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於2024年10月14日貼於 Instagram @eddyingdust )
Filmtaget是今年(2024)夏天才啟用的全新電影文化空間,位於哥本哈根的丹麥電影學院(Det Danske Filminstitut)天台 。這裡有非常開揚的景觀,可以不受阻擋眺望蔚藍天下的一大片綠以至老建築的各種線條。但我來這裡當然不只為了俯瞰城市風光,而是要參觀置於這個露天空間的丹麥電影常設展覽 。
展覽分幾個展區,其中有錄像以年代劃分介紹歷年來最廣為人知的丹麥電影和電影人(包括曾奪奧斯卡及國際影展獎的),也有展板專門介紹最有特色的丹麥電影類型,例如兒童片、情色片(包括情色喜劇erotic comedy)、民俗喜劇(folk comedy)以至紀錄片等 。當然少不了介紹Dogme 95 (Dogma 95) — 一個由丹麥導演Lars von Trier等於1995年發動的電影運動,提倡電影回歸原始,並製訂了十道電影創作規條,對世界影壇帶來了一定的衝擊和話題 。
這裡有一個饒富趣味的互動裝置來展示這十道規條對影片成品會產生什麼影響 。參觀者可以分別扳動牆上代表十條規則的十個制,選擇遵照Dogma 95的哪些規條,屏幕上播放的劇情短片就會因此而起了變化 。例如你選擇扳下跟隨Dogma 95 「不許有特殊燈光」和「不許有光學處理和濾鏡」的制,畫面燈光和顏色就會相應變化 。又例如,原本短片中女角舉槍指向男角的劇情會因參觀者選擇第六條”No superficial action, no murders, weapons, etc.”而突然轉變 。
我在這裝置嘗試不同組合,看影片相應變化的不同版本,十分好玩 。原本很荷里活、有佈景有華麗服裝有配樂的影片,會因為我選了”No props or set”, “No added sound of music”而變成實景,沒有配樂,演員也換上尋常衣飾。當然也可選“The camera must be handheld”,畫面的分別也是顯而易見 。非常有效地重溫Dogma 95。整體而言,展覽中丹麥電影史的資料不算詳盡,但也夠一般參觀者掌握重點和發掘趣味 。如果有更多不同相關主題的展品及互動裝置,或許更好 。
Filmtaget 還有一間天台電影院,透明玻璃頂,平常應該會播放免費丹麥短片 (我坐進去看了一會),晚上會賣票播放世界各地的精選舊片。那晚我見到有人開始買飲料進場,原來是即將放映2008年紀錄片Man on the Wire。
現實不也就是Dogma95嗎?沒有濾鏡和非自然光,沒有倒敘回憶,只有當下實景現場發生的事 。人生也確實不用太多內心小劇場和多餘的裝飾 。我在天台上慢慢看着日落,一邊俯視公園裡草地上坐着躺着的人,一邊盡覽靜默的城市建築,這樣的影像,就是足夠讓我難忘的美好片段 。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