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7月 18, 2006

給阿麥書房別館


一直想寫這篇祝賀。拖延至今,連Opening Party都過了一星期了。

阿麥書房別館在香港藝術中心地下開業了。藝術中心的地下剛裝修過,明亮開放,像敞開的懷抱。簡潔的空間是關鍵詞。呼吸和閱讀也是。

以前走進藝術中心大堂,眼睛的焦點不知放在哪。現在,肯定是阿麥別館。

先看到的是阿麥那一道透明的「牆」,然後就是老闆與店員們精挑細選的書本與音樂,再然後,是書與音樂的靈魂。他們跟阿麥書房與藝術中心眉來眼去,一心要抓緊進來的人,一同走出街上,為這個城市混濁的空氣,抹上阿麥的一片橙,或塗上藝術中心的點點黃。

藝術中心是Creative Hub(官方用詞),我想,阿麥別館的進駐,是hub 中有hub。

你看,開幕派對人山人海,那天來的,許多都是近年活躍的年青文化人與藝術家,還有熱愛文化藝術的讀者與觀眾。有搞劇場的、文學的、獨立音樂的、平面/裝置藝術的、出版的,不能盡錄。

大家都來挺阿麥,不只是送來祝福,也是向阿麥在過去兩年多,以小小一家店之力,能夠奇蹟地舉辦如此多的文化活動,作一點點的致意。是的,阿麥這小小的hub,就連結了這麼多不同界別的文化藝術工作者,為他們提供了一個與讀者/觀眾接觸交流的空間。而且,更奇蹟的,是阿麥連內地與台灣的藝文人仕也搭上了。近兩年在內地與台灣雜誌出現頻率最高的香港書店,可能正是佔地面積最小的阿麥。

得閒就去跟阿麥老闆及各位多才多藝又親切的字母店員們打打氣,兼用實際行動支持啦!(銅鑼灣和灣仔店都行!)

然後,是我寫給老闆J的 (我囉囉唆唆,最近太忙寫得也粗疏,請諒):

我完全明白在香港經營一家獨立書店是如何的困難,要堅持一份理念與一些底線更是難上加難,當中的犧牲與煩惱,肯定是龐大的。而香港的許多荒謬現象,又總是教人無奈與洩氣的。

所以我很尊敬你,也妒忌你,有如此勇氣與毅力,去堅持運作一家你心目中理想的書店。這份豁出去為理想拼搏的勇氣,是我自己一直渴望卻從不曾擁有的。

而你絕不僅是靠一腔熱誠的,你早就跳出浪漫的夢想踏在殘酷的戰場,比老將軍們更能追貼時間,更能掌握形勢。在這個年頭,誰又說得清,夢想一定在戰場活不了,浪漫一定要被殘酷撕裂呢?。我讀了marketing那麼多年,在商業社會滾滾紅塵過這些日子,我想,要是有天我去教marketing, 我會舉阿麥書房做本地中小企的case。香港大概沒幾家中小型公司(甚至大型的),能如此有條不紊地執行貫徹到位的行銷與品牌策略(起碼外人看起來如是),而不會貪這貪那怕這怕那而自亂陣腳。

你跟茹老闆在電台節目中,笑說一係就發展到十層樓高,一係就摺埋。

我想,還有一個可能性,而你們現在其實也正在做的,是橫向發展。

阿麥從來不只是一家書店。如上面提到,你們是一個小型的hub,同時也可以是代表某種精神、某種聲音、某種生活模式與態度的品牌。

在文化創意產業範圍,向高空澎漲從來不一定是好事。

在時間愈跑愈急也愈來愈不夠用的年代、在口味(應該)愈來愈分眾的市場, 文化創意產業難做,但樂觀點看,卻也是更多機會的。從小眾延伸出來的力量,到了某一個tipping point,可以引爆,或者,至少可以在社會上發揮其重要的影響力。

從出版、發行、 演出到教育, 你們其實一直在做,不過肯定還有更大更廣的發展空間。 我們都在期待。

我幹過一個叫Connectors的東東,原意是要連結四面八方的力量做一些事情。那天,我在派對看到這麼多不同界別的朋友, 就想,阿麥書房是一個真正的connector,能夠連結, 就有synergy,就有行動,就更能夠有足夠資源向橫延伸。

或者,我們都不甘心也不再容忍香港邁向(或繼續是)一個單元化口味窄的社會。

或者,很多人如我,仍然相信憑彼此微薄的力量,匯聚起來,就可以Make a Difference。

兩年多前,我第一次走上那道窄小而陌生的樓梯,推門進阿麥書房。第一次跟你聊天,第一個話題,是影響我們都很深的蔡導。

謹將蔡導近月的一段報導(摘自李康生blog, 中國時報4月22日的剪報),送給你。共勉之。

“在全球持續「通俗化、平庸化」的潮流中,蔡明亮堅持做一個反潮流的力量,堅持不斷思考電影形式的本質……如此大膽而困難的嘗試,當然連他自己也不敢確定,往往必須努力說服自己「要有信心,你做的是對的」。”

延伸閱讀:

阿麥書房部落格報導開幕盛況

藝術中心茹國烈寫《 去一家好書店,就像回家一樣》

2 則留言:

匿名 說...

你太客氣了...

我會找時間好好跟你再談...

店員j

匿名 說...

從檸檬nut那邊轉來
打個招呼 :-)
我也住在這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