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7月 25, 2007

請認明熊貓- InDPanda國際短片節

跟InDBlue的Jonathan和Henry不算很熟,但每次在戲院碰到面還是會聊一下電影,以及問問他們一手一腳搞的電影錄像團體- InDBlue的近況,特別是一年一度,愈來愈具規模的國際短片節InDPanda (熊貓電影節),不經不覺,已是第三屆了。

每次見他們在BC忙著搞各種主題的小型短片影展以及這個最大規模的"InDPanda",我都是由衷地佩服。他們的資源明顯極有限,就只憑兩人的魄力、熱誠和堅持,年年將世界各地的精彩短片帶來香港﹐而且從策劃到宣傳文案都可以看到他們的心思。單就這份努力與精神已值得支持。

而且,這個短片節真是很豐富。25個節目(A-Y),分別來自26個國家及城市,合共144部短片作品,當中大部份都很吸引,題材風格各異,任君選擇。今年較受注目的,包括五部康城2007得獎短片,以及今年獲奧斯卡最佳紀錄短片獎、紀錄安徽省愛滋孤兒生活的《穎州的孩子》。慚愧的是,我自己常常事忙,每年都無法看得多,希望各位有空的話多多支持。

InDPanda今年第三年舉行,每年夏天都有這個熊貓電影節,宣傳品年年都有熊貓。今年那個電影節大阿哥的夏日電影節,突然找個漫畫界紅人又畫熊貓(雖然紅人早前的書也用了熊貓),兩個電影節舉行的時間幾乎一模一樣,大阿哥資源始終較多,宣傳品一齊出街,擺明以大欺小。Jonathan昨天在他的報章專欄也發了點牢騷。我覺得,雖然今年人人用熊貓,但電影節大阿哥沒可能不知年年有個獨立團體搞「熊貓短片節」,漫畫公仔何其多,何苦一定又要用熊貓來搞亂人家辛苦建立的品牌? 人地名都叫Panda唔通要人轉用飛龍?

所以請認清楚熊貓。InDPanda小冊子現已在百老匯電影中心派發。

星期一, 7月 23, 2007

十年前塵

十年前,因為工作的關係,我大概每兩個星期便要到東莞一趟。

我記得,那一年,在東莞廠房的告示版,都貼了一些內地同事寫的文章,題目大概就是「香港快要回到母親的懷抱」之類。我和其他香港同事,無聊時就拿這些文字來開玩笑。

那段日子,我常一個人坐過境直通巴士經皇崗/落馬州過關。回歸前,香港人穿梭兩地,到內地工作,仍未如今天普遍。每一次過關,從這邊到那邊,如此近,也如此遠。

香港身份證從錢包掏進掏出。啡色回鄉證蓋滿了印。到底什麼是「回鄉」? 我在「回」什麼「鄉」?

那個年頭,大家都在熱衷討論身份問題,大量的文章、書本、劇場演出湧現。我消化不良,吞不了多少,只記得片言隻字,但那時候,我什麼都不懂。我跟別人口水尾講身份、談香港意識、本土文化,我會說九七呀身份呀迷茫呀危機感呀,但我什麼都不懂。我什麼都不懂。

今天,我用智能身份證從羅湖的e道自動過關,按按手指便可直行直過, 連關員的眼神也不用看。「回鄉證」早已成了「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一張卡過機就完成程序,無需蓋印。過關前有Starbucks,過關後又有Starbucks。

深圳萬象城比香港的商場更香港。近年我喜歡讀內地雜誌 —《城市周報》,《城市畫報》,《新周刊》,《看電影》,之類。它們要是談到香港,總能有一種獨特的角度,是香港媒體從來不曾發現的一些面貌。

城市想像城市。我想像我自己。抑或,是他也是你和我。還是,你那邊幾點,已經不是問題?

可是,我連我這邊幾點,其實也不太清楚。請問你,現在,幾點鐘?

在上世紀末的那一年多,我經常從IFC的香港站步行到上環太平山街。我很喜歡這段路程,雖然短短十來分鐘,卻見盡香港的各種面貌。從IFC的奢華出發,穿過恆生銀行大廈的天橋,左右望去盡是中環的高樓,然後走過中環街市的樸實,在往半山的電梯上移動,視線穿過還未倒閉的洪葉那一面大玻璃窗。然後,我會在士丹頓街瀏覽Soho區西方情調的高檔小餐館,珍而重之地經過一家一又一家傳統老店,然後慢慢步過荷里活道警察宿舍,左面便是賣生果數十載的小販。有時我會望望不遠的文武廟,有時會在魯迅曾經演講的YMCA必列者士街會所前駐足,欣賞老房子的美; 走過一道樓梯,就是那曾經在19世紀末發生鼠疫的太平山街。然後,抵達目的地。

那時候,我開始真正思考香港—思考時間線上的香港、思考在香港的我、思考時間線上的我。而那段日子,也是我最快樂的一段時間。

太平山街,我會一直記住這個地方。

2002年12月15日,香港第一次反23條的大規模遊行,人群浩浩蕩蕩,我卻站在太平山頂,隱約聽到遠處的呼聲。山頂有很多遊客在拍照。我想,我不是遊客。連續幾年的七一,我跟一大群人走在城市核心的馬路上,腳步踏得穩踏得有力。然而,汗水流完,轉眼又是一片奢華盛世意氣風發,我們的腳步又無力地浮起來。

