我們看到了一點點樂觀 – 如果我們都願意扶陌生人一把、都願意包容他人的「怪異」。


蔡明亮說過,他一直拍李康生,是因為要記錄他臉孔的變化,細心觀察一個人生命的成長。作為觀眾,我想我是幸運的,慶幸我由李康生演電視劇《小孩》時的稚嫩,看到《黑眼圈》中,這一張最滄桑、最深沉的臉孔。一年又一年閱讀他的臉孔,也照見歲月在我臉上刻寫的劇本。記得嗎,在《愛情萬歲》中,小康的同事們在辦公室玩「誰要搬家」的遊戲,年輕的小康卻在圈外無法投入。 《黑眼圈》開場時有一堆人在圍賭,一臉蒼茫的李康生站在一旁,不發一語,卻依然抽離。

時間或許改變不了世界,改變不了性格,卻無法不改變臉孔。

我們將床褥搬來搬去,翻來覆去,原來也只是希望睡得安穩。故鄉,原來在天涯也在咫尺。是那彼此熟悉、靠近、信任、充滿記憶的故鄉,是那安穩、恬靜、可以安睡的故居。很易,也很難。

走吧
我們沒有失去記憶
我們要去尋找生命的湖。
~北島~




請繼續閱讀: 暈塵選2007年8部華語電影

暈塵選2007年8部華語電影

2007年我看過的華語電影共16部 (06:11 部, 05: 13部),大部份都蠻好看。首三位電影我十分喜歡,都看了兩次 (反而這一年沒有一部外語片是看過兩遍的)。排在後面的五部電影,雖然各有不足,都有一些我不太喜歡的地方,但還是值得關注的,因此將此五部片不分先後列在年度名單之上。

2007年度華語電影:

01:《黑眼圈》/ 蔡明亮


蔡明亮離開台北,回到家鄉馬來西亞。他的世界依然孤寂,卻在異鄉/故鄉糾纏不清的身份模糊性中,從最微細的心理層面出發,展現出不一樣的視野,不一樣的人文關懷。這是一個給末世的寓言,一闕給未來的老歌,一首給陌生人的情詩......全文請閱: 我們去尋找生命的湖 - 蔡明亮《黑眼圈》


02: 《太陽照常升起》/ 姜文


姜文以懾人的自信與才氣,拍出了華語片罕有的色彩與魔幻感,神采飛揚,意象與符號傾巢而出,大都有力有情,隱喻紛陳,煞是精彩。1976又回到1958,文革結束又回到大躍進開始。生生死死,一代又一代,輪輪迴迴,太陽升起,八九點。 槍起槍落,敢問誰是真瘋誰是假痴,歷史循環不息,太陽之下到底無新事。時間原來像鐵軌一樣長。起點在哪裡呢,終點在哪裡呢。一雙紅鞋,一把槍,一塊天鵝絨,可以翻天覆地,可以殺人救人,也可沿美麗的梭羅河流向遠方,隱沒於世。

四段故事中,三段以死亡作結,唯有最後(也是最先)的一段是嬰孩出生,巨大的太陽升起,繁花盛開,但我們倒不知道時間和宇宙是不是會依樣向前運行,悲劇是不是會依舊發生。第一段和第三段是關於兩代角力的,先是瘋媽對孩子瘋,然後是年輕人直接挑戰上一輩權威,夾雜兩代之間的傳承、體諒與互相毀滅。第二段是同代人之間對現實世界的不同詮釋,對彼此關係信任與不信任之間的角力 (尤以在那個動輒互相攻訐舉報的年頭)。

瘋媽拒絕現世,自己建構夢中世界。梁老師(黃秋生)不容於現世,終至要厭世來尋求解脫。唐老師(姜文)不願接受現世的無情多變,只能設法躲回自己安全的世界。小隊長面對新世界,懵懂前行終至碰壁。角色與時代背景扣連,背負或明或晦的隱喻(母親形象、父親角色的曖昧、性壓抑等),在斑爛的色彩和搶耳的音樂襯托下,火車已過萬重山……


03: 《姨媽的後現代生活》/許鞍華


李檣的劇本精密細緻,詩意盎然,隱喻處處,教人會心微笑也黯然神傷。許鞍華把背負著「前-現代」包袱的小人物置放於「後-現代」的大上海中, 精妙的對比俯拾皆是 (例如叫「飛飛」卻無法飛去韓國的毀容女孩、水太太那頭可以坐飛機也叫「飛飛」的貓),流暢的故事蕩來魔幻的氣味,餘音梟梟。

