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3月 25, 2007

社會企業不是庇護工場

好友阮耀啟寫的文章《社會企業與市場的關係》,最近在明報發表。作為香港大學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學人,他可算是社會企業的研究專家。文章簡明扼要地解釋社會企業與市場的種種關係,更點出真正的社會企業精神(social entrepreneurship),是應該推動社會創新以及改變社會上各種不公平的現象,而不僅限於特區政府現時帶頭的方向,將社會企業單單看成是提供就業的工具。

自曾蔭權開口說推動社會企業並要求商界配合後,業界與輿論一窩蜂跟著政府的論述起舞,社會企業這一概念迅速被政府簡化,本來多元化的發展方向與想像被收窄 至「改善就業」這項政績工程。若沿著現時政府牽頭的方向發展下去,如阮的文章所說,社會企業在香港只會成為經濟社會下的新型「庇護工場」,更落入「會不會 影響市場運作」等的爭拗中,而所謂政府與商界(應該是指與政府關係友好的大企業)攜手合作亦只會讓社會各界疑慮重重,無法藉此推動社會改變。

趁政府仍未玩殘「社會企業」這個詞之前,我們先嘗試從政府的誤讀中抽身,重新去理解這個並不單一的概念。讀過相關資料後,會發現原來外國的例子有如此豐富多元,而且都不是特區政府掛在口邊的那種。這幾個月我們已經被政府肆意亂用「集體回憶」這詞,現在也該提防再一次,被政府任意主導或偷換概念的解釋權,好事變壞事。

延伸閱讀:
阮耀啟:《社會企業與市場的關係》
"How to Change the World: Social Entrepreneurs and the Power of New Ideas" by David Bornstein
(這本書是阮生經常向人推薦的,有簡體中文譯本(《如何改變世界:社會企業家與新思想的威力》,只售30元左右,之前阿麥書房有售,可致電查詢)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