2006年12月15日晚上,我在天星碼頭眼巴巴看著守護鐘樓的人被警察圍困,在權力面前,我感到徹底的哀傷。幻彩繼續詠香江,購物繼續就是一切,執輸行頭慘過敗家,煙花散滿一地,然後枯萎,然後被掃進堆填區。

我仍然不懂。我不懂怎樣說清解殖後殖。我不懂怎樣沿著逐條線索去觸摸身份,去挖掘資本主義都市背後的種種光怪陸離。或許我還可以努力去懂多一點,或許不。

身份在流動,思考在漂浮,我走在我城,我跌蕩在自己生活的軌跡,錯錯落落,紛紛擾擾,十年流過,我裂開。

九八年我到倫敦旅遊,特地花時間搜購一堆與文化研究相關的書。帶回來後,一點也看不懂。今天,可能也不怎麼懂,但總算摸到一個輪廓。而且終於確定,並沒有買錯書。

我需要一種壓迫感才能逼自己走出本來就肯定的一步。這種壓迫,無疑是來自歲月的。五年內完成兩個碩士學位,考獲一個專業資格,之前還修了一年多法文。為了左邊的自己和右邊的自己。是的,我總是花很多時間和精神企圖同時滿足別人和自己。也許兩面不討好。也許成了怪獸,好的或壞的怪獸。

可是愈讀下去,愈發覺自己不理解的,原來更多。十年前面對很多應讀而未讀的書覺得害怕,十年後發現原來自己一直多麼無知,面對百倍應讀而未讀的書,再加海量的網上資訊,何其恐懼,卻又何其充實。知道自己的不足,才會留下空位吸納更多。然而,時間又何其不夠……

到底岔出去的歧路美不美,我說都幾好,因為這些本來都是我自少想要看而不敢看的風景。十年前那個朝九晚八困在辦公室,被一堆堆繁瑣數字纏繞的我,大概沒有想過真的可以寫出幾十首歌詞並且被人錄進唱片,可以跟這位那位流行音樂界重要的名字合作。我大概也沒有想過真的會在幾年間寫了十幾萬字,有一些可以登在報章雜誌,有一些印了書,有一些印成單張流傳,有一些在網上寄居,有一些得了個分數。我也沒有想過自己可以是一個連結者,在商界藝文界學術界NGO界留下足印,隱隱約約總算認得路認得人。

也許不算什麼。也許我還是不懂得什麼。路有點迂迴崎嶇但風景還不錯,有霧但總比其實是污染物的「煙霞」好。能記住的風景,終究是自己的,毋需拍下照片。

這十年間我到過台北旅遊九次。總是在這個與香港似近還遠、眉來眼去的城市,我才能靜下來,回望香港,探索自己。也許,只有台北的空氣比較讓我可以放鬆,可以自由呼吸。我可以不用盤算時間,坐在咖啡館酗咖啡因,從白天都黑夜,思索自己多一點點。

以前,我很愛到尖沙咀阿士厘道的My Coffee 喝咖啡,經常賴在這裡閱讀、聊天、寫作。是那種散漫的氣氛吧 –老闆親切的態度也好, 「估唔到佢幾時開門」的謎團也好, Tom Waits或Louis Armstrong的歌曲(或其他更多我不認識卻又從來對味的音樂)也好,獨有的特濃咖啡香也好,那「雪條棍」攪棒也好, 融合起來就是如此混然天成,成了香港一家傳奇的咖啡店。然而,一如很多香港傳奇,My Coffee在2003年中就消失。十年間香港多了很多咖啡店,連鎖的樓上的,可是始終沒有一家,能夠有My Coffee 那種獨特的空間。的確,在如此擁擠喧囂的都市,我們有時需要的只是一個實在而適合的空間,一個讓我們樂於一直珍藏在心底的美好空間。

十年前,我喝咖啡還是會加糖加奶的。也忘了是什麼時候開始,我幾乎只會喝黑咖啡。是現在連鎖店煮的咖啡都淡了,還是我變得只愛甘澀的味道? 是我不願看見白色泡沫在咖啡面浮游,還是我只有從啡黑色的液體之中,才可以照見自己的倒影,那黑與光並存的人生?

2007年7月,我展開人生另一個階段,踏進另一個領域。我學習,反思,書寫; 希望把思緒理清,把話說清楚。

時間繼續依光速運行。我依舊在暈眩之中,希望有力氣,找出種種對話的可能 – 與自己的,與別人的,與香港的,與世界的; 與過去的,現在的,未來的。

十年一瞬。下一個十年,轉眼就到。

此為暈塵十年系列的壓卷篇。

其他: 十年十歌, 十年十碟, 十年十戲, 十年十書

星期六, 7月 14, 2007

十年十書

來到《十年十書》,一下子就要暴露我的弱點。

總是想讀很多,總是時間不夠,總是讀完就忘,我該如何選呢?