「長恨此身非我有」大概是編劇最想談的觀點之一。歲月不由人,每一個角色都在時代和社會環境下被推動、被困,互有對應卻互有不同,是與社會的一種互文性,也是一種模糊性。

「真/騙」和「尊/卑」的對應/含糊/荒謬性在電影中無處不在,正好呈現了中國在高速現代化後,深植在社會中最根本的問題。從當年堅定地出走的年輕母親 (大概要讓人聯想起四五十年代中國電影中反覆出現,脫胎自易卜生《玩偶之家》那個從男權掌控中出走的「娜拉」形象?),到在大上海咬實牙關獨自生活的姨媽,最終回歸東北與丈夫女兒共渡寒冬的老媽,一路走來,展現了女性爭取主體的困境,也勾劃了在時代背景下的哀樂人生。


五部值得關注華語片
(依個人觀影日期先後排序)

《唱盤上的單行道》 / 麥海珊

我們該可以用讀散文/詩/評論的心情來看本片,導演麥海珊在形式上混合各種元素,注入對本土的深情,各種聲音層層拼貼出都市的繁囂與寂寞、浮誇與樸實。儉德大廈的音樂伴著梁以文遊走於城市街巷,灰濛天空高樓怪物粼光海港,香港如斯美麗而教人神傷。我們在單行道上兜轉得恍恍惚惚,荳芽夢在唱盤上旋轉得破破碎碎。眼睛耳朵換個角度,熟悉或厭倦的城市也不一樣,我們都是storyteller, 也是flâneur。

《性工作者十日談》 / 邱禮濤

電影有些場面無疑說教直白,對白有時不留白冇彎轉,但卻展現了多元討論的空間,精心奇特的人物設計搭配演員踏實的演出,高度戲劇化的情節卻有豐富的寫實質感,導演邱禮濤既是說故事能手,也滲入了濃濃的人文關懷和社會批判,若以性工作者處境作為隱喻,回首香港社會,更是惹人深思。

《色|戒》 / 李安

李安將張愛玲本來精鍊的短篇填得滿瀉,小心翼翼營造屬於李安的但又不至於太遠離張愛玲的世界,看得出導演比易先生還要戰戰競競一眼關七,慎防觀眾脫離他設計的軌跡。王佳芝和易先生畢竟從紙上踏進了李安貫徹始終的性壓抑/家庭壓抑的世界,男的多了一些女的少了一些。最吸引我的其實是拍出了王佳芝在生活中持續的角色扮演,那游移於虛實之間的複雜性。本片上映前後,華人社會的集體起哄和熱烈討論的現象,其實比電影更精彩。

《盲山》 / 李楊

無疑《盲山》中後段開始有點煽情肥皂,但農村拐賣的情節依然觸目驚心,不是因為劇情設計的悽慘 (如女主角一而再逃不出農村),而是拍出年月如何磨蝕人對自由的追求、群眾對買賣婦女行為的理直氣壯、村民自以為是的暴力、以及權力機關的荒謬。電影的調子是絕望的,城市來的女大學生逃不出村民的盲與蠻,也逃不出所謂傳統的婦女角色。農村中的都是小人民,他們本來不是大奸大惡,只是在他們的環境與思維中迫人為妻是如此理所當然。影片教人不寒而慄,因為我們都知道,在國內很多農村,對婦女的暴力仍然嚴重。

《投名狀》/ 陳可辛

暫且不考究太平天國歷史,暫且不提張徹的《刺馬》,《投名狀》其實可算是關於「信」與「教條」的政治寓言。每個人都依賴自己深信的教條而活而一往向前,然而每個人都被自己深信的教條框住,終至被綁死,被別人更強大的教條壓死。 一切的忠義良心有勇有謀,敵不過龐大的權力系統,終至被崩解消亡。最悲哀的是,在被權力消滅的一刻,人往往還活在自己的宇宙而不自知。李連杰深沉而層次分明的演繹教我非常意外。

相關文章:

暈塵選2007年10部外語電影

暈塵選2006年10部電影
暈塵選2005年12部外語電影
暈塵選2005年3部華語電影


其他在2007年看過的新上映華語電影:
(依個人觀影日期先後排序)

