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原文刊於台灣《gigs搖滾生活誌》2012年11月號第六期,是配合「香港週2012—唱作世代音樂會」而寫的一篇文章,綜論香港唱作人,對象是台灣讀者。《gigs搖滾生活誌》是很出色的音樂雜誌,可惜出版七期後已宣佈停刊。希望有新經營者延續它的生命。並感謝主編邀稿,讓我有緣參與這本精彩的台灣雜誌。)
上世紀90年代初,一眾香港歌手如林憶蓮、張學友等成功開拓台灣市場,以他們獨有的明星魅力、勁歌熱舞的表演模式、摩登都會的形像,填補了當時台灣樂壇的一個缺口。時而世易,台灣陸續出產兼出口樂壇巨星、年輕偶像,香港主流音樂卻陷入困局,在本土與海外的影響力都大不如前。
跟上一代「港星」不同,近年赴台發展的香港歌手,能吸引台灣樂迷注目的,不再是有唱片公司龐大資金支援、星味濃郁的偶像,而是重視音樂與創作本身的「唱作人」。這現像固然與市場分眾、樂迷口味各異有關,而台港兩地日益頻繁的互動,生活網路化,亦有助兩地的創作歌手與聽眾,在不受企業資本與主流媒體的左右下,有更深入的互動交流。
以十一月赴台參與「香港週2012—唱作世代」演出的創作歌手為例,盧凱彤去年放下at17組合在香港所建立的知名度,隻身跑到台灣重新開始,音樂上脫胎換骨,嗓音和吉他技術都展現了剛柔並重的鮮明風格,推出首張個人專輯即獲台灣「音樂推動者大獎」的肯定。沒有昔日港星背後的一大隊製作和宣傳人員,盧凱彤要一個人面對台灣媒體,獨自跑到陌生的校園演出。但也許正是這些與台灣人貼身接觸的經驗,讓她一步一步以音樂和個性贏得樂迷的信任和欣賞,並同時因為台灣生活體驗而豐富了她的創作視野。
音樂創作,其實離不開生活吧?另一位新人岑寧兒,也選擇隻身赴台工作、生活,親身感受台灣的文化氛圍和節奏,即使她仍視香港為家。沒有人認識,就從一場接一場的live house演出累積口碑,建立與歌迷的關係。當然也得力於Street Voice和YouTube等網路平台的傳播,讓她那會說故事、有表情的聲線懾住了不少人的心神。
上一代港星尚有當時台灣歌手所缺的時尚星味和包裝,但今天的香港唱作人還有什麼特色與台灣創作歌手有別呢?畢竟網路已經模糊了地域的差異。答案可能要回到音樂人的個人風格裡找。而真誠的風格,是由創作人的經驗、視野、情感、性格所揉合而成— 這些正好是從香港的生活環境和文化中所長期滋養出來,唱出的氣味自與台灣的不一樣,也跟過去音樂工業大量複製的偶像有區別。九月曾來台演出的樂團My Little Airport,毫不妥協地以一貫不精緻但趣緻細膩的樂曲和地道粵語面對台灣觀眾,依然深受歡迎,正是一例— 忠誠地展現鮮明個性與風格,自有知音人。
出道逾十年的林一峰,早期將手作音樂放上「滾石可樂」網站,也不諱言成長時受台灣流行曲的影響。但一路走來,他從遊歷世界、吸收大量文學與音樂養分的過程中,擴闊了視野也豐富了音樂質感,漸漸擺脫「小清新」民謠歌手形像,更關注歌詞主題的深度與廣度,以及更化心思於雕啄編曲及聲音技巧,嘗試多元曲風,營造獨具詩意及影像感的意境。植根香港,吸取他國文化精華,探問自身、關注本土也放眼世界(例如環保議題),亦可算是不少香港唱作人的共通處。
香港音樂人常表示嚮往台灣的音樂環境,其中一個原因是台灣有遠比香港成熟的live文化。如今樂壇已沒幾人能單靠賣CD自給自足,現場演出對獨立唱作人尤其重要。他們當中有人選擇多赴台灣演唱,也有選擇出資在香港推動音樂產業。馮穎琪除了為自己和其他歌手創作,就花心力經營Backstage Live餐廳。林一峰也自組公司,一再出資為知名度不高的獨立樂團或歌手辦音樂會,現身為他們宣傳,出力推動獨立樂圈的發展和招倈聽眾。
合作與交流,是另兩個關鍵。香港獨立唱作人常在音樂上合作,共同推動更好的音樂生態。他們亦不時與台灣創作人合作或交流,從音樂演出或宣傳的角度看皆是好事,撞出火花就更能讓人看見,就會蔓延,氣氛就會更熱。林一峰與盧凱彤等常於臉書或微博等平台與粉絲互動,展現他們的世界觀,同時也透過跨媒體創作(如文字、攝影等)及與其他界別創作人的合作(如舞台劇),更立體地呈現他們的個性與態度—關乎音樂,更關乎個人與世界的關係。
所謂「唱作」,其實不應單指歌者兼顧曲詞創作。或者可以把「唱作」看成一種將生活與音樂結合的態度— 做怎樣的人,唱怎樣的歌。勇於活出與展現自己的真個性,對社會對音樂有立場有看法,唱自己的歌,正是香港「唱作世代」與上世紀港星的最大分別。
(圖: 攝於2012年11月24日於香港西九文化區舉行的「文藝復興音樂節」,林一峰的演唱片段。)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