看見別人海量閱讀,博覽群書,又能侃侃而談讀後感,旁徵博引,我就心虛。

過去十年,自己閱讀數量之少和範圍之窄,還真教我慚愧。

以下《十年十書》,也許只能當是我過去十年的其中十種關注。

為集中起見,十書只限1997-2007年間出版,香港作者的著作,或與香港相關的書

每本選書會另加一些同類的推薦書,算是記錄這十年來,讓我留下較深印象的本地書籍,以及個人興趣面向。

《香港流行歌詞研究 – 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
—朱耀偉,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1998年


本書條理分明地記述20年間香港流行歌詞的發展概況,以填詞人作為「作者」及歌詞作為「作品」的角度分析,資料相當豐富,一直是我案頭上十分重要的工具書,是了解香港流行歌詞必讀之作。若以文化研究角度看,我覺得有些地方尚有商榷餘地或有「不夠喉」之感,但正如作者自言,這本書只是拋磚引玉。我同意朱耀偉說「流行曲從來只是已被他者化的香港流行文化的他者,這個幾乎無處不在的雙重他者卻往往被忽視了。」 我想,香港流行曲的研究,與其他普及文化相比,困難得多。

延伸閱讀: 《香港詞人詞話》 – 黃志華 (2003), 《粵語歌詞創作談》 – 黃志華 (2003), 《情感的實踐 – 香港流行歌詞研究》 – 陳清僑編 (1997)


《迪士尼不是樂園》
— 葉蔭聰, 施鵬翔統籌,進一步多媒體有限公司, 1999年


這本書可能是對香港回歸後全面都市化、奇觀化、主題樂園化的趨勢提出批判的一個起點。香港自稱自由經濟之地,卻從來對資本主義、自由經濟等概念不甚了了,馬馬虎虎。從香港迪士尼這個怪胎的降臨開始,我重新思考這個別人告訴我的繁榮香港,其實是什麼一回事。

延伸閱讀: 《資本主義不是什麼》- 許寶強 (2002), 《富裕中的貧乏—香港文化經濟評論》- 許寶強 (2003), 《沙士啟示錄—香港社會的非典型審視》— 何芝君策劃 (2003)


《香港101:愛恨香港的101個理由》
— 李照興主編,文林社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


這本書最有趣的地方,是於《在台北生存的一百個理由》在彼岸面世後僅15個月,便在香港以「貌似同系列」的姿態出版,並以101「大」對方「一百」,都幾「香港人」風格。文章或良莠不齊,風格水準不一,但還是饒具趣味的記錄。7年後重翻此書,驚覺「變幻才是永恆」,可能是愛恨香港的另一理由。

延伸閱讀: 《文化拉扯3》 – 梁款 (2004)、《雜踏香港》—湯禎兆 (2004)、《城市學》— 潘國靈 (2005)


《閱讀香港普及文化 1970-2000》
—吳俊雄、張志偉編,牛津大學出版社,2001初版,2002修訂版


香港確是一本難讀的書。關於普及文化,我們有太多理所當然順手拈來的評論,卻總忘記了本土普及文化如何一路走來,如何始終不如一。我喜歡久不久有事無事翻翻這本超過700頁的厚書,載有30年間超過80篇題材各異的文章。本土意識,文化身份,百味紛陳。如何批判,如何論述,可以有輕有重,可以嬉笑可以憂愁可以狠。事過境遷,香港普及文化,卻仍然路漫漫。

延伸閱讀: 同是牛津出版社出版的「香港讀本系列」中其他書籍,特別是《書寫城市:香港身份與文化》- 潘毅,余麗文編 (2003), 《香港性別論述:從屬·不公·差異·越界》 – 陳潔華、王惠玲編 (2004)等。


《經典200 – 最佳華語電影二百部》
—蒲鋒、李照興編,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出版,2002年


很明顯,也是因為書的實用價值。200部電影,200篇香港影評人寫的評論,文章風格迥異,閱讀這些異同本身便是一種樂趣(或災難)。翻書如瀏覽過百年華語片風貌(而以香港電影為重),感到自己作為所謂「影迷」,何其渺小。

延伸閱讀: 《盛世邊緣:香港電影的性別、特技與九七政治》- 洛楓 (2002)、《動·感·現場》- 香港電影資料館出版 (2005), 《王家衛的映畫世界》 – 潘國靈、李照興編 (2004)


《廣告·價值·消費 – 香港電視廣告廿年 1970-1989》
— 黃少儀,龍吟榜有限公司, 2003年


身在香港,我們一直活在廣告中。看舊廣告,重點也許不只是懷舊,而是重新觀察廣告所呈現的社會面貌、價值觀、意識形態、美學觀、性別角色等,從變遷中勾劃今天從何而來,想像未來的可能性。除了廣告,其他文化的呈現,也同理。

延伸閱讀: 《廣告・文化・生活. 1, 香港報紙廣告, 1945-1970》—黃少儀 (1999), 《戲劇香港·香港戲劇》—林克歡 (2007), 《藝術發展十年》 —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 編 (2006),《香港風格》 — 胡恩威 (2005)