盛夏光年
小說
一年之初
圖雅的婚事
吳清源 (其實這部我有猶豫應放在華語還是外語片之列,但考慮到導演、主要演員和角色本身也是華人,所以就這樣歸類了)
潁州的孩子 · 朱力亞的故事
戰·鼓
鐵三角

星期三, 3月 05, 2008

二月 開到荼蘼

我一直都想好好讀魯迅,可是從來沒有。二月初,香港開始陷入一種瘋狂,我就在MSN暱稱掛了句「此時此地,該讀魯迅」。我最初想到的是《吶喊》,想起當中的〈狂人日記〉、〈藥〉、〈孔乙己〉、〈阿Q正傳〉 ,後來才讀到到許寶強提及魯迅這篇於1935年發表,談阮玲玉之死的〈論「人言可畏」〉。篇幅所限, 許寶強只引了一小段,我找了原文,再引多一點如下:

「現在的報章之不能像個報章,是真的; 評論的不能逞心而談,失了威力,也是真的……小市民總愛聽人們的醜聞,尤其是有些熟悉的人的醜聞。一知道近鄰的阿二嫂家有野男人出入,津津樂道,但如果對她講甘肅的誰在偷漢,新疆的誰在再嫁,她就不要聽了。 阮玲玉正在現身銀幕,是一個大家認識的人,因此她更是給報章湊熱鬧的好材料,至少也可以增加一點銷場。讀者看了這些,有的想﹕『我雖然沒有阮玲玉那麼漂亮,卻比她正經』……化幾個銅元就發現了自己的優勝,那當然是很上算的……」
「……那社會新聞……一遇到女人,可就要發揮才藻了,不是「徐娘半老,風韻猶存」,就是「豆蔻年華,玲瓏可愛」。一個女孩兒跑掉了,自奔或被誘還不可知,才子就斷定道,「小姑獨宿,不慣無郎」,你怎麼知道?一個村婦再醮了兩回,原是窮鄉僻壤的常事,一到才子的筆下,就又賜以大字的題目道,「奇淫不減武則天」,這程度你又怎麼知道?……」

(摘自: 楊義選評《魯迅作品精華 第三卷 〈雜文編年選集〉》,三聯書店,1998)

魯迅寫吃人的社會。莎士比亞的《泰特斯》有吃掉人肉餅的一幕。二月看來,觸目驚心。

罵人容易。罵了什麼,沒有罵什麼,其實正正透視了罵人者本身的欲望與局限。罵人是可以的,更是應該的,但首先要弄清楚,為什麼要罵,要罵的是誰,為什麼要有對錯,為什麼這樣是錯那樣不是錯,這種對錯對哪些人有什麼意義,有誰更應該被罵,還有,自己是不是也該先被罵。


開到荼蘼 / 王菲
詞:林夕 曲:C Y Kong 


每隻螞蟻 都有眼睛鼻子 牠美不美麗

偏差有沒有一毫釐 有何關係

每一個人 傷心了就哭泣 餓了就要吃

相差大不過天地 有何刺激


有太多太多魔力 太少道理

太多太多遊戲 只為了好奇

還有什麼值得 歇斯底里

對什麼東西 死心塌地

一個一個偶像 都不外如此

沉迷過的偶像 一個個消失

誰曾傷天害理 誰又是上帝

我們在等待 什麼奇蹟


最後剩下自己 捨不得挑剔

最後對著自己 也不大看得起

誰給我全世界 我都會懷疑

心花怒放 卻開到茶蘼


一個一個一個人 誰比誰美麗

一個一個一個人 誰比誰甜蜜

一個一個一個人 誰比誰容易

又有什麼了不起

每隻螞蟻 和誰擦身而過 都那麼整齊 有何關係

每一個人 碰見所愛的人 卻心有餘悸

二月聽的新專輯

《憶蓮 Live 07》,林憶蓮
《Start from here》,Joanna Wang 王若琳
《Watershed》,k.d. lang

二月看的新電影

The Diving Bell and the Butterfly 潛水鐘與蝴蝶 / Julian Schnabel
No Country for Old Men 二百萬離奇命案 / Coen Brothers
The Edge of Heaven 天堂邊緣 / Fatih Akin
長江7號 / 周星馳

二月看的舞台演出

鄧樹榮: 《莎士比亞:泰特斯》
Peter Brooks: 《Samuel Beckett: Fragments》
National Theatre of Great Britain :《chatroom + citizenship》
American Repertory Theatre: 《Orpheus X》
林一峰: 《Storyteller》演唱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