《沉默。暗啞。微小。》
—黃碧雲,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2004年


經過一輪遊歷,黃碧雲的小說場景回到香港。平凡的都市卻又如此沉重壓抑驚心溫柔。大都會於我何干,我們只是如此微小。女性面對那些傷害與黑暗,或者尚有無盡可能。咒詛是沉默的比喧囂的好。事物是暗啞的比幻彩的好。姿勢是微小的比浮誇的好。

延伸閱讀: 黃碧雲— 《七種靜默》(1997), 《烈女圖》 (1999), 《媚行者》 (2000), 《血卡門》 (2002); 《又喊又笑:阿婆口述歷史》,曾嘉燕、吳俊雄編(1998)


《我這一代香港人》
– 陳冠中,牛津大學出版社,2005年


陳冠中的厲害,在於他精準地以他「那一代香港人」、「香港神話」中的「精英」身份,狠批「那一代人」的陳腔濫調一廂情願,重新梳理香港的成就與失誤。文章有一點混雜,但正如他所說,混雜是美的,雖然如何混雜,其實並不如此理所當然。這本書應與呂大樂的小書《四代香港人》搭配閱讀,更能理解嬰兒潮世代對香港今時今日的困局如何起了關鍵的影響。

延伸閱讀: 《四代香港人》— 呂大樂 (2007), 〈全面都市化的社會》—馬國明 (2007)


《天工開物·栩栩如真》
– 董啟章,麥田出版,2005年


我比董啟章年輕幾年,但仍算是同代人。我大概十年前便持續閱讀董啟章的書,著迷於他筆下那些與我擦身而過的V城風光,以及V城人的眾生面貌,那些虛實不分的生命,那些糾纏的欲望與幻像。《天工開物·栩栩如真》將作者三代人的家族史與V城的「物件」發展史並置,牽連栩栩龐雜的「人物世界」,細節的描寫總教我這個同代人陷入沉思。我們如何懂得通往「所有可能世界」的路?

延伸閱讀: 董啟章 — 《地圖集》(1997), 《雙身》(1997),《名字的玫瑰》(1997), 《同代人》(1998), 《V城繁勝錄》(1998), 《The Catalog》(1999), 《體育時期》(2003), 《東京.豐饒之海.奧多摩》(2004), 《時間繁史.啞瓷之光》(2007)


《龍應台的香港筆記@沙灣徑25號》
— 龍應台,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06年



讀龍應台﹐面對一連串的詰問,總是不能躲開。她以流麗的文字,縝密的心思,將我們一直視而不見的香港異象與問題一一挖出,用誰都記得住的字眼(例如中環價值)引爆討論與反思。或者當中有一些對香港的觀察與判斷尚有可議之處,但透過她這樣一個外來學者之筆,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一個本地人也不曾認清的香港背面(或內臟),如此美好,如此蒼涼。

延伸閱讀: 《思索香港》 – 龍應台 (2006), 《文化起義》— 張鼎源編 (2004), 《我思故我在—香港的風俗與文化》— 陳雲(2005)

其他: 十年十戲十年十碟十年十歌

星期四, 7月 12, 2007

阿麥音樂

阿麥書房除了是「大家的書店寵兒」(《誠品好讀》6月號《香港製造10x10》別冊語),最近愈來愈進入「音樂會搞手」的角色,一場又一場出色而難得的音樂會接踵而來。

7月1日那晚,我到牛棚看了Tizzy Bac非常精彩的演出。他們三人現場水準甚高,尤其是鼓手前源,簡直出神入化,我印象中沒在現場看過如此厲害的鼓手表演,而且由頭帶到尾,一直維持強勁而精準的力度,爆炸力與複雜情緒互相牽動,加上主音惠婷酷到極的演唱風格,以及貝斯手哲毓淡定有格的伴奏,整場演出真是看得人振奮驚嘆。也要讚讚阿麥為音樂會特別安排的燈光設計,在有限的空間營造了突出的效果和氣氛。

詳情請閱阿麥部落格: 《Tizzy Bac玩味香港夏日音樂會》排練和演出花絮並網上討論連結!

除了前幾天介紹過將於9月舉行的雷光夏音樂會,阿麥書房即將於7, 8月主辦《aniDa in my dear city... CD 發布暨小型音樂分享會》《不笨兩小孩-Gloria與aniDa的音樂會》。詳情請按以上連結。

店員a aniDa是十項全能多才多藝的女生﹐ 自作自彈自唱自己設計唱片包裝。她的新唱片aniDa demo vol.3 my dear city經已出版,清新動聽,也與我城息息相關,充滿對這個小島的感情,請大家多多支持。裡面還有茹國烈首度填詞的〈積木城〉!

據說,阿麥書房的音樂會陸續有來。一個又一個教人驚喜的名字即將出現......喜歡台灣音樂的我們,密切留意啦!

星期二, 7月 10, 2007

仲夏靈光—雷光夏香港音樂會


很多朋友都知道,雷光夏是我最欣賞的台灣音樂人。1996年夏天,我在台北的唱片店首次聽到她的聲音,即時被懾住。這十年間,我總是第一時間買她的新專輯,讀她的文字,反覆聽她的音樂 — 那一種溫暖的詩意,那一程魔幻的晃盪,那一道觸動心靈的光。

終於,我們等到她來香港開音樂會。

這次音樂會由阿麥書房主辦。暈塵有幸獲老闆委以重任,戰戰兢兢地完成了本人作為粉絲的心願。請密切留意官方網站及本BLOG下一輪宣傳。

誠意向大家推薦此音樂會,座位有限,萬勿錯過。

參考閱讀: 你靜靜聽: 雷光夏:《黑暗之光》


台灣知性音樂創作人香港首個音樂約會:
仲夏靈光──雷光夏香港音樂會

Summer Lei Summer Live!


音樂有靈光,而雷光夏的卻格外剔透;創作帶著具質感的詩意,在古典樂風與實驗形態間疾遊。她的聲音帶著知性的反叛,如黑洞般吸附心靈;隱藏在都市,卻出世地唱出首首入世之歌。

日期:2007年9月7至8日(星期五及六)
時間:晚上8時
地點:香港灣仔港灣道2號香港藝術中心高層地庫Agnes b電影院
票價:$230

阿麥書房會員可享九折優先訂票優惠,購票時須出示有效證件
優先訂票由即日起至 8 月 5 日止
節目及優先訂票查詢:2808 0301
節目網站:www.mackiestudy.com/summer

門票 8 月初起於城市電腦售票網公開發售

星期一, 7月 09, 2007

十年十戲

參考:
十年十歌
十年十碟

繼續,我的個人選擇。純屬個人偏好。

同樣,為免過於偏重某幾位導演,每位導演只限一部作品入選

括號內的年份是該片世界首映的年份。香港公映的年份或有不同,請注意。


華語片

春光乍洩 – 王家衛 (1997)

站台 – 賈樟柯 (2000)

一一 – 楊德昌 (2000)

榴蓮飄飄 – 陳果 (2000)

你那邊幾點 – 蔡明亮 (2001)

少林足球 – 周星馳 (2001)

不見 – 李康生 (2003)

麥兜·菠蘿油王子 – 袁建滔 (2004)

最好的時光 – 侯孝賢 (2005)

姨媽的後現代生活 – 許鞍華 (2007)


外語片

Hana-Bi 花火
– 北野武(1997, 日本)

After Life 下一站, 天國
– 是枝裕和 (1998, 日本)

Eternity and a Day 一生何求
– Theodoros Angelopulos 安哲羅普洛斯 (1998, 希臘)

The Wind will Carry Us 風再起時
– Abbas Kiarostami 阿巴斯‧基阿魯斯達米 (1999, 伊朗)

All about Lily Chou Chou 青春電幻物語
– 岩井俊二 (2001,日本)

Talk to Her 對她有話兒
– Pedro Almodovar 艾慕杜華 (2002, 西班牙)

The Return 爸不得愛你
– Andrei Zvyagintsev 安德烈‧維雅簡錫夫 (2003, 俄羅斯)

Saraband 夕陽舞曲
– Ingmar Bergman 英瑪褒曼 (2003, 瑞典)

Elephant 大象
– Gus Van Sant 吉士‧雲辛(2003, 美國)

Hidden (Cache) 偷拍
– Michael Haneke 米高‧漢尼卡 (2005, 法國/奧地利/德國/義大利)

星期日, 7月 08, 2007

十年十碟

參考: 十年十歌

《十年十碟》跟《十年十歌》一樣,也只是我的個人選擇 — 在這一刻,我覺得以下這二十張唱片(華語及外語),與我過去十年的生活最有關連。

沒有統計,但這些專輯也應該是我反覆聽得最多的一批。水準不一定最好,但肯定都是優秀的。

瀏覽這名單,你應該可以閱讀到這十年間的我。

同樣地,為免偏重某些單位,每一歌手/組合只限一張碟入選

不要問我為什麼某歌手是這一張入選而不是另一張。有時是沒有理由的,有時我可以舉出三十個理由,但需要說嗎?


華語唱片

人山人海 – 黃耀明 (1997)

只愛陌生人 – 王菲 (1999)

林憶蓮’s – 林憶蓮 (2000)

Shall We Dance? Shall We Talk! – 陳奕迅 (2001)

范特西 – 周杰倫 (2001)

大地 - 陳建年 (2002)

Reach for your Moon – 嘉琳 (2003)


一個人在途上 – 林一峰 (2004)


幾米地下鐵音樂劇原聲帶 - 陳綺貞及其他 (2004)


黑暗之光 – 雷光夏 (2006)




外語唱片


OK Computer – Radiohead (1997)

A Short Album About Love – The Divine Comedy (1997)

Daisies of the Galaxy – Eels (2000)

L’Absente – Yann Tiersen (2001)

O – Damien Rice (2002)

Dear Catastrophe Waitress – Belle & Sebastian (2003)

Goodbye – The Czars (2004)


Want Two – Rufus Wainwright (2004)

Orphans – Tom Waits (2006)

Hurtbreak Wonderland - world’s end girlfriend (2007)

星期六, 7月 07, 2007

十年十歌

這不是一篇評論,也不是香港樂壇的十年回顧。

以下這張些歌曲肯定不是十年間最流行的,水準也肯定不是最高的。

你要我選過去十年十首最經典的、最有代表性的、最具創意的、或最能展現社會面貌的,我會交給你另外一些名單。

但這種「十首最XX」都不是我想做的。

據說,流行曲與個人經驗互相糾纏,會衍生更龐雜的意義。

在不同時空,你聽你唱你寫你討論, 有人對你唱跟你講陪你鬧,媒體寫她也寫他又寫,意義中介交纏,於是你有你忘記的,我有我刻骨的,因為你我走過不一樣的路。

你瀏覽以下的名單,不會看到樂壇的什麼。

你只會閱讀到我— 一枚生活在香港的暈塵,走過十年,到今天還會記得什麼樣的過去,什麼樣的感受,怎樣的一個自己。

如果一定要找共通點的話,下面這些歌,每次快要播完時,我總要按下repeat制,一次又一次的接下去。有時,就是不能自拔的沉溺。

也不要問我為什麼這樣分香港/非香港歌手,為什麼香港歌手的國語歌又算進去等問題。在我心中,就是要這樣選。就是。

不過為免過於偏重某兩三位歌手,所以還是跟江湖規矩,每人只限一首


香港歌手歌曲:

蝴蝶 - 王菲 (1999)

有時候,慢慢懂得
一剎那就是一輩子
一輩子也不過一剎那。

曲:Adrian Chan
詞:林夕

……
給我一雙手 對你倚賴
給我一雙眼 看你離開
……
給我一剎那 對你寵愛
給我一輩子 送你離開
……


下一站天國 – 黃耀明 (2000)

其實記得是枝裕和的《下一站,天國》。
那些錄影帶。
我真有想過,要拍哪一段。

曲:黃耀明/蔡德才
詞:林夕



……

然後 然後各自夢遊餘下生命

然後彼此都要更高興

如果再無然後 

……

縮短了永恆 增長了皺紋

於天國再會亦能拾回前塵

……


至少還有你 – 林憶蓮 (2000)

時間不快不慢
憶蓮的歌
總會在適當的時候出現。至少。

曲:Davy Chan
詞:林夕



……

我怕時間太快 不夠將你看仔細

我怕時間太慢 日夜擔心失去你

恨不得一夜之間白頭 永不分離

……

而你在這裡 就是生命的奇蹟

也許 全世界我也可以忘記

就是不願意 失去你的消息

……



假如讓我說下去 – 楊千嬅 (2001)

我在1997年買了第一部手機
電話號碼一直沿用至今
足足十年,沒有更改
要找我的話
隨時可以找到。

曲:于逸堯
詞:林夕



……

暴雨中 我到底怎麼要害怕

難道你 無颱風會決定留下

但我想 如樓底這夜倒下來

就算臨別亦有通電話

……


人來人往 – 陳奕迅 (2002)

來了,又走了。
回來,又離開。
已經不再用單程車票了
因為我們有自動增值八達通。
這樣
應該可以走得更自由。

曲:陳輝陽
詞:林夕


……

閉起雙眼我最掛念誰

眼睛張開身邊竟是誰

感激車站裡

尚有月台曾讓我們滿足到落淚

擁不擁有也會記住誰

快不快樂有天總過去

……


談明天 - 嘉琳 (2002)

Tomorrow is just another day.

曲:嘉琳
詞:陳銘匡



明天 未必真需要 轟烈戲份

未必真需要 朝晚靠近

硬製造難忘氣氛

……

明天 未必真需要 依舊漂亮

未必真需要 朝晚向上

害怕誰不肯誇獎

……


今天應該更高興 – 林一峰 (2003)

某年十二月的某一天晚上
在彌敦道中心,街上的人潮在嘉年華。
我的耳朵只有這首歌。

曲詞:林一峰


突然剩我捱下去

即將葬身歡騰鬧市

……

今天應該更高興

今天應該更清醒

今天應該學會讓自已練習對鏡微笑

今天應該更高興


南方舞廳 – 達明一派(2005)

因為《飛吧!臨流鳥,飛吧! 消失的翅膀》的提醒,
我想起
這首才真是回歸十週年的主題曲。

曲: 劉以達/黃耀明
詞: 周耀輝



淪陷了我的都市 

淪陷了我的心意 淪陷了

……

你有你化灰的 我有我再生的 

彷似一對淒美精靈

過去永遠假的 這晚永遠真的 

相信只有歌舞昇平

……


才女- at17 (2005)

我喜歡讀書,只是時間太少。
我喜歡寫字,只是墨水太少。
我不喜歡流淚,只是感觸太多。

曲:林二汶
詞:于逸堯



悉心栽花卻換來白紙

才用眼淚來寫字

……

張愛玲 曹禺 老舍 冰心

如果早幫我寫命運情節

從未怕 命太短 

惟恐寫不好那段緣

……


鐵罐 – goodmorningloria (2006)

作為個人十年總結,
這應該是很適合的選擇。

曲:Edmund Leung
詞:陳銘匡



……

你決意 要說願望

但話未盡 又要為誰忙

青春都流光

願望變奢望

……

遺失一些 老了幾個夜

時間過了 你到過那兒?

再一個夜

……

倦就睡吧 風總會吹過

將漆黑的漆黑 通通都喝光

天就光



非香港歌手歌曲:


放你在心裡 – 許美靜 (1997)
曲詞: 陳佳明


因為當年我編導的短劇裡,用了這首歌,講7月7日的楊玉環。

幸福進行曲 – 林強 (1999)
曲:陳明章
詞:曾郁雯、陳明章


因為林強。因為幸福。因為陳明章。

心動 – 林曉培 (1999)
曲:黃韻玲
詞:林夕


因為「原來你背影這麼長/回頭就看到你」。

那天 – 楊乃文 (1999)
曲詞: 林暐哲


因為「那天/世界很完美」。因為楊乃文和林暐哲。

過期 – 范曉萱 (1999)
曲詞: 陳韋伶


因為范曉萱。

告訴我 – 陳綺貞 (2000)
曲詞:陳綺貞


因為mv裡大安森林公園的長椅。因為陳綺貞。

後來 – 劉若英 (2000)
曲:玉誠千春
詞:施人誠


因為劉若英。因為mv太精彩。因為每次唱K都要唱。

開不了口 – 周杰倫 (2001)
曲詞:周杰倫


因為想分一首給周董。

Yi na ba yu ddia – 陳建年 (2002)
曲詞:陳建年


因為陳建年。因為這篇

黑暗之光 – 雷光夏 (2006)
曲詞:雷光夏


因為雷光夏。因為這篇

星期一, 7月 02, 2007

向楊德昌導演致敬:小四·香港·一一


九七年七月一日之後幾天,我跑到台北,遊樂了足足七天。

那時候,正好是我對台灣文化開始著迷的頭兩年。那一年,九份還沒很多人,捷運還只有幾個站。我們什麼地方都覺得有趣,什麼咖啡館也覺得很棒。書店總是逛不完,唱片總是買不完,小吃總是停不了。

我們沿著侯孝賢的《悲情城市》到九份逗留了兩天,為了蔡明亮《河流》裡小康浸進河的位置找了半天。九六年的台北之旅,我還坐在大安森林公園的長椅上扮《愛情萬歲》的楊貴媚,然後,還特地尋找那一條街 - 牯嶺街。

自那時開始,我總是喜歡透過台北來對照香港。比較彼此的異同,彼此的前世今生。或者,只有從這樣一個角度,才可以發現一些我們日常困在我城所看不見的。當然,台灣電影是當中最重要的媒介。

九七年的旅程中,我們沿著淡水河慢慢向前走,享受著好天氣,在河畔蹓躂悠閒,以及避開香港剛回歸後的詭異氣氛。突然,我們瞥見一個熟悉的身影,正在百無聊賴地把玩著道具。

他,就是張震。

我們跑上前像小粉絲的請他跟我們拍照。原來他正在幫朋友演一部獨立短片,攝製隊在準備,他正好閒著。他很訝異那裡跑來香港的「影迷」,畢竟那時候《春光乍洩》還沒在香港上映。他當然沒有想過,「小四」和「香港」這兩個角色,會在我這樣一個香港人心目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是我頭一趟看四小時長的電影。那個14歲的張震,如此年輕,眼神卻總是透出一種脆弱和堅執,一種直刺入心的凝視。



小四開燈關燈,手電筒一明一滅,徘迴在黑暗與光明之間。電影的黑暗與光明﹐一直刻蝕在我心底,縱然十多年過去,情節對白或已漸漸抓不住,但那場成長的壓抑,對未來的掙扎,生命的輕與重,卻沒有隨時間而流逝。每次拾起腦海中《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那些記憶的碎片,我的心總是沉下去。

小明說:「……你太自私了。要改變我?我就跟這個世界一樣,這個世界是不會變的,你以為你是誰啊?

這句話以後,小四就一刀剌進她的腹中。

這個世界是不會變的,你以為你是誰啊?



就在2007年7月1日下午,我躲在家中逃避慶回歸的歌舞昇平歌功頌德。然後,毫無預兆地,收到在台灣報館工作的朋友傳來msn:「楊德昌過世了。」

我當下就一陣昏闕,整個下午都魂不守舍。我忙亂地在房間的CD堆中,挖出兩張原聲 -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和《麻將》。

記得嗎?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的英文片名是《A Brighter Summer Day》,就是劇中他們唱的貓王名曲〈Are you lonesome tonight〉的一句。電影裡還有場爭拗究竟是a bright summer day 還是a brighter summer day的戲。

A brighter summer day – 2007年的夏天與1997年的夏天?

97年那次台北之旅,除了碰見張震,還特別買了《麻將》原聲帶。雖說是原聲帶,但應該算是inspired by那種。「楊德昌策劃曲風, 陳復明導演音樂」封面介紹如是說。

原聲帶的名字是:《去香港看看》。封面就是張震等四個在《麻將》裡的小混混。

是的,在《麻將》裡,張震的角色名字就是「香港」。他還要被吳家麗演的香港少婦玩弄一番,落得痛哭一場。

原聲帶除了有張震唱的〈無能為力〉,還有一首吳念真填詞,張雨生作曲主唱的台語歌《去香港看看》。

我一直奇怪,在歌詞本子裡,這首歌的附註寫著「去香港看看! 來! 大家用台語說一遍! 對! 就是台語! 就是去香港看看! 不必吃驚! 不必懷疑!.....就是1996年最具爭議性的歌詞!

我不懂台語,想來想去也不懂有什麼爭議。今天台灣朋友告訴我,我才恍然大悟。原來「香港」,用台語唱出來,聽起來有點像「被幹」的諧音。

呀,原來吳念真和楊德昌在九七前夕跟香港開了這個玩笑! (別忘了《麻將》裡張震飾「香港」的遭遇。)

〈去香港看看〉有這樣兩段:

去 香 港 看 嘪  
世 間 的 痛 苦 呷 藏 咧 心 肝 內  

快 樂 滋 味 沒 試 你 咁 知

……

好 空 仔 儘 量 拼

歹 空 走 代 先


根據朋友的台語翻譯,意思大概就是說香港人「心裡雖然很苦,但仍要裝堅強,過得好好的」,以及香港人「有好處就盡量拚命撈,有壞事就先溜為快」。

相隔十年,我才明白這幾句的意思。而似乎十年來,吳念真這幾句形容,某程度上還是準確的。

2001年四月,我坐在文化中心大劇院看《一一》,心裡面清楚知道,身旁的人和我一樣,壓抑著非常沉重的心情。

直至看到那場兩代男女分別在日本和台北街頭漫步的交叉剪接場面,我的眼淚終於不受控地湧出來。我知道,旁邊的人,也一樣。

完場後我跑上前聽楊導演的座談,卻不慎扭傷腳,痛了超過一個星期。電影帶來的生命沉思,以及那些刻骨銘心的痛,不時就會在我的生活中憶起。一一,a one and a two。



有一些電影,會永恆地逗留在心底,每次想起,就要牽動情緒,就要回首前塵。像褪了色的照片,每次拿出來看,便自動地讓記憶慢慢把色彩補回,美麗如昔,感動如昔。

從沒有想過,《一一》會是他的最後遺作。

小男孩洋洋喜歡拿著相機到處拍別人的背面,大人們不明所以。他說:

他們看不到自己的腦袋後面,所以我要拍出來,給他們看啊。

《一一》的結局是一場葬禮。小男孩對婆婆的遺照說:「我也老了。」這,就是楊導演電影中,最後,永遠的對白。

男孩對婆婆的遺照許下自己的願望:
我要告訴別人他們不知道的事情,給別人看他們看不到的東西……



感謝楊導演,給我們看見我們看不到的東西。

謹此悼念楊德昌導演。
(1947年11月6日—2007年6月29日)


星期日, 7月 01, 2007

六月 茫茫如水一般日子淌過

這個月,我想寫流水帳......

六月的頭兩個星期完全閉關,完成了兩篇關於香港流行音樂的文章,合共超過二萬五千字,寫到心力交瘁。然後又趕寫了一篇訪談稿,很高興有機會跟我的一位偶像做了一個很詳盡的訪談,共三千五百字,請留意本部落格稍後的公佈。

陪我渡過三年光陰的iBook突然毫無預警地就徹底壞了,完全無法甦醒。我才發覺,因為沒有desktop在家,我是非常倚賴它的,傍晚發現它壞了,就把我一整晚的生活搗亂。第二天趕近送去修,然後又即時跑去買了一台iMac (其實我一直也想要買,始終一天到晚對著15吋的小螢幕不太健康)。後來知道iBook的底板壞了,只得放棄它(總不會笨到付新機七成的價錢去配底板修舊機吧)。

雖然舊機是要放棄了,但我還是一定要把硬碟留下(幸好我一直有做back-up)。硬碟裡如實記載了我過去三年的人生,所有寫過的文字、報告、email、msn對話,還有照片、歌曲,我又如何能讓它們流落堆填區?

六月底,終於收到成績,又完成另一個學習階段。兩年前,我其實沒怎麼想像過我會有如此理想的成績(雖然還是有很多不懂),也沒真正想過因為這樣,我會步入人生另一階段。總之,我希望能繼續在這領域,努力挖掘。我所學到的,仍然太少,就當作一個起步點吧。

七一前夕看了前進進的《飛吧!臨流鳥,飛吧! 消失的翅膀》。我十年前沒有看這戲的原初版本。今天看,心情複雜。我們該如何述說身份? 這個問題,在歌舞昇平煙花幻彩詠香江始終有你大熊貓自由行CEPA的層層覆蓋以後,我們,是誰,到底還有誰在想? 我們從哪兒來,站在何地,往哪兒去?

此刻,一如十年前,窗外滂沱大雨,街上歌舞昇平(比十年前有過之而無不及),我的心情,肯定比十年前更複雜。

請留意陸續於本部落格刊出的《暈塵十年》系列。

六月聽的新專輯

陳建騏:《包法利夫人們舞台劇原聲》
Piana:《Eternal Castle》
Bright Eyes: 《Cassadaga》
Keren Ann

六月看的新電影

Cashback 愛情回水

六月看的舞台劇

前進進:《飛吧!臨流鳥,飛吧! 